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约翰留着长长的胡子
“所以D-1导弹我倾向于粗短的结构,这就是为什么TK-2我们已经验证成功了两级火箭制,但D-1和TK-3又重新回归单级火箭的原因。”
姚桐斌:“最近两个月我在重工业部有色金属局呆的时间比较多,可以确认的是,国内低合金高强钢、粉末冶金和加工机械两个月内就位,低合金高强钢由大连生产,粉末冶金部件由西安硬质合金厂生产。为此我们需要重新设计火箭发动机的喷嘴,以发挥新材料的最大效用。”
屠守锷:“我这里已经有设计好的新火箭发动机方案。如果材料参数达标,火箭的秒比冲能提高5%。好几种不同级别的火箭发动机我都有方案了,D-1主发动机,D-2的第一级和第二级发动机还有原理样级。”
钱学森记下了屠守锷所说的发动机概念指标。“老任,你那边火箭弹体的设计有什么新进展?”
任新民:“根据我在112B厂的调研,恐怕计划要有所调整。TK-3探空火箭的材料与D-1的弹体材料可以相互不同。”
钱学森:“你是说D-1的强度要求比较高吧。”
任新民:“是的,那个技术指标说D-1的拖运车要能在土路行进和越过一些沟坎,还要能防御重磅炸弹几十米外爆炸的超压……如果TK-3不需要承受这些,那它可以做得更轻。”
在112B厂的数控加工中心,任新民从抚顺要来了铝镁合金,先加工成30毫米厚的弧板,然后用数控铣床生生地刨掉90%的材料,把弧板削成了厚度仅有2毫米的主壳体“膜”和30毫米纵横成网的加强筋结构。
这在人工铣床加工的时候是不可想象的,要么根本做不成,调用传奇级老铣工来加工铝板是可以加工出来,但加工速度很慢。传奇级老铣工的费用也是很贵的。
相比之下,数控铣床做起来一点都不困难,加工速度很快,平均加工成本只有人工的几分之一。
“本来,采用铝镁合金壳体+防腐蚀内衬,比薄钢壳体+内衬就能减重100公斤,如果再采用铝镁合金等网格结构,整个火箭壳体可以再减重60公斤。”任新民补充道。
钱学森也记下了任新民在沈阳找到的新工艺,“等网格结构应该还是很贵吧。我看还是用在大一点的D-2、D-3火箭上好点。”
“但是只要减少一点点重量,火箭的高度或者速度就可以有不小的提升。”
钱学森:“不要把所有的宝都押在数控加工中心上面,我们自己也要动脑,在其他的地方寻求改进和技术进步。”
……
房山县大石河畔。
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2月份兴建的试验反应堆,经过近10个月的急速施工和设备安装,建筑已经立起来了。
在3月份,这里还是一个40米x40米的大坑,随后捆扎钢筋、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基台成型后盖周边建筑,水系管道、电路、外层安全防护墙等等,也依次建起。
苏联提供的试验核反应堆在苏联装备并且运行过,这次就驾轻就熟地直接提供零件和安装图纸,从7月底不断有大大小小的零件从铁路运到房山,在工程机械的帮助下一个个地吊装进去。
11月,最后一个大件零件吊装完毕,反应堆建筑封顶。
这是一座7000千瓦重水反应堆,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将其命名为101堆。
在101堆的反应堆核心四周的环状人行过道,钱三强、邓稼先、苏联原子能利用总局代表索洛维也夫三人注视着核心,那里中间的位置一周前还是一个凹坑,现在已安装了一个圆柱形基台,基台将要放置的设备就是燃料模组——中子源、浓度4%的铀235燃料棒和石墨棒。
历史上的101堆开工于1956年5月,1958年6月首次运行。70年代,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还自主进行了101堆的大修改建工程,直接将反应堆的技术水平提升了一代,2019年才正式退役处理。
邓稼先:“不知道101堆什么时候能第一次实现链式反应,那时候中国人就第一次掌握原子能了。”
索洛维也夫:“如果一切顺利的话,1955年底能运行。”
钱三强:“索洛维也夫同志,我们对你们是不隐瞒什么的。中国启动原子能研究既是为了和平利用核能,也是希望像苏联那样,用原子武器来保卫自己的国家。”
索洛维也夫:“是的,我了解。而且我个人认为,中国发展核武器有足够的理由,也有足够的基础。”
“但如果苏联能够继续向我们提供一部分帮助,我们可以更快形成自己的核能力。”
“这也是很合理的,但是,”索洛维也夫说,“关于核技术的转让,一切都要经过苏工中央主席团表决通过,我们只能提出一些建议,甚至我这个级别的干部的建议书,可能都不会送达马林科夫主席的办公桌。”
……
三人在谈话之时,反应堆核心区进来了一队人。
邓稼先:“于敏!”
于敏抬头看见了钱三强和邓稼先,挥了挥手。
于敏身后是六个今年毕业的北大、清华物理系学生。前几天于敏带着他们在清华大学的回旋加速器实验室实习观摩,观摩完毕一大早坐卡车穿过北京城,乘车三个小时回到南边的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这些7月份报道的学生有6个月的实习期,但实际上,但101反应堆正式运转起来之前,可以认为他们一直处于实习期,而且是个个带绝密级身份的实习生……
于敏当然也是核项目的人员,而且是核心圈成员。1926年的他是1951年从北大物理系研究生毕业的,此后一直呆在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现在近代所改制为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他是核物理方向的副研究员。
于敏虽然身后带着6个毕业生,却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上楼梯的过程中都背着手在思考问题。
“在思考什么问题呢?”邓稼先问。
“我这儿在模拟反应堆的工作。”于敏指指自己的脑袋。101反应堆的图纸运到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于敏看了三天,把一切细节都记在了脑子里。
“我前几天脑子里已经运行过一次了,”邓稼先哈哈大笑,“运转起几次后,我把它点炸了。”
“这是我们的于敏副研究员,虽然没有出国留学经历,但在原子核计算和中子计算方面非常厉害。”钱三强对索洛维也夫说。
索洛维也夫:“如果有可能的话,我或许可以游说苏联科学院,请一个或几个原子物理学家来北京,与你们进行学术交流。”
“如果能有学术交流的机会,那就太好了。”于敏说。
邓稼先:“我们的唐华部长也一直想做这件事,如果我们共同努力,或许不久的将来可以获得学习的机会。”
“唐华部长现在几乎是苏联和中国的精确制导武器教父,而且他有很强的前沿基础科学的敏感度,”索洛维也夫感叹了一句,“如果你们决心启动核武器研制计划,或许也应该由他来领导。”
钱三强:“唐部长……一直在关注和关心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第六十七章,成都的飞机作坊
两弹工程现在的架构,被总理称作“一唐二钱”,理论上唐华其实也在管着核工程。
不过钱三强主持核项目并不需要唐华操太多的心。如果说唐华现在有操心的事情,那也是1956年及以后的核工程怎么确定。
1954年2月与苏联签订的原子能合作协议,送进来的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国内能玩到1955年底。之后该如何走,就有全独立自主和部分外援两条路线。
唐华首先想的是比较坏的情况,那就是1955~1957年没和苏联达成比较大的援助协议。
这首先得准备一个氟化氢-六氟化铀制备工厂。
目前有两个工厂能够生产氟化氢,一个在长春,光学玻璃和光纤产业专用,原先就有一个小厂,去年从苏联购买设备大扩建,扩建完成后产能会提高四倍——但提高的这四倍产量也会被玻璃和光纤全部用掉。
第二个厂在包头,新建的下官地化工厂(对外称包头第二农药厂),这个厂唐华放在包头就是为了生产六氟化铀准备的,当然没六氟化铀生产任务时氢氟酸也可以生产除草剂。
在上海唐华找到了简法制重金属氟化物的设备,如果以这个反应釜为基础改进,可以搞出能用的六氟化铀工厂——硝酸溶解黄饼,加氨制成重铀酸铵,还原成二氧化铀后用氢氟酸生成四氟化铀,另一条线用氟化氢制氟气,氟再与四氟化铀反应得六氟化铀气体。
难点就是如果核工程启动,每年需要把上百吨甚至几百吨天然铀制成六氟化铀,这就需要既上规模,又要保证设备长时间无故障运行。
至于气体扩散机,得先从利于分离铀235和铀238的扩散膜开始准备。
……
这几天,“小曹”也到了上海和唐华汇合。小曹也早就离开北京,但中途在鲁西南和苏北停留了挺长一段时间,考察今年夏季淮河水灾损失和灾后重建情况,写一份考察报告递交给上级。
上一篇:重生之老婆孩子热炕头
下一篇:华娱之黄金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