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之狼 第72章

作者:任猪飞

  待何方塘离开后,林正杰把资料看得津津有味。

  中巴公司,是一个轿夫和一个船夫创立的。轿夫是颜成坤,他的父亲是香港最早一批轿行业主(抬轿)。

  那时候的轿子分为‘私轿’和‘公轿’两种,私轿自然是大户人家的专轿,轿夫穿主人家的号衣,一路奔走,一路吆喝,刹是威风。公轿是专门载客的,分简易与豪华两种,什么价钱坐什么轿。那时的洋人也都喜欢坐豪华轿,坐轿的感觉迥异于乘马车,下面有4个壮汉扛着,人上人的感觉袖然而升。况且,马车去不了的地方,轿子都能畅通无阻。

  轿行传至颜成坤手中已有相当的规模,颜氏轿行又是轿行中的特殊行业,它只做租轿生意。租轿者,一是置不起轿子的贫穷华工,二是办大事的有钱华人,多时要祖百余顶。每日清晨,轿行外有许多穷人守在那儿,租轿的管家租好轿子,随时可配齐轿夫。轿夫穿轿行的号衣,办事时,百余顶轿子排成长龙,浩浩荡荡,蔚为大观。

  颜成坤随父亲打理轿行生意时,正是汽车蓬勃发展的岁月。所以颜成坤看到汽车,两眼不会转动,羡慕之情一览无遗。

  1927年,香港一洋商办了一家汽车租赁公司,买不起汽车的司机,可向租赁公司租车跑客货运输。那时的客车,多是由英美的卡车改装,车头凸出,车厢四处都有门,现在已见不到这种古董车。

  颜黄两家都住在九龙,颜成坤与黄旺财很早就相识。他们差不多同时迷上汽车,天天为未来的汽车公司筹划。两家都不是大商家,为了稳妥起见他们合伙从租赁公司租了一辆客车,跑尖沙咀至红磡地区的客运。

  1933年,港府鉴于多家汽车公司争夺线路、票价不统一的混乱局面,决定实行专利权制,将香港分为港岛与九龙新界两大块营业区,一区只允许一家公共汽车公司经营。

  颜成坤、黄旺财认为,九龙新界人口较少,发展缓慢,应该到开发最早的港岛经营,那里人口多,商贸发达,盈利非常可观。

  这一年,颜黄两家牵头正式成立中华巴士有限公司,招股增资,成为港九最大的巴士公司。参加投标,获得在港岛的营运权。接着,中巴公司——收购了港岛未获得营运权的车行,一举成为公共巴士业的巨擘。

  九龙新界,则由九龙巴士公司经营。董事长是名声显赫的邓肇坚,他是太平绅士、东华三院总理、保良局主席、香港大学校董,晚年还被册封为英国爵士。

  邓肇坚涉足巴士业较晚——是在30年代初,由于他的声望及财力,九巴发展很快,形成九龙三分天下的格局。最老的启德巴士公司,主要经营尖沙咀至启德机场的线路;九龙巴士与中华巴士,在九龙市区展开激烈竞争。因未实施线路专利权,竞争充满了火药味。

  巴士专利权制,是邓肇坚敦促港府立法实施的。邓肇坚看好九龙,九龙与新界相连,发展前景更大,九龙城区正在向新界延伸,未来的新界,将会是新兴的工业居民区。

  1933年,新任香港大学校董的邓肇坚联同谭焕堂、林铭勋、雷亮、雷瑞德等成立九龙巴士有限公司,投得九龙的巴士营运权。九龙巴士收购了启德巴士,共拥有40辆巴士,就规模及效益,略逊于繁华港岛的中巴。

  中华巴士公司投得港岛专利,遂退出九龙。

  以上,是两家巴士的历史,以及股东情况。

  虽然已经时间过去很久,林正杰依旧看得津津有味。

  中华巴士、九龙巴士的背后,都是香港的老牌豪门家族,可都是不好惹。

  中华巴士背后的颜成坤,他更是50年代首位身兼港英当局的行政局、立法局两局议员的华人,获OBE及CBE勋衔,权势显赫一时。

  九龙巴士背后的等邓肇坚,更是被册封为爵士衔,亦是获OBE及CBE勋衔的获得者,多种荣誉加身。

  不过,这种老牌家族已经成为‘过去式’,前世在1981年,中巴、九巴分别遭到‘罗旭瑞和韦理’、‘新鸿基’的狙击。

  而林正杰就更不怕了,对于他来说,不畏业主位高权重,就畏业主股权牢靠。

  如今,中巴、九巴都是林正杰的新目标,一切皆因为两家企业‘怀璧其罪’。

  作为老牌企业,旗下拥有丰厚的物业资产,但两家企业经营保守,造成市值低迷,这正式‘狙击者’的最好目标。

  中巴公司早年买下的厂房,随着香港地价不断上涨而获益颇厚,因此使中巴公司每股的资产净值大大高于此时市价。中巴公司位于北角英皇道内地段5532及7178号的露天停车场,占地面积高达30多万平方尺,可谓非常优质。

  九巴亦是如此,在九龙的露天停车场,价值潜力非常巨大。

  由于地产还没有鼎盛,所以两家公司尚未成为新型财团的目标。如今,倒是引来林正杰这头‘饿狼’。

第109章 【双倍贷款】

  新的一周。

  江志强来到林正杰的办公室,比递上一份‘万达院线’扩张计划书。

  “这么快,你这个周末没有休息?”林正杰笑着说道。

  江志强说道:“一年有五十二周,不一定需要每周都休息的。更何况我知道林生是一个重视效率,节奏非常快的老板,所以就把计划书在两天时间做好了。这上面有一些是值得收购的戏院,还有一些是值得拉拢的戏院.我的最终计划是,将自营戏院扩充至12家,加盟戏院至少6家,这样一来,我们便是香港‘三大院线’之一,有和嘉禾、邵氏叫板的实力。”

  林正杰一边听,一边看计划书,他发现江志强对香港戏院非常熟悉,一些可能收购的戏院都已经列举出来,还有加盟的戏院也是如此。

  “嗯整个院线的扩张,下个月我会拿出2500万港币,当然这是暂时性的,后续可以追加投资。”林正杰简单看完报告后,说道。

  江志强说道:“戏院是一家家的谈,2500万港币足以支撑很久.不过现在的问题是,加盟的戏院怕是会担心片源的问题,有些不好谈。我倒是和好莱坞的一些公司熟络,但这么多戏院放外片,怕是很难做下去.老板你应该也知道,自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华语电影已经战胜好莱坞电影,在香港是绝对的票房地位。所以,制片上老板的计划是?”

  只听老板信心十足,却没有透露具体的计划,江志强直接询问起来。

  林正杰说道:“关于制片,我是有两个计划:第一,我们研究一下‘取消包底制度’,这个制度虽然让院线占据有利地位,实则不利于院线的长期发展。很多拍摄好的电影,就因为这个‘包底置地’,甚至都不敢拿出来上映,白白浪费。”

  在香港,院线和制片同样重要,谁要是只拥有‘其一’,便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比如这个‘包底制度’,是院线和独立电影公司签署合同,独立电影必须先拿给院线一大笔钱。假设电影的票房不达标,那不好意思,院线已经收了一笔钱,独立电影不仅赚不到钱,还得亏了‘制作费’、‘包底发行费’。

  江志强说道:“老板说的这第一点,确实利大于弊,但我们的前提是,得拥有自己的稳定片源。光靠那些小制作,没有票房保障的明星,怕是很难扭转,甚至是弊大于利。”

  林正杰点点头,说道:“所以我才说第二点,那就是我们扶持香港的独立电影公司,像嘉禾电影那样,设有很多卫星公司,以此保证片源。这一点,我现在已经有了一个目标,那就是‘香港奋斗电影’,这是一家留学生回港创立的,创始人有黄百鸣、石天、麦嘉。”

  江志强说道:“我知道这三人的其中一人麦嘉,麦嘉已经组建好几个公司,最早的时候,麦嘉是在美国给外国剧组当副导演,后回流香港,与洪金宝、刘家荣创办了嘉宝公司。后来洪金宝很快回到嘉禾。”

  林正杰说道:“嗯,香港有才华的导演编剧很多,只要我们真诚合作,不愁没有片源。像是邵氏电影已经日暮西山,靠吃老本;嘉禾又已经拍了十年的功夫片,观众也该腻了。八十年代的香港电影,会朝着多元化发展,喜剧电影一定是最吃香,其次是枪战动作片.总之我说过,不管是邵氏,还是嘉禾,黄金期都已经过了。”

  江志强看着林正杰信心十足,很快也陷入这种气氛当中。

  随后,他说道:“那奋斗电影那边?”

  林正杰说道:“先等一等,万达院线的筹备工作进入正轨后,我们再谈!”

  “好”

  9月初旬。

  嘉华银行。

  “林先生,你抵押的这两幅地皮,是你上个月花费2400万港币购入的。如今你想贷款5000万港币,恐怕这不符合规矩啊!”嘉华银行的总经理刘灿松,苦笑道。

  不错,他们嘉华银行确实向林正杰和泰富集团抛出过橄榄枝,希望合作。

  只是没有想到,林正杰如此不讲道理,拿着2400万港币的地皮,要求贷款5000万港币。

  林正杰笑着说道:“刘生,如果我只是贷款两三千万港币,那我肯定选择汇丰、恒生、东亚,因为他们都是我们的老伙计,我们已经从他们手里贷款数亿港币。正因为希望多贷款一点,才想到多拓展一些合作银行.这两幅土地虽然是上个月买的,价值也确实是2400万港币,但一旦进入开发阶段,他们的价值便会大增,更何况如今香港地产正值旺盛。”

  言下之意,嘉华银行作为一家小银行,本来是进入不了泰富集团的眼。如今有这样一个机会,嘉华银行自然应该放宽条件。

  嘉华银行,历史可追溯至1922年2月2日,已故林子丰博士在羊城创办的嘉华银号开始。1975年,刘灿松购入嘉华银行超过三份之二股权,接管本行一切业务,开始进入新纪元,发展迅速。

  刘灿松思考起来,他希望嘉华银行发展更快,然后在八十年代争取上市。这样一来,他就需要结识香港的大企业、大商人。而那些人一般都有大银行支持,未必愿意合作。

  而林正杰是如今风头正劲的商界新星,所以他最近一直希望合作,并抛出橄榄枝。

  “林生,这笔资金的用途是?”

  林正杰说道:“用于暗购某家公司的股份,这一点请刘生放心,我们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还款绝对没有问题!”

  刘灿松顿时笑道:“原来如此.好,这笔贷款我们同意借贷,就用这两幅地皮抵押。我相信泰富集团的信誉和实力,更佩服林生年纪轻轻的手段!”

  确实稳赚不赔,专门狙击那些资产值远高于市值的企业,加上大股东控股不稳,这不就是稳赢的局面嘛!

  林正杰说道:“还请刘生保密我们公司的商业机会!”

  “这是当然,林生尽管放心!”

  刘灿松爽快的答应,毕竟他也不知道是哪家企业倒霉,会遇到林正杰这尊‘恶神’。

  实际上,刘灿松答应这笔贷款,不仅仅是因为林正杰说需要狙击某公司,而是林正杰和泰富集团如日中天的气势。就算林正杰不透露,他最终也会贷款。

  接下来几天。

  林正杰如法制炮,利用另外价值3000万的三幅地皮,再从恒隆银行贷款5000万港币。

  他找的合作银行,都是前世的‘问题银行’,最终都走向倒闭的银行。

  在林正杰看来,这种银行管理不善,再加上规模不大,一定更容易获取贷款。

  事实就是这样,这些银行见是林正杰和泰富集团前来合作,很爽快的答应贷出抵押物两倍的资金。

  这样一来,林正杰在一周时间内,利用价值5400万的新购物业,获得了1个亿的贷款资金。

  办公室里,林正杰叫来陈伟忠、何方塘两员大将,对借来的资金进行安排。

  “恒生指数、中巴的股价,今天多少了?”

  见老板询问,何方塘立即说道:“上午是恒生指数587点、中巴9.52港币每股!”

  林正杰点点头,盘算起来。

  中华巴士总股本是3700万股,市值就是3.52亿,市值不算高,甚至可以说大大被低估。

  当然林正杰还知道,中巴在北角的两个露天停车场(30多万平方尺),虽然目前是‘工业用地’,但很快就是住宅用地,不用业主交一分钱,就能改变性质。

  因为,由于城市规划后,不管是电车的总厂地段,还是中巴的露天停车场,都会自动转入规划后的性质。前世,九龙仓的‘时代广场’便是电车总厂地皮,也一分钱补地价没有。

  当然,此时这个规划还没有出来,不出意外就是这两三年时间。

  林正杰既然清楚未来的情况,自然更占优势,哪怕是作为中华巴士的大股东颜成坤,都没有他这个优势。毕竟你不知道公司的潜力,又怎么敢火拼到底呢?

  “从现在开始(9月6日),我们集中精力,暗购中华巴士的股票,给你5个月时间,我们需要16%左右的股权。但切记,不能打草惊蛇,引起颜成坤的警惕。”

  何方塘已经跟着林正杰两年时间,按章办事没有问题,他沉稳的说道:“没问题,我一定谨慎!”

  林正杰感叹道:“可惜,九龙巴士兼顾不到不过无妨,后面还有机会!”

  九龙巴士的市值很高,大概是5.8亿港币,足足高出六成。所以,目前很难兼顾到,但后面肯定还有机会,毕竟前世1981年才被新鸿基恶意收购。

  陈伟忠、何方塘大震,老板这是觉得泰富集团会有多少资金啊?

  不过他们对于老板借款的实力,还是非常敬佩的。

  陈伟忠这时候说道:“老板,最近股价有点不涨,要不要放一个消息出去,刺激一下!”

  不错,又长进,知道这里面的套路了。

  林正杰说道:“黄金什么价格了?”

  何方塘说道:“已经335美金每盎司了!”

  林正杰思考一番,说道:“你想办法泄露消息,就说我们投资黄金现货再获数千万的利润,隐晦一点,没有必要披露太清楚。”

  何方塘点点头,说道:“我明白”

  这也是事实,确实赚了很多钱!

  接着,林正杰安排道:“陈经理,万达院线那边安排2500万的资金,但不用一次拨入账户,江志强需要时,就直接给。”

  陈伟忠说道:“好,我明白。”

  接下来,林正杰继续在盘算资金,他每一分钱,每一天时间,都不想浪费。

  “何经理,将5000万资金,迅速买入和记黄埔、长实集团,五个交易日完成。我打算做一波短线,这两家公司这个月有重大变化。”

  “没问题”

  这样一来,林正杰心里踏实了!

  这5000万港币的资金,买入和记黄埔、长实,自然是盯着9~10月份的行情,特别是受‘长实收购和记黄埔’的消息影响,能赚一笔是一笔。

  陈伟忠问道:“老板,那五幅地皮的开发?”

  林正杰说道:“可以先设计规划,明年初一起开发。晚一点,我会集资一把大的,不会缺钱的。”

  五个都是小地盘,不值一提,本来就是来借款的。

  陈伟忠再无疑问,暗道原来老板一切都在计划中。

  下班后,林正杰来到亚洲证券,这里暂时又成为他的基地。

  不是马雅文这个女人吸引了林正杰,而是林正杰关心自己的个人投资事宜。

  林正杰有两笔三笔个人投资,全部是黄金:

  第一笔6000万港币以224美金每盎司买入的黄金现货,其中5000万港币是东亚银行的贷款;

  第二笔4000万港币以226美金每盎司买入黄金现货,本金全部是贷款;

  第三笔5000万港币杠杠至1个亿,从300美金每盎司炒黄金期货,本金全部是贷款。

  如今黄金涨至335美金每盎司,可以说林正杰本钱已经颇丰。

  “今天黄金涨6美金每盎司,又是大涨的一天。看样子,9~10月还是有机会涨到400美金的。替伱做的期货黄金,已经有一千万出头的利润.”马雅文为林正杰倒了一杯茶,并汇报情况。

  林正杰打量着马雅文傲人的身材,想起上次在办公室打她PP的时候,顿时忍不住捉弄。

  一直大手覆盖马雅文的丰盈的橘瓣,随后打算捏出水来。

  “说正事呢!”马雅文并没有多开,心口不一的说道。

  林正杰加大手上的力度,并说道:“这也是正事”

  马雅文感受到男人的目光异常,便说道:“那我们赶紧下班,我好满足大老爷!”

  林正杰不为所动,说道:“你都说下班,那些职员还不得下班,这偌大的写字楼,还容不下我们两个啊。”

  马雅文脸一红,坐到林正杰的怀里,说道:“不要嘛,这样以后怎么做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