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开局62年,九级工程师 第162章

作者:一只山竹榴莲

  但鉴于核电站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组织特批将他调配到滨海地区,以发挥其在核能领域的专业指导作用。

  赵学成非常欢迎邓教授的到来。

  毕竟邓教授是我国核物理界的奠基人之一,在核反应堆等方面积累了深厚的研究经验。

  有了邓教授坐镇指导,各项工程建设立刻事半功倍,进展迅速。

  所有技术人员也对邓教授推崇备至,甘愿接受他的指点。

  而乾教授则留守在西北基地,继续专注于蘑菇蛋小型化和战术化的研究,以进一步提高蘑菇蛋的实战运用能力。

  两位专家各领风骚,一东一西分头进行研究,为国家核科技事业贡献力量。

第246章 核发电站的建设工作

  视察结束后,他来到了工地食堂,这里已经为工人们准备好了热乎的午餐。

  只见数万名辛勤工作的工人们三三两两鱼贯而入,有序地领取盒饭后坐下用餐。

  “大家中午好,辛苦你们了!”赵学成走过工人们中间,和他们打招呼。

  “学成同志好!”“同志你辛苦了!”

  工人们见到赵学成也热情地回礼,并递上感谢的目光。

  “有你们辛勤付出,才会有电站的快速建成。我代表国家和人民向你们表示崇高的敬意!”赵学成由衷地说。

  短暂的午休时间过后,工人们又回到各自岗位,继续投入建设当中。

  现场重归繁忙。

  这种高效的工作状态得益于几十万名工人和军队工兵的不懈奋斗。

  他们将这项艰巨的建设任务进行得有条不紊。

  周边各地也全力保障,供应物资和生活所需,确保一切顺利推进。

  这座核电站的年产电量将达到上百亿度,可满足京城和东北大部分地区的用电需求。它将成为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站”。

  赵学成内心倍感欣慰。

  我国核电事业正在蓬勃发展,清洁的核电将逐步取代火力发电,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助推经济建设。

  相比西方国家,我们走出了一条自主可控的发展之路。

  未来,核电必将服务国计民生,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快速腾飞的坚实基石!

  站在工地中心,赵学成不禁想到,这也正是自己穿越至此的初衷吧。

  ……

  从高空俯瞰,占地近60万平方米的核电站工地宛如一座规模巨大的工业城堡,密密麻麻的工人和各种机械在此忙碌,场面壮观异常。

  这座核电站按照赵学成和邓教授制定的极为严苛的标准进行建设,每一个工序和环节都经过精密的设计和反复检测,不允许任何变通或敷衅的做法,必须严格执行最高标准。

  从材料采购到运输,每批原材料都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完全符合预定指标,任何不合格的材料一律退回重新采购。

  核电站的各项设计工程涵盖核反应堆、建筑结构、发电设备、辐射防护、应急预案等多个领域,每个部分都要进行充分论证和反复计算,确保100%合格。

  尽管现在种花家工业基础还比较薄弱,但在两位顶级专家的带领下,这座核电站势必会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标杆级工程,为国家核电事业立下汗马功劳。

  选址方面,项目组进行了长达一年的比较研究和实地考察,必须选择具有极为优越地质条件的地点,远离一切活动断层,地下水位合适不起伏,无明显的地下水脉冲活动;

  交通要发达便捷,能够运输大型设备;

  人口必须非常稀少,以确保任何情况下的绝对安全。

  此外,还必须考量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能够抵挡不同等级的地震、洪水、台风等可能出现的各类灾害事件。

  经过寻觅,最后选择的这块滨海地带正好满足所有条件,人烟极为稀少,近海方便核废料的排放处理。

  对于废料处理也制定了非常严苛的规程,必须进行多级渗滤和稀释冷却,确保辐射降到最低才能排入海洋。

  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滥排滥用的现象发生。

  建筑材料的选择也十分讲究,必须具有足够的防辐射和屏蔽能力,可以充分保证正常运行期间不会对周边居民和环境造成任何辐射影响。

  各类应急设备配备齐全,能够在第一时间应对任何突发事件。

  由于这次核电站工程采用完全自主的国产设备材料,所以可实现100%自主可控,完全摆脱外部依赖。

  得益于赵学成这些年持续推动机床工业的技术升级换代,国内先进制造业水平得到大幅提高,才有能力充分自给自足地承接这样大规模的高端核电项目,否则全靠进口肯定无法保证进度和质量。

  在核心的核反应堆设计方面,则由邓教授全程参与指导。

  这也是整个核电站工程最关键的部分。

  虽然相比当年从零开始研制蘑菇蛋来说轻松许多,但是要设计一个为北方大部分地区提供充沛电力的大型商用反应堆仍然极具挑战性。

  邓教授首先根据预计发电量和用户规模,经过反复论证,最后决定选择1000兆瓦的压水式核反应堆。

  “1000兆瓦的压水堆不仅功率可控性强,也具有足够的安全可控,正好符合我们当前的技术水平,既可满足预期发电需求,也可确保运行的绝对安全。”

  邓教授一边查看设计图纸,一边对赵学成分析说明。

  “既然邓教授您这样判断,那就全按您的建议来实施。”赵学成点点头说,“您在核反应堆设计和操作方面经验最丰富,我完全信任您的专业判断。”

  在确定采用压水堆方案后,邓教授接下来又花费大量时间研究优化堆芯的布置形态。

  堆芯是反应堆的核心部件,其中装载核反应燃料,其布置形式直接影响反应效率和可控性。

  经过反复论证和计算对比,邓教授最终决定采用他在西北基地小试成功的三角形密集布置形式,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压缩空隙,也便于实现均匀的链式反应。

  “三角形布置可以使堆芯达到最优的紧凑度,既减少了无效空间,又可平衡控制核反应,是最理想的选择。”邓教授自豪地说。

  除了堆芯布局,邓教授还详细设计了反应堆的冷却系统、液压稳压系统、控制棒设备以及各种辅助系统,并针对每一系统都提出了精密的材料选择标准和严格的加工过程规程。

  经过设计人员数月的补充完善和反复确认,1000兆瓦大型压水核反应堆的设计方案和图纸终于全部完成,标志着核电站建设全面进入实质性的施工阶段。

  在两位专家的紧密合作下,核电站工程进展迅速。

第247章 红星一号和超大蘑菇蛋

  军部研究所。

  赵学成大步流星地走进工厂车间,只见红星1号轰炸机已经进入了最后的总装阶段。

  几十名技术员正在奋力工作,有的在用扳手仔细拧紧机翼与舱体的连接螺栓,确保连接牢固不松动;

  有的正在用测量仪反复检验各配件的尺寸误差,丝毫不敢有任何马虎;

  还有的正在对照图纸一个个检查座舱的仪表线路是否正确连接。

  "同志们,再接再厉,红星1号的首飞日期就在眼前了!"赵学成环视四周,然后大声说道,声音在整个车间空旷的上空回荡。

  技术人员们顿时精神为之一振,动作也更加迅速起来,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了几分。

  其实,之所以红星1号的研制进度如此之快,与轰六轰炸机项目是分不开的。

  红星1号采用的发动机、机载电子系统以及一些其他关键部件,都直接从轰六的生产线上移植过来,省去了大量的设计调试验证的工作量。

  可以说,红星1号建立在轰六的技术基础之上,直接借助巨人的肩膀来实现腾飞。

  "报告学成同志,红星1号的所有机翼连接部位我们已经进行了仔细检查,确保连接牢固不会松动。各个襟翼也已完成调试,可以正常工作!"

  一个戴着眼镜的技术员向赵学成汇报说道。

  "辛苦了!连接部位的质量直接关系飞行安全,一定要仔细检查。看来我们很快就能完成最后的总装任务了。"

  赵学成满意地点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报告学成同志,红星1号的外部涂装工作我们已经启动,预计再过3天就可以完成。到时就可以举行下线仪式,然后转入机库准备首飞!"

  另一名头发花白的老技术员也汇报道。

  "好,时间刚刚好,就在年前完成首飞这一核心任务!"赵学成双眼放光,终于盼到这一刻的到来。

  正当全体技术人员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时,研究所的广播突然"嘀——"地响了起来,一个兴奋激动的男声通过扬声器传遍了每个角落:

  "同志们,我院余敏教授的研究组成功试验一枚当量达2000万吨的超大型蘑菇蛋!这是我国核科学史上的巨大飞跃,将大幅提升国家的战略威慑能力!"

  "成功了!"

  "终于成功了!"

  整个车间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技术人员们激动得你抱我抱,眼中充满喜悦的泪花。

  这无疑是我国核科研历史上的光辉时刻,一个新的里程碑式的成果诞生了!

  紧接着,军方在京郊某秘密基地召开了紧急会议,讨论超大型蘑菇蛋的投放试验事宜。

  王将军、刘司令以及各路核物理和军事专家全都云集一堂。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脸上都写满了肃穆和紧张。

  "超大型蘑菇蛋的威力非比寻常,我们必须慎重选择合适的试爆方案。"一位身着白大褂的专家先发言道,语气沉着稳重。

  "我建议可以选择一个无人岛进行海面高空投放试爆,这样的安全系数会高一些。"一位军官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各位专家,我有一个建议。"赵学成举手示意, "我们可以利用新研制成功的红星1号轰炸机进行超大型蘑菇蛋的投放试验,这样一举两得,既可试飞轰炸机,又可试爆蘑菇蛋。"

  "太冒险了!这两个任务的难度和风险都非常大,万一出现故障,后果不堪设想。" 一位中年专家皱眉提出了质疑。

  "我赞成学成的提议,年轻人就是要大胆尝试,敢想敢干!"王将军却一锤定音地表态。

  "既然将军和各位专家都同意这个方案,那我们就着手准备投放试验的相关工作。"刘司令也表示赞同。

  在得到上级的批准后,赵学成连夜赶回研究所,与首席设计师余敏教授进行了面对面地会谈。

  "余教授,恭喜你顺利研制出超大型蘑菇蛋,这将大幅提升国家的战略威慑实力!"赵学成由衷地对余敏表示祝贺。

  "哈哈,全靠您提供的第三代高速计算机,我们的设计才能快速突破瓶颈,否则搞不好要晚几年呢。"余敏谦虚地挠挠头说。

  "好了,我们闲聊够了,现在最紧要的任务是尽快准备蘑菇蛋的投放试验。"赵学成正色道。

  两人随即坐下来,开始认真讨论试验的各项准备工作。

  蘑菇蛋的高空投放过程极为复杂敏感,必须事无巨细地把关,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万无一失。

  "第一,蘑菇蛋本身必须进行严密的防震减震包装,以防在飞行和下落过程中出现意外的撞击对引信产生影响。"赵学成面容凝重地说。

  "是的,为此我特意设计了一个三级减震包装容器,里面带有减震减振层,可以有效抵御外界的各种冲击。"余敏回应道。

  "很好,我们也会在轰炸机的武器舱内做减震处理,增加防护。另外,所有运输和装载的环节一定要小心谨慎,切不可有任何疏忽。"

  "我这就着手去做。"

  "蘑菇蛋的引信系统也需要多次严格的测试,确保能够精准地触发核爆炸。投放时武器舱内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控制一定要无懈可击。"

  "引信系统我已经反复模拟过了,非常可靠。舱内环境我也会设法严格控制,绝不马虎。"

  两人就投放试验的各个细节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全力确保这次史诗级的试验任务万无一失。

  首先是超大蘑菇蛋本身的处理。

  由于这枚超大蘑菇蛋当量高达3000万吨,威力惊人,任何一次意外撞击都可能导致核聚变反应提前被触发,因此必须进行严密的防震防撞包装。

  余敏教授为此专门设计制作了一个三层的减震容器,内里带有厚实的减震材料,可以有效抗衡外来的各种碰撞。

  另外还在壳层之间留有空隙,增加缓冲距离。

  经过无数次模拟计算,确认能够抵御轰炸机起飞、飞行、降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震动冲击。

  为了确保超大蘑菇蛋不会在飞行中意外脱落,将采用多点锁扣结构进行牢固。

  同时还将在轰炸机的武器舱内进行减震处理,在舱壁和装载部位增加缓冲材料,进一步保护蘑菇蛋免受震荡。

  蘑菇蛋的引信系统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够精确引爆,因此必须进行反复试验确认。

  根据余敏教授的建议,将采用两级保险结构,也就是同时需要两组引信串联触发才能产生核爆炸。

  这样就大大减小了意外爆炸的概率。

  不仅要在地面进行多轮实弹测试,还要在飞行模拟过程中验证引信的稳定性。

  另外,为防止蘑菇蛋在飞行中因温度湿度波动而影响引信灵敏度,必须严格控制好武器舱内的环境。

  将配置独立的环境调节系统,通过测量蘑菇蛋表面温度变化来实时调整舱内温湿度。

  确保蘑菇蛋处于最佳状态。

  除此之外,两人还讨论了飞行高度选择、目标点定位、任务风险评估等多个方面,以确保这次超大型蘑菇蛋的高空投放试验能够成功,为我国的战略威慑能力迈出重大一步。

  ......

  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红星1号轰炸机和超大型蘑菇蛋的联合试验就全面准备停当。

  秘密基地里忙的不行,紧张的气氛弥漫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上一篇:我的修仙过于简单

下一篇:大国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