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约翰留着长长的胡子
“财政收支平衡问题。现在中央一方面必须保有一定数量的预备费,一方面又准备在年度计划中增加可能的投资。五年计划中,1955、56、57三年的预备费只有38亿元,占财政支出的4%,是很少的,不能再减少了。”
“还有社会购买力与商品供应量的平衡问题。按现在的速度发展,1957年社会购买力会增加到550亿元,而生活消费品和农业产品的供应总额仅为500亿元,供求差额50亿元。”
社会购买力增加就是随着工业化的铺开,工人数量越来越多,工人的工资比农民的货币性收入高得多。手里钱多了,市场上没什么商品可买,就会潜藏着CPI上涨的风险。
从河南省委书记调任国家计委委员的张溪跟着说了农业方面的问题:
“陈副总理刚才说到了农业产品的事情,农业生产是计划中最薄弱的部分。五年内农业总产值每年要求增加5%,去年农业总产值增长率是5.1%,虽然是达到了计划的增长率,但相比工业产值大幅度超额完成任务,农业有些滞后了。”
“在不可能增加许多灌溉面积,同时提高单产又受到农具、肥料等条件限制的情况下,生产的增长只能靠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
……
“我来说一下工业劳动力的情况,”李复春说,“实际上,我们执行招工计划时对原先的数据做了重新计算。去年和今年上半年工业产值都比预期的高出一截,但是新增的干部和工人数量,反而比原计划的少了3%。这方面老习和老薄是知道的。如果按这样的高效率人力配置来发展,到1957年社会购买力不会增加到550亿元这么多,我们的估算是530到540亿。”
“是的,复春来我这儿砍过几次干部指标。我觉得,重工业和机械工业这边的人力高效化、精简班子的搞法,在轻工业、还有政府机关也可以推行。”
总理:“招工数量和干部数量压缩下来了,我们的城市化率的进度就没有原先那么快了。”
总会计师:“农民招进城拿国家工资,他就不生产粮食了,但还要吃粮吃肉,也就是说一个农业的生产者不见了,多了一个农产品的消费者,对农业产出就是多了一份压力。人力高效化配置肯定要搞,最好是扩展开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也是一五计划的主要目标之一。”
人力配置高效化的始作俑者是唐华……
见几个人都在讨论这个话题,唐华得发言了。
“一五计划执行到后期,产业工人的数量还会加速上涨,我们给定的城市化率目标仍然可以实现。就像陈副总理说的,节省粮食节省财政支出,在不要那么多人员的前提下反而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延安我们搞大生产、搞精兵简政,现在进了北京为什么不搞呢?当然还要继续搞。”
说话的是主席。
“在延安精兵简政,到了北京就机构层层叠叠,冗员一大堆,那怎么得了。我们也没有富裕到这个地步。”
……
“张副主任刚才提到,农业提高单产受到农具、肥料等条件限制,这方面其实是工业部门的义务。”
唐华继续说工业的事情。
“我们现在特种钢厂都建起来了,农具如果还出现短缺,那是计委的计划执行不到位,在下半年应该调整这方面的生产。还有就是肥料。现在五个合成氨-尿素联合厂已经投入试生产,今年的种植周期是赶不上了,但1955年的春耕能赶上。五个厂的年产能是25万吨,从1954年9月到1955年3月,一共能生产出12到13万吨尿素。那就是能换来一百多万吨粮食。”
“但还有一个事,”唐华说,“现在粮价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如果是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生产,农民可能不一定愿意使用化肥。化肥应该在部分国家补贴差价的前提下,供应给实现了初级农业合作化的农村地区。”
张溪:“尿素每公斤的成本价是多少?要补贴多少?”
总会计师:“如果之前的耕地只有农家肥,在每亩加用5公斤尿素时,小麦可增产大约60公斤,水稻可增产55公斤。增产获得的收益是10元钱,而尿素5公斤现在的出厂价也是10元。我们打算每公斤尿素补贴1元,这样合作社的农民使用化肥之后,他还能感觉比以前种地要多赚一些,使用化肥就更有积极性。”
“这笔钱我们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才拿出来的,每年25万吨尿素,全下发到农民手里,可就是2.5亿元的补贴额。”
总会计师:“老薄,这笔钱拿出来是会有收益的。我计算过,尿素下发使用之后,因为粮食产量增加,全国农业产值都能增加0.5个百分点。”
……
唐华:“合成氨-尿素联合生产线还有改进提高的余地,现在每吨的价格是2000元,挖潜力以及扩产之后有可能降低到1600到1800元一吨。如果我们能把煤化合成氨改成天然气合成氨或者石油产物合成氨,那么尿素每吨的价格甚至可能降低到千元出头,那时候薄部长的财政补贴压力就没那么大了。”
总会计师:“这这,咱哪来那么多石油天然气。现在国内石油一年就那几十万吨,其中大半还是油矿炼油出来的,按汇率计算其实比进口价格还高,只是我们缺外汇而已。”
唐华没接话茬,他在想,老李李四光现在在黄河口咋样了。在北戴河给地质部部长留的65号别墅还空着咧。
还有他的路虎咋样了……
……
山东,渤海区,十三图村。
李四光打开渤海地区的地图,在十三图村附近,他两个月前就标准上了两个小圈。
现在,可以给这两个小圈加注释了。
“渤1井,山东渤海区十三图村,商河大区隆起东端。井深1063米进下古生界,大漏。无油气显示。建立‘商河隆起A’地质构造。”
“渤2井,山东渤海区十三图村-朱家村之间,距渤1井17公里。商河大区隆起东南端。井深2550米,N以下红层。无油气显示。建立‘商河隆起B’地质构造。”
李四光合上地图,将资料册放进箱子,钻出帐篷。
两个井打下去,都没有油。
渤1井打下去,1063米大漏,说明这里发现石油的概率是零,就终止了继续钻探。而李四光发现以前自己对黄河口一带的地层分析出了一个错误,研究了几天之后修订了这个错误。
渤2井钻得比渤1井深,但也没有发现石油。
“达瓦里希李,渤2井的搬迁工作已经进行了大半,您的移动办公室也可以搬过去了。”
苏联钻井专家格鲁别尼科夫库茨对李四光说。
“库茨同志,我们打井的周期能够再提高一点吗?”
格鲁别尼科夫库茨:“按照苏联地质部的标注,一口3000米深的钻井工作周期是86天,我们钻探渤2井以及移动所花的时间是75天,虽然钻探深度也没有3000米,但总的效率已经略有提高了。”
李四光:“如果能像渤1井那样快就好了。”
“那是特例,渤1井只有1063米。”
钻井工作周期包括安装钻井塔、打井、打完之后做好善后工作,然后拆掉钻井塔架,装上重卡,搬家到下一个钻井地点。单纯的往下打洞花的时间只占钻井工作周期的40%左右。
渤1井钻到1063米就知道肯定没希望了,立即拆钻井塔架开往下一个钻探地点,所以省了十几天的时间。渤2井则老老实实地打洞到2500+的深度才准备转移。
根据计算机数值模拟的结果,李四光几乎是直奔后来的胜利油田地址,在这里进行试探。但即便大致位置找准了,也不是随便打个洞下去就冒油。
加上胜利油田极其复杂的地质条件增加了额外的困难,渤1井的大漏以前就没有预料到。可以想象以后还会遇到更多的意外情况,要是钻杆损坏什么的,钻井工作周期还得延误,不止75天。
李四光:“如果按75天一口井计算,我们两个钻探队分头行动,花上一年时间,也就能打9到10口井。这效率太慢了。”
格鲁别尼科夫库茨:“两个钻探队确实少了。但我估计,20口井之内,我们就可以把黄河口南岸的地区勘探完毕。也就是只需要花两年时间。”
李四光:“不,我要回北京,让政务院再给我找两部钻井机械。”
……
北戴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一天的总体讨论结束。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并不是别墅1号到95号的主人全都参加。国家计委委员肯定都在场,但政协和政务院系统的人,主要是里面民主党派的副主席、常委们大多不参加。另外还有些人就没来北戴河,所以参会的人数只有40多个。
毕竟这是国家建设计划执行者的会议。没参会的人也是心知肚明的。
尽管如此,李宗仁副主席还是稍微有点着急。
上一篇:重生之老婆孩子热炕头
下一篇:华娱之黄金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