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70年代/重生在1978 第309章

作者:宁溪南

一顿饭吃了接近两个小时,虽然酒就二瓶,但也喝的差不多了,茅台不冲头,但是后劲足,几个人都有点微醺,一半是因为喝了酒,一半是因为环境,没有了公事公办的感觉,自然就放下了戒备随意起来。

喝到最后,桌上几个人都称兄道弟起来,张立国和李淳根本不在乎这些人的身份,对眼就行,柳教父是交结天下的性格,自然也没话说,郭副主任更是八面玲珑,虽然不知道就一个科学院计算机所的干部为啥张兴明这么重视,但张兴明平时都是结交的什么样层次的人他是看在眼里的,即然这姓柳的能引起张兴明的重视,那认真结交一下肯定没有坏处。

其实西北菜不太适合喝酒,因为从历史上来说,西北一直是苦寒之地,导致的结果就是西北地区的吃食不太讲究美色,而是讲究实惠,管饱,踏踏实实,就像西北汉子一样。

当年盛唐为啥称霸宇内,赳赳老秦的骨头是真硬,从秦的兴起统一六国开始,西北人就一直是勇气和不屈不挠的代表,冯玉祥当年守西北的时候,穷的连军衣棉被都没有,但蒋某人还是要尊他一声大哥,为啥?西北军就没有人敢轻视,除了川军,就没有人敢和他怼。

没事翻翻近代史,西北和川地是最乱的,西北军和川军是最穷的,但是忠诚而勇猛,真是出了不少汉子,做了许多值得我们铭记和歌颂的事情,让人心生敬意。

淞沪大战,小日本攻上海的时候,没有军装,没有武器补给的川军愣是顶了上去,这就是民族大义。

第422章 是合资还是买断(2)

酒尽杯光,服务人员进来收拾,几个人出了餐厅,来到边上的咖啡厅,说是咖啡厅也不过是身处京城赶时髦的叫法,其实也就是一个茶室,这年头咖啡还没流行开呢,喝不起的没钱喝,喝得起的喝不惯。

上好明前龙井泡上,看着嫩绿的茶芽在水里沉浮摇摆,无形中就有一种安静在心里升起,让人放松下来。

一股淡淡的茶香随着升腾的热气弥散在空气中,满室茶香,让人五脏妥贴,精神上无比的轻松。

喝了一口清茶,柳教父看着茶杯摇了摇头,说:“这才叫生活啊,三五知交好友,一壶老酒,一杯清茶,静中闲坐,舒服。”

张兴明笑着说:“这还不容易,你要是想过这样的生活早就过上了,你这性格就不是能安稳下来的人,不干点啥你不难受啊”

柳教父拿手指点了点张兴明,哈哈笑直来,拢了拢头发,扶了扶眼镜,说:“是啊,心里有事啊,怎么静得下来,眼看着欧美日不断的前进,我们还在原地踏步,能不急嘛。”

张兴明端起茶杯吹了吹,喝了一口,说:“郭主任你去忙吧,我和柳干部说点事。”

郭主任连忙站起来,说:“那张部长柳干部你们忙,我去下面看看,柳干部,以后想吃家乡菜就来,咱们驻京办别的能耐也没有,做几顿饭还是轻松方便的。”

柳教父站起来伸手和郭主任握了握,笑着说:“行老郭,你这朋友我交了,以后馋了肯定过来,到时候你别嫌麻烦就行,哈哈,你忙吧,有时间咱们再聚,我还打那几瓶二十年的主意呢。”

郭主任满口答应,转身走了出去,从外面代上了房门。

张兴明扭头看了张立国一眼,张立国站起来走到门口听了一下,冲张兴明点了点头。

柳教父有点羡慕的看了张立国一眼,扭头对张兴明说:“张董,你是准备合资还是买断?”

张兴明问:“我听听柳干部你的意见,合资怎么合,买断怎么买?”

柳教父放下茶杯,脸上一下子严肃起来,连张兴明都情不自禁的坐直了点,这就是气场的作用了。

“我实话实说,现在虽然看着公司是挣了点钱,但是技术上没啥储备,只是占了个先手而已。没有后续资金没有方向,我们现在完全是摸着走,不知道能走到哪去。”

“计算机所这边有点技术,但含金量不高,你也知道,咱们和欧美的差距太大了,靠学习摸索弄出来这点东西,在人家面前不太够看,这是先天不足。”

“而且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资金,想跟人家学,想追,你得能有个学习的机会吧?你得有个实体样本摆在那观察测绘吧,没有,咱们现在是一点底子都没有。”

“我不缺的是人,讲实话咱们的人比啥欧美的人更能坚持,更能吃苦,也更聪明,这不是大话,苏联比咱们早起步那么多年,看看,几年?咱们不说超过他,最起码在某些方面咱不输他了,为啥?特么脑袋比他好使。哈哈。”

“我现在就想钱哪,资金。我老爷子和我一说有人想在这方面投资,我是从脑袋热到心里,只要有钱,只要能买来东西,咱不敢说几天几年超过,但咱绝对能追上去,能跟上,不至于让人越落越远。”

“现在国内搞这块的不多,巨人,方正,都是好孩子,都有股子劲,但是都一样,没钱。指望着上面拨钱下来解决问题不太现实,我这几天也在想,是不是到香港去办个公司,那边是资本主义,我老爷子在那边工作了几年,有一定的基础,我觉得怎么着也能比现在这情况强些,最起码能挣着钱,有了钱事就好办。”

“我现在主要就是急,张董能明白不?将来的时代,一定是计算机的时代,我敢肯定的这么说。但是呢,欧美日的计算机科技已经进入平民了,普通学校就能教,咱们呢?别说学校,在科研机构里都没普及,人家现在早就小型化家庭化了,咱们还都是电子管,为什么?没底子,让人甩太远了。”

“我给张董你交个底,只要有利于科技的发展,只要能保证资金的充足,别说买断公司,就是把我这几个人卖给你我也干了。有沈老爷子打底,我相信你。”

他压低了声音说:“沈爷子说你能搞到技术,轿车这块已经解决了,对吧?计算机技术能搞到啥样的?”

张兴明喝了一口茶,看着柳教父说:“全实验室技术,至少超出欧美日现有市场技术几个代差,我都有点耽心,会不会太先进了,反而会影响咱们的研究发展,必竟技术是需要设备来实现的,你说的对,咱们太落后了,方方面面都薄弱的不是一星半点。”

柳教父睁大了眼睛,扫了一下坐在一边的李淳和张立国,说:“能不能具体说说,都哪些方面的?”

张兴明也看了看两个人,说:“张哥和李哥是保卫局的,真正的自己人,不用耽心。这么和柳干部你说吧,计算机方面从硬件到软件全部的实体产品我手里都有。

还有小日本的照像机技术,实物我也有,那个就不是超出几个代差的东西了,呵呵,至少领先他们市场产品三十年,是完全计算机化的拍照设备。

不过路得一步一步走,我想的是咱们通过这些技术倒推回去,拿到前面的初代技术,再往后一代一代往外出,到少能保证咱们三十年的技术性超前。前提还是咱们没有一点的进步发展。

我看好你这个人,你有信心干,我就有信心出钱出东西,至于公司的形势,柳叔,你说了算。我听你的。”

柳教父坐直身体,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张兴明看着,足足有三四分钟,说:“我拉人,你出钱出东西,咱们去香港干,我这边团队要5%的股份,剩下都是你的,出了东西也全是你的,行不行?”

张兴明笑了,这就是柳教父的魄力了,取舍上毫不拖泥带水,把控的十分到位。

想了想,张兴明说:“去香港我同意,你的合作方式我也同意,先建研究所,有产品了咱们再考虑成立公司的事情,这一块完全交给你负责,我另外给你3%的管理股。”

抬手阻止了要说话的柳教父说:“我有条件,别人我不管,你在七十岁之前不能跳槽不能退休,敢不敢?”

柳教父愣了一下,然后哈哈大笑起来,说:“干,为什么不干。你敢我就敢。”

第423章 一代传奇王安(3)

两个人谈笑甚欢,把事情的大概框架敲定了下来。

张兴明投资在香港办一家计算机研究所,对外称为香港联想电子设备研究所,负责人是柳教父,享受5+3%的股权。

这家研究所的总投资未定,研究方向未定,甚至团队组成都没定,事情就谈完了。

张兴明从兜里掏了个小东西扔给柳教父,柳教父接过去看了半天,又掂了掂,抬头问:“这是啥?”

张兴明看了看拿在柳教父手里的东西说:“u盘,移动存储器,用在计算机上的。”

柳教父举起手里的u盘仔细翻看了半天,说:“这小东西做的到是挺精致的,这能存多少东西?怎么读取?这是读取的接口吗?现在国外已经使用这样的接口了?”

要知道,国内一直到04年还在使用小日本发明的3.5软盘,而一片3.5软盘只能存储1.44m信息,故障率特别的高,一份文件不备份个三四份那都是在和自己开玩笑,但尽管这样,这个小软盘仍然畅销全球,打败了ibm成为一时霸主,傲笑世界存储市场十几年。

从80年被发明开始就一点一点的占领ibm的市场,87年最终完败ibm,标志就是ibm最新pc上面用日本的3.5取代了自家公司的5.5,一直到2004年u盘出现,3.5一直处于垄断地位没有敌手。

要知道在90年代之前,ibm就是计算机界的巨人,还是唯一的,傲视全球,其他所有计算机公司的业务加起来都没占到ibm的四分之一。

苹果1980年上市,老乔成为亿万富翁,但是他并不能成为ibm的对手,只能在个人pc业务上抢点市场而已,微软更是小字辈,直到1995年以后才算站直了,而且微软的成长史完全是依附在ibm身上的,顶多算是小弟,长的健壮而已。

这是我们熟知的世界电脑历史。

但大部分人不知的是,ibm有过对手,而且一度逼迫着ibm不得不放弃原有战略以避风头,微软的首富当家人曾不只一次说过:如果他能完成第二次转折,那么世界上不会有微软,我可能现在是一名律师,或者大学教授。

这个在美国硬杠ibm,让盖子祟敬的人,叫王安,是一个纯粹的中国人,一个完全靠一己之力改变了世界计算机历史的人,他独自发现并发明了磁芯存储技术,推动了整个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那是1948年,王安27岁,发现并发明磁芯存储技术,解决了这个从有计算机技术开始一直无法攻克的难题,他只用了三个星期。

1951年,王安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到1961年10年时间,他的实验室搬出了一项接一项发明创造,包括纸孔式记录仪、自动打字机、无线电打字印刷机、记录带辨认机等等。这些陌生的词汇,改变了很多行业,比如,体育赛事中,电子记分板得以取代纸质记分牌。

1964年,王安推出了“洛赛”台式计算机,是世界上第一台台式电脑,是现代个人电脑的鼻祖,改变了计算机只能傻大黑粗无法移动的历史。

1971年,王安推出了更新型的“1200型台式计算机”,1976年,在1200的基础上,王安推出了“wps”,实现了他打败ibm的梦想。

他的这个梦想,源于1945年王安刚从国内公派到美国学习的时候,到ibm的一次求职,因为他是黄种人被ibm面试官污辱,他一怒之下开始学习物理,三年的时间拿到了哈佛的物理博士学位,开始了传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