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堵上西楼
“记录,一个字都别遗漏!”
文秀中作出了决定,那些编撰们顿时奋笔疾书,将此间的一言一行记录了下来,成了未来大夏文明的一大见证!
……
面对武天赐的咆哮,燕熙文淡定自若。
与此同时,秦墨文和宁玉春也转过了身来,都看向了武天赐。
“皇上,臣等是皇上的臣子,同时,臣等也是大夏百姓们的臣子!”
秦墨文不卑不亢的又道:“臣等遵循太上皇所定之国策而治理大夏,太上皇之国策经受了大夏繁荣昌盛的考验,而今大夏的一切,皆证明太上皇的国策是正确的,我们作为大夏三省最高官员,要做的只有一件事……让正确的国策,正确的实施下去!以保证大夏的航线不会偏离,也保证大夏百姓的日子能够蒸蒸日上!”
“皇上刚才所说之策,正如燕相所言,它违背了第二个大夏五年规划纲要,更违背了商业律法,若是此策得以实施,大夏的商业局面将会出现巨大变动,而这样的变动并不是好事,因为太上皇花费了数年时间,才将商业私有化进行到而今这个地步,才让大夏的商品在国际的舞台上有了更强大的竞争力!”
“皇上此策却在走回头路,它将带来难以想象的恶果——会严重的打击商人们的积极性,也将严重限制生产力的发展!会造成巨大的市场波动,甚至影响到而今我们已经取得的国际市场!”
“所以臣希望皇上能够收回此策,为了大夏,也是为了大夏的亿万百姓!”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秦墨文的这番话,算是给了武天赐的一个台阶。
他若是这时候认输,顺着这台阶而下,或许什么事都不会有,至少不会发生的如此之快。
但作为皇帝,作为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皇帝,武天赐却下不了台,也不能下台!
这是一场针锋相对的斗争!
是保证皇权凌驾于律法之上的你死我活的斗争!
“尔等欺朕!”
武天赐面红耳赤,伸手指了指三人,咬牙切齿的又道:“你们这就叫权臣!你们凭着父皇赐予你们的权力,处处约束着朕,令朕的旨意出不了这金銮殿!”
“你们这是意图窃国!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武天赐的咆哮声再次在启明大殿回荡,卓一行长长一叹闭上了眼,燕熙文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拱手再道:“皇上,臣等哪一件事做错了?臣等哪一条政令令大夏受到了损失?”
“秉承太上皇的治国理念,臣等为了大夏事必躬亲,每一条国策的推行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为的是什么?”
“为的是窃国么?皇上,太上皇并没有驾崩啊!他仅仅是去了遥远的欧洲,他为的又是什么?”
“身为他的儿子,莫非你还不知道他的理想?”
“他就想当个逍遥的小地主啊!他明明已经可以去当他的地主的,可他为什么还要冒着巨大的危险远渡重洋?”
“海上的危险你知道么?”
“到了欧洲,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他是孤军啊,其中的凶险你又知道么?”
“他为的是什么?”
燕熙文的声音陡然大增,他的瞳孔一缩,死死的盯着武天赐,冲着武天赐也吼了起来:“他为的是大夏的江山永驻!为的是大夏屹立于世间之巅而不倒!”
“而你呢?你身为他的儿子,他将你带在身边带了足足一年,你学到了什么?”
“你什么都没有学到!你被权力的欲望蒙蔽了内心,你听信了内廷小人之言,却听不进我们的逆耳忠言!”
“而今你居然还想倒行逆施……对不住了皇上!”
“大夏,真不是你的大夏,大夏是天下百姓的大夏!”
“来人!”
燕熙文扭头冲着外面一声大吼,霍怀瑾带着千余士兵呼啦啦涌入了启明大殿。
“按照宪法之规定,当皇上的行为阻碍了大夏之发展,当皇权意图凌驾于律法之上时,三省可会同内阁,发起对皇上之弹劾!”
燕熙文又躬身一礼:“臣,正式提议,弹劾皇帝武天赐!”
启明大殿在这一刻瞬间寂静。
所有的官员都无比震惊的看着燕熙文和武天赐,他们难以想象燕熙文真的发起了对皇帝的弹劾。
这确实写在宪法上。
但在绝大部分官员以及所有的老百姓看来,这写是写了,也仅仅就是写写。
它没可能得以执行,因为固有的观念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破去的,在潜意识中,国家依旧是皇帝的,天下百姓依旧是皇帝的子民,天下之臣,依旧是皇帝之臣。
但现在,臣要弹劾君……
武天赐目瞪口呆,片刻,他哈哈狂笑,他指着燕熙文大笑:“你要弹劾朕?”
“哈哈哈哈,你要弹劾朕?”
“朕是傅小官的儿子,你们自诩为他的兄弟,你们居然要弹劾朕?”
“这天下都是朕的,你们都是朕的臣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燕熙文,朕、要你死!”
秦墨文冷冷的看着武天赐:“门下省门下侍中秦墨文同意启动弹劾程序!”
宁玉春也冷冷的说道:“中书省中书令宁玉春同意启动弹劾程序!”
燕熙文闭上了眼,“三省通过,提请内阁审议!”
“按照宪法,在对皇帝弹劾期间,皇帝需要回避,霍司令,请皇上回宫,禁足……另,缉拿内廷所有奸贼!”
“大朝会,依旧继续,由三省主持!”
第1328章 长安惊
正月里的长安依旧寒冷,春尚未走来,冬还在,雪也还在。
纷纷扬扬的大雪将长安城又妆点成了银装素裹的模样,年节的热闹已经过去,但长安城却又沸腾了起来。
昨儿个的那场大朝会的消息而今已传遍了长安,长安城的老百姓们在听到那消息之后第一反应就是扯淡——
大臣弹劾皇帝?
只听说过皇帝将某个大臣满门抄斩甚至株连九族,何曾听说过大臣还能弹劾皇帝的?
飞扬的大雪中,茶楼酒肆坐满了人,人们所谈论的正是这一场大朝会上的内容。
并不是三省对今年的施政计划,而是弹劾皇上的那件事——
“这是真的!老夫那侄儿是礼部侍郎,昨儿个晚上他回来时候亲口说的!”
“怎么个说法?”
“是小皇帝想要将诸多的商业收为国有,比如你家的矿产、还比如你家的棉纺厂等等。燕相一听就不同意了,说太上皇花费了许多年的时间才将而今的商业体系搭建完成,才有了而今大夏繁荣活跃的商业氛围!”
“燕相这话没错啊,如果真将我家的产业给收走……那还做个屁的生意啊!”
“对啊,所以燕相当场就和小皇帝发生了冲突,然后搬出了《宪法》,那上面可是明明白白的写了若是皇上倒行逆施,三省可提议对皇上的弹劾,这不就真的发生了么?”
一群人围坐在桌子前面面相觑,“那、那皇上被弹劾掉了没有?”
“已经被禁足了,就等着这些日子内阁表决,若是内阁表决通过……那么皇上就不再是皇上了,就看最终三省合议怎么处理小皇帝了。对了,另外还发生了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啥事?”
“燕相下令,命卫戍部队司令霍怀瑾率兵将内廷……内廷你们知道么?就是小皇帝在宫里捣鼓的一个不受人接受的小朝廷……燕相命霍司令一家伙将内廷里的所有人都给逮了,这事儿办得漂亮,估摸着小皇帝多半是受了内廷那些奸人的蛊惑,不然太上皇的儿子,怎可能如此荒唐?”
“可皇上毕竟是皇上啊!再说,咱们这位皇上还是太上皇亲自挑选的,另外我还听说太上皇和燕相相交莫逆情同手足,这样说来燕相算是皇上的叔父了……燕相这样做,这么大的一件事,肯定天下皆知……岂不是丢了皇家的脸面?”
“再说太上皇远征肯定是会回来的,若是他回来之后发现自己的儿子被燕相等人给拿下了……你们说太上皇会不会生气?太上皇可不是一般的人物,如果他要发难……三省六部乃至内阁,那些表决同意弹劾皇上的大臣们会有好果子吃么?”
“李员外,你这就是不了解太上皇了。《宪法》这个东西就是太上皇亲自制定的,他既然在里面罗列了这一条,那必然就是预见到了未来的某个皇帝可能做出不利于大夏之事!”
“而当今皇帝确确实实做的是不利用大夏之事,那么三省发起弹劾这能有什么问题?以老夫之见,太上皇回来知道后非但不会怪罪于这些大臣们,反而还会更加欣慰!”
“至于脸面,咱太上皇可是个务实之人,哪里会在乎这什么脸面!”
“可这样一来,咱大辰就没有皇帝了呀!”
那老者一捋胡须,微微一笑:“没有皇帝又怎样?没有了张屠夫咱也不吃带毛猪!有三位宰辅,有内阁把关,大夏依旧是那个大夏,放心吧,该干啥干啥,大夏只会更好!”
“……”
这样的场景发生在长安的大街小巷,而今的老百姓已经习惯了商讨政事,何况这还是一件前所未有的天大的事。
对于皇帝被大臣弹劾,他们是震惊的,但这样的震惊并没有维持多久,他们很快就接受了这一结果,只觉得这事儿有些新鲜,似乎大夏没有了皇帝对自己的生意或者生活并没有什么影响。
云西言回到了府上。
游西凤一脸担忧的为他脱去了官服,换上了一件棉袍,问道:“你们胆儿也是真够大的,那可是他的儿子,怎么还真将他给弹劾了?”
云西言咧嘴一笑:“若是不弹劾他啊……未来的日子可不仅仅是我们不好过,天下的百姓都会不好过!”
“这事你别放在心上,明儿个内阁会表决,大朝会散会的时候我随着燕熙文他们和卓老、上官大人还有孟老都聊了聊,其实这次的弹劾,是卓老年前去见过了燕熙文之后主动提出来的。”
游西凤嘴儿一张愕然的看着云西言,“他不是皇上的曾外祖父么?”
“这就是卓老厉害的地方,他知道皇上继续这么弄下去收不了场,当然其中主要的原因我估计还是因为卓老知道傅小官这家伙迟早要回来,所以与其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不如现在就弹劾皇上,这样至少能够保住皇上的命!”
“所以这场弹劾不会出现任何意外,明儿个内阁的审议就会通过,武天赐……他将不再是皇帝,但他依旧会住在宫里,他毕竟是傅小官的儿子,总不能让他下了大狱,算是变相的囚禁吧。”
游西凤还是觉得这就像是做梦一样,“对了,父亲来了。”
“岳父大人?”
“嗯,今儿个到的。”
云西言想起了大朝会上内阁那边多了一些人。
这些人是曾经武朝的旧人,比如萧玉楼、比如朱卫等等。
看来这些人是去岁末武天赐去了一趟观云城之后邀请他们前来长安重返内阁的,想来他是希望这些人能够成为他的助力,但现在看来他恐怕会失望了。
岳父游先知没有出现在这场大朝会中……云西言微微一笑摇了摇头,想来这是因为自己的缘由。
云西言向西厢房走去,游先知正在这里煮着一壶茶。
他抬眼看了看云西言,“当真弹劾了?”
“回岳父,当真弹劾了。”
“……弹劾了也好,老夫想着来长安看一出戏,没料到真演了这么一出大戏。”
“坐,坐下来给老夫详细说说。”
云西言坐下,将大朝会上发生的那件事向游先知详细道来,游先知很是认真的听着,听完之后才悠悠一叹……
“如此看来,他设立三省决策内阁审核这一制度的时候,恐怕所想就是大夏不再有皇帝!”
云西言一惊,哪怕是他,他也未曾想过大夏没有皇帝,他以及燕熙文等人所想都是傅小官有那么多的儿子,再培养一个起来也就行了。
但游先知的这句话却让他豁然开朗,“岳父的意思是……”
“你们该干什么依旧干什么,要适应大夏没有皇帝这样的国家结构。”
“或许,这就是他想要破除樊笼的最好的办法!”
第1329章 新的面貌
在大夏的史书上,并没有将大夏六年正月初八的这场大朝会上的巨变书写为政变。
而是用了史无前例的革新这样的字眼。
大夏六年正月初八这一天,被视为大夏文明从人治迈入法治的标志性的一天。
回顾武天赐执掌大夏的短短两年,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统一认为武天赐担不起大夏,无法如傅小官那般引领着大夏继续向前。
“他是大夏的第二任皇帝,任期仅仅两年,在任期之内他做了许多荒诞之事,比如修建避暑山庄、比如建立内廷,也比如设立私军等等。”
“他的存在阻碍了大夏进一步的发展,约束了大夏正蓬勃向上的生产力的释放,按照始皇帝以前所著《资本论》一书来看,这就意味着皇权的存在不再适合大夏新时代的发展。”
“回望始皇帝的这一生,当年他尚在虞朝金陵的时候,就已经在为明智的开启在努力,此后他其实从未曾将这件事放下。”
“他在百姓以及官员们的脑子里种下了一颗种子,他一直在等着这颗种子的破土发芽开花结果。”
“大夏六年正月初八这一天,这颗种子终于破土,传承了千年的皇权在这一天被这股巨大的力量推翻,从此,大夏迈入了下一个新的纪元!”
这是傅小官始料未及的。
这同时也给朝中的官员们提出了新的考验。
皇帝没了,但事情依旧得做。
以往三省的重要决策无论如何也需要经过皇上的批复同意,但现在却没有了这一环节,人们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没过多久,朝中的大臣们忽然发现少了这一环节朝廷的运转并没有什么问题。
上一篇:港综:无间道卧底?我不当人了!
下一篇:诸天影视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