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70年代/重生在1978 第426章

作者:宁溪南

要说在国内的影响力,肯定要数港岛无线台,没有之一,我们所熟知的明星,那些八、九十年代的电视剧,几乎无一不是无线出品,从郑小秋到五虎将,无线培养了无数我们耳熟能详的明星。

上一世还是因为关注无线,才了解到一点丽声电视和卫视的相关信息,但这两家电视真的是只能在无线的阴影下喘息挣扎,丝毫没有敌对的可能,如果不是港岛对电视这一块限制的太过严格,可能这两家电视能不能活到后面都是问题。

张兴明记得丽声电视原来是英资丽的,因为被无线打压的一直亏损,在82年被邱老根买了下来并更名为丽声电视,一直到86年才略有盈利,张兴明能清楚的记得它的盈利数额,760万港币,之所以能记得是因为这个数字实在是太小,对于82年就价值几亿的电视台来说,这也能算是盈利吗?

而后好景不长,85年抢了无线的亚洲小姐主办权,又创办了亚洲先生等一系列节目,在86年刚刚宣布盈利,87年 11月份就发生了大火,主要部门烧的一清二楚,节目中断十个小时,刚抬起头又被按了下去,这里面的故事可以写一本书,你真当六爷是吃素的吗?

88年10月,邱老根因为“参与远东银行造假案”被查,无力经营,只好再次把重新陷入亏损的丽声电视转手。接手的人张兴明只记得姓木,是做成衣和地产的,咱们熟知的鳄鱼T恤就是木氏的产业,而且这老爷子的发家史很独特,他盖了房子向来只租不卖,然后因为港岛地产业的整体升值完成了百亿集团的积累。

“你想买丽声电视?”张兴明终于转过来弯了,明白了习舒蕙的意图。自从和祥系统化以后,习舒蕙一直负责投资这一块,爪牙已经伸到了东南亚,日本,小韩,欧美甚至老毛子那边,越干胆越大。

而当初和她一起进入和祥的何娟娟负责和祥百货的全世界采购以及货物运转,虽然做的也相当出色,同样是和祥的高级管理,但名声不显,不像习舒蕙这两年这么风头劲起。

英资沃尔沃维投资公司现在可是正儿八经的在港岛金融中占有一席之地。

习舒蕙说:“是的老板,针对于你在港岛的布局以及远景预测来看,我们拥有一家自己的电视台是非常有利的,正好这是一个机会。”

张兴明问:“邱老根还没有把丽声电视卖掉吗?”不对呀,明明记得是6月份卖的呀。木氏6月份买了三分之一股权成为主席,又在94年把邱老根手里所有股权买下,占股达到近七成,在96年实现扭亏为盈。

习舒蕙说:“是这样的老板,去年年底,丽声电视大火的时候,丽声电视股价波荡有点重,当时我们就入局探底吸纳了丽声电视的流通股,当然,是以很多账户的形式,大概有26.2的样子,因为价值不大,就一直放在那里等待升值。

一直到这个月,邱老根被廉政公署带走,我突然发现,这是一个买下丽声电视的机会。木百心先生刚刚在6月份买下了丽声电视不到31的股份,现在是第一大股东,任职主席,但如果老板你有意向,我可以买下邱老根手里的全部股权,然后向木主席发出要约。”

“买,必须买。”张兴明捶了一下自己的大腿,这机会如果放过了不得后悔一辈子啊?

张舒蕙说:“买下股权后会马上进行公告以及进行董事会改选,包括部分机构的重组,最好老板你到港岛来一次才好。有一些细节问题需要随时和你沟通。”

张兴明皱起眉头想了想,摇了摇头,说:“我不适合进入董事会,,而且最好也不以和祥的名议,就以投资公司名义吧,你来兼这个主席好了,具体的事情咱们再商量。算了,我还是来一趟吧,原本还想在家里过个年呢。行,你那边联系,该谈就谈,我马上安排过来。”

张兴明没有在技术上说什么,自己几斤几两心里有数。自己只是占了先知的优势,在公司管理发展上还能动动手,但对股票收购这一块完全是门外汉,一丁点专业知识都没有,甚至都不懂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区别意义,两辈子加起来也没接触过所谓金融业务。

习舒蕙想了一下说:“好的,那我来安排,张生你到的时候提前来个电话。”

张兴明说:“不用,我直接就过去了,安顿好了通知你。”

放下电话,张兴明坐在那想事情,李淳过来说:“要出门?”

张兴明点点头说:“港岛,咱们这个年看来得在港岛过了,给你们放几天假,都回家看看吧,给家里留点钱安排一下,可能,明年要在外面呆一整年或者更长。”

李淳说:“不用吧?我们平时都给家里写信打电话的。其实跟着你真的挺轻松了,要是以前可能写信都不行呢。”

张兴明瞅了那边看着的张启生三个人一眼说:“废什么话,让你们回就回,一人拿十万回去,把家里都安顿好,最好把家里都安排到公司来,由其是汪红华,这次你别和我犟了,赶紧滚回去搬家,把农村房子地都卖了,全家到省城报道。”

第6卷 搅动风云

第597章 新的起点

李淳他们四个人只有汪红华家还在农村,家里还有一个妹妹。李淳本身家就在城里,老爸也在部队上,虽然级别不是很高生活水平可以,唐心是企业兵,家里是工人家庭,在这个时代也算是中等收入家庭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稳定。张启生和汪红华一样是农村兵,不过他家那边因为城市扩建已经变成了城中村,各种补偿啥的加起来算是小富之家,条件反而是几个人里最好的。

李淳想说啥,张兴明隐晦的扫了汪红华一眼,李淳就不吱声了,他们三不需要,但汪红华家确实需要,舔了舔嘴唇,李淳点了点头,接受了张兴明的好意。

汪红华脸都红了,抽着脸说:“二明,我。”张兴明皱着眉头冲汪红华说:“闭嘴,要么服从,要么我换人,没第三条道。”

唐心伸手拍了拍汪红华笑着说:“行啦,服从安排吧,你家不来他那还不是要招工人发工资,对不?合理的帮帮家里人又不违规,你妹妹也大了,你不想她好啊?”

汪红华低头想了一会儿,闷声“嗯”了一声。

汪红华的家在川北阿坝的农村,小金县潘安乡一个叫城门沟的地方,大山区,全乡人口不到二千。这里有丰富的天麻、虫草、黄山药等名贵中药材,储藏有黄金、白银、铜矿、大理石等丰富地矿产资源,是川省境内最大的大理石矿区。

但是这里实际上人均收入不足三百。就算到了后世大开发的年代,2013年,全乡人均收入也没到二千五。

矿山带给本地的只有环境的破坏,贫穷依旧贫穷。而这里距离川省首府锦官城直线距离只有四百公里。

汪红华背着个双肩包走在山路上。他的家距离县城还有近一百公里。从锦官城坐客车到县里,再从县城转车到乡里,然后就靠运气了,到村里没有班车,要找过路车或者运气好遇到村里出来办事的人,跟人家一起回去。

汪红华在乡里转了一会儿,今天运气不太好,路过村子的车走了,也没碰到顺路人,最后只好吃了点东西背着包往回走,十几里山路。

早上从锦官城出发,等他远远的看到村子的时候,天都开始放黑了。

这边的房子都是建在山坡上的石头房,墙主体用的都是山石打磨的条形砌造,顶上面是黑色的鱼鳞瓦顶或者是方型的平顶,有点像维吾尔地区的黄土房样式,这些房子顺着河边东一座西一座的半聚半散的分布着。这里是藏区,居住的大多是藏民。

“阿爸,阿妈。”走到家门口汪红华就迫不及待的喊起来,算一下,他有五年多没回家来了,当兵限制多,当他这种兵限制更多,很多时候通信都不方便,而且大多时候不允许。电话?离他家最近的电话在乡里。这是一个隐藏在繁华都市后面的黑区。

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女孩从房子里跑出来站在门口往这边看,她穿着蓝白间的藏袍,黑红色的脸蛋上两块高原红特别明显,头发随意在脑后扎着,看着汪红华的眼神有点迷惑。

藏区人的称呼比汉族简单,对长辈都可以叫阿爸阿妈,对小辈都可以叫儿子女儿,所以就算陌生人这样喊也很正常。

汪红华瞅到小女孩就咧着嘴开心的笑起来,虽然妹妹可能对他的记忆相当模糊,但是他对妹妹的记忆怎么可能不清晰呢。“阿妹,我是多吉阿哥啊。”

“多吉阿哥?”女脸脸上迷茫了一下,然后扭头就往屋里跑:“阿妈,阿妈,多吉阿哥回来啦。”

汪红华笑了一下,正了正身上的双肩包,大步进了屋子。

“多吉。”一个穿着传统藏袍面容苍老的女人跑了出来,阿妹跟在她的身后,好奇的打量着汪红华。女人过来仰着脸看了看汪红华,伸手把汪红华抱在怀里哭起来,汪红华躬下身子让女人抱着,眼泪也渐渐湿了双眼。

“多吉,我的多吉。”

“阿妈,我回来看你了。”

……

屋里点着不大的灯泡,但总比还没通上电的地方好了不少。

屋里有点乱,墙上挂着挂毯和唐卡,屋中间摆着地桌,炉灶就在桌子边上,这会儿正煮着东西,靠墙边摆着几架柜子,屋子最里面墙角摆着个三人沙发,一台黑白电视摆在沙发前面的矮桌上。这是这个村子里唯一的一台电视,汪红华上次回来的时候带回来的。

屋顶用木架打着格子,里面贴着蓝色的毡布,汪红华扶着阿妈坐了下来,阿妹就跟在边上,一直盯着汪红华看,汪红华眼光一落到她脸上,她就呲牙露出一个羞涩的笑容来,现出一个大酒窝。

“阿爸呢?”

“到头人家里去了,说有事商量,罗布,把地塘烧起来给你阿哥暖身子吧。”藏区属高原,这会儿已经有些冷了。

罗布阿妹答应了一声起来去外面取柴。

阿妈情绪好了一些,站起来去做饭,藏地的饭食以糌粑酥油牛羊肉为主,制做起来也没有汉族这么复杂,主要就是煮烤蒸。

汪红华站起来去帮阿妈的忙,说:“阿妈,我这次回来是带你们出去的,去锦官城,明天我们就走,阿妹以后就到那里的学校上学。”

阿妈愣了一下,说:“等你阿爸回来你和他商量吧,看你阿爸的意思。”

阿妹抱了柴回来,把地板揭开露出地塘,开始烧塘,用炉灶上的炭火做引,没一会儿一塘火就烧了起来,驱散了室内的冷气。

汪红华问:“阿妹现在几年级了?”

阿妹羞涩的说:“九年级,还有半年就要去县里读书了。”

阿妈说:“我的罗布要长成大姑娘啦,家里今天来了提亲的,你阿爸就是到头人那里去说这件事的,我的罗布还不急嫁,但直接拒绝不好,你阿爸的意思请头人过去给说一下。”

汪红华瞅了阿妹一眼说:“才十六岁嫁什么嫁,法律规定了必须要二十一岁才能嫁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