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第139章

作者:笔下宝宝

第222章 核心产业布局

  其实,刘之野还有另外的想法没有说出来,那就是刘家庄依托中草药种植这一有利条件,将来大力发展中医药行业。

  发展中医药,种植中草药只是其中一部分,更需要他们努力发展中医事业。两者关系密切,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老爷子嘴里“吧嗒!”抽了一口老旱烟,烟雾缭绕中,他疑惑地问道:“你的意思是说,从村小学就开始培养中医学徒吗?”

  “孩子的父母是否会同意,这是个问题。谁都希望孩子能接受文化教育,长大了能有好的前程。”

  刘之野微笑着点点头,他也不禁有些感慨。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支烟点燃,深深地吸了一口,道:“其实,上学只是孩子们的一种出路,真正学有所成的孩子只是少数,大部分孩子在中小学阶段就会选择放弃读书。”

  “与其让他们这么早就下地干农活,不如教他们学一门手艺。学医不正是最好的选择吗?”他补充道。

  老爷子点了点头,颇为赞同地说:“你这话说的在理,这要是早年间儿,要想学中医如果没有门路,你想学还没机会学呢。即使有门路,还得看师父收不收你。”

  他接着疑虑地问道:“只是这将来培养出的众多学徒,工作该如何解决呢?”

  老爷子担忧也是事出有因,现在的中医岗位确实有限,多数中医都在乡村诊所或社区诊所工作,大型医院还是以西医为主,他不免有些忧虑。

  当前的中医却比西医多,中医从业人员大约有二十七八万人,而西医却只有不到九万人。所以按目前的情况来看,学习中医未来的就业压力是很大的。

  但是刘之野的灵魂是来自于后世,他可知道未来中医药行业的走向。

  在华夏中医的历史变迁中,他却知道,新华夏成立之前,华夏的中医人数高达80万人。

  然而,到了后世,随着时间的推移,至刘之野穿越前,这个数字已经下降到了只有不到27万人。

  在对一些地区和县级中医院的调研后,人们发现,其中只有大约10%的中医会开具汤药处方。

  换句话说,真正能够运用中医思路看病的中医人数不过3万人,其余的中医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温习四大经典。

  这让人不禁感叹,中医传承的艰难。

  而这几十年里,华夏人口从4亿增加到今天的13亿多,中医却从80万人锐减到3万人;而西医则从1949年的约8.7万人发展到后世的175万人。

  后世国际上中医药从业人员大约已有30万-50万人,超过夏国国内的中医药从业人数。

  许多中医大师对此痛心不已,想不到堂堂华夏的中医人才会凋零至此。

  国内的中医人才出现了不断萎缩的情况,真是让人忧心忡忡。

  不过,在不久的将来,中医药的市场规模却会越来越大,这就意味着中医行业的发展前景却是很广阔的。

  后世的中医药市场规模庞大,全球中药材市场规模在2022年就已经达到了约2000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这个数字将会增长到3000亿美元。

  而根据预测,到2028年,全球中医(TCM)市场规模将会达到惊人的21668.62亿元,这个数字的年复合增长率预估将会达到7.57%。这是一個非常可观的数字,足以让整个行业保持活力。

  所以,刘之野知道中医药产业有着广阔的前景,这个朝阳产业在未来将有更长的兴盛周期。

  作为一个能看透未来前景的人来说,刘之野才决定利用现有的有利条件早早进入地这个行业。

  老爷子所担心的事情,完全无需担心。首先,培养学习中医知识需要十几年的时间,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即便从现在开始,也不必太过担忧学出的人才找不到工作。

  更重要的是,改开以后随着中医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他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只会不断增加。

  而刘之野的财力雄厚,完全可以跨越式发展中医药产业,甚至可以为中医药人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待遇。

  刘之野微笑着安慰老人:“爷爷您放心,国家对医学人才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我们国家会越来越重视培养医学人才。”

  “我有个计划,依托咱们村的中草药养植,我们可以建立一个中医药研究基地,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系统地培养学习中医的人才。

  具体来说,就是我们可以将基地打造成一个集种植、研究、教育、实践于一体的场所,吸引更多的有志之士前来学习和研究中医。”

  老爷子突然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他说道:“我一直以为你是心血来潮,想在村子里盖一座大宅子就是自己个儿住,没想到你是真的打算把它变成一个研究所啊!”

  刘之野听了这话,笑着说:“这个研究所当然少不了它,不过还能用来招待过往的亲朋好友。”

  “想法是好的,可是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这个研究所政府能允许我们自己承办吗?”老爷子皱着眉头问道。他心中虽有热情,但也不免有些疑虑。

  毕竟,这是一项重大的工程项目,涉及到众多领域,从科研到技术,从资金到人力,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深思熟虑。

  刘之野早知道老爷子会这么问,于是他干脆地回答:“得慢慢来。我与京大关系不错,打算先与京大医学部建立联系,他们在咱们村建个研究基地,咱们提供资源,成果共享。

  京大医学部肯定乐意,这可是个双赢的计划。另外,我手头还有协和医院的关系,他们医学院也需要这样的好地方。”

  老爷子点点头,对刘之野的方方面面计划表示赞赏,认为确实可行。他说道:“我觉得你这想法不错,我赞成你这么做。如果伱需要任何帮助,尽管告诉我。趁着腿脚还利索,能帮一把是一把。”

  刘之野注视着这位已经年逾七十的老爷子,尽管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但他的精神却依然矍铄。

  老爷子不顾年岁已老,毫不犹豫地给予他支持,这份情感深深地打动了他自己。

  刘之野接请求道:“我想请您老出马,看看能否找几个知根知底的中医大夫,给孩子们上上课,不求医术多高,但至少不是庸才。”

  老爷子沉吟片刻,道:“我有几个徒弟,虽是乡野大夫,但医术精湛,与我亲传。他们完全可以给孩子们传授医学知识。”

  刘之野听闻此事惊喜不已,说道:“那真是太好了!请您老放心,工资待遇我来负责,绝不比在医院里当医生差,而且不是每天都来上课,不影响他们的当前工作。”

  老爷子微微点头,虽然不清楚刘之野具体有多少财富,但隐约察觉到了一些内情,知道他并不缺钱,因此也就没再纠结于金钱之事。

  别的不说,就经他手收购中草药、医书典籍等,花费的金钱也有一两万了。

  他只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人们都说人老成精,这话可一点儿也不假。

  ————

  响午过后。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刘之野把与老爷子的计划详细地与三大爷和周校长阐述了一番。

  三大爷仍在沉思,周校长却领悟了计划的精妙之处。

  他极力赞成此事,认为此举为孩子们提供了新的未来选择,同时也为村子增添了一所职业学校,尽管属于民办教育,学历不被社会认可而已。

  当前是没有民办教育的,在建国后,民办教育大多被整合了,直到改革开放后自由市场经济来临,真正的民办教育才得以恢复。

  刘之野认为,目前不急于解决此事,应先稳步推进,待学校教育成果显现后,再寻求政府认可其教育资质。若仍无法达成目标,可暂且拖延至改革开放后再行商议。

  三大爷恍然大悟,激动地说:“之野,你为村里做了这么多好事,每一件都利国利民。但这一件,却功在千秋,真是大好事啊!”

  “我们的娃娃们,从此也多了一条路走,不用进不了学,只能选择与泥土为伍一条路了。”

  刘之泰是学医出身的,他接着说:“三大爷可不止呢,要是真的建立研究所,咱们这边的医疗卫生条件,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223章 正在开工建设的豪宅

  大伯父听到这个消息,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神色。他说道:“太好了!家门口有了医院,以后咱们村的生活水平将与城里人一样了。”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仿佛看到了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场景。

  这不仅意味着医疗服务的便利,更意味着村里的生活水平将得到极大的提升,乡亲们的生活质量将更上一层楼。

  三大爷听了这话,也忍不住连连点头赞道:“没错没错!以后有了医院、供销社、邮电所、信用社、图书站、农机站、训练营、集市、学校。

  还有将来通了自来水,建了沼气发电站,供暖供气,也通上了电话。

  想想看,这可真是太好了!咱们的日子,以后肯定比城里人过得还要好!”

  虽然,这想象的一切美好生活还需要大家伙努力后才能实现,但是他们已经看到了希望,而不是不切实际地幻想。

  刘之野确知,未来的国家将经历剧烈变化,农民们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已成现实。有些乡村的生活水平甚至超越了城市里的人。

  如果没有他的参与,按照历史的轨迹,京西地区几十年后的生活依然会幸福无比。

  只不过他将这种生活提前了几十年而已。

  现在的刘家庄,京西明珠,声名远扬。外人看刘家庄的变化,岂能视而不见?连京城人也耳熟能详“刘家庄樱桃”、“刘家庄西瓜”、“刘家庄蟹”,将来还有“刘家庄稻”的美誉。

  领导们对刘家庄的变化赞不绝口,多次前来调研,其他地方的志士们也纷纷组织公社干部们前来学习刘家庄的发展模式。

  领导们觉得刘家庄的变化不仅仅是一个村庄的进步,更是对其他地方的一种启示和借鉴。这种发展模式不仅值得学习,更应该值得推广,让更多的乡村农民们受益。

  刘家庄之所以有如此剧烈的变化,离不开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山清水秀,地广人稀。

  另一个就是这里的人们团结一心(一個氏族),领导干部尽职尽责。

  再加上刘之野指引和努力的帮助,才有了今天的模样,是别的地方想学也学不来得。

  他为村里提供了几个项目,除了中草药种植需要长时间的经营才能见收获以外,其他项目已经给村里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具体来说,他提供了养殖业、种植业、手工业等项目,这些项目不仅满足了村民们的需求,也为他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根据刘元海三大爷的预测,今年这些项目将为村里带来约七八十万元的总收入,扣除各项投入成本后,纯利润可达五十万元左右。

  在人口仅有两千七八的刘家庄,人均收入竟可达二百多元,这一数据比京城大多数普通家庭的收入还要高。

  刘之野心里有数,知道今年村民们的收入会有显著增长;但令他没想到的是,平均每个家庭的收入竟与一个八级工家庭的收入相差无几,且生活质量还高出一截。

  即使在京城这样的大城市里,这样生活水平的家庭也是屈指可数的。

  再加上村子里越来越丰富的生活设施,日常生活地便利也不差城市多少。

  可不就是吸引周边众多年轻人来此讨生活,不用说现在“青黄不接”的其他公社村子,就是城里人口多的家庭里,也想把姑娘,小子们送刘家庄来享福。

  这就是一个良性循环,刘家庄人口增加,劳动力也会随之增多,发展也将越来越快。

  吃过饭后,三大爷提议他们来嘍一眼刘之野在建的“大院子”。

  刘之野的这座在建的四合院,位于村子的西北面山脚下,距离老宅不远。

  这座四合院的设计真是巧妙至极,可以说是集现代与传统之大成。

  刘之野下了“大血本”邀请了京城设计院和故宫的几个专家们一起参与,充分考虑了当地的环境和特点,做出来了因地制宜的设计。

  这座四合院可谓是独具匠心,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的与众不同。

  它既保留了传统四合院的韵味,又注入了现代的元素,使得这座宅院既不失古朴典雅,又增添了几分现代气息。

  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部布局,都充分考虑了实用性和美观性,使得这座宅院成为了一件艺术品。

  从远处看去,它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四合院的建设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雷家建筑师傅和工人们忙而不乱,穿梭在工地之间,形成了一幅繁忙而有序的画面。

  他们的技艺娴熟,精心打造每一处细节,从砖瓦的铺设到木梁的搭建,都体现出匠心独运的精神。在他们的努力下,这座四合院将逐渐显现出它的轮廓,古朴而典雅,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历史的故事。

  阳光洒在工地上,映照出忙碌的身影和新建的建筑,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周围的景色也因为这座四合院的崛起而焕发出新的生机,仿佛这座建筑将为整个山村注入新的活力。

  这座四合院的地理位置也十分优越,不仅环境优美,而且交通便利,为未来的居住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整个四合院是三进的,拥有东西两地个跨院,房屋有40多间。最北边靠山的位置是一个后花园,最南边的大门前是一个小型广场,大约五百多平米,广场前有一条利用小水沟挖通的小河,河水源自山上流下来的溪水。

  横跨清澈的小河,是一座小型石孔桥,桥面宽敞可以通行一辆“大解放”车。

  细观石孔桥,不难发现富有巧思的雕刻艺术——浮雕。浮雕上的图案多种多样,有的描绘的是山水景致,有的展现的是飞禽走兽,而有的则是吉祥的植物花卉。

  这些精美细腻的浮雕不但为石桥增添了艺术之美,更是传承了华夏古代雕刻艺术的精粹。每一幅浮雕都承载着美好的愿景和祝福,象征着繁荣、吉祥和长寿。

  其设计和造型通常都富含着浓重的传统文化意韵,通过寓意深远的石桥,体现了追求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

  院子的大门是“广亮大门”,这种大门在过去必须是有一定官品的人家才能使用,这座广亮大门宽一开间,门设于中柱的位置,上面有华丽的装饰。

  大门是四合院与外界沟通的通道,位于整个院落的东南侧,象征着吉祥的风水位置。

  它修筑在东南侧,取“紫气东来”之意,也有说法是占据了八卦中的巽位,即风位。大门是和风、润风吹进的位置,是吉祥之位,体现了“坎宅巽门”的原则。

  大门由坚固的汉白玉石材或木珍贵的木材制成,装饰着精美的雕刻和图案,彰显着四合院的富贵与气派。

  门外有一个宽敞的台阶,方便人们上下,同时也增加了大门的威严与气派。

  刘之野深知珍贵木材的稀有性和其独特的价值,趁着现在的珍贵木材价格相对较低数量比较多的情况,将这些木材大量用于这座院子的建设。

  他挑选了各种珍贵的木材,如香樟木、黄花梨木、红木、榉木、檀木、楠木、榆木、杉木等,这些木材不仅美观,而且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和耐用性。

  以及防造宫城所使用的琉璃瓦、清砖、金砖、大理石、花岗岩、汉白玉等砖瓦石材,作为建筑材料。

  琉璃瓦铺设屋顶,不仅美观大方,还能有效地防止雨水渗漏,确保了建筑的稳定性。

  大理石和花岗岩则被用于地面和墙面,不仅耐磨抗腐蚀,还能保持室内温度,为以后居住提供了舒适的环境。

  汉白玉则被用于雕刻装饰,如门窗、栏杆、壁画等,既美观又实用。

  他除了对建筑材料的高标准要求,真正地仿古建筑的艺术魅力还体现在其内外檐部精心绘制的色彩斑斓、构图庄重典雅的彩画。

  正是因为有了彩画,那些历数风雨的古建筑仍然可用金碧辉煌来形容,从而使古代建筑有一种豪放而赫然的气势。

  仿古建筑是“样式雷”家族的拿手好戏,为此刘之野不惜代价,联合设计院、故宫博物馆的文物专家以及“样式雷”,力求尽善尽美。

  经过三方不懈努力,经过多次精心打磨,这座仿古四合院终于呈现在了他们眼前。它宛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充满了古色古香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