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 第695章

作者:约翰留着长长的胡子

莫兰德主张限制和废除核武器,他用了1年时间,采访了很多核物理学家,其中包括美国氢弹设计团队的外围专家、泰勒和乌拉姆的学生,综合这些人透露的信息,复原了他认为的泰勒-乌拉姆构型,而且以连载的形式发表在《进步》杂志上。

据说,他写这一系列文章的初衷是“让民众看到氢弹有多可怕,从而让民众更加关注核武器对地球的严重威胁”,这也是他参加的“核武器冻结运动”组织的主要工作。

美国能源部看到这篇文章就疯了,然后由美国政府出面,司法部起诉《进步》杂志泄密。《进步》杂志因为这篇文章销量剧增,当然要接招护盘,双方律师团打了个昏天黑地,司法部突然宣布撤诉,起诉案草草结束。

撤诉的理由是:无论能源部指证莫兰德构型是真的,或证明它是假的,都有可能使得氢弹的秘密被泄露出来,哪怕多泄露一点点信息,都会对美国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但由于美国政府突然撤诉,“莫兰德构型”到底是不是泰勒-乌拉姆构型?它和泰勒-乌拉姆构型有多大的区别?“莫兰德构型”如果制造出来到底能不能点炸?这些问题就成了不解之谜。

……

唐华画出莫兰德构型之后就有点后悔,周光召扑在桌上完善图纸、撰写反应公式,嘴里还叼着一根螃蟹腿,聚餐的所有人也都进入了工作状态。

他们显然不会休这一星期的假了。

而且显然,唐华也得跟着加班。

周光召细化和合理化之后的莫兰德构型仍然未能通过演算,看来霍华德·莫兰德能在发表连载文章后一直活着,没被CIA人间蒸发,是有道理的。

受莫兰德构型的鼓舞,邓稼先、于敏、黄祖洽脑子里有了新想法。不但有新构型的想法,还回过头来完善之前的理论。于敏按能谱把核反应过程产生的中子分成了16群,把中子能谱重新梳理一遍后,事情就进展到了最后一战,邓稼先把这个称为“最后一层窗户纸”,于敏的说法,这是“临门一脚”。

唐华倒也有工作可干,于敏划分的中子能谱群需要求解联立方程,就是某个结构下,中子输运和辐射流体力学是没法分开来计算的。彭恒武留下的是两个单独的程序:中子输运计算、辐射流体力学计算程序,唐华用了两天时间,把两个程序合为一个新程序。

……

中印边境,空喀山口。

4000米的高原山地,11月已是滴水成冰。我军边防部队和印军在山口势力交界处分列两队,双方枪里都上了实弹,警惕地注视着对方一举一动。

10名印军被俘人员乖乖排成一队,中方也没给他们上脚镣手铐,反正这些人并没有逃跑的意图。9具尸体裹着白布,排成更整齐的一队在地面上。

“现在,我方将11月15日冲突中被我方抓获的10名你方人员,以及9名死亡人员的尸体交还给你方!请你们派来接收的人员领回!”连长的大嗓门吼出的声音在山谷间回响,“我方所缴获的印军武器、弹药等,也同时一并发还!”

11月15日的空喀山口以南边境冲突事件,我军巡逻队与印军一个排遭遇,双方先是发生激烈口角,随后拔枪互指。我方巡逻队长起身向对方喊话,让对方冷静冷静,这时印军悍然开枪,我方巡逻队长、边防团2连2排排长牺牲。

被激怒的我军巡逻队迅速发起进攻,几分钟后印军的这个排被击溃,9死、10被俘,我军增2名轻伤员。

空喀山口事件之后,总理亲自召见印度驻华大使帕塔萨拉蒂。

“关于这次冲突,中印两国政府已经交换过几次照会,包括贵国政府在11月4日给中国政府的照会。令人十分遗憾的是,虽然你们的照会中提出了许多不合理的、完全不可能实现的要求,你们仍然违背了这个照会。”

总理和帕塔萨拉蒂又继续交涉了半个小时,双方并没能达成一致。

“为边界问题的友好解决创造良好气氛,我的建议是,中印边界西边的双方实际控制线各自后撤十公里;在东线冲突地区,双方保证不再派遣武装人员进入对方控制区挑衅和巡逻。”

帕塔萨拉蒂没有得到国内进行这种让步的授权,装糊涂。

……

《我国政府向印度政府提出最强烈抗议》

“……中印边界东段发生的这一空前严重事件,是印度政府蓄意侵占我国领土的侵略行径所造成的;是印度政府把我国的克制和容忍态度当作软弱可欺,越来越猖狂,在中印边境全线加剧紧张局势的必然结果。”

“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自己的国土任意被印度侵占,决不能坐视自己的边防人员惨遭杀害!是可忍,孰不可忍!”

……

“哦豁,哦豁。”

唐华用手指弹了两下报纸,“印度这个样子,可能很难回头了。中印边界冲突发展到今天,不打一仗是不行了。”

安静。

嗯……

现在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轻核反应组,大概也就唐华还有点儿空闲时间了,邓稼先于敏周光召等人做架构设计和理论论证时,唐华就是超算保管员;等他们有一些设计需要进行计算,这才编程、启动超算进行演算。

“……所以说一个大国是要有几件重器的,要不然,我们堂堂中国居然也被印度这种国家蚕食领土,还天天纠缠不休。”黄祖洽完成了一个小节的公式推导,抬起头来。

“大国重器……”唐华点点头,“原子弹、氢弹,……氢弹什么时候问世,全国人民都在看我们。”

不知不觉时间就进入了12月。

“穷奇”已经组装完毕,在进行最后一轮检测。全面检测完成后,就要上专列运往罗布泊。在罗布泊,核试验基地已经建设完成,100米的塔架随时恭候“穷奇”上塔尖。

12月5日,彭恒武撑着吊瓶架回到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本来想等彭恒武回来接班就溜号的唐华看老彭这副样子,“你顶上,我先走了”这句话也说不出口了。

继续坚持岗位。

轻核反应组现在已经进入了状态,研究人员分成了三个方向的攻关小组,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其余的时间都沉浸在原子核的空间里。不,吃饭的时候这些人也在想问题。

“小何,帮我查一下这个反应的时长。”邓稼先举起一张纸片。

“好的,邓组长。”何祚庥是邓稼先小组的成员,“邓构型一”演算未通,邓稼先提出了全新的“邓构型二”,上午的演算效果不好,正在重新检查设计,看看哪些地方有瑕疵。

于敏在聚餐后提出了一个于敏(3),……通过了。这是一个巨型弹,核扳机不用“穷奇”而是一个新设计的巨型原子弹,光铀235就用了1吨,这1吨铀235分开来做几十枚核弹,当量就能过百万吨,引爆之后,聚变材料的四面八方都在发生核裂变反应,压迫、聚变,聚变中子又引发铀235进行更彻底的裂变……

这枚千万吨级当量的巨型弹自重几十吨,不具备实战意义。

现在超算正在验证的是于敏(4)。

“老于,结果出来了。”

计算结果显示到了屏幕上,旁边的打印机也吱吱吱吱地开始动作,唐华看表,晚上11点。

于敏凑过来看屏幕,于敏(4)还是不行。

“老于,老邓,今天到这儿,大家都休息吧。”唐华说。

于敏坐在那里纹丝不动。“我再想想。”

……

不知道思考了多久,于敏动了起来,伸手拿起面前于敏(3)、于敏(4)这两张纸,“呲拉”拦腰撕成了两截。

“我再想想,到外面去想。”

穿着厚厚的大衣,于敏走出超算厅,穿过两道门,到了户外。初冬的北京刚刮过一整天的北风,空气清冷,天上无云,只有一片萧索的大地和满天星星。

唐华、邓稼先、周光召:……

“已经在屋外俩小时了,老彭的那个吊瓶架子,用完了直接拿过来吧,”周光召小声说,“老于这是不把自己冻感冒不罢休。”

“停,别乌鸦嘴。”邓稼先低声说。

唐华无聊地在键盘上打字。

超算厅室温高得很,甚至在超算运行时还要开窗散热降温。但一出到屋外,就是零下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