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只山竹榴莲
“唔......放大器可以找王将军帮忙引进,信号处理器就需要我自己设计制造了。”赵学成在本子上记下备注。
一切就绪后,他让秘书小王进来,交代他把材料清单送到军需部门准备。
小王恭敬地接过清单告退,脸上满是敬佩之情。
接下来,赵学成开始思考驾驶舱内部的设计。
为了在3万米的“死亡高度”活动,飞行员需要一套专门的服装及配套系统。
赵学成在纸上绘制简图,设计一套与座舱分离的封闭式驾驶舱。
舱内需要装备独立的空气循环与氧气供给系统,和飞行员穿戴连接。
舱外则要有增压救生系统,以应对突发情况。
对于服装,赵学成计划采用与高海拔飞行服相似的设计。
它需要内置电热丝和通风系统以保证飞行员体温;同时使用夹层结构绝缘材料以防过度冷却。
舱内氧气浓度保持在20%,压强控制在0.4个大气压。
此外,还要研制轻便的航空氧气瓶作为备用氧源。
瓶内的液氧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提供充足氧气。
航空氧气瓶要外接减压阀,可根据高度自动调节氧气流量。
赵学成还设计了抗高温的玻璃舱盖,内置新型抗冲击材料以防来自外部的撞击......
就这样,赵学成潜心设计,越写越入神。
他时不时拿起计算尺修改设计参数,脸上露出专注和认真的表情。
屋外,秘书小王拿着材料清单前往军需部门;计算机发出均匀的运行声;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这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日,阳光从窗外洒进屋内。
但这里正在酝酿一项重大的科研计划,一项将改变这个国家防空格局的计划。
在这个寂静的房间里,历史正悄然在书写。
……
秘书小王拿着赵学成的材料清单,来到了王将军的办公室。
“报告王将军,这是赵所长要我转交的合成孔径雷达研制材料清单。”小王恭敬地说道,双手递上清单。
王将军接过清单仔细看了看,只觉得上面所列设备材料令他眼花缭乱,其中许多军用级特种电子元器件更是叫他一头雾水。
“这清单中的东西大都我也看不懂,还是找专家来看看吧。”王将军抚额叹道。
他立刻传唤军需部的专家,把清单交给他们研究。
这些专家对清单上新奇的器件名目也颇感惊讶,不过凭借专业知识还是基本弄清了所需材料。
“报告王将军,清单上的东西我们军需系统基本都有,不过也有少数几项需要向仓库那边申请调拨。”
“那就好,你们快去准备吧,尽快弄全所有材料。”王将军吩咐道。
“是!我们这就着手申请并组织装车!”专家领命退下,开始了忙碌的材料调配工作。
两天后,一辆军用卡车载着清单上所列装备来到王将军办公楼下。
王将军打开车厢查看,卡车内整齐码放着从各仓库调拨来的器材,包括他叫不上名字的各种黑色金属箱子。
“看来材料都已经准备充足,我也亲自去学成那里送过去吧。”王将军想了想,对小王说。
于是,王将军和小李驾车跟随在卡车后面,一路开往轧钢厂,将这些重要物资亲自交到赵学成手中。
那最重要的是他还有些事情想要找赵学成谈一谈。
第218章 王将军还惦记着无人机,红色电话响了
王将军兴冲冲地驾车来到轧钢厂,准备把材料亲自交给赵学成。
当他的车开进厂区时,赵学成正在办公楼里研究雷达系统设计。
听说王将军来了,他不禁有些惊讶。
很快,王将军大步走进办公室,热情地拍着赵学成的肩膀:"学成啊,材料我都帮你准备好了!有任何需要尽管开口!"
“谢谢王将军了。”
“不谢不谢,有什么好谢的。”
只见王将军扫视着办公室里的图纸和模型,眼里透着热切的光:"学成,我这段时间一直惦记着你研制的那些无人机,太厉害了!要是能量产出来装备部队,我们的作战能力就会大幅提高啊!"
闻言,赵学成也是苦笑不已。
他总算知道为什么王将军要亲自过来了。
找了半天这家伙还惦记着那几个无人机。
赵学成轻轻叹了口气,沉吟片刻说:"将军,我明白你的心思。但是目前国家经济条件还很艰苦,要大规模装备无人机还不是时候。不过,可以先选择一个步兵团进行试装备,让他们先熟悉使用。等国家实力增强了,再进行大规模生产也不迟。"
王将军连连点头:"学成你说的对!先选择一个团进行试点装备,我也可以经常去观摩和学习无人机的使用。这主意真好!"
他的眼里透着开心的神色,似乎已经迫不及待想上手去玩这些新鲜的“玩具”。
上次他其实都没有玩够。
"好的,我这里可以先试制几台无人机提供给将军使用。不过,与其生产更多大型无人机,我打算改进一下小型四旋翼无人机,这种更适合步兵近距离使用,可以装上机枪或小型导弹。大型无人机还是用于远程侦查打击。"
"没问题没问题!"王将军爽快地说,"学成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你就是专家!我全力支持你的决定!"
赵学成点点头:"好的,我会加快这些无人机的研发。将军您先回去吧,有新产品的时候我再通知您。"
送走了兴奋的王将军,赵学成坐回办公桌前,开始设计小型四旋翼无人机。
他在设计图纸上画出无人机的构造,一边思考着。
给军队研制的装备,也许可以作为一个契机,提前给他们进行一些信息化作战的科普。
毕竟,在他原来的那个世界里,信息化作战可是引领军事变革的重要概念。
尤其是海湾战争的爆发,直接改变了世界对未来战争形态的认知。
对兔子来说,海湾战争更是一场冲击。
原来战争还可以如此高效而准确地进行,不再是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的互相蚕食。
在那之前,兔子的作战思维还停留在大纵深、积极防御的阶段。
但信息化作战彻底颠覆了这一观念,让人明白未来战争的趋势所在。
现在,赵学成手里已经逐步掌握了一些能够改变作战方式的新技术。
也许可以利用这些新装备,给一些高层适当进行信息化作战方面的科普,力争让他们提早认识到这一新概念的重要性。
虽然现在进行信息化改革为时尚早,但如果能种下这颗种子,或许在未来的时候,它就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打定主意之后,赵学成又继续搞着无人机。
在设计图纸上画出了一个约1米长的小四旋翼无人机。
它采用X型四旋翼布局,机身中部装有电池组、控制主板和传感器。四个旋翼直径约为0.5米,由碳纤维材料制成,旋翼叶片可以拆卸更换。
无人机机身下部有一个弹舱,可以用来装载轻型机枪或者小型导弹。
弹舱口设有活门,可以实现快速装填和发射。
为了便于携带,机枪和导弹都采用了伸缩式轻量化设计。
无人机的头部装有一个球形盖罩,里面放置有色彩摄像头和红外摄像头,实现白天和夜间成像。
考虑到现在的摄像技术水平有限,摄像头的分辨率只能达到约100万像素,且需要手动对焦对准。
但这在近距离作战时已经足够使用。
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信号需要无线传输到地面控制站。
赵学成计划使用UHF频段的模拟信号传输,信号由发射机传到无人机,再从无人机传回地面站。
不过传输距离有限,只能在视距范围内使用。
为了实现更长距离的遥控和图像传输,赵学成还在无人机的机尾安装了一根小型天线。
他计划未来改用更高频的微波信号,并使用数据压缩技术,这样就可以传输几公里外的图像了。
在操控方面,赵学成设计了一个手持遥控器,上面有两个控制杆,可以控制无人机的升降、平移和转向。
另外还有起飞降落按钮和模式选择开关。
简单的设计可以使步兵快速掌握使用方法。
通过这种小型四旋翼无人机的设计,赵学成希望可以给步兵单位增加低空侦察和火力支援能力。
它轻便灵活,能够进行跟踪观察和导弹精确打击,达到增强单兵作战效能的目的。
这也是朝着未来信息化作战方向迈出的一小步。
搞好设计图纸后,赵学成立即让小世界的生产线开始生产小型四旋翼无人机所需要的零部件。
在小世界里,这些材料都还在充足,生产条件也非常成熟。
赵学成只需要将设计图输入共享数据库,智能管理系统就可以自动安排生产流程,进行切削、焊接等加工。
首先是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旋翼叶片,这些叶片的形状复杂,需要用5轴联动加工中心进行精密机加工。
加工中心可以自动读取模型,进行复杂曲面铣削,制造出精确的叶片造型。
然后是无人机的碳纤维机身,这需要用到自动布料装置和浸渍系统。
系统可以将碳纤维预浸料准确裁切成型,然后进入高温烤炉固化成型。
电子控制系統中的电路板、传感器等则由先进的芯片组装线生产。
线上机械手快速焊接芯片元件,精确组装出控制主板。
最后,所有部件会进入总装间,机械臂按照生产流程将其装配到无人机上。
在小世界的高度智能化生产线上,这种小型无人机的批产非常高效。
经过不到几个小时的运行,第一批样机就下线了。
而外面也就过了一个小时不到。
就在赵学成为生产速度感到满意时,办公桌上的红色加密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这是一条专门的保密通话线路,只有极少数高层知道号码。
赵学成惊讶地看了一眼来电显示,立刻放下手头工作,拿起听筒。
"喂,我是赵学成。"
电话那头传来一位有些急促拘谨的男声:"喂,你好,是赵学成同志吗,我是余敏。"
第219章 给余敏教授提供计算机
听到电话那边传来的声音,赵学成也是愣了一下。
对于余敏这个名字,他还是非常熟悉的。
因为在前世那个时空,他就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世界上一共有两个关于氢弹的结构。
一个是余敏结构,另外一个他不知道。
其中一种氢弹结构就是由余敏独立研究出来的所以直接以他的名字命名。
与国外的技术路线完全不同,可以说是兔子科学家的自主创造。
记得在那个时空,国内外的科学家都曾激烈讨论过核聚变和核裂变这两种获得核能量的途径。
核裂变是利用中子撞击像铀、钚这样的可裂变重元素,使其原子核分裂,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而核聚变则是通过使氢原子核聚变,生成更重的氦元素,同样可以产生高温下需求的核能量。
尽管两种途径在理论上都可行,但由于技术条件所限,各国最初都选择了相对更容易实现的核裂变道路来研制蘑菇蛋。
兔子也不例外。在艰苦卓绝的努力下,兔子科学家成功研制出自己的第一颗原子弹,取得了裂变武器化。
但与核聚变相比,核裂变所释放的能量要小得多,而且还产生大量放射性废料,存在巨大环境污染。
相反,核聚变可以提供几乎无穷无尽的能量,也不会留下严重的辐射污染。
所以一旦掌握了聚变技术,就意味着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能源革命时代。
对于国防来说,核聚变制造的氢弹同样远超裂变原子弹的威力与破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