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之狼 第135章

作者:任猪飞

  原本计划的是6月份开业,但淘化大同得知7-11便利店将在4月份开幕时,便抢先在周边开设一家OK便利店。

  当时香港媒体以‘全港首间通宵小卖店’为题,指香港晚上甚少店铺影业,但OK便利店正好满足部分香港人的生活所需。

  在淘化大同总经理陈昌美的陪同下,林正杰走进跑马地的OK便利店。

  门口便是杂志架子,摆放得比较整齐;吧台也设置在门口,旁边便是西式快餐、中式点心的售卖处,三台微波炉特别显眼。

  可以说,OK便利店有林正杰的一半心血,他参与策划了很多细节。例如重视杂志报纸摊位、中式西式快餐、独家便当、中式点心的开发等等。

  至于其它商品,也是组建了一个强大的供应链。

  林正杰坐在简单餐桌上,问道:“这家OK便利店的营收怎么样?”

  OK便利店负责人陆孝运马上汇报道:“这里靠近跑马地电车总站,客流非常不错,再加上我们的商品非常适合周边的环境,所以盈利方面不错。目前,这家门店每天的营业额在35000~45000港币整体盈利效果很不错!”

  林正杰看了一下店铺面积,心中已经知道这个店铺月租怕是得15万一个月。

  “那附近的哪家7-11便利店呢?”

  “他们生意也不错,不过他们店铺比我们小。”

  7-11便利店还是有很不少优势的,比如品牌的知名度,以及供应链。

  当然OK便利店也有很多优势,最大的优势便是林正杰的策划部分,从装修布局、产品定位、服务培训等,林正杰都有参与其中。

  “我们的盒饭便当销售情况怎么样,有没有成为OK便利店的特色?”

  “有呢,每天都是供不应求!”

  香港的生活节奏快,盒饭便当是很流行的,而OK便利店的盒饭,是由中央厨房统一制作而成,干净卫生,是上班族的首选。甚至,隐隐约约在和大家乐快餐抢生意。

  视察期间,林正杰发现客流量确实不错,进来的客人一波接一波。

  “今年至少10家门店,能不能完成指标?”

  如今七个月快过去,OK便利店已经开设了5家门店,林正杰要的是和7-11便利店比拼开店速度。

  陆孝运马上说道:“没问题的,我们已经有三家门店在装修中,还在继续寻找可开店的店铺,今年肯定可以开设10家门店。”

  林正杰满意的说道:“开店的同时,不要降低我们的质量当然,我允许出现亏损的门店,但我们一定要总结亏损的真正原因,若是真出现救不活的门店,就应该马上关闭,然后再在附近寻求一家门店,继续开,当然得吸取教训。”

  “老板这个思路真是非常好,我们以闪电战来战胜7-11便利店。”

  陈昌美马上补充道:“还是得讲究服务质量,每个员工培训多少时间,定期培训,这些都不能少。你看7-11便利店,背后有日本股东的影子,服务质量可是日本人的长项。”

  陆孝运点点头,说道:“嗯,我们的培训工作也是邀请日本人培训的。”

  日本又何止是服务,还有日本商品的优势。

  当然,OK便利店也有不少日本供应链部分。

  最后,林正杰满意的离开现场。

  前世OK便利店是香港老二,这一世林正杰决定做老大。这也是为什么要抢在7-11便利店,开设香港第一家便利店的根本原因。

  抢先开店是第一步,第二步便是快速开店,就是要将7-11便利店压下去。

  7-11便利店是牛奶公司的经营的,也就是置地的产业,所以两家已经在较量。

  另外一边,牛奶公司总裁贝福特来到置地公司总经理鲍富达的办公室。

  牛奶公司是原来置地公司恶意收购过来的企业,目前已经成为置地的零售期间公司,当然牛奶公司早期也是有零售业务的;目前的牛奶公司,是香港惠康超市、7-11便利店的母公司,也经营者牛奶也业务。

  贝福特汇报道:“淘化大同旗下的OK便利店开店速度很快,据说已经又有三家门店在装修中,他们试图通过快速扩充店铺,来战胜7-11便利店。”

  鲍富达冷笑道:“这样的话,他们必定会失败,毕竟做零售店铺要看质量。他们的质量是什么?”

  他本人是不重视这个小业务的,毕竟现在置地财大气粗,今年发展地产收益将第一次超过租金收益,置地的纯利也能达到十几亿港币。

  置地现在投资的都是大项目!

  贝福特说道:“质量还是不错的,OK便利店还是有很多地方值得称赞的,比如他们在快餐、杂志日报、服务等上面,都有不错的地方。”

  鲍富达还是轻松的说道:“我相信你可以搞定,总之7-11便利店一定要做第一,就像我们惠康超市领先百佳超市一样。”

  “是,鲍富达总裁”

  贝福特思来想去,还是稳住,开店速度不要太快。不是资金的事情,而是担心质量的问题。

第177章 【喜得贵子】

  8月的一个周末。

  林正杰和郑裕彤在深水湾高尔夫球场打波(打球),两人打球的时间已经是上午九点,自然不会碰到早起的李家成。

  在球技上,林正杰是刚入门一年多的新手,自然不是郑裕彤的对手;但在力量和体力上,郑裕彤当然也是劣势。

  整体上林正杰还是输多赢少,一场下来要输个几万到十几万港币,当然林正杰并不在意,赌点小钱只是激励自己增长技术。

  郑裕彤打完一杆,随口说道:“好友充市,你却做淡友,是否已掐准地产盛衰周期?”

  香港人都知道泰富集团在变卖资产,虽然泰富集团声明是调整投资战略,但地产界的人认为林正杰是在紧急避险。虽然如此,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不会跟风的。

  本月也出现地产调整的信号——港府宣布和中银洽商,以10亿港币价格售出中区美利道停车场,即后世中银大厦地盘部分。

  10亿港币的价格已经是非常低的情况,毕竟这个停车场近8万平方尺。虽然有人情的成分在,但依旧说明香港地产调整已经无可避免。

  当然本月也发生一件‘地产利好消息’,那就是佳宁地产和置地宣布——以28.8亿的价格,购入美丽华酒店旧翼,双方准备开发成‘置地广场式’的商业综合体。

  说实话,发生在7月、8月份的事件——‘沙田第一城加推单元销售不利’、‘中银10亿港币购入美利道停车场’已经引起一些地产敏锐人士的主意,比如四大家族的创始人。

  但同时,更多的人依旧没有察觉到危险,比如置地、佳宁、鹰君、嘉年、恒隆、益大等等。

  林正杰闻言,坦然说道:“没有,彤叔,我那时哪懂得这么多?什么盛衰周期呀,起伏规律呀,我也不懂什么哲学。不过,我倒听一些学过古书的老先生讲过盛极必衰、否极泰来的道理。就像天热得不行,接下就会来一场狂风暴雨。更何况,泰富集团是调整投资战略,有另外的投资项目。”

  郑裕彤笑着说道:“你做生意,比我们都经验老道。不过你做事,也比较急。”

  林正杰回道:“这倒是真的,我信奉的是——时间不等人,趁着年轻多赚一点,再过几十年时间,就是想赚钱,或许这个世界的钱都不好赚了。”

  这是他的真心话,等时间到了2015年后,林正杰虽然还有几年记忆,但想赚钱也困难了。

  郑裕彤点点头,他认为年轻人有这种想法是正常的。

  “对了,听说陈曾熙曾经找过你合作金钟二段站上盖,但你拒绝了!”

  “嗯,我都准备售出商业项目,自然不会再参加。”

  郑裕彤若有所思,他和林正杰是好朋友,知道林正杰虽然年轻,眼光和经验还是非常厉害的。当然,他想的是地产陷入调整已经避免不了,但没有想到会暴跌。

  毕竟没有暴跌的理由,而如果是地产调整的话,那香港楼价本来就高,稍微调整一下,大家都可以接受的。

  林正杰在叶绍良的陪同下,考察了现代出版社的漫画部,这里已经相当热闹。

  目前,《北斗神拳》虽然没有打败《龙虎门》,但影响力已经相差无几;与此同时,现代出版社将上官小宝的《李小龙》收入麾下。

  一时间,现代出版社和玉郎图书在漫画界斗得旗鼓相当。

  “老板,目前我们漫画部有28位漫画主笔和编剧,同时有30名漫画学员。”叶绍良介绍道。

  他可是知道,老板是个全才,凭借一部《北斗神拳》硬是和《龙虎门》斗得旗鼓相当;而之所以成功,是老板给的创意大纲足够的优秀。

  林正杰说道:“最近还得追加技艺成熟的漫画师和编剧,就是学员也得增加一倍。”

  他并没有直接介入香港漫画界,但有提醒叶绍良,现代出版社的漫画风格,要多学习一下日漫的优良地方,同时也舍得投资,解决从艺人员的后顾之忧。

  良好的环境,自然会培养出更多的优质漫画师。

  而林正杰也始终相信,凭借他的漫画大纲和创意,不说取得日本漫画原版的成功,但至少也能获得六七成的水平。

  别说还能赚不少钱,就是不赚钱,让日本漫画抄袭或者斩断某条路,林正杰也是心中很开心。

  叶绍良愣住,陪同考察的漫画负责人高路飞也觉得林正杰这个老板不懂行,当然老板舍得投资是好事。

  叶绍良随即说道:“老板,现代出版社的漫画部已经开始盈利不菲,特别是最近将迪士尼卡通改编投入市场,受到很大的反应,我们甚至要超过玉郎图书的架势。但毕竟香港市场就那么大,就算以后将版权卖给东南亚,这一下子扩大一倍,我们也有些吃不消。”

  林正杰笑着说道:“眼光要长远一些,大不了这几年我们赚的钱就投资进来,集团也不缺这点钱。只要作品足够优秀,以后还能卖给欧美,这些都是长期的版权收益呢!”

  叶绍良没有再劝,随后林正杰也考察得很满意。

  现代出版社进军漫画产业也就两年时间不到,凭借三点——第一,《北斗神拳》的连载;第二,拉拢上官小宝的加入;第三,购买迪士尼卡通的版权进行改编;仅仅是这三点,再加上资金的投入,如今已经可以和玉郎图书平分市场,年利润今年可以突破上千万港币。

  临走时,林正杰对叶绍良私下说道:“我最近又搞到一个漫画作品大纲,我觉得非常有搞头。所以,现在就缺一班有创意、有画工的漫画师和编剧,所以才让你在香港网络人才。”

  叶绍良大喜,说道:“是,老板。”

  林正杰又说道:“电视台那边也多盯着,不要放松成本管理。”

  “嗯,老板放心,我一直在盯着那边。”

  丽的电视台(还没有更名)一直在压缩成本,当然也已经引起震荡不安。林正杰和叶绍良双重管制,黄锡照虽然还是总经理,但已经受到很大的钳制。

  当然,林正杰和叶绍良也不是针对他,而是在企业化管理而已。

  回去的途中,林正杰脑海里都是《龙珠》的剧本,他决定抢在鸟山明之前,将这个带着华夏色彩的漫画大IP抢下来。

  当然,前世《龙珠》成功的不仅仅是创意和剧情,还有就是鸟山明在《龙珠》里的画工,也是后世值得借鉴的地方,甚至某些地方时开辟新道路。

  不过林正杰又不要求现代出版社百分百的刻画出前世的水平,哪怕达到七成的效果,林正杰都是非常开心的。

  至于他本人对《龙珠》的熟悉程度,也只是前世的一个爱好者而已,肯定也只是将大概的剧情写下来。大概,也就花个一两天时间来回忆,并花个一周时间整理出来而已。

  回到泰富集团。

  林正杰了解了一下恒生指数的情况,目前是1700点出头,稍稍回落一些。

  如今8月份已经过去两周多,恒生指数最低也回落到1650点,但整体还是挺平稳的。至于泰富集团的证券,已经在7月底完成套现。

  如此看来,林正杰套现都有些急了,不过倒是整体套现水平高。即套现在高点,也没有引起市场的大动荡。

  现在林正杰就好比是‘空仓’,天天指望着股市和地产大跌,虽然知道很快会调整,但内心依旧有些期待不已。

  当然,泰富集团也在高点买入香港电话公司的股票,以其市值35亿计算,购入0.8%也要2800万港币,预计这一波得亏一点。

  当然若是后面的操作好,不仅不会亏,还会赚上一笔。更重要的是,能让置地多放一点血出来。

  “老板”

  “袁经理回港了,美国那边的工作情况怎么样?”

  不一会,袁天凡来到办公室。

  他前段时间带着一个团队去美国出差,第一是成立电子游戏工作室,第二是成立投资公司(泰富旗下)。

  袁天凡说道:“正要来向您汇报!”

  林正杰点点头,随即说道:“我叫陈经理和何经理一起,大家一起听听。”

  随后,林正杰一通电话,很快四人在会议桌讨论起来。

  袁天凡在美国已经十天,很多工作都已经组织起来,一切进展顺利。

  “好,陈经理、何经理,你们最近也轮流去那边考察一下,我得等儿子出世,才考虑去美国一趟。还有,投资公司既然已经搞好,可以先投资个3000万美金买入通用电气,记得慢慢买,一个月买进都没有关系。主要是,各方面要组织到位。”

  三人纷纷恭喜林正杰就要‘喜得贵子’,随即又表示一定做好工作。

  不是林正杰不相信袁天凡,第一是陈伟忠本来就是副总经理,算是袁天凡的上司,何方塘是投资部经理,这事本来该他负责,但考虑到他没有海外留学经验,所以让着两人轮番去美国考察学习。

  待林正杰也去美国视察完工作后,后续的资金便陆续到达美国公司的账户。

  更何况,林正杰自己公司维港投资,还有3亿美金呢!

  今年还剩下4个月时间,林正杰根本不急着买进去。毕竟他好像记得,里根上任第一年,由于施政太猛,股市好像是跌了一点。

  当然林正杰是炒长线的,所以今年剩下四个月买进就行。

  8月下旬,林正杰喜得一子,取名林文栋。

  养和医院的VIP房间,林正杰心满意足的拉着关嘉慧的手,说着一些安慰的话。另外一边,李翠娥、林嘉萱、张冰倩则高兴的看着刚刚诞生的林文栋。

  “正杰哥,生孩子都好疼,我可不想给你生一个足球队那么多!”关嘉慧幸福的说道。

  生下长子的她,已经稳坐林家大少奶奶的位置,更不要说她也是唯一住进林家的女人。

  生一个足球队,是当年林正杰的玩笑话,关嘉慧现在还记得。

  林正杰拍着关嘉慧的手说道:“我看伱这次生孩子都非常顺利,第一次进产房也就50多分钟时间,体质那么好,不多生几个怎么行!”

  关嘉慧前世偏廋,这一世身材是该丰满的地方丰满,该显瘦的地方显瘦,但体质真的很不错,这都是林正杰的功劳。

  “婆婆说我臋部大,好生养。你也说我体质不错,好生养。呜呜,我不想一直生娃。”关嘉慧故意搞怪的说道。

  林正杰这才笑着说道:“三个孩子就够了,哪里真让你生个足球队。等你生完三个孩子,你发现自己依旧还很年轻,多好!”

  生完三个还不到25岁,足够年轻的。

  关嘉慧高兴的说道:“你这样一说,还真是感觉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