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写手
“总理,既然李司令(李济深)和徐参谋长(徐永昌)都认为陆军有能力应付发生的冲突,那么我们海军也绝对不会扯后腿。虽然目前我们海军实力弱小,但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一定完成。”
萨镇冰立马表决心。
倒不是拍马屁。
萨镇冰是经历过甲午海战的人,比任何人都希望战胜日本。但他没有信心,特别是现在的中国海军,实力还不如甲午年。
可是看到这些陆军将军都认为可以和日本掰手腕,萨镇冰也只能是表态。
“总理,我们空军部队呢?”
秦国镛开口问段勋。
虽然空军已经提拔到一个单独的兵种,秦国镛也成为了军事部次长。但毕竟空军发展晚,实力还很差。
发言权远远不如陆军和海军。
“徐参谋长,你看呢?”
“声东击西。明年年初的时候,宣布发展空军部队。然后在一些敏感区域,如上海、广州、武昌一带大肆建造飞机场,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包括吸引日本人的注意力。不过那些都是虚张声势,我们真实目的是增加在北京、承德、山东、长春一带的飞机场建设。悄悄地把空军的主力调往京畿地区。”
“瞒过日军情报机构不容易。”
“是。”
徐永昌点头。
日本在中国那么多特务机构,想要处理起来真的很难。很多部队调动,想要瞒过日本人不容易。但徐永昌还是道:“不过我们有我们的优势。虽然日本也清楚,明年是‘旅大租地条约’到期的年份。中国这边肯定会有一些反应,包括我们政府也会有反应。但日本高层也好,日本军方也好,他们对于我们整体上是轻视的,他们对于我们军队是看不起的。他们绝对不会认为我们有胆量和他们打仗,更不会相信我们会有这样的想法。因此对于我们来说,是有心算无心。只要我们做的不是太明目张胆,日本军方绝对不会认为我们正在备战。这对于我们是最有利的事情。”
“好。”
段勋点头。
然后看着屋里的这些将军,严肃道:“半个世纪之前,清朝的那些中兴大臣开始了学习西方的洋务运动,日本也开始了他们的明治维新。我们两家东亚的国家,都开始了学习西方,开始了强国之路。但甲午年一战,两个国家彻底走向了不同的道路。我们国家继续沉沦,被世界列强当成是他们的盘中餐,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耻辱。就算是民国成立,我们国家也没能够摆脱这种命运,依旧是要看世界列强的脸色行事。而日本则是国运昌盛,先是在日俄战争击溃了老牌强国俄罗斯,欧战更是利用战争大发横财,在远东地区大肆发展他们的实力。欧战结束,日本已经不在意‘英日同盟’,和美国争雄,要独霸远东。日本自己就成为了世界列强国家。”
“甲午战争正是我们中国和日本国运的分界线。从甲午战争那一年开始算起,明年正好是第三十个年份。如果明年我们再次失败,那么我们国家有可能要继续沉沦,继续成为世界列强角逐的舞台,做什么事情要看列强的脸色。可是一旦明年我们顶住了,我们得到了一个好的结果,那么未来我们两国的命运就有可能会出现新的转折。我们国家就有机会慢慢地摆脱列强的控制,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国家。”
“因此我对于大家只有一个要求。今天的会议,出了这个门谁也不许说一个字。这里面包括父母亲人,谁要是泄露今天开会的内容,那么绝对是叛国罪。大家能不能做到。”
“是。”
段勋话都说道这个份上,谁敢多说两个字。
大家都是军人,立马大声回答。
“李司令(李济深)、萨司令(萨镇冰)、秦司令(秦国镛)、徐参谋长(徐永昌)、杨秘书长(杨杰),你们五个人会后给我制定一份详细的军事调动计划。做出一个正当的理由,做出一个不会让任何人感到不对劲的方案。”
“是。”
“韩麟春部长。”
“到。”
“统计全国部队的武器装备情况,统计目前装备部的武器装备储备情况,统计未来半年之内兵工厂能够生产的武器装备数目。我要的是最详细的统计,我要的是最真实的情况。”
“是。”
“散会。”
370部署
“绩兹兄(谢鸿勋),多年不见。”
1923年。
再有一个月就是1923年,段勋比谁都紧张,都着急。虽然段勋认为自己已经做好了一切心理准备,而且知道明年日本会有轰动世界的关东大地震,但段勋还是不敢有丝毫的大意。
因为太重要。
如果明年稍微有点失误,那就是全盘皆输。中国想要彻底摆脱日本,或者说彻底摆脱列强的步伐就会受到很大的打击。
这样的事情段勋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因此要早做准备,绝对不允许明年出现任何变故。
“总理。”
谢鸿勋和段勋,的确是好多年没见面。
应该说两个人在学校的时候,关系就不算很好,或者说基本上没有多少接触,关系平平。如果不是后来两个人都发达了,段勋都不一定知道自己的同学当中还有谢鸿勋这样的人。甚至要不是看过谢鸿勋的资料,段勋都不知道谢鸿勋竟然是自己的同学。
不过甭管以前关系如何,两个人既然是同学,那么肯定比别人关系亲密。甚至在别人看来,谢鸿勋和段勋是同学,因此肯定会把谢鸿勋划入段勋一派当中。
这么多年过去,重新见面情况完全不一样了。
谢鸿勋一直是骄傲的。因为他跟着卢永祥多年,一直是卢永祥手中最厉害的将军。在江浙地区也算是所向披靡,是人人称颂的猛将。
可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毕竟怎么说段勋都已经是内阁总理,谢鸿勋还是懂一些道理的。所以很客气的叫了一声“总理”。
“王将军。”
“总理。”
先跟谢鸿勋打招呼,之后段勋就跟王普打招呼。这两个人一个是当年卢永祥手底下的第一猛将,一个是当年倪嗣冲的手下智将。
谢鸿勋和王普两个人是今年战争之后,第一次来到北京。
“两位,坐。此次之所以要见两位,是因为有事情要和两位商量。湛侯(葛敬恩),你先给两位介绍一下今天来的人。”
“是。”
不是段勋一个人见他们两个人。
今天还来了不少军事部的大佬。因为谢鸿勋和王普,一直都在地方,和段勋这边一直没有什么关系。所以他们两个人对于目前军事部的几个大佬并不一定都认识。或者应该说有很多人他们都不认识。顶多知道他们的名字,不知道谁是谁。所以葛敬恩立马给谢鸿勋和王普介绍道:“谢军长,王师长,这位是军事部次长李济深上将,这位是军事部次长萨镇冰上将,这位是军事部次长秦国镛上将。”
几个陆军部次长都到了。
几个人对谢鸿勋和王普都是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葛敬恩继续道:“这位是军事部总参谋长徐永昌上将,这位是军事部军务部部长熊克武上将,这位是军事部秘书长杨杰上将。”
介绍完之后,葛敬恩就坐了下来。
他作为段勋在军事部的军事参谋,平常就是段勋的军事秘书。当然他本人在军事部也是有职位的,目前担任军事部办公厅主任的职务,管理军事部机构的所有工作。
军事部来说,葛敬恩既是段勋的军事秘书、军事参谋。又是在杨杰这个秘书长之下,负责军事部机关工作。
“熊部长,你来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