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写手
中国人,特别是福建人大批量的南下东南亚国家。他们在东南亚立足之后,第一个做的事情也是办他们的学校,培养他们的孩子。
现在流亡政府想要在东北组建一些学校教他们的学生,基本上没有多少问题。
可是这个和葛敬恩没关系。这种事情应该和政府部门商量。现在段勋和半岛流亡政府是合作关系,这样的小事情应该是不会拒绝。
“葛校长,我说的不是那样的学校。”
“那崔校长的意思是?”
“大清朝的时候,中国政府的军校模式是陆军小学、陆军中学、陆军大学,一步一步的培养那些军官。我们也想效仿这一点,组建几个陆军学校。主要是培养还不够年纪念东北陆军军官大学的,那些十三四岁、十六七岁的孩子,让他们尽早的接触军事知识。以后如果时间充裕,就让他们继续上军校深造。如果时局紧张,就让他们直接去军队,解决一下军队基层军官缺乏的局面。”
“原来是这个。”
葛敬恩点头。
原来崔先生说的是这个。
不过也是。
把自己的事情完全交给中国负责,他们肯定是不放心的。他们必然也想要培养一些自己的军事人才,也想要有自己的一些军校。
陆军小学,陆军中学。
这个模式不错。
葛敬恩是亲自接受段勋的命令的。段勋对于流亡政府的组成不感兴趣,对于他们的政治态度也不是很在意。
流亡政府内心怎么想,段勋也都不关注。
为什么?
因为没什么用。
个人永远无法决定一个政府的走向,一个政府的态度。说来说去,最后影响国与国关系的还是利益。中国想要成为亚洲盟主国家,和那些国家的政治倾向,和那些国家领导人的私人想法,没有多少关系。
其实完全取决于中国自己身上。
只要中国稳住,那么中国周围的国家,包括东南亚的国家,都是逃不开中国的影响力。因为中国是一个大国,一个真正可以影响世界局势的大国。只要中国自己有足够的实力,那么亚洲国家不管是从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都肯定是需要依赖中国。
这不是某个国家领导人私人想法就可以改变的。
因此段勋并不在意那些。
段勋想要的是,半岛的反抗势力对于日军的牵制作用。段勋对于半岛的反抗势力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反抗的人越多越好,军队越多越好。
因为朝鲜半岛人口不少。
目前的人口虽然没有具体的统计,但半岛人口最少有两千万,说不定有两千四五百万人口。这可不是小数目。
如果动员好了,能够动员出几十万部队。就算没有几十万部队,有个十几万部队,那也是不少的。
未来只要中日大战爆发,这可是一支非常好的盟友部队。过了几年之后,中国的兵工厂就能够生产更多的武器。
那些武器留着干什么。
当然是要完成更多的政治人物。交给半岛的反抗力量,让他们的实力越来越强大,对于中国是有好处的。
“崔先生,我想这个原则上不会有问题。”
因此葛敬恩点头。
虽然办军事学校,不是一个小事情。但只是培养十几岁孩子的陆军中学模式,中国这边应该是支持的。
“不过,崔先生。这个事情我要和商震司令,还有地方政府都要商量一下。毕竟如果办军事学校,肯定是需要进行一些军事训练,也要分配一些武器。你也知道,我国对于枪支管理是越来越严。”
“是。正是因为如此,我才会找葛主任。”
“崔先生,你等我的消息。我会很快给你答复的。”
“好。”
看到葛敬恩的态度,崔先生很高兴。因为葛敬恩的意思是,他本人是同意的。只要葛敬恩同意,这件事情就不是什么大事情。
因为谁不知道葛敬恩是段勋军事参谋处走出来的。而且来到东北,就是为了负责和半岛流亡政府进行军事合作的。葛敬恩的态度,就是商震也会好好考虑。
“葛主任,除了这个事情,我国政府还有一件事情。”
“请说。”
“葛主任,我国政府希望在沈阳打造一支我们自己的警卫团,人数大约在八百人左右。”
“八百人左右?”
葛敬恩想了想道:“崔先生,这个要求我会给商震司令汇报的。但有一点我要跟崔先生说明白。”
“葛主任,请说。”
“贵国如果打造警卫团,部队的人事、后勤、训练都归属于贵国政府,我国军方是不会干涉的。但军队的军纪却必须要受到我国宪兵部队的监督。你们的警卫团不能违背军纪。”
“我知道。”
“那你等我消息。”
415
“同意。”
金融改革、工业建设、东北问题。
这是目前段勋最关注的三个问题,虽然还有一大堆其他重要的事情需要解决。但大部分的重要事情,段勋都是交给了其他人,其他部门负责。
段勋最多就是隔一段时间监督一下。
唯独这三个事情,段勋几乎每天都要看最新的报告。每次的内阁委员会议,最主要的议题就是这三个。
因为这几个事情太重要。
任何一个都决定中国未来十年的命运,甚至是二十年的命运。
“对待流亡政府,给他们最大的支持,他们能培养多少部队就培养多少部队。而且支持他们往半岛地区派遣更多的工作人员,争取更多的反抗力量。如果他们在半岛能够建立一些根据地,那么要钱有钱、要抢有枪,我们不吝支持。。”
“是。”
日本。
现在因为地震原因,日本国内财政困难。更大的问题是,日本发行的那些战争债券,大部分都被欧洲银行买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