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反动派 第1118章

作者:随遇而安写手

“听说过。”

有个人点头。

不过很快耻笑道:“上海教育局也是搞笑,他们成立这家出版社,竟然是自己一分钱不出,就出一个办公楼。然后要合作方出两百万,自己还拥有百分之四十的股份。完全是开玩笑的。这不就是想要空手套白狼吗?哪里有这么好的事情。就算以前满清政府在的时候,也不敢这样忽悠我们商人,也不会这样抢钱。”

上海市政府怎么就敢弄出这么好笑的事情。

最近上海教育局宣布成立上海出版社,准备进行官商督办。但上海教育居没钱,所以他们就出一个办公楼,才几万大洋。而且这座楼还是日本人在虹口的警察所,在“中日南京条约”当中还给中国的。中国政府接收这些日本的物业之后,有些抵押给银行进行贷款,有些进行了小规模的拍卖,还有一些则是交给下面的部门当办公大楼。

上海教育局也是分到了几个办公大楼。这一次成立上海出版社,上海教育局就把在吴淞路的这个大楼拿出来,作为出版社大楼。

就这么一个大楼,取名叫上海出版社。然后出版社就挂在上海教育界下面,然后想要套取上海商人两百万的巨额资金。

想得倒美。

哪里有那么好的事情。

“你觉得好笑?”

“当然好笑。这简直是抢钱。”

“你呀。”

虞洽卿摇头。

真想骂一句鼠目寸光。

宁波帮不少人做生意的确是一把好手,一个个比猴都精。不要说是现在,几十年后、上百年后宁波商人在中国都是大名鼎鼎。

可是在虞洽卿看来,这些年冒出头的年轻商人,远远比不上清末来上海打拼的老一辈的宁波商人。早期来上海打拼的宁波商人,那真是在夹缝当中生存,很多后来成为赫赫有名的上海滩大佬。可是现在这些年轻的宁波商人,一个个在早年宁波大佬打下的羽翼之下长大,缺少大格局。

因此叹口气道:“你们知道最近刚刚成立了两家新的出版社吗?”

“听说了。”

“一个是重庆出版社,一个是上海出版社。你就没听说什么?”

“什么?”

“教育部要执行大计划,一个是准备全国小学统一使用一个教材,全国所有的小学都纳入教育部的管辖当中,然后颁发统一的学历证明,以此来和全国的中学配套。还有一个是进行扫盲大运动。为了配合这两个大计划,教育部要重新编写小学教材,还要编写一份新的词典,新的扫盲教材。知道这要刊印多少本吗?全加起来最少会有上千万本。这是多大的生意。你以为教育部下属成立重庆出版社和上海出版社,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刊印这些东西。”

教育部四月份已经是公布了教育部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

一个是开始统一全国的小学教育,以及全国进行大扫盲运动。而能够从教育部的计划当中,判断出教育部成立出版社的目的,那就是人的能力。虞洽卿却是看了出来。

这明显是为了教育部下一步的计划服务的。

“就是第一批的刊印就会有上千万本,看看这就是政府的大生意。没有政府的订单,现在全国的那些出版社,哪一个能有这样大的生意。上海出版社为什么敢喊出这样的价格,就是因为他们可以拉来政府的生意,此次教育部的刊印订单,肯定会分一大部分给上海出版社。而且不仅仅是这一次,以后教育部需要的教科书,都会交给他们自己的出版社。你们想想,教育部光是每年需要的教科书就有多少,光是我们上海就有多少学校,多少学生。如果是全国范围之内,现在有多少学生,每年新上学的学生就有多少,会需要多少教科书。”

“虞会长,就算如此,也不应该这么贵。谁能肯定未来所有的教科书必然是上海出版社负责的?一旦大家发现这里面有巨大的利益,肯定会有人跟上的。”

那个人不服气。

就算每年都能够拿到教育部的大订单又如何?

那么多教科书,又不可能全都是教育部指定。购买那些教科书的是那些学校,又不是教育部直接出钱。你总不能指定那些学校都使用上海出版社的教科书。

地方都有自己的利益。

如湖南省政府,他们也需要挣钱。肯定会扶持他们自己的出版社,第一次可能要听从教育部的话。可是后面的刊印,肯定是会交给湖南本地的出版社。

要把钱留在湖南。

其他省份也是如此。为了自己省份的经济利益,他们肯定要扶植自己省内的企业。

“你就看到这点了。”

虞洽卿叹口气。

一群笨蛋。

所以虞洽卿继续道:“出版社,从上面承接政府的订单,然后可以把订单交给下面的单位。你们手中没有印刷厂吗?没有造纸厂吗?如果我们入股了上海出版社,到时候这些生意是不是就能够交给我们手中的印刷厂和造纸厂。这就是一个重要的产业,能够养活一大批人。上上下下都能够挣钱。”

这么明显的东西都不明白。

这个出版社只要开始发展起来,会给宁波商人多大的生意。

到时候出版社指定的印刷厂,可以是宁波商人的印刷厂,指定的纸张可以是宁波商人的造纸厂。到时候宁波商人能挣多少钱。

上上下下都能够发展。

“而且我们和教育部有了好关系,以后建新的学校是不是一门好生意?学校的桌椅这些是不是要钱?这样的生意是不是我们可以拿下。还有学校的校服,是不是也是一门生意。光是一个教育部门就有多少生意给我们。”

“虞会长说的非常正确。。”

刘鸿生点头。

赞成虞洽卿的说法。

中国是大国,没有任何一个商人有能力左右中国经济。因为中国政府的体量在那里。现在的中国政府虽然每年财政都是赤字,但中国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就超过十亿银元,1923年得到了十三亿银元。

这只是中央财政。

而且地方也有自己的财政收入。

如果把中央和地方财政加起来,目前全国一年的财政收入在二十亿银元以上。这么多的财政收入,每年的采购金额就非常惊人。

指缝当中随便漏出来,就足够那些商人发展的。

更不用说,政府控制中国经济,不仅仅是财政收入可以表态的。因为政府控股的那些银行,控制中国的金融。政府控股的采矿业、钢铁业、铁路、公路、电话电报、发电厂、航运,这里面流转的资金惊人。这些政府控股的企业,每年交给外面的生意就有多少。

“我说的上海出版社,只是举一个例子。让你们看看和政府合作,会有多少利润。更不用说现在中国的银行,那都是政府控股的银行。和政府打好交道,等于是和这些银行打好交道。其实我们是最早跟内阁的段总理联系的,可是到了现在呢?错失良机,错失良机。”

虞洽卿是连连摇头。

选择错误。

早在六年前的时候,段勋还担任边防督办的时候,他们宁波帮就和段勋搭上了关系。应该来说,宁波帮和段勋政权的关系,应该是仅次于西南商业帮的。

可惜宁波帮几次左右摇摆。

因为段勋的经济政策和宁波帮的利益有些冲突,所以他们几次和其他人合作。包括和卢永祥合作。

导致宁波帮和段勋政权的关系越来越远。

现在想想,虞洽卿就觉得失败。

如果一直跟着段勋,早早地贴上政府生意,现在的宁波帮也能够跟西南那些商人一样呼风唤雨,实力大增。

上一篇:首富杨飞

下一篇:重生于火红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