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第272章

作者:笔下宝宝

  “你去什么茅厕,一遇事就躲,过来吧你……”

  “别……别别,哎呦,我昨晚上汆稀,马上要拉裤裆里了,您等我……等我会儿……”许大茂嘴里说着话,借着屎遁,他夹着屁股便逃之夭夭。

  “老驴推磨,屎尿多……”易忠海摇摇头,只好自己先干了。

  旁边,易援朝,那个总是懂事的儿子,默默地为他搬来了干柴。然而,热水在严寒中显得力不从心,无法彻底融化冻结的管道。

  天空阴沉,寒风凛冽,他们一边焦急地浇着热水,试图解冻,一边却眼睁睁看着冰霜迅速再次覆盖上来,仿佛大自然也在与他们作对。

  得了,还是点火烧吧,都怨许大茂这狗东西!

  且说,许大茂缩着脖子进了公共厕所。

  这厕所四处漏风,蹲在里边,屁股象被小刀剌似的。如果是老年人,蹲着不方便,自己还要拎着恭櫈来。

  如果,赶上这下雪天路滑,万一……您哭都不行。

  这么冷的天,许大茂也不愿意撅着屁股在厕所里多待。

  他是真的闹肚子,幸亏从家到厕所距离也就不到一百米远,刚排完屎,回到家没过一会又不行了,

  许大茂赶紧往外跑。

  就这样跑了三次后,许大茂干脆不跑了,上完厕所就在厕所外边溜达。

  别人一问起来,他就吱吱唔唔地,自己都没明白说什么。

  幸好,今天礼拜天大家伙休息,而且这还是在白天,要是在大夜里他可就惨喽!

  …………

  许大茂因病逃过一劫,三位大爷暂且饶了他。

  “柱子啊!解成,这里用不上你们,有件事得你俩去办。”闫埠贵在一旁,插不上手,只能做些辅助工作,眼瞅着傻柱与闫解成也缩着脖子,在一旁观望。这时,他脑海中忽地闪过一事。

  “啥事啊,爹?”闫解成不由地道。

  傻柱闻言,也将目光看向了闫埠贵。

  闫埠贵朝他们轻轻挥手,示意俩人移至一旁,低声说道:“前几日,你们刘叔特地来电,说是他们村的温室蔬菜迎来了大丰收。

  他热情相邀,让我们抽空去刘家庄玩玩,带些蔬菜回来,好与邻里街坊共享一下。”

  “嘿,那感情好!我正想着去刘家庄玩玩呢!”傻柱高兴的道。

  再说,这连玩带拿的多好。

  以前,温室大棚尚未问世,冬日餐桌单调至极,唯余大白菜、土豆与萝卜,默默诉说着季节的寂寥。

  而今时代变迁,大棚技术让蔬菜四季常青,即便是寒风凛冽的冬日,也能轻易品尝到那份来自自然的鲜美。

  然而,世事总有两面,大棚蔬菜虽好,却因产量有限,身价倍增,成了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奢侈品。

  如果,不逢年,不过节,大多数老百姓家里吃的菜,还是那老三样。偶尔的时候,才会买些别的新鲜蔬菜来换换口味。

  傻柱与闫解成坐上去刘家庄的班车,等他们好不容易抵达了村里,这马上都要吃晌午饭了。

  嚯!时隔一年多重返刘家庄,眼前的景象令人咋舌,变化之巨超乎想象。

  只见街道上车辆穿梭如织,即便是礼拜天,行人也是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傻柱瞪大了双眼,嘴巴张成了“O”型,对这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到既惊讶无比。

第379章 机遇与风险

  傻柱在刘家庄的惊愕之情溢于言表,绝非虚饰。

  回望即将落幕的65年,刘家庄的蜕变之巨,令人叹为观止,仿佛时间在这里按下了加速键,年年岁岁,各展新颜。

  这片土地上的发展轨迹,犹如一辆疾驰在高速路上的列车,不仅速度惊人,更带着一股不可阻挡的势头,引领着刘家庄迈向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就是这大好的局面,还能保持多久,因为,新的一年马上就要到来了……

  傻柱与许大茂熟门熟路地踏入刘家老宅,沿途所见,令人眼界大开,恍若隔世。

  虽然即将年底了,但门头沟段的永定河水依旧川流不息地流淌着。

  它们有的来自管岑山的天池、有的来自巴颜喀拉山的清泉、有的来自NMG草原、有的来自灵山和百花山。

  最终,汇聚在这大西山的百里山峡之中,如同“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勇士一般,冲出险峻秀美的太行山峡谷,穿过秀美的MTG山城,越过广袤富饶的华北平原,奔向波涛汹涌的渤海湾,终成沧海一粟。

  冬季的永定河美得冷艳却又充满了生机。当冬天凛冽的寒风吹过,北方地区便进入了“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季节,秋叶不再妩媚妖娆,就连最耐寒的红叶和黄栌也脱下了“盛装”,几片幸存下来的叶子在风雪中孤单地摇曳,证明自己曾经的辉煌。

  随着冬季的到来,永定河也变得多姿多彩,仿佛一条银色的长龙在大西山的夹缝中盘旋飞舞,翻滚的波涛使冬季寂静的山谷变得喧嚣起来,浮冰的撞击声和冰面开裂的声响在峡谷间回荡。

  这条银色的长龙,巧妙地将刘家庄地区划分为三大区域。

  北岸,工业区蓬勃兴起,工厂错落有致,烟囱轻吐白雾,与繁忙穿梭的车流共同编织出一幅工业繁荣的图景。

  东岸,则是另一番景象,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玻璃幕墙在阳光下闪耀,现代都市的繁华与活力跃然眼前,令人目不暇接。

  至于西岸,它仿佛承载着岁月的低语,历史的沉淀在这里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西岸停滞不前,相反,它在保留传统韵味的同时,也悄然融入了现代化的元素,新旧交织,别有一番风味。

  漫步西岸,既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又能领略到现代生活的便捷与舒适,让人不禁沉醉于这份独特的魅力之中。

  刘家庄的每一处细节,都与他们平日所居的市井小巷截然不同,仿佛是两个平行世界的交汇,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叹,世间竟有如此天壤之别。

  进入西岸区,沿途热闹非凡,仿佛是来到了王府井。

  刘家庄每到礼拜天或者赶集,村子里的街头就开始了赶大集的热闹场面。

  街边摊位上,有按捆儿卖的大葱、论堆儿卖的水果,还有自家产的鸡蛋和早晨从大棚现摘的蔬菜……

  大集里卖的东西更多,有老京城人最爱的炒肝、驴打滚,满蒙的打包饭、炸千苏,还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果脯、驴打滚、年糕、冰糖葫芦以及村民自己纳的鞋垫、老虎枕、蒲团坐垫等……这样的返璞归真也是赶集的真乐趣所在。

  还有外地来的小贩们,在做铺豆面、摊肉馅、切小块、下锅……卖炸咯吱盒的大叔一气呵成。

  刚捞出的咯吱盒还冒着热气和油星,十分诱人。

  刘家庄大集整体呈“田”字形,以中轴线最为热闹,各种买卖、拉洋片、画糖画等民间技艺的表演一应俱全。

  走进集市,人山人海,傻柱许大茂在里面逛了逛,卖各种蔬菜水果的,卖粮油副食的,可谓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还有很多城里的人都来此逛集市,因为这里相对于城里比较便宜,而且蔬菜水果比较新鲜。

  赶集是一种古老的交易方式,人们把自己的商品拿出来换点钱,是一种平日的节约,换成钱后就成了一种小小的自我积累。

  几毛钱虽然看似不多,但在简单的交换中体现着一种快乐和满足感,在村民脸上写满了平和的幸福。

  赶集”在老京城可不是什么新鲜事,乡村的农贸大集不仅火了农村,近年来也一直受到城里人喜爱。

  各区大集有着不同的特色,这里不仅仅是简单的买或卖,更是京城生活的一道风景线。

  临近年关,年味越来越足,每年的这个时候,每家每户都开始置办年货,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做准备。

  虽然现在的供销社、商场什么都能买到,但是对很多人来说,过年置办年货的首选还得是“赶大集”,毕竟大集上的那份年味和人情味才是大家所熟知的过年的味道。

  在京城MtG区,人气最高的大集,就是刘家庄大集。

  刘家庄位于门头沟西南,交通非常便利,来往市中心,仅需要半个多小时的车程,这里每逢阴历的二、四、七、九都有集。

  这里的集市规模非常大,整个集市,从头到尾逛一圈下来,至少需要两小时。

  作为一个无所不包的“小世界”,集市上的商品可谓五花八门:从餐桌上的蔬菜瓜果肉禽,到厨房里的扫帚簸箕,还有鞋子、衣服、床上用品,年画、御道宫灯……

  喜爱烹饪的达人也会获得惊喜,这里的调料丰富齐全,您家餐桌上需要的种类都能买到。

  在这里看热闹的,驻足询价的,推车装货的,挤得整条大街水泄不通,人流移动相当缓慢。

  因为,已是晌午了,许大茂与傻柱只是简单的逛了下。然后,再一人买了件伴手礼。

  因为,这空手上门可不礼貌。

  尽管已近岁末,刘家庄却与别处大相径庭,依旧是一派繁忙景象,生活节奏丝毫未减,反添了几分紧凑与活力。

  在这片土地上,大多数人投身于工厂与企业的浪潮中,他们的身影穿梭于机器轰鸣与灯火通明之间,为生活奔波不息。

  而少数坚守在田野与牧场的人们,无论是躬耕于黄土,还是照料着牲畜与鱼塘,即便是在这年终岁尾,也未曾有过片刻的闲暇,他们的辛勤与汗水,共同编织着刘家庄独有的故事篇章。

  …………

  “嘿!都说来的早不如来的巧,我说,您二位是踩着饭点来的吗?”刘之野最近刚结束这学期的学习,归家不久,今儿个难得清闲,正悠哉地享受着家的温馨。

  鉴于到访的皆是年轻一辈,刘家便由着刘竟斋父子二人独自负责款待宾客。

  能巧遇刘之野,傻柱与许大茂二人心中不禁涌起由衷的喜悦,毕竟,他们已将近一年未曾谋面这位大哥了。

  “啧啧……刘哥,这次重逢,总感觉您身上多了份不同寻常的气息……”傻柱边说边不自觉地用手轻挠着后脑勺,眼神中闪烁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拘谨与好奇。

  “是啊,是啊,我也有这种感觉,感觉……,哎,就是说不出来的那种……”许大茂紧跟着附和点点头道。

  “胡言乱语什么呢?我还是我,既没多长条胳膊,也未添条腿,你瞧这模样,有何不同?”刘之野轻笑间,轻轻摇头,眼神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这一年光景,他确乎经历了蜕变,从内而外,焕然一新。

  气质上,他更加沉稳内敛,举手投足间透露出不凡的气度;能力上,更是突飞猛进,无论是解决难题的机智,还是面对挑战的从容,都让人刮目相看。

  在军事学院的深造,绝非虚度。他的军事技能日益精进,战术策略信手拈来;同时,政治觉悟也显著提升,对时局的洞察更为敏锐。

  所以说这一年,对他而言,是全方位的成长与飞跃,让人不禁期待他未来更加辉煌的篇章。

  在岁末学院组织的军事对抗演习上,刘之野首次率领其麾下的学员队伍,以非凡的战术素养与团队协作,力克经验丰富的教官队,赢得了满堂彩。

  这一壮举不仅让现场观众为之沸腾,更让刘校长难掩喜悦,当众对刘之野的卓越领导与学员们的出色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那份由衷的欣赏与骄傲,无需多言,已深深烙印在每个人的心中。

  这一年,对于刘之野而言,也是学术与实战并进的辉煌篇章。

  他笔耕不辍,接连在军事领域投下数枚重磅炸弹——《全面推进实战化军事训练的措施》一文,深刻剖析了当前训练体系的不足,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马列主义军事思想继承与发展》则是对经典军事理论的现代诠释,展现了其深厚的理论功底与前瞻视野;而《论特种战》与《论丛林作战》等论文,更是以其独到的见解和实战模拟的精准分析,为特种作战与复杂环境作战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撑,赢得了业界的广泛赞誉。

  他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军事理论宝库,今后更为夏国军事现代化进程贡献了不可磨灭的一份力量。

  刘之野的学习进度迅猛,理论上已具备申请提前毕业的资格。然而,学院却未予批准。

  在高级军事指挥学院这片培育未来军中菁英的沃土上,学习并非单纯的知识累积,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全方位培训。

  学院坚持按部就班的教学节奏,旨在全方位锤炼每一位学员,使之成为能够引领军队前行的领导者。

  即便刘之野在专业知识上已有所建树,但学院认为,领导力、战略思维、团队协作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样不可或缺,不容因一技之长而偏废其他。因此,他仍需遵循既定计划,继续深造。

  其实,他这么着急毕业的原因,是怕毕不了业。明年,可是特殊的一年,就是在这年高级军事学院中止……

  另一重要缘由在于,鉴于其卓越表现,刘校长萌生了念头,欲将其纳入麾下,安排其毕业后直接进入总参训练部历练。

  诚然,此举实为对刘之野的悉心栽培。在军中,晋升至师级已属不易,再往高处攀登,便需跨越至更广阔的舞台——军区或总部,经历一番洗礼,以充实个人资历,为日后的飞跃奠定坚实基础。

  从地方部队一跃成为总部一员,此等机遇实属难得,即便是平级调动,也是众多将士梦寐以求之殊荣,足见其非凡意义。

  然而,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大好机遇,刘之野内心却泛起了涟漪,显得犹豫不决。

  平心而论,倘若这要是十年后,他肯定毫不犹豫的选择进总部。

  然而,明年即将迎来风云变幻的元年,此刻选择进入总部,仅担任一个有名无实的领导职位,实属非明智之举。

  那么多大佬都……他只是一个来自后世的小虾米,怎么能够逆势而为。

  况且,若他毕业后重返卫戌师,极有可能直接晋升为副师长,待风云际会之时,更可代理师长之职。

  京城卫戌区,仅辖四个警卫师,却是京城安宁的坚固防线,其战略地位无可估量,重要性自不待言。

  虽然刘之野是来自后世,但是对这段时间的记忆是模糊的。

  但他知道,今后不管别处怎么乱,卫戌区却一直没有受到冲击。因为不管那一方,都知道这里的重要性,决不允许出乱子。

  刘之野没有当即回绝校长的好意,他只说回去后考虑考虑。

  此举却让一旁的廖部长心急如焚,他频频投以眼色,眼神中满是催促,恨不得刘之野能即刻应允下来,以免错失良机。

  从校长办公室的门扉轻轻合上那一刻起,廖部长猛然转身,截住了正欲悄然遁去的刘之野,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刘之野,你给我等会儿,随我去一趟我的办公室。”言罢,他面色沉郁,步伐坚定地迈向自己的办公室,没给刘之野丝毫推脱的机会。

  廖部长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与严厉:“我说,你究竟是怎么想的?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你知道吗?”

  刘之野默默接过暖壶,为廖部长斟满一杯热腾腾的水,随后缓缓开口:“我明白,只是……”

  廖部长打断了他的话,语气更加严厉:“明白?你明白什么!你以为刘校长是何等人物,他会轻易抬举任何人吗?”

  “这么好的机会摆在你面前,你却不懂得珍惜!平时看你挺机灵的,怎么一到关键时刻就糊涂了?”

  刘之野心下苦笑,确实以他这般作为确实就是在不识抬举。但他了解大势,偏偏又不能说,只能装聋作哑。

  廖部长怒火中烧,一番训斥后,见刘之野低头不语,态度谦卑,误以为他已深刻反省,怒火渐息。

  老廖心中对刘之野寄予厚望,视若子侄,见他如此,语气不由得柔和了几分:“认识到错误了吗?过几日,我亲自领你向校长致歉,务必态度诚恳,至于后续……”他话锋一转,留下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