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完美未来 第2363章

作者:赵家浮生

酒香也怕巷子深。

单纯的指望电影靠口碑和质量来吸引观众,那是一件很不现实的事。

多少个优秀导演和电影作品,已经证明了这个道理。

不管你的电影内涵多么深刻,编剧导演演员多么用心,可能拍出来,还不如某些爆米花电影更吸引人。

倒不是说观众的欣赏能力有问题,虽然这是事实。

真正阻碍好电影票房大热的,是电影制作方往往没办法找到正确的宣传方式,让观众被吸引进电影院。

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电影的宣发流程其实并不复杂。

虽然赵浮生不算是内行人,但他却也很清楚这里面的过程。

明星和常规宣传作为宣发最基础的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对于观众来说,对影片的第一认知在于卡司,卡司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观众对影片的兴趣。利用好卡司宣传,对影片本身的帮助是巨大的。

所以《人在囧途》这部戏,也是主打这个流程。

主演徐山争汪强,众多圈内明星客串,这就是电影的噱头之一。

接下来是常规宣传,就是我们经常使用的宣传手段与渠道:平面媒体和互联网媒体,再加上各种活动,包括于肯德基和各大电影院进行合作等等。

通过这些常规动作高质量密集性的覆盖,有利于放大影片本身所有重要元素,从而奠定票房基数,为接下来的宣发打下基础。

还有,就是话题营销。

作为经历过自媒体时代的人,赵浮生很清楚,在社交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一个传播途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营销环节中最重要的一个焦点,而这个焦点就是话题。

一个能引起共鸣的话题,就是一个最好的营销手段。

如今一部电影,不做营销,不制造社会性话题,想裸映就拿到票房,几乎是天方夜谭,当然个案是允许出现的,只是再有魄力的电影投资人也不敢如此冒险,所以电影营销成为电影产业链上的重中之重。

而这些东西,将会转化成为电影的口碑,进而影响电影的票房。

在赵浮生原本的记忆里,虽然《人在囧途》的口碑不错,但最终票房也就只有四千多万。

幸好电影的成本不高,只有几百万,让制片方赚的盆满钵满,这才有了后续的续集。

而这一次,赵浮生不会允许出现这样的情况。

在他的想法里,既然电影已经制作出来了,那如果不成功取得高票房,那投资还有什么意义?

当然,最终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绩,还要看运气。

毕竟这不是十年之后,华夏的电影市场发展确实不够成熟。

这一点,赵浮生其实心知肚明。

电影属于文化产业的一部分,而文化产业的发展,一直都跟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很多人其实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从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华夏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华夏的电影事业发展,也开始逐步发展,到了二十一世纪初期的前十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在网络上了解的信息越来越多,电影也逐渐走进千家万户,我们的电影市场,越发成熟。

一直到二零一零年开始,华夏的电影市场,终于迎来了井喷式的发展,电影红利的时代,才真正到来。

第五百八十二章 新年团拜会

从某种角度来说,赵浮生其实不反感微博的出现。

毕竟这使得明星艺人的影响力越来越高,粉丝和大众与艺人的亲密接触也越来越多。换句话说,艺人赚钱的方式也越来越多,赚的也更多了。

甚至于,某个艺人转发一条微博,都能赚个几十万。

单凭这一点,对于做娱乐公司的未来影视而言,就是一件好事。

所以尽管很多人不理解,但赵浮生还是直接让未来影视旗下的艺人,进入了微博。

“对了,收购一些新浪的股份吧。”

赵浮生给董晨曦打了一个电话。

“什么意思?”

董晨曦有些莫名其妙,新浪虽然两千年就在美国上市,但市值其实一直都不是很高,到现在为止,股价也就仅仅只有二十美元左右,总市值不足十亿美金。

赵浮生要新浪的股份有什么用?

“收购一点,做个股东,回头微博如果上市,新浪的股价肯定会大涨。”赵浮生淡淡地笑道:“再说了,这种社交平台,做个股东起码没坏处,以后要是有关于我们的负面新闻,也可以让他们帮个忙。”

“啊?”董晨曦顿时就愣住了,怎么都没想到,居然还有这种操作。

可仔细一想,还真就是赵浮生说的这么回事。

华夏人喜欢说朝中有人好办事。

这个道理用在商业竞争当中,也是一样。

如果未来投资是新浪股东的话,且不说能赚多少钱,单单是这个身份,就能够提供许多便利。

“那收购多少?”董晨曦对赵浮生问。

“在董事会有席位就行。”

赵浮生一笑:“我们又不是为了收购这家企业,只是单纯买个保险而已。”

“好。”

董晨曦点点头。

这点小事还真就不算什么。

总共市值不超过十五亿美金的公司,她甚至都怕一不小心收购的股票太多,成了大股东怎么办。

……………………………………

今天新书《我真不是偶像》上架,求支持。

……………………………………

放下电话,赵浮生又给叶敬打电话,告诉他这件事。

想了想,他干脆驱车来到了公司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