重生在70年代/重生在1978 第22章

作者:宁溪南

窗花的样式也没有后来那么复杂,就是福字,喜鹊登梅,五福临门,大吉大利那么几种,有六分盘那么大。

三十那天,全家人都换了新衣,屋里屋外扫得一干二净,大红的春联一贴,喜庆劲就出来了。

姥爷把红灯笼拿出来,用绳子穿好,这时候还是用蜡烛,要等天黑了点了蜡烛像升国旗一样把灯笼拉到高高的灯笼杆顶上去。

下午四点过,村里鞭炮声就一家挨一家的响了起来,张兴明和哥哥也跑到院子里把一百小鞭点了,蹦跳着看着它炸完(一百响,你想想费时几秒?那时候可是好大的乐趣),然后叫着跑进屋。

张兴明和哥哥爬到炕上,姥姥姥爷一边一个坐在炕沿上,四个人开吃团圆饭。

吃过饭,洗了脚,四个人躺在炕上听收音机,那时候可没有哪个领导向全国人民拜年,和平时一样的节目,没一点过年的意思。

初一一大早起来,刚吃过饺子,外面锣鼓声震天动地的响起来,村里的秧歌队来挨家挨户窜院子拜年了。

孙悟空,猪八戒,大头娃娃,跑旱船,小媳妇骑驴,后面跟着高跷队,大鼓敲的震得人耳朵嗡嗡直响,所有人穿着彩色的绸制戏服,一路扭着就进了院子。

在院子里绕了几圈,开始原地扭起花活,领头的大声喊着吉祥话。村里的孩子几乎全都跟来了,戴着狗皮帽子,穿的各式各样的棉袄,围着起哄。

姥姥上去给了一块钱,领头人道了谢,又喊了几句吉祥话,一群人敲锣打鼓奔下一家去了,院子里扔了一地的红红绿绿的彩纸(真正的彩纸,就是普通的各色纸张剪成小块),张兴明也被哥哥拉着跟在秧歌队后面看热闹。

跟着秧歌队一圈走下来,就到了中午,秧歌队回村去了,哥哥想跟去,张兴明说啥也不去,这不是自己找罪受嘛,这么冷的天,零下三十几快四十度了,看这热闹干啥,还不如躺火炕上睡觉呢。

张兴明不去,哥哥也只好做罢,拉着张兴明在院子里放小鞭,一会炸雪,一会炸鸟,一会撒泡尿等冻硬了炸,看得张兴明脸直抽抽。

晚上的时候,家家户户的灯笼都挂了起来,夜色下白茫茫的雪地上,点点闪动的红光像一颗一颗闪烁的红色星星点缀在群山之中,红色星光里被大雪厚厚的捂着的显得臃肿厚重的草房这时候却是美极了。

就在这自然美景中,在烧得火热的炕上,享受着火盆的温暖,四口人围着桌子,吃着肉馅的饺子,感受着春节的喜悦,憧憬着明天的美好生活,其乐融融。

过了年,家里来了一个客人。

大年初二,小队队长,钟长红的大爷领着一个戴着眼镜的瘦高个进了院子,瘦高个背着好大一个包,还有两个队员帮他拿着一些箱啊篓的,忽忽啦啦的进来。

“二舅啊,在家没?”钟长红的大爷进院就开始喊。堡里的老人都管姥爷叫二舅,也不知道是从哪论出来的。

姥爷打开屋门:“老大啊,咋了?有事啊?”

钟队长回头拉了那个瘦高个一把,对姥爷说:“这是夏知青,原来是住老金家北屋嘛,昨天那屋让雪压塌了,咱队里现在能住的地儿都有人了,没办法,二舅你家西屋不是空的嘛,收拾一下,让夏知青住段时间,你看行不二舅?也算是支持队里的革命工作。”

张兴明和哥哥挤在姥爷身后探着身子往外看。

姥爷伸手摸了摸张兴明的小脑袋,说:“行呗,反正也空着,就是有年头没住人了,有点埋汰。”

钟队长很有派头的一挥手,说:“没事,这不我喊了几个人过来嘛,大伙一起收拾一下就行了,你家这房子泥厚,可比老金家暖和,有灶吧?”

姥爷侧身把人往屋里让,说:“灶有,平时熬猪食啥的,一直烧着呢。”

钟队长点点头,挺满意。要知道东北农村是住火炕的,要是长时间不烧灶,炕会出问题。

姥爷让张兴明和哥哥回屋,他领着几个人进了西屋。

把乱堆的东西摆一下,把炕清出来,扫干净,烧点热水里外抹一下。

姥姥弄了一点白面,烧开水搅了一点浆子,几个人一起动手,用报纸把炕上的墙面糊了一下,把行李一放,也算是干干净净,像点样子了。

那年头没有胶水,要粘东西都是用白面加点水烧开,搅成浆子来用。

闹闹哄哄的折腾了大半天,钟队长带着队上的人走了,夏知青算是在姥姥家住下来了。

姥姥家外屋里有三架土灶,让一个给夏知青做饭,也不耽误啥事。

夏知青是奉天人,也不知道怎么跑到张家堡来了,估计也是老实,安排下乡的时候让人熊了。

知识青年下乡是从50年代起,一直到1980年止,持续了近二十年的一项全国性的青年运动。

最开始的时候,还只是共青团组织定期组织中学生到农村去进行一定时间的劳动。

1955年,毛主席发表了“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大有作为的”的讲话,于是知识青年下乡开始漫延全国。

1962年下乡运动被正式程序化,全国化。

1966年,因为大运动开始,城市秩序受到冲击,学校停课,又安排不了工作,大量的学生和青年无所事是,中央决定让更多的青年人到农村去,以免情况失去控制。

1968年,人民日报发表了“我们也有两支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专题文章,毛主席发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知识青年下乡达到高潮,以此抵消了声震世界的红卫兵运动。

那几年,到处都是青年人怀着激动的心情和梦想,结群拉伙的背着行李,唱着革命的歌声,奔向祖国的广大农村。

随后,农村的劳累,贫穷,落后,愚昧,物资的缺乏,精神的缺失,像一盆冷水,迎头泼醒了这些热血涌动的年青人。

到71年,知识青年和农村本土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开始出现各种问题,当时的解决办法就是抽调一些比较突出的人员回城工作,但每年几百万人进入农村,矛盾越来越集中,越激烈。

76年,毛主席在会议上提出了解决下乡青年问题的意见,指示“这个问题不办不行了”,可惜当年主席和总理、朱总先后离世,这个问题被搁置。

78年国家恢复高考,高考成为下乡青年离开农村的唯一出路,大量的下乡青年靠上大学回城,但相对还在持续的下乡行动,离开的只是一小部分。

一直到80年,5月份胡总书记提出结束知识青年下乡运动,10月1日,中央决定过去二十几年里到农村去的知识青年可以返回故乡城市。

知青从此成为历史名词,这项运动持续近二十年,涉及人数接近1800万。

从一开始的青年运动,到中央决定知青回城,年头长的知青已经四五十岁,在农村的孩子都上初中了。

但是当时的政策只允许知青本人返城,于是在80年代初,出现了数不胜数的抛妻弃子回城去的知青现像,产生了无数家庭悲剧。

有兴趣的书友可以找下老电影看一下,我记得有一部《蹉跎岁月》,是我印像最深的,还有什么《血色青春》,《青春之歌》等等,而相关题材的电视剧也有很多。

记得有一首歌,是说回城知青下一代问题的: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剩下我自己,好像是多余的……

……

夏知青就这样在姥姥家里住了下来。

不过,他是自己开火煮饭吃。知青其实应该是吃集体食堂的,不过东北这边在那个年代都能吃饱饭,愿意自己动手煮饭的也没人管,东西是用工分从小队换领的。

每天早晚看夏知青在那笨手笨脚脸上薰的乌去麻黑的做饭,也是一种乐趣。

那年头,南北两头的知青是最苦的,南就是南方,最大的问题是吃不饱,北是指xj和hlj,这边的知青又叫垦荒团,简直就是拿命在开荒垦田,死伤无数,留下了沃野肥田千万顷。

当然,姥姥家适当的一点菜啊,肉啊,油啊,也免不了会不时的给他一点,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天天在一个屋檐下生活,自然就亲了。

平时夏知青要到队里去上工劳动,闲下来的时候,他大部分时间就躺在炕上看书,张兴明也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混书看,假模假样的跟夏知青学习。

有时候闲了,夏知青会搬个小板凳坐在院子里,给张兴明和哥哥讲故事,讲城里,讲书,讲电影,也会讲批斗大会,骂一骂资产阶级反动派,和他们的走狗。

78年恢复高考,夏知青考上了东北大学走了。

当时队里还给举行了欢送大会,夏知青戴着大红花,坐着大队的拖拉机,突突突突的离开了这个偏僻的小山村。

第19章 农村全自动火警系统,

过了十五,大人们就又开始干活了,打柴的打柴,打猎的打猎,年就算过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