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楊刚
正所谓,成王败寇。
输了的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错的,都是人们认定的阴谋诡计。
如果没有八二年中英两国就香江问题进行正式谈判,如果没有撒切尔夫人那晴天霹雳的一跤,按照佳宁之前的情况,它不见得就会坠落。
什么叫大而不倒?
当一个企业大到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政府不愿意看到它倒下的时候,那么当它遇到问题时,政府部分会主动帮它解决麻烦。
自一九八零年开始,佳宁利用从股市获得的资金,开启了它不断扩张的路程。
一件件天价收购背后,当时就连包括汇丰、渣打等大银行在内,都对其青睐有加,纷纷表示全力支持“佳宁”的种种收购行动,为“佳宁”助添声威。
在那种情形下,佳宁就好比站在风口浪尖上的哪只猪,各方面的支持接踵而来。
金钱不缺,机会不缺。
短短两三年时间里,在众多股民的认可下,在各家大银行、大公司,乃至于外国知名企业的看好下,佳宁集团的市值一跃膨胀到了逾百亿港币的规模。
旗下产业子公司遍及地产、旅业、航空等领域,投资地区,诸如美国、岛国、新加坡等地都有其广泛投资。
毫不夸张的讲,即使是之前凭着汇丰银行的帮助,成功入驻和记黄埔的李超人,在陈松青的面前,也显得黯然失色。
在媒体的渲染下,佳宁已然成为了一间国际性的大投资商,其实力及前皆途具备成为“香江摩根”的一切素质。
站在风口上,就是一只猪都能够起飞。
更何况是在拥有诸多优势资源下的佳宁,只要不出意外,在给它几年时间,佳宁成为一家超越汇丰和渣打这类大型英资财团,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在这种情形之下,哪怕最开始陈松青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骗子,相信也会改变自己的初衷,将佳宁做大做强。
没有人生来就喜欢黑暗,能够正大光明的出现在人前,谁又愿意去承担那些足够身败名裂的骂名?
然而,上天似乎给众人开了一个玩笑,佳宁突然崛起,又突然坠落,仅仅相隔不过短短两三年时间,整个过程宛如彗星撞地球一般,让人措不及防。
佳宁事件爆发,其幕后老板陈松青被捕,这一消息在香江各大报纸上出现,震动的不光只是香江民众。
同时,还有如今正面对郑嗨泉等人疯狂攻击的怡和集团,早前怡和与佳宁也有交易,而且双方之间的交易数额还不小。
早前佳宁收购向怡和提出,收购置地旗下的金门大厦,当初由于佳宁气势如虹,大有乘风崛起的势头。
所以,怡和集团在交易过程中,答应了佳宁提出的,先期只交付收购价的百分之十的现金的请求,然后便将金门大厦高价卖给佳宁了。
这一手交易,在当时属于双方都你情我愿,皆大欢喜的事情。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佳宁会出这档子事,要是换了其他时间,怡和即使受到波及,影响也不会很大。
可偏偏怡和现在处境不好,原本局势还僵持着,双方暂时谁也奈何不了谁,现在好了,谁说不准这件事,会不会成为压死怡和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佳宁事件爆发,陈松青被捕之后,亚洲卫视第一时间对其进行了滚动报道,这倒不是亚洲卫视准备对佳宁痛打落水狗,而是郑嗨泉等人想要借着这次佳宁出事,来给那些还持有怡和集团股份,还在观望的股东们一点小小的压力。
随着两家大肆收购市面上的怡和洋行和置地的流通股,以及一部分股东手上的股份,怡和集团剩下的那部分股东以及散户,都在作壁上观,准备从两家身上多捞点油水。
这次佳宁事件爆发,不管佳宁欠怡和集团多少钱,不管怡和与佳宁是什么关系,怡和无法否认的一点,在佳宁的崛起的过程中,怡和集团是出了很大力的。
当时金门大厦牵扯了几个亿港币的交易,怡和指望着佳宁按约还钱,哪能不帮忙抬高佳宁股价。
现在佳宁出事了,怡和集团自然不可能一撇两清,一点不受影响。
当然了,相比较起佳宁背后的金主马来西亚国营裕民银行,怡和那点损失,又显得小巫见大巫了。
佳宁集团倒下,连带着一个国家银行都受到了影响,马来西亚裕民银行在这过程中,可以说是损失惨重。
专业背锅侠,绝无仅有,就是它了。
至于罪魁祸首陈松青,虽然最后受到了法律制裁,但是相比起他从中获得的收益,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这个年代的商业诈骗,真的是最低成本的犯罪,比起后面那位张大悍匪,聪明人犯罪,破坏力远远不是那些肌肉发达的人能比的。
第789章 强硬
在亚洲卫视以及香江各大媒体的轮番报道下,佳宁事件幕后真相不断被挖掘出来,从而越来越多的公司受到牵连。
不仅是怡和,连同汇丰在内的香江诸多银行和投资机构,也都被牵连了进去。
原本怡和洋行和置地的股票,因为两家的争抢,不仅没有下跌,反而不断上涨。
这给众多投机份子,一下子抓住了机会,同时还让怡和与郑嗨泉这边,都一致僵持了起来。
现在佳宁事件爆发,这样一家超过百亿规模的公司,突然面临倾塌的危险,这下子,让大家对怡和集团也提不起信心了。
尤其是亚洲卫视将置地公司目前的债务状况,也连带着披露了出来,这一下犹如捅了马蜂窝,直接让那些手持怡和集团股票的股东们以及散户们彻底不淡定了。
一时间,置地公司股票疯狂下跌,连带着怡和集团旗下所有上市公司再次享受股价暴跌的过程,完全没有之前不断上涨的趋势。
这种恐慌效应一起,就再也止不住了。
趁着机会,郑嗨泉等人不断吸收市面上的散股,同时又迅速给之前联系过的股东,表明有心继续收购他们手上的股份。
与郑嗨泉等人相同,怡和那边也在纽壁坚的组织下,迅速作出了反应,不过由于资金有限,怡和只能选择性的保住部分上市公司。
相比较置地公司,怡和高层更加注重怡和洋行,怡和集团如今本就面临着高额的财务问题,如果选择了背负巨额债务的置地,那么一旦失去怡和洋行的资金补充,整个怡和集团必然会步入佳宁的后尘。
前车之鉴,作为怡和的大班王,纽壁坚没有任何的犹豫,直接选择了率先保住怡和洋行再说。
而郑嗨泉这边,则与怡和的选择恰恰相反,他们第一时间选择了加速收购置地公司的股份,争取达到对置地的最终控股权。
虽然置地背负着巨额债务,但是这些债务与它旗下控制的诸多优质资产比起来,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置地旗下有太多太多发展潜力巨大的公司,几乎集中了怡和集团大半精华,后世怡和即使将重心移出了香江,期间甩卖了很多优质资产偿还债务,但它至始至终依旧位列世界五百强企业行列,从来没有掉下来过。
一旦拿下了置地公司,那么杨辰所欠缺的底蕴问题,将不复存在。
就好比之前的怡和集团,一手握着一家洋行,一手握着一家实力雄厚的地产公司,两家公司相辅相成,造就了怡和集团香江四大洋行之首的位置。
现在杨辰手上已经有了恒生银行,虽然相比起怡和洋行的影响力,恒生银行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这种差距,在经过杨辰多方努力下,其雄厚的现金流,早已远远超过了怡和集团旗下的怡和洋行。
如今杨辰手上唯一欠缺的,就是一家有实力,有规模,有底蕴的公司。
而置地恰巧是目前最合适的。
由于之前纽壁坚的扩张战略,置地公司已经完全摆脱了一家地产公司的形象,其业务遍及零售,服务,航空,制造等多方面领域。
也就是说,控制了置地公司,那么杨辰就能像李超人一样,借着(和记黄埔)置地的资源,打牢自己的根基,从而一举为自己的商业帝国,插上两只腾飞的翅膀。
恒生大厦
刚挂完电话的俐国维,一脸兴奋的跑到交易室,向正在盯着操作员操作的郑嗨泉激动道:“郑经理,太古那边已经回复了,他们说,如果我们愿意以之前的价格,收购他们手上所持有的置地股份,他们愿意出售其手上持有的百分之五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