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反动派 第1094章

作者:随遇而安写手

太着急了。

段勋甚至可以从范旭东的眼睛当中看出血丝。段勋知道最近出现了不少问题,让范旭东这些日子一直没有好好休息。自从担任了工业部下属的化学工业部部长之后,范旭东真的是非常累。

远比他担任中国化工集团董事长累多了。

因为他要制定的是中国化学工业的发展计划。当他真正的担任这个职务之后,他才明白这是多么的不容易。

发展一个化工集团,和规划一个国家的化学工业发展,完全是两回事情。

中国和德国之间签署的合约已经生效。

中国的物资已经源源不断的利用航运,利用铁路送到德国。而德国那边还是非常尊重合同,已经开始给中国移交煤化工业的技术,以及煤化工业需要的机器设备。

但又有什么用处。

没人。

范旭东手中没人。

化学领域的人才太少了。从德国拿来那些煤化工业的技术,拿来机器设备,你又能够干什么。你有多少人可以看懂这个,有多少人明白这些机器。

没有足够的人才,有这些技术有什么用,引进了这些机器设备有什么用。

弄得范旭东着急上火。

嘴上全是泡。

所以今天的会议他才爆发。段勋让他冷静一下,但他哪里能够冷静。因此冲着段勋道:“总理,这是最急迫的事情。前两天农业部的张总长(张澜)和我谈了一下。张总长的农业计划当中,有关于化肥工业的计划。他要求我们化学工业部,增加关于化肥工业的发展计划。总理,无农不稳,农业的重要性我也知道。而最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化肥工业对于农业的推进作用我也知道。中国农业需要化肥工业,我更明白。可是我就不说钱的问题。就说说我们现在连要引进的煤化工业,想要消化都没有人才。化肥工业就算我们有钱从欧美国家引进技术和机器设备,但我们怎么去操作他们,怎么去发展他们。”

太着急了。

一个读书人,都被逼成了什么样子。

看看范旭东就知道。

急眼了。

对段勋都是大声吼。

“范部长,慢慢说,慢慢说。”

梁焕奎看到范旭东跟段勋大吼,立马是扑火。现在内阁会议的时候,就算大家反对段勋的意见,也都是拐着弯表达不同意。这个和段勋这个内阁总理这些年声望越来越高有关系。

哪里有人跟范旭东一样,如此的提高嗓门。

范旭东也发现了自己有些失态。因此才道:“总理,各位领导,我有些着急了。”

段勋无奈。

看了看下面的戴勘,戴勘对于段勋也是报以苦笑。

两个人当然明白现在的情况。其实着急的不只是范旭东一个人,商业部的宋汉章之前也找过段勋和戴勘、王永江他们。

为什么?

从德国引进卡车生产线,引进汽车制造技术。想法是好的,可是这方面确实缺人,缺这方面的人才。汽车工业的发展,是商业部负责的。

宋汉章也急。

现在范旭东也着急。有计划,有投入有什么用。

人才的制约如此严重。

汤尔和是最无辜的。

今天刚刚开会,就被范旭东一阵炮轰。因此汤尔和立马道:“总理,这教育从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怎么可能范部长说要人,就有人的。从民国九年(1920年)年算起,不到四年之内全国的在校学生已经增加了二百多万,高校毕业生今年已经是突破了三万人,明年更是会有三万六千人左右,后年大约有四万多人。我认为这四年教育部的成绩是足够的。在小学堂、中学堂、高校、职校建设上,我们教育部已经是尽了力。”

汤尔和从1920年算起,就是因为这一年秋天的时候第二次直皖战争爆发,段勋战胜了曹锟入主了北京。

汤尔和说这是教育部的功劳,其实这也算是段勋的政绩。

四年当中,全国在校学生数量增加了两百万,全国新增小学堂和中学堂、职校三千多所,新建设了十三所高校。1920年的时候,全国的高校毕业生在一万三千人左右,光是段勋控制过的西南和西北地区,大学毕业生就有七千人左右。其他地区的大学毕业生加起来也不过是六千人左右。

但四年过去,今年高校毕业生会超过三万人。

在汤尔和看来,教育部这四年当中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

“汤总长,我不否认这几年中国的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这些发展远远不足以满足我们的要求。特别是现在毕业的这些高校学生,有多少是工业发展需要的理工科人才。目前的高校毕业生,文史哲的毕业生人数最多,占据一大半的份额。往下就是法政学堂的毕业生和师范大学的毕业生,他们占据百分之三十左右。剩下学习物理化的,学习机械制造的,甚至是医科大学的毕业生又有多少?能占据目前毕业生的百分之十五吗?”

范旭东非常生气。

完全不顾汤尔和的面子。

汤尔和是前辈,还是留学归来的大才子。又担任了好长时间的教育部总长职务,级别就比范旭东高了一档,但范旭东根本没跟他客气。

很是直接的批评。

以前范旭东从来没有考虑过这方面的事情。

教育如何?

范旭东哪里知道。

可是自从担任了化学工业部部长之后,真正开始规划中国的化学工业发展,他才发现目前中国教育的大问题。

人才哪里去了?

每年大学毕业的,范旭东想要用的化工人才有几个?一年能有五百人吗?把那些职校的一些人加上,一年能有一千多人吗?

这点人能干什么。

而且这部分人才,大部分都是段勋在四川的时候建造的大学培养的。其他地方,特别是高校非常发达的北京和上海,那么多的高校才培养了几个人。

很多高校说是精英教育,一年的毕业生才几百人,甚至有些高校一年的毕业生才几十人。就这样的规模,你培养再多的经营有个屁用。

范旭东现在要的不是什么大专家,不是什么大科学家。

要的只是普普通通,接受过这方面教育的普通的技术人才。而且要的人很多,一年要几千人。可是现在的中国根本无法满足这些。

他怎么会不生气。

“范部长,文史哲的毕业生多,这是我国的国情决定,是我国的历史决定的。现在我国高校已经在慢慢地增加数理化的科系,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这个不是一时半会能够改变的事情,需要慢慢地进行改变。”

汤尔和生气。

不过汤尔和还是有涵养,而且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所以只是模棱两可。

但范旭东不一样。

上一篇:首富杨飞

下一篇:重生于火红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