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 第520章

作者:约翰留着长长的胡子

“看,我们的喷气动力滑翔机回来了。”

小理查德·比塞尔看到返航的U-2出现在视野中,长出了一口气。

这是U-2的第二架验证机,1955年8月试飞的第一架装的是J37发动机,最高只飞到20100米,第二架验证机总算用上了J57,这次试飞爬到了22600米的高度,不过离设计的24000米还有点儿距离。

至于围观试飞的最高官员小理查德·比塞尔,他不是美国空军的军官,而是杜勒斯的助理——中央情报局局长那个杜勒斯。

U-2在空中转圈,对准跑道,越飞越低。再仔细看——不对,这货的轮子呢?

为了减重,卸了。

U-2有机身前、机身后、左右机翼共4个起落架,其中机身前后的起落架能收放,左右机翼的起落架起飞后抛弃。

所以什么黑科技,什么臭鼬工作室,什么划时代的技术革命,——就算是划时代,研发过程也没有那么神秘,至少有一半的性能提升源于拆东墙补西墙……

这会儿U-2中线的起落架已经接触跑道了。在降落减速的最初阶段,俩翅膀的末端都还是离地的,飞机速度越来越慢,机翼没有上翘形变,飞机的左右倾斜也回正不了,一侧机翼就这么刮地了,在跑道旁边的草坪刮出一道痕迹,并且发出滋啦滋啦的声音。

“恭喜,今天试飞的升限突破了7万英尺,”小理查德·比塞尔说,“但是要记住,它的极限高度是8万英尺,我想试飞和改进调整还需要进行三个月。”

“实话实说,李梅将军不喜欢没有起落架的飞机。”对于中情局官员的盲目乐观,来自空军的特雷弗·加德纳表示了反对意见。

“严格来说,它还是有一部分起落架的。”

在跑道上,一群地勤人员跑向停止的U-2,其中四人推着两个连在长杆上的轮子——这是U-2左右机翼的起落架。

地勤人员先跑向翘起的那侧机翼,装上起落架,然后两个体重较大的地勤两腿一蹬,跳起来趴在U-2的机翼末端。

U-2就慢慢地从向左边歪变成向右边歪,原来腾空的一侧落下去,原来啃草地的一侧翘了起来。地勤组赶忙推着小轮子过去给另一侧安上。两边起落架都安上了,拖车就过来把U-2从跑道拖到机库。

在安装机翼起落架的时候,U-2的飞行员已经在地勤的帮助下从座舱中走了出来,氧气面罩摘掉了,可加压的全身封闭飞行服还没来得及脱。

……

历史上,美军研制U-2也很急,当年试飞完成,当年就有飞机带任务出勤,往苏联和东欧上空拍照去了。

因为美国对苏联的情报掌握实在太有限,尤其是乌拉尔附近的苏联工业区,至今美国手中唯一的一套航拍照片还是1942年纳粹德国的侦察机拍的,1945年美国从德国人手中缴获。

美国推测苏联的核工业有相当一部分位于乌拉尔山一带,因此急需获得这片地区的最新情报。

U-2的研制高度保密,但美国人也知道,只要往苏联和中国的头上一飞,它的飞行高度的秘密也就藏不住了。

但实际情况比美国人设想的更糟。

“未来几年,我们需要做好应对最大飞行高度在24000米左右的超高空侦察机的准备。”

U-2还没飞到中国,1956年1月3日,解放军空军参谋部就开了个“新时期国土防空会议”。

“这种作战,是在我下一代防空导弹尚未服役,只能以当前最大作战高度25000米的红旗-3为主要拦截装备的背景下,讨论如何制定适当的战术来提高拦截概率。”

“当前,美军高空侦察机对我国领土的侦察,以东北和华北地区最为密集,美军希望实时掌握我方在东北和华北、可以迅速进入朝鲜半岛作战的部队数量。”

“其次是台湾和杭州-上海地区,这里美军的重点侦察对象是我东海舰队的主要港口和海军基地。”

参谋部的作战情报参谋首先介绍拦截作战的背景。

“我不知道情报部门为什么要提醒我们准备拦截24000米飞行高度的侦察机,但这是来自总参情报部的消息,你们不仅要重视,而且在本次会议上,一切推演都要以此为绝对事实来进行。”

空军参谋长王炳章给会议定调,让手下的参谋们不要发出“24000米到底是不是瞎扯”之类的怀疑。

“红旗-3/S75导弹系统在苏联测试得比我们早,我们导弹旅也是先去的苏联学习训练,”空军防空部队何廷易司令员说,“虽然红旗-3的最大作战高度25000米,但要攻击24000米高度的目标,是非常困难的。”

何廷易先拿出了红旗-3的射程-射高剖面图,在图上,能打到24000米高度的区域不是35公里的射程半径,而是半径只有15公里的一个圆。

“除了有效射程缩减得厉害,红旗-3导弹在2万米以上,飞行速度也是会严重下降的。红旗-3导弹在推进剂刚烧尽的时候可达到1150米每秒的速度,在22000米就只剩450米每秒,在24000米高度就只有300多米每秒。”

第一旅有三个导弹营,也就是三个可独立作战的单位,每个营12个发射架,考虑到命中率和装填速率问题,至少要3个发射架一组部署。

算来算去,第一旅全部部署在东北,也无法堵截24000米的侦察机的飞行路线,至少在三分之二的海岸线,侦察机是可以偷偷溜进来的。

增加防空导弹旅的数量也很难,虽然中国造火控计算机和导弹控制模块造得快,可苏联造导弹和发射系统造得慢。国内的红旗-3生产厂还在建设中。

“鉴于超高空侦察机的拦截难度增大,我们的防空导弹数量也不可能无限增多,因此,百分之百地防御超高空侦察机的来袭是不可能的,”一名参谋说,“我认为,应该着眼于如何将频繁侵入我国的超高空侦察机击落一部分。”

“就是说,只能撞运气,美国侦察机恰好飞过我们导弹阵地上空,就把它打下来?”王炳章发问。

“如果我们能够击落其中一部分,比如说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那美国空军今后肯定也不敢往里飞了,”何廷易说,“这种损失率足够让美国人取消后续的侦察方案。”

王炳章:“那就算是一种权宜之计吧。这个方案原则上是可以执行,毕竟也能打下来美国飞机,但你们需要再多想想,如何再提高拦截的几率。”

……

1956年1月10日,上车。

1月22~28日,苏联国家计委,苏维埃全国自动计划计算与命令分发系统第一期工程总结;第二、第三期工程规划研讨。说不定还能从赫鲁晓夫那儿蹭块勋章。

1月29~31日,中苏空面制导弹药发展规划会议。

2月1日,总会计师、薛木桥和叶继壮来莫斯科,预计访问7天,主要工作是中国与经互会建立观察员国身份的最后商谈。

从2月初到10日左右,苏联科学院激光物理会议,日期待定,唐华什么时候有空什么时候开……

2月份还有中苏原子能/科学技术合作,恐怕这才是决定中国这边核武器计划进度的大事。这个会议先是中苏的科学家七人小组先做学术报告,然后才是原子能技术的引进事宜。钱三强、赵忠尧会在1月底坐火车去莫斯科,就是为了这事儿的。

然后……唐华看看自己的日程,在1956年2月24日那天再写了一行字:

今天是苏共二十大的最后一天。

苏共二十大2月14日召开,中国这边是有代表团来的,已经确定由总司令担任团长,副团长是聂帅。代表团12月22日就启程了,到莫斯科之后会继续西行,先访问波兰、东德、捷克、罗马尼亚,在二十大开幕前再回到莫斯科。二十大从2月14日开到2月24日,前10天开得一点问题都没有,但在24日,也就是会场讨论的最后一天,晚上,赫鲁晓夫在主席台掏出一份讲稿:“最后,我简单说两句”,然后就讲了四个小时。

这份报告叫做《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

hmmmm……

第110章,闪亮的光头出现在台下

简单列了一下活动日程,唐华这次在苏联至少要呆一个多月。

1955年已经过去,这是五年计划的第三年。虽然经济统计数据要1月下旬才能出来,但不用担心工业增长率,反正就是一声“嗖”。去年唐华在意的也不是增长速度,而是产业发展速率的平衡。

不过,产业平衡发展也意味着地方工业(少部分重工业大部分轻工业)的增长会高于预期,尤其是在重点关照的那六七个大城市。

1955年最好的消息应该是农业方面,现在农业产值数据没出,但是粮食产量数据出来了,比1954年增长9.1%。其中有1954年大灾之后55年产量的反弹,也有化肥、农田水利、垦殖这些方面的改善。

在去苏联之前,唐华最后一件事是给郭沫若添了个大堵。

“唐院长,这……这是什么?”

这是一份报告第一页的图纸,一个跨度100X200米的椭圆形穹顶结构,剖视图显示出了穹顶的内部结构,可能是钢材,也可能是铝合金,总之密密麻麻的金属大网格,让这个巨型穹顶达到极大的跨度,而中间没有一根支撑柱。

唐华:“这是重型机器局提出的全密封穹顶方案,你们不是要开挖明长陵吗,还找重机局要工程机械……重机局就给你们做了个全套的穹顶设计方案,要发掘明长陵,就得在地宫上头盖一个。”

郭沫若:“发掘明长陵之后再在上面盖这个穹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