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只山竹榴莲
没有强大的国防工业作为支撑,任何经济和科技成果都难以为继,都将是建筑在沙地上的高楼,轻易就会土崩瓦解。
种花必须牢牢掌握核心科技的自主权,做强自己的筋骨和肌肉,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左右逢源、行稳致远。
赵学成对这一点也心知肚明。
他加快推进各项军工项目的进度,确保新型战略装备可以加快研制,尽早装备部队,增强国家综合实力。
……
可以的话,给小女子点点爱心送送免费的为爱发电,一天满两百个礼物就加更,因为是全职写手,拜托了,么么哒
第349章 地效航母风洞试验
经过大半年的研发和制造,地效航母飞行器的首个模型终于完成了。
这半年来,赵学成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不断对地效航母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和改进。
按照最初的设计方案,地效航母飞行器的飞行高度预计在离水面10米左右。
但是,经过反复论证,赵学成认为这个高度还远远不够,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原因在于,地效航母飞行器需要长时间在海上飞行,一旦遇到恶劣天气和大浪,10米的飞行高度很容易受到冲击。
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失事。
于是,赵学成决定对飞行高度的参数进行重新设定。
提高飞行高度是实现海上安全飞行的关键。
地效飞行器之所以能飞起来,是因为它在逼近地面时,会产生一个高压区域,形成向上的空气动力,起到增加飞行器升力的作用。
这就是所谓的地面效应。
一般来说,地效飞行器的飞行高度在几米到几十米之间,具体高度取决于设计方案和飞行器用途。
如果采用优化设计,完全可以提高到几十米高度。
为此,赵学成带领研发团队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试验验证。
他们不断调整设计参数,对地效航母的动力系统、升力系统进行改进,做了大量气动计算和模拟试验。
经过持续一个月的不懈努力,地效航母的飞行高度终于得到显著提升,至少可以达到30米以上。
这对于抵御海上大部分风浪已经足够。
但赵学成还不满足,他认为这还远远不够,至少需要达到100米才能基本确保安全。
因为地效航母不仅要面对海上大浪,还有来自各个方向的狂风暴雨,这样的恶劣环境需要一个更宽裕的安全高度。
虽然地效航母无法持续长时间地飞行在如此高空,但用来应对恶劣天气条件,100米已经充足。
于是,赵学成又组织研究人员进行了新一轮的论证计算和风洞试验。
通过不断优化升力系统,改进动力匹配,他们终于找到了提升飞行高度的最佳方案。
经过两个月的日以继夜的努力,地效航母的最终设计方案实现了飞行高度的再次提升,最终可达到120米的高空。
有了120米的飞行高度,地效航母就有能力应对大部分海上恶劣环境了。
它可以灵活运用这一高度,根据海况需要选择最佳飞行高度,躲避大部分的风浪冲击。
与飞行高度优化同时进行的是,赵学成还对地效航母的整体控制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
他在航母的操作舱内安装了刚刚研发出来的电脑运算系统。
这套系统由多台微型计算机通过高速网络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功能强大的分布式计算平台。
利用这套系统,地效航母的导航、飞行控制、动力管理等诸多功能可以实现高度数字化和自动化。
它可以实时监控和处理各种飞行参数,并据此自动制定最优的飞行方案。
飞行员可以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对自动系统进行监督和少量辅助操作。
这套数控系统大大降低了对飞行员的技术要求,也减少了人为操作失误的风险。
它可以精确控制地效航母的动力系统,使其飞行更为平稳。
更重要的是,一旦遇到急剧天气变化,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快速运算并调整飞行姿态,进一步增强了安全性。
可以说,经过赵学成的改进,无论是飞行高度,还是控制系统,地效航母都实现了革命性的升级。
它摆脱了最初粗放的设计方案的种种缺陷与隐患,真正具备了在海上执行任务的基本能力。
正是由于前期经过了诸多改进和试验,地效航母的首次全面风洞试验被反复推迟。
设计人员需要根据新参数重新制作模型,并进行大量的前期模拟试验。
终于,在这个时候,地效航母的各项前期工作和准备终于全部就绪。
从理论设计到参数优化,从模型制作到地面测试,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精心准备。
在赵学成的积极指导下,研发团队克服重重困难,最终使地效航母的首次风洞全面试验得以实施。
……
在进行了种种准备和改进后,地效航母飞行器的首次风洞试验终于拉开了帷幕。
为了这次重要的试验,研发团队提前两个月就开始了准备工作。
他们根据最终确定的设计方案和参数,精心制作出两种不同比例的地效航母模型。
这两种不同大小的模型可以进行多角度的风洞测试,相互验证结果。
研发人员在模型表面预先布置了上百个压力探头,可以实时检测气流对各个部位的压力影响。
另外还在舰体内部及翼面布置了数十个应变计,用来测量气动力对结构的载荷影响。
试验当天,研发小组内部的气氛异常紧张而兴奋。大家在领导和专家的见证下,小心翼翼地用机械手将样机置入了巨大的试验段内。
随后,主试验师按下风洞的启动按钮,一股时速达200米的巨大气流瞬间吹袭向模型。
在仪表记录下,地效航母模型的表面压力和内部结构应力实时呈现在大型显示屏上。
研究员们全神贯注地盯着曲线变化,同时调整风速和攻角,进行全方位的测量。
结果表明,在设计时规定的正常工作状态下,地效航母模型的气动参数与设计目标完美吻合,各项指标均在容许范围内,完全达到设计要求。
这验证了前期理论计算和优化设计的正确性。
更令人欣喜的是,就连在过载状态下,模型的气动性能和结构强度都表现出足够的余量。
这再次证明,地效航母的整体设计理念和详细方案都是科学合理、精妙绝伦的。
通过这次详细的风洞试验,地效航母各项关键参数和总体方案获得了全面验证。
设计团队对试验结果充满信心,认为地效航母已经具备实际飞行的基本条件。
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见证这种全新飞行器的首飞。
在详细分析试验数据后,首席设计师赵学成正式宣布,地效航母飞行器风洞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地效航母可以正式进入实际飞行的准备阶段,目标是在最近完成首飞。
……
可以的话,给小女子点点爱心送送免费的为爱发电,一天满两百个礼物就加更,因为是全职写手,拜托了,么么哒
第350章 西方:种花家发展清洁能源是路子走错了
赵学成全力投入到第二期《种花科学》的编撰工作中。
这一次,他决定把主题聚焦在清洁能源的发展利用上。
论文集的首篇文章就是赵学成亲笔撰写的一篇题为《迈向清洁能源新纪元》的综述性论文。
这篇近5万字的论文首先回顾了人类社会在能源取得和消耗方面的历史演变。
赵学成指出,自工业革命开始,人类社会对能源的需求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
特别是随着汽车交通和电力照明的普及,石油的消费量猛增。
现在全球每年消耗石油已经超过1500万吨。
但众所周知,石油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储量有限。
按照当前的消耗速度,全球可开采的石油资源还只能持续使用100年,天然气的寿命也就120年。
这预示着,依靠石油等化石燃料是不可持续的。
与此同时,赵学成还指出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排放出了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正在导致全球变暖和极端天气事件增加。
威胁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这也迫切要求人类尽快实现能源结构的转换。
强有力的事实表明,人类必须尽快完成从化石燃料到清洁能源的历史性转型。
这将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推动人类迈向一个清洁、低碳的未来。
论文的后半部分,赵学成详细阐述了种花在太阳能、风能、核聚变、地热等新能源技术研发和利用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
他表示,种花将在这场能源变革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主导角色,利用自身雄厚的科研能力和丰富的光伏、风力等可再生资源。
率先实现从碳基经济到可再生经济的转型,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这篇长篇大论对当前的能源现状进行了深刻的解析,同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远见卓识的构想。
它无疑将推动全球范围内对能源转型的认识和行动。
在赵学成的这篇概括性论文之后,其他学者也根据各自专业领域,写了多篇关于具体新能源技术的论文。
例如,邓教授根据多年从事核电站建设的经验,撰写了一篇题为《提高能源转换效率:新型核电技术革新设想》的论文。
文中他系统阐释了第三代核电站的工作原理,并针对目前商业化运行的压水堆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方案。
这些方案可以显著提高核电站的安全性,同时也可以提高发电效率,甚至实现60年超长周期运行。
邓教授还展望了未来的高温气冷堆等新型先进核反应堆,这些革命性的新设计可以进一步提高核转化效率,真正发挥出核能的超高能量密度优势。
与此同时,红星研究院的专家也撰写了一篇关于新型太阳能电池的论文。
他们介绍了种花在提高光电转换效率方面取得的技术突破,通过杂化晶体等新技术,使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已经提高到25%以上。
而且使用寿命和稳定性也有了大幅提升。
这些核心技术的进步为太阳能电站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了有力保证。
论文表示种花准备在西北地区大力开发建设数以亿计的大型光伏发电站,为沙漠地区提供清洁和经济的电力来源。
除此之外,新能源汽车也成为这一期《种花科学》的一大亮点。
红旗汽车制造厂发表了题为《电动汽车:车轮转动的新动力》的论文,正式宣布红旗汽车将努力研发电动车。
其动力系统将全面使用先进的电池和电动马达替代传统内燃机。
论文详细介绍了电动车的工作原理,以及种花在动力电池和电机控制技术方面已经取得的进展。
它还表示,种花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电动车,逐步形成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
到21世纪,种花将完成交通运输领域的全面电动化。
除了这几篇重量级的论文外,这期种花科学还收录了其他学者关于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风能等新能源技术和应用的论文十几篇,内容丰富多彩。
这一期杂志的论文涉猎面广泛而详实,全方位地展示了种花在新能源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已经取得的里程碑式的进展。
它预示着人类社会迎来一个清洁能源大发展的新时代。
这期刊一经发布,立刻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巨大反响。
所有国家的科技界都在争相购买和翻译这本杂志上的论文,希望能够了解种花最新的技术进展。
但是,当西方国家的专家真正翻阅这些论文内容后,个个都是大跌眼镜,满腹狐疑。
他们原本以为会是涉及高科技前沿领域的创新成果,但是这期杂志的论文内容却完全在新能源技术应用上。
西方国家的科学家和能源专家几乎都是一致看衰这些太阳能、风能和电动车技术的。
他们认为这些技术效率低下,成本高昂,根本不存在商业竞争力。
“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的眼睛,种花把时间精力放在这些新能源技术上,真是暴殄天物。”一位西方能源专家评论道,
“现在石油的市场价格只有每桶3美元,而太阳能发电的成本至少是每千瓦时10美分,这种高成本的能源根本竞争不过石油和煤炭,纯属空想。”
“我建议种花朋友不要浪费时间在这些新能源幻想上。你们应该集中资源发展真正有前景的高科技产业,像我们一样。”
这位资深专家似乎对种花科技界的选择很失望。
西方国家之所以对太阳能等新能源见怪不怪,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当前的低石油价格窒息了新能源技术商业化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