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写手
“仔细说说。”
“总理,抓大放小是,国家重点投资那些大项目当中。目前那些大工厂,每一个都是最少投资上千万、几千万,甚至有些大项目是投资上亿的。而且这种项目投资时间长,很多投资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才能够完成。这种大项目民间没有任何家族和公司有能力介入。这种项目必须是政府持续的大投入才行,而且这种项目就该是政府投资,政府控制,稳定国家经济基础。同样一些小的工厂,如什么面粉厂、造纸厂、肥皂厂、纺织厂、服装厂这样的就交给民间的那些商人发展。民间商人的优势就是做生意灵活,很适合在这些领域投资。”
梁焕奎顿了一下。
看大家都在仔细听自己的汇报,因此继续道:“包括机器制造也是如此。政府应该投资大的领域,如造船、造飞机,还有就是火车头、矿场需要的大型机器等等。而对于一些小的机器制造,如纺织机器、服装机器、造纸机器等等,一些简单的机器设备的制造,就可以完全交给小工厂去负责。或者地方政府自己负责投资建设。政府的精力有限、资金有限,就该抓大放小。抓主要的,把小项目让给地方政府和民间资金。”
“恩。”
段勋点头。
整体策略是抓大放小。
不错。
工业部的策略真的很不错。
还是那句话。
大工程以目前中国民族资本来说,谁也没有能力介入。主要是那些民间资本实力有限,资金能力有限。而且那些大工厂都是投入大、工期长、回报慢的行业。
短时间之内只有投入没有回报。
这种大工程的投资,就连政府都会感到头疼,都会感到资金紧张。民间资本就更不用说了。他们是追求高利润的,怎么会投资这种投资大、回报慢的行业。
但那些小的行业就不错。
民营经济的活跃,可以润滑整个经济结构。而且别看那些工厂实力不强,但能够安置的工人就非常多了。
如什么纺织厂、服装厂之类的,安置的工人数量惊人。一个大型纺织厂,一个大型服装厂,能够安置几千人的工人。
完全可以和一些大型工厂相比。
“目前轻工业方面的情况如何?”
“总理,这两年随着我们开始提高关税税率,对于那些民间小企业进行减税策略,以及增加政府采购之后,民间的各种工厂发展趋势非常良好。民间的这些资本都是趋利的,只要是能够挣钱的行业他们都是敢投入的。随着这几年中国百姓对于服装的需求增加,纺织企业和服装工厂数量增加非常明显。对于纺织机器和服装机器的需求量惊人。上海那边的商人在武汉成立的机器制造厂,生产纺织机器和服装机器,还有面粉厂需要的机器,都销量非常好。因为我们商人制造的机器,质量虽然相比起进口差了一些,但在价格上是进口机器的三分之一或者是一半。所以销量非常好。”
“也就是说我们民间企业也有能力涉足一些机器制造业?”
“是的,总理。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领域,我们的民间商人也是有实力参与竞争的。”
其实只要给机会,一些技术含量低的机器制造中国企业是可以涉足的。当然以中国目前的工业基础,工业技术积累来说,中国的机器制造质量上肯定是不如列强。
但同样中国企业在成本上低了列强企业不知道多少。
价格非常低。
只要政府在政策上稍微支持他们一下,稍微引导他们一下,他们就能够发挥很大的力量。等他们的实力达到一定地步之后,甚至可以参与国际竞争。
“抓大放小。接下来呢?”
“接下来就是先基础后制造。以目前我国的技术积累来说,短时间之内想要涉足机器制造业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有很多机器设备的制造,我们在短时间之内是不可能有实力打造的。但我们现在的资金有限,因此我认为目前的我国应该是把资金主要投入在基础行业。特别是以采矿业和钢铁厂、发电厂为主要的发展目标。先发展这些基础行业,以此来带动相关的产业,发展我们的工业实力,特别是我们应该拥有一个完善的矿产业,增加我们国家矿产产量。大型的工厂投资太大,我们唯一能够收取资金的就是卖矿产。有了一定的基础之下,我们才能够有实力发展机器制造业。”
梁焕奎的工业部的确是做了很多。
有了比较完整的方案。
目前的中国,还没有实力贸贸然跳入装备制造业。在装备制造业当中,只能是选择一些简单的,有些基础的行业。
目前中国能够快速做到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基础。
必须要有足够的采矿业、钢铁厂、发电厂。
“最后是研究和引进并重。首先说说研究。总理,还有各位领导,目前我国极其缺乏技术人才。可是工业发展需要的就是人才,特别是技术人才。因此我认为在这方面必须要做出改变,我们的大学必须要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还有全国应该大力推广和发展技术学院,培养更多的技术人员。”
“这个我知道了。”
是。
现在都在呼吁增加技术人才。
可是哪里是那么容易的。全国目前知名的大学教授,哪一个不是文科教授。
为什么?
他们名气大,而且不是一般的大。在新文化运动开始,一直到后来的1919年的学生运动,以及后来的反帝运动。这些教授都是在最前沿,担任旗手的角色。他们在报纸上呼吁,在街头给人演讲,还带着学生示威游行。
都给他们挣下了巨大的名声。
这些人在社会上,在学生当中的威望高,影响力大。可以这么说,很多学生可能不知道目前内阁不少部门的总长,但对于这些教授的名字都是如雷贯耳。因为他们就是看着这些教授的文章长大的。
他们其实对于中国历史贡献很大。
如新文化运动,给中国死气沉沉的社会,给中国传统势力极其强大的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他们用他们的呼声,让中国的学生知道了“科学”、“民主”等等东西。他们可以说是中国新文化传播的旗手。
但这些人现在又是段勋大学改革的一个阻力。
很大的阻力。
因为他们占据了太大的资源份额,大学每年的经费大部分都被他们所拿走。如果段勋想要大力发展理工科,同等经费当中,减少的就是他们本来的经费。影响的就是他们的利益。
因此推行起来困难不少。
“这件事情还要和教育部那边好好的讨论。说说下面的。”
“总理,目前现有的大学改变困难,阻力很多。总理,能不能允许我们工业部自己开设大学和技术学校,培养我们急需的人才。”
工业部最缺乏人才。
最希望快速推动理工科在中国教育当中的发展。
但传统大学的阻力比较大,包括北京的这些大学。虽然不少教授呼吁中国应该发展科学,但呼吁归呼吁,一旦影响他们利益的时候,他们同样也会反对。因此梁焕奎有些着急,等教育部做出改变,那都是猴年马月的事情。因此就直接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能不能允许工业部自己开办大学,自己培养人才。
段勋皱眉。
虽然段勋想过,要在中国开办一些纯文理科的大学。但工业部只是配合,只是指导一下,并没有想过工业部直接领导大学的。
但梁焕奎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
因此段勋看向了戴勘。
戴勘直接道:“梁部长,如果工业部开办大学,财政是不可能给你们专门准备一笔资金的。你们办学校的钱,只能是从工业发展经费当中分出来的。”
工业部办大学没问题。
可是财政的钱都是有数的,不可能因为工业部要办学校,就给他们增加拨款。到时候其他部门就会有怨言。
利益分配永远是最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