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之狼 第25章

作者:任猪飞

第40章 【借壳上市】

  6月14日,星期三。

  新世界中心第一期开业,宾客云集。

  新世界中心第一期包括:购物中心、新世界酒店,还有个第二期项目,也是一部分购物中心和丽晶酒店,预期将在八十年代初投入营业。

  和九龙仓的海港城重建的进度差不多,海港城也是在八十年代初,基本完成重建。不过在九十年代,在吴光正的带领下,又将海港城的五座高级住宅大厦进行重建成——五座甲级写字楼。

  随着新世界一期的开业,也预示着尖沙咀的繁荣已定,这边已经有海港城、新世界中心两个大型综合购物中心,还有半岛酒店、喜来登酒店这样的五星级酒店。

  九龙半岛除了尖沙咀以外,另外一个正在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便是东侧的‘尖东’。尖东原本是一片填海地段,在七十年代中期,港府将土地分批进行拍卖,足足17公顷(160万平方尺)的土地,在1976~1978年为香港财政带来了大量的收益。而拍下土地的各大地产商,纷纷在尖东兴建综合性大厦、五星级酒店、购物中心。

  林正杰很想在尖东拍下一幅地,可惜尺价已经高达六七千港币,一幅3万平方尺的商业用地,也需要两亿港币以上,根本不是他这个后进商人可以染指的。

  他之所以想拍尖东地皮,是因为他知道,尖东地皮在1981年巅峰时,将达到3万港币每平方尺以上。相当于1978~1981年期间,涨幅在六七倍。

  新世界中心一期的开业庆典结束后,随后主办方在新世界酒店举行了酒会。

  林正杰在酒会中,本来是很受宾客冷落,大家认为他是哪个家族的年轻子弟,但又不认识,自然不会上前结识。倒是冯庆绍,主动的陪他聊了几句。

  “正杰,你认识郑生?”

  “前段时间见过一面,主要我们投资新世界发展股票的事情。”

  “他该不会认为,真的有人想收购新世界吧?”

  “当然不会,他持股很稳,又有何生、杨生他们做盟友,股权相当的牢靠。”

  “那就是他对你这个杰出同乡,很感兴趣了!”

  “就随便聊聊!”

  冯庆绍聊了几句,便说道:“要不要我主动介绍你认识些人!”

  林正杰婉拒道:“今天还是不要了!”

  冯庆绍带林正杰玩过几次,还带着去马会体验了一下,但他介绍的人认识,对林正杰的用处不是很大,而且都比较高傲,对林正杰这个草根不屑一顾。

  而冯庆绍、李国兴等人,之所以看得起林正杰,那是因为林正杰可以为他们赚到钱。如若不然,他们照样不会跟林正杰玩。

  “正杰,伱在这里呢!”

  正当冯庆绍要离开时,郑裕彤带着一群地产大佬,来到正杰身边。

  “彤叔、四叔”

  随后,郑裕彤指着林正杰说道:“各位,这位就是我刚认识的朋友,你们别看他年轻,可是刚刚从兆基手中,大赚4000万港币。现在,还是我们新世界的重要股东呢!”

  话音刚落,李家成、陈德泰、郭德胜、冯国珍等人,便纷纷打量林正杰!

  林正杰抱拳说道:“彤叔过奖了,我就是一个炒家,哪里敢在各位地产巨头面前耍大刀。”

  这时候,李家成突然说了一句:“林生炒过九龙仓股票?”

  他在几次关键节点时,总感觉有人在炒九龙仓,后来杜辉廉有过调查,所以知道是一个年轻人在利获家证券炒九龙仓。如今,他正好顺道如此问。

  林正杰笑着说道:“有幸跟着李生发了一笔小财!”

  李家成心道:“果然如此”。先从九龙仓大赚一笔‘启动’资金,再从‘简氏别墅’大赚一笔,如今又在‘新世界发展’股票上投资,这个年轻人简直太顺了。

  他接着笑道:“你可不是发小财呢!”

  话并没有说透,但在周围人的眼里,截然已经认真的看待林正杰起来。

  当然,毕竟还是一个炒家,纵然赚了几千万,大家也没有真的重视林正杰。

  林正杰也是乘机掏出名片,然后发了一圈。

  而回赠名片的,自然是没有的。

  “年轻人,不要好高骛远,那些威水佬是不会轻易相信你。不信,等会你能在地上捡到你的名片!”

  林正杰的背后传来一个打趣的声音,他随即回头。

  “没关系,只是一张印有联系方式的纸而已!”

  “哈哈,你心态倒是不错!”

  “请问您是?”

  “伊人置业的黄奇松”

  林正杰对香港上市公司都非常清楚,马上就找到脑海里相应的资料,随即说道:“原来是黄翁,久仰久仰,在下林正杰,刚刚踏入商界,还请多多指教!”

  黄奇松笑着说道:“你这个是场面话吧,怕是并不知道伊人置业?”

  林正杰马上说道:“当然不是场面话,伊人置业是1973年上市的,当时集资额500万港币,是一家投资地产商。而黄翁你是靠制造业发家,之后进入地产界大展雄风!”

  黄奇松惊讶的说道:“你特意了解过我?”

  林正杰摇摇头,说道:“凡是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企业,我都做过一些调查,所以比较熟悉!”

  “哈哈,有趣有趣,你这个年轻人不简单!”黄奇松赞道。随后他拿出自己的名片,并说道:“交个朋友!”

  林正杰立马回敬,递出自己的名片。

  黄奇松看着林正杰的名片,嘴里说道:“咦,你这个事业做得还挺大的!”

  “黄生,你别小看这个年轻人,他厉害着呢!”这时候,冯庆绍带着人来到两人身边。

  黄奇松看着冯庆绍,说道:“原来是冯生,莫非你认识正杰?”

  冯庆绍热情的说道:“当然,我们可是合作伙伴,一起在做生意!”

  一番交谈下,黄奇松顿时觉得林正杰有些了不起,居然和一群望族成员做生意。他刚刚还以为,林正杰只是没有根基的年轻商人,恰好得到郑裕彤的赏识,介绍一番。

  “正杰,改天一起吃个饭!”

  “黄翁邀请,晚辈自然赴约!”

  不管黄奇松的目的是什么,林正杰都不带胆怯的。而林正杰之所以热衷接触黄奇松,是因为看中黄奇松手里的‘伊人置业’。

  这是一家小型上市公司,当初上市时,仅集资500万港币,意味着当时资产刚刚满足最低标准——资产值2000万港币。而这家公司在上市后,并没有太大的发展,毕竟其上市后便是‘股灾’、‘石油危机’,三年时间的地产为萎靡。

  目前伊人置业的市值,也才4000万港币不到,完全就是一家蚊子企业。而黄奇松除了伊人置业,更多的是将精力放在制造业上。

  当然,林正杰不敢保证黄奇松会不会出售,不过林正杰丝毫不担心,香港的上市企业多的是,只要耐心寻找,‘借壳上市’的选择也很多。

第41章 【借我运气】

  翌日,林正杰来到北角的现代出版社。他现在是两头办公,一头是在万邦大厦的泰富发展、亚洲证券,一头便是北角的现代出版社。

  泰富发展,毕竟目前只有证券业务,所以无需花费太多的精力。这样一来,林正杰就把部分精力放在现代出版社这边。

  “老板,第四期《男人帮》市场反应很不错,一些发行商已经开始要货!”叶绍良第一时间迎上来,告诉林正杰一个好消息。

  第四期《男人帮》已经发行三天时间,这一期终于不再是赵雅之当‘帮女郎’,且没有爆炸性新闻、没有催销手段;那么,它的销量水平,就非常重要了!

  林正杰点点头,说道:“五万份能不能达到?”

  叶绍良自信的说道:“5万份绝对没有问题,我觉得6万份都没问题。”

  “那喊大家一起开个会!”

  “好的”

  如果能达到5万份以上,那《男人帮》将成为香港最赚钱的杂志,月入百万不再话下。毕竟《男人帮》最大的特色就是‘高品位’,如果销量还遥遥领先其它杂志的话,那么就会深受广告商的喜欢。

  不管是报纸也好,还是杂志也好,最大的收入都是广告费,利润也基本都是来自广告费。

  毕竟采编成本、印刷成本,都差不多是报纸、杂志的出厂价了。再加上发行商、零售商的利润,成本就是读者拿到手的费用。

  而报社、杂志社要想赚钱,只有卖广告铺位。

  不一会,现代出版社的高层纷纷来到会议室,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笑容。

  这家出版社,老板陆陆续续拿出的资金是150万港币,投入可谓巨大,对外更是号称投资500万创办《男人帮》。这样也不算吹牛,毕竟后期又将毛利投入进去,也算是投入成本。

  如果销量仅有一两万册,那真是亏到家,虽然对其它杂志来说,一两万册也属于畅销级别。但对于《男人帮》来说,那就是亏损的级别。毕竟版面内容丰富,印刷质量高等,都是大大提高了成本。

  “刚才叶社长和我讲,《男人帮》杂志稳定在5万份以上,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我们取得了成功!”林正杰激昂的说道。

  随即,高层面纷纷鼓掌,会议室响起热烈的掌声。

  发行部经理王嘉毅,汇报道:“《男人帮》杂志真正成功的原因,是其内容丰富有趣、画质清晰、布局有章所以,这是一个可持续畅销的真正原因。不可否认的是,一开始‘帮女郎’赵雅之替我们起到了广而告之的作用,但这一期换上米雪后,同样深受欢迎.”

  这个结果是好的,如果只是靠赵雅之的热度,那真是非常不利的。

  林正杰说道:“所以,编辑部要保持着年轻的血统,把内容风格延续下去,并加以发扬!”

  《男人帮》的编辑,基本不会超过40岁,都是一群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主编吴汉伟点点头,说道:“年轻编辑的思维更加的有趣,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我们采编部门一直重视这方面的特点。不过老板,我们现在编辑部还缺人。”

  林正杰说道:“那就招募.叶社长,公司不仅仅只有《男人帮》这个杂志,后续还会出版新的杂志,所以各岗位可以适当的充足一点。”

  待《男人帮》走上正轨,林正杰打算再出一本中学生和青少年的专属杂志《YES》。

  出这两本杂志有两个目的:第一,给自己留条后路;第二,可以方便认识一些美女。

  周六,林正杰和伊人置业的黄奇松约在一起吃饭。

  席间,黄奇松感慨道:“正杰,不瞒你说,在七十年代初期,我也看到地产前景远大,于是买了些物业,然后将这些物业打包上市,组建成‘伊人置业’。那个时候,伊人置业虽然仅集资500万港币,但我又在股市高峰时,供股集资又获得500万资金,全部买进收租物业。后面的事情,你应该知道发生什么了吧?”

  他就好像在回忆过去,并为自己的错误行为感到懊悔。

  林正杰点点头,说道:“那个时候是物业最贵的时候!哪怕是像恒隆那样的大企业,都因为购买了邵氏的九龙戏院大厦,而元气大伤,造成在地产低谷时,资金被占用,无力抄底。”

  黄奇松感叹的说道:“这种情况都算好的了,当年一些上市公司甚至借款购买物业,结果股灾和石油危机以来,公司就变得负债累累,破产的企业、被收购的企业是比比皆是。伊人置业在我的手上,虽然没有说发展得很好,但至少也获得了一倍的涨幅。实际上,伊人置业的资产值,是高于目前的市值(4000万)的,只是我们长期的保守经营,造成市值被大大低估。”

  林正杰附和道:“保守经营也有好处,至少企业风险低!”

  黄奇松狠狠的抽了一口雪茄,不甘心的说道:“可是我有点不甘心,看着大家都在地产发了大财,我连口汤都没有喝上。”

  林正杰没有说话。

  他明白,黄奇松不会无缘无故的找他,怕是有所图谋。

  果不其然,黄奇松看向林正杰,说道:“正杰,听说你炒九龙仓、简氏别墅,且又没有家族做靠山,是白手起家。”

  林正杰谦虚的说道:“是我的运气好!”

  黄奇松用拿着雪茄的手,指向林正杰,果断的说道:“我就是想借借伱的运气,当然我也不会让你白干!”

  在黄奇松看来,林正杰既然不是家族子弟,那仅靠白手起家,便在一年时间赚了那么多钱,这不就是妥妥的有大运气的人嘛!

  而他来借林正杰的运气,稍微给林正杰一些好处,相信林正杰也不会拒绝,毕竟‘没靠山’便是劣势。而借林正杰运气的,又何止他黄奇松,那些望族成员——李国兴、冯庆绍等,不就是正在借运气嘛!

  林正杰平静的说道:“黄翁但说无妨!”

  朋友,本来就是互相利用的关系。

  朋友之间如果没有利用的价值,迟早就会变得陌生;如果那一天又有利用的价值,那么又会做回朋友。

  黄奇松说道:“我想请你来合作,炒高伊人置业.你是证券行家,这个不陌生吧?”

  他不仅仅看重林正杰的‘气运’,更看重林正杰的‘炒客’身份。毕竟,能把简氏别墅在一个月炒高一倍,并卖给大地产商,这份本领可就不简单。

  林正杰点点头,说道:“不陌生”

  说白了,就是做市!

  随后,两人约好——林正杰哪天去伊人置业做做调查工作,再决定如何行事。

  分开后。

  黄奇松钻进自己的平治车后排,嘴里叼着雪茄烟,眼神透露出一种轻视。

  他当然不是在给林正杰送钱,不过是想请个廉价的‘打工人’,替自己把伊人置业炒高,让他的身家大增,仅此而已。

  说白了,就是利用林正杰。

  在他心里面,林正杰虽然有运气,也比较擅长炒作,但在经验这一方面,又怎么是自己的对手呢!

  所以,他吃定林正杰了!

  另外一方面,黄奇松认为——那些望族子弟,也不过是在利用林正杰赚钱,和他的想法没有什么不同。

第42章 【各自算计】

  恒生指数从6月伊始,便开始一路上涨。

  从一开始的470点,在6月19日这一天,已经攀升至562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