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第193章

作者:笔下宝宝

  大伯闻言吃醋了,故意逗弄小丫头,“哎呀呀!大宝贝喜欢大爷爷吗?”

  小丫头古怪精灵的,眼珠子一转,就要往她大奶奶怀里钻。

  大伯微微一笑,露出了一丝得意。他从口袋中掏出一只拨浪鼓,那是他亲手制作的,每个细节都透露着匠心独运的精致。

  “哎呦,没宝宝叫爷爷啊,那我这个宝贝给谁呢?”

  小丫头顿时被这漂亮的拨浪鼓吸引住了,甜甜的喊了一句:“大爷爷,给贤贤……”

  大伯笑着逗弄她,“那大爷爷好不好呀?”

  小丫头立即捧着大伯的脸颊亲了一口,“大爷爷最好了,贤贤喜欢大爷爷……”

  “哈哈哈……”一家人见状乐了起来,她就是家里的开心果。

  除了这些,小丫头今天的收获还真不少。她身上还佩戴着五彩缤纷的五彩粽子,兜里揣着用一个绫罗制成的小老虎。

  这就是老京城过端午节另外一项习俗了,端午节给女孩们佩戴香包,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

  这个“五彩粽子”香包里面,是用含有多种香味的药用植物做成的。既可以当香包用,也可以预防疾病。

  “五彩粽子”其实就是避邪物,内壳用硬纸叠成,大小一般在2厘米左右,外面缠上五彩丝线,连成一串。

  在过端午期间,京城里的大街小巷里就有卖的,不少家中少妇少女们也会纷纷自己个儿制作。

  除了五彩粽子以外,还有的巧手的小媳妇或大姑娘们,用绫罗制成小老虎。

  也有的人会缝制成樱桃、桑葚、茄子、豆角、芹椒、梨、柿、桔……把这些小型水果串起来,精致可爱。有立体的,有平面的,争奇斗胜。

  在端午节这一天将其佩戴身上,既显示自己的精巧工艺,又给节日增添祈福增寿的节日气象,还可以将此饰品赠给意中人,当作表示爱恋的情物。

  另一个有意思的习俗就是,过端午这一天老京城人会习惯喝雄黄酒。

  华夏古人有称五月为”恶月”之说,端午节不单是要饮雄黄酒,还要将酒“挥洒床帐间,以避虫毒。”

  据说,端午节喝雄黄酒这个习俗也是很有“说道”的。

  在“白蛇传”的故事里,就有一段,白娘子因为饮雄黄酒而现出真身的桥段。

  因此,老京城人会认为蛇、蝎子等害虫可由雄黄酒破解。

  但是,大人们能喝雄黄酒,小孩子们该怎么办呢?

  我告诉你,那也有办法。

  那就是,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们,大人会用毛笔蘸着雄黄酒,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个“王”字,像只威武的小老虎。

  或在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驱邪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有的家里还把菖蒲刻成“小人儿”、“小葫芦”等形状,挂在小孩子脖子上,以求吉利。

  还有的人家用菖蒲根泡酒,以为喝了能健康长寿。菖蒲的叶子形状似剑,民间方士称之为“水剑”,说它可“斩千邪”。

  此外,还有一个习俗那就是,贴葫芦花辟“五毒”。京城人喜欢葫芦,因为葫芦是“福禄”的谐音。

  用红色毛边纸剪成葫芦,里面收进“五毒”图案,称为“葫芦花”,自农历四月末就有小贩在街上叫卖了。

  葫芦花据说能辟“五毒”,五月一日贴出,五月五日午时摘下扔掉,称为“扔灾”。

  除贴葫芦花外,还有贴以钟馗为题材“朱砂判儿”的,有贴黄表纸上写有咒语的“天师符”的,其目的均是为了驱邪辟毒。

  据《燕京岁时记》中记载:“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朱印,或绘画天师、钟馗之像,或绘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竞相购买,贴之中门,以避祟恶。”

  京城老一辈的人常说“善正月,恶五月”。五月气候湿热,过去就有有请天师符和钟馗像来镇邪的习俗。

  …………

  过端午最重要的一环,那就是吃粽子以及与粽子一起煮的鸡蛋了。

  刘之野最喜欢吃,以这种方式煮的鸡蛋。如果,是敞开了吃,他一顿就能吃上二十多个。

  刘家的粽子蒸好了,今年家里做的花样还不少;有南方人吃的糯米粽子,也有京城传统的粽子用江米、黄米、小枣做成,俗称“二米粽子”。

  不过,“二米粽子”是要在端午节的头天里包好,第二天吃才够劲道。

  “二米粽子”是用苇叶包裹的黄米小枣做成的,做粽子的小红枣是以密云县产的最为地道。

  除了吃粽子,过端午节吃食当然还少不了号称“京西第一味”的刘家庄樱桃。

  这端午时节,樱桃正是大量上市的时节,自然成为了此时的鲜果品。

  这时候,刘家庄除了有甜美喜人的樱桃之外,还有酸不叽儿的桑葚。

  老京城人讲究端午节吃黑色的桑葚,你可别小瞧了这不起眼的水果。

  黑桑葚性微寒,入心、肝、肾经,具有补血滋阴,生津止渴,润肠燥等功效,据说吃了之后还不会招蚊虫苍蝇。

  另外,京城人还有一种传统端午节吃食,那就是吃“五毒饼”。

  五毒饼是老京城人为端午节特制的一种圆形糕点,别的地方可没有这习俗。

  其实,它就是玫瑰饼,将五毒(蛇、蜈蚣、蝎子、蜘蛛、蟾蜍)的图案印在小饼上或用模子做出五毒形状来,京城人有在五月吃五毒饼是件很幸运的之事的说法。

  每次端午节前,街坊邻居亲友们就会互相送粽子以及樱桃、桑葚、荸荠、桃、李、五毒饼、玫瑰的习俗,借以表示祛疫消灾。

  一般来说,老京城的一般人家爱供类似桃酥式的“五毒饼”,初五晚间撤供;中等人家再放上小枣江米粽子和鲜果,一天一撤,以防腐烂。

  背靠刘家庄好办事,端午前两天,刘之野出钱出物资,让村里帮忙做了一大批的粽子、鸡蛋、五毒饼、樱桃、桑葚当做礼物,送给了亲朋好友以及他的同事领导们。

  这份礼物虽然不算贵重,但却充满了刘之野的真诚和用心。这也是他的一惯做法了,买每逢年过节,他必有礼物送上。

  虽然不是什么贵重东西,但是主打了就是一份心意。所以,他的为人出事也广收朋友同事们的好评。

  吃过午饭,就是大人小孩们最期待的一件事——赛龙舟。

  说到赛龙舟,在人们的印象中多出现在南方大江大河中,而北方地区开展的相对少些。

  其实,早在元代的京城里就已经有赛龙舟活动了。

  明清时期,京城还举办过多次宫廷龙舟竞渡活动,就是到了近现代,民间此项活动的开展也相当热闹。

  刘家庄靠着永定河,当然也不会少了赛龙舟的习俗。

第302章 烈火烹油

  农历的六月中旬。

  一年中气温最高、湿度最大的季节来到了。

  在这样的天气里,治安支队的同志们还要坚持上街巡逻,是真的很辛苦。

  随着酷热的天气,冰棍、北冰洋汽水、凉粉、酸梅汤等消暑食品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成为了市民们消暑解渴的好选择。

  于是,刘之野以刘家庄的名义,慷慨解囊,为同志们每日里准备了酸梅汤、冰棍、冰镇西瓜和大碗茶等清凉饮品,让大家伙在炎炎夏日中能感受到一丝凉意。

  每天,这支由三千多人组成的队伍,光这些消费就要花费近四五百元。一个夏天下来,怎么着也得花费刘之野两三万元之多。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连京城市局的上级部门都为之震动。副局长亲自出马,手持锦旗,前往刘家庄进行慰问并感谢。

  建国以来,尽管不乏资本家慷慨解囊,捐出过巨额资金,但农民群体如此大规模地为国家单位捐赠巨额资金,却是前所未有。

  这一举动,无疑是破天荒的一件事,展现了新社会农民们深沉的爱国情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此事,值得大书特书,令所有人学习的。

  各级媒体在听闻此事后,也是进行了多番采访报道。

  因此,刘家庄再次在京城引起了轰动,其名声远扬,使得原本已在京城享有盛誉的各类产品更是供不应求,备受追捧。

  …………

  入夏后,京城里的大小四合院中就有搭天棚的习俗,天棚又叫凉棚,和屋里相比甚觉爽意。

  过去,老京城有句老话叫做“天棚、鱼缸、石榴树”,如果三者具备那就是“殷实人家”了。

  清竹枝词有道:“绿槐荫院柳绵空,官宅民宅约略同,尽揭疏棂糊冷布,更围高屋搭凉棚。”

  这里所说的“搭凉棚”,也就是“搭天棚”。便是说过去那会儿,无论当官的还是老百姓;只要是住在四合院里,都要在自家院子里搭凉棚。

  而所谓的的“糊冷布”,就是要在自家的窗户上安上新的纱帘。

  在这个没有空调电风扇都很少的时代,老京城夏日改善家居小环境的主要方法就是搭凉棚。

  夏天用凉席搭个天棚,把整个四合院罩住,防止太阳暴晒,能令室内气温下降不少。

  但是,一般家庭也不一定都搭得起凉棚。能搭得起凉棚的,得是多少有点钱的人家。

  旧社会那会儿,就有穷讲究的人家,借钱去搭建凉棚的。

  刘之野一家自然不缺这点钱,他可不想在这炎炎的夏日里遭罪。特别是他们居住的东厢房,夏天里更是特别的热。

  四合院的东厢房坐东朝西,这种朝向在夏天时无法有效接收凉爽的东南风,而且由于夏季的强烈阳光直射,导致屋内非常炎热。

  此外,东厢房的位置通常靠近院落的东侧,夏季的炎热天气中,东墙外是别人的院子或西厢,不可能留有窗户。

  只是西边朝自己的院落处留有窗户和门,这样的布局使得空气形不成对流,热气难以排出,进一步加剧了屋内的炎热感。

  刘之野慷慨解囊,出资搭建天棚,闫埠贵及其他东跨院的住户们对此那是举双手双脚赞成。

  毕竟,无需他们掏腰包,便能享受其带来的便利,何乐而不为呢?即便是傻子,也不会拒绝这样跟着沾光的好事。

  四合院里的其他住户,可就没有这好处了,只能眼巴巴地干看着。

  特别是贾张氏,近期故态复萌,她不干对刘家人怎么着了,反而在背后对闫埠贵冷嘲热讽:“臭不要脸的,不害臊……”那叫一個羡慕嫉妒恨。

  对此,闫埠贵责深恨之。心里暗戳戳地想着:“好啊,咱们走着瞧,总有你求我的那一天。哼哼……到时候的……”

  这搭建凉棚得找专业人士干,老京城就有专吃“搭棚”这碗饭的一行,是京城传统的七十二行之一。入夏搭棚、入秋拆棚,都是这一行人。

  不过,刘家建筑队的“样式雷”技艺精湛;有他们在,刘之野自然无需另寻他人。

  对“样式雷”而言,搭建凉棚不过是信手拈来的小事一桩。而且搭建凉棚这项业务,现在也是村里建筑队的业务之一。

  说实话,为了养活这支队伍,刘之野也是煞费苦心。这也得益于如今专业搞建筑的队伍少,且多为公家的。

  而且,在这年月里搭建凉棚的专业队伍更是几乎没有了。

  建国以后,因为京城大兴土木建筑,急需建筑工人。这些过去的“棚行”,就被集中到建筑队干“架子工”去了。

  虽然,他们依旧是吃老本行这碗饭,攀高绑架子什么的,但不再干“棚房”这个行当了。

  所以,这没有了专业人士,但是市场还有着强烈的需求,这不刘家庄的建筑队的机会就来了嘛!

  因为,搭棚可是个技术含量很高以及道德含量也很高的力气活儿,一般人可干不了。

  老京城的四合院,大多都是由四方大青砖铺地,支撑起高大天棚的是几根粗壮的木蒿或竹蒿。

  要是给人家搭天棚,支柱就支在主家四合院的青砖之上,还不能把青砖给压碎了,要每根支柱“均匀受力”。

  根据这户人家四合院的大小,少则四根立柱,当然也不能太多,天棚的横梁就搭在这户人家房屋的屋脊上。

  每当搭棚或拆棚之际,棚匠们都会身手敏捷地攀上房梁,穿梭于屋顶之间。这时,他们会齐声高呼:“高来高……”,声音洪亮,尾音悠长,回荡在古老四合院之间。

  棚匠这一声声高喝,体现着这一行的职业道德。意思是及时提醒到左邻右舍的人们:“我要来上房爬高了,居高临下,各家注意啦!”

  附近的居民如有不宜、不愿被人看见的,闻声就要提前准备了。

  除了这一声高亢的吆喝声,上房还有一些“行规”,比如说,搭棚遮阳时候,不能遮光,影响人家的光线。

  还有,上房不能把人家的房瓦给踩坏了,以免下雨时房子漏水。

  另外,工人们站在高处,就要求自己个儿“目不斜视”,绝不能趁机偷看院里的大姑娘小媳妇们。

  别看这些工匠们,有的大字不识几个,很多人都是农民出身,但是他们最为讲规矩。

  刘之野的前世老丈人,就是一位传统的泥瓦匠,为人最是憨厚正派,六十多岁了,还在坚持做工。

  因此,那些优良的规矩和深厚的传统文化,我们必须坚定地传承下去。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瑰宝。

  ……

  偌大的京城,家境殷实的人也不在少数。刘家庄的这支队伍,恰如及时雨般出现,为许多人解了燃眉之急。

  很多没有门路的人,都求到了刘之野的身上,比如说那些遗老遗少们就是。

  所以说,这生意做的是相当地兴隆,赚的是盆满钵满地。在今年,刘家庄的建筑队就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盛况。

  如今,这支队伍汇集了刘家庄及其周边村落的精英工匠,包括木匠、石匠、泥瓦匠和铁匠等,总数超过了500人。而且,如有重大工程还可以临时增加人手。

  村里头还斥巨资,为建筑队配备了齐全的工程机械,这些设备丝毫不逊色于官方的施工队伍。

  在雷老六的领导下,村里的建筑队已经焕然一新,实力大增,在京城民间建筑市场里,广受好评。

  如今的这支庞大的队伍,足以同时开展多个工程项目,展现出了惊人的实力和潜力。

  现在,他们手中的工程涵盖了多个方面。其中包括刘家庄的下水道改建项目,这是一项旨在改善村民生活环境的民生工程。

  此外,他们还在铺设沼气管道,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