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会演戏啊 第169章

作者:小时光恋曲

  二号,堪堪破三千万。

  《情书》的口碑逐渐发酵,排片上逆转势头,一路涨到了17.9%。全国各地每个城市的排片实际上并不一样,这里只能取一个大概数字,而《通天帝国》被挤压到了9个点以下,日票房更加惨淡,不足千万。

  三号这一天,两者票房达到了历史最高差,《情书》单日5400万,创下了《大地震》之后第二佳,而《通天帝国》滑落到700万。

  方沂率领主要演员,按照北上广深的路线通宵达旦的路演。《情书》电影存在明显的明星效应和传播效应,演员到场路演的效果比一般电影要好得多。按照中影的数据统计,不少人受到方沂的演讲鼓励,第一次踏入到电影院。

  到这时。电影圈终于反应过来了。

  有人单枪匹马,在还算热门的档期,用了个看似攒起来的班子,击败了港星云集,筹备数年的大制作。

  得益于角色讨喜,咸鱼刘在人气上再创巅峰,三天内在度娘搜索指数上狂飙到第一名,彻底终结掉此前“她这两年在干什么”的大众辨识空档期。

  但业内更注重全程控场的方沂。

  方沂有独霸国庆档的势头,而观众显然也买他的账。这件事情根本影响到了资本对现有电影市场的判断。

  和史无前例的大烂片《无极》不同,《通天帝国》是一部在水准线上的合格商业电影,制作精良,演员以港地男星为主,同时邀请了大陆小生、花旦出演。

  这种片子应该在档期中通杀的。

  现在可能要回不了本。太震撼了。

  有以下几种可能性:

  一、方沂的个人能力太强,不是原来的提款密码变了,而是他改变了规则,没有他就可以继续提款。

  二、港星整体而言过气了——这件事情陈昆自演了《画皮》、方沂演了《爱有来生》,到今年三大导通通用内地小生之后,已经被提了很多次。

  三、新的电影类型正在诞生,而且很受观众欢迎。旧有的类型片不再受观众青睐。

  也有从电影荧幕,这个电影市场的硬件源头来探讨答案的。

  ——10年大陆电影院线市场存在两大特征。

  荧幕数量少,增长快。

  大陆一共6200块荧幕,堪堪超过韩国,硬件建设水平严重限制了国产电影的票房表现。

  同样是头部电影,《大地震》的观影人次最终达到了1800万,而韩国本土的票房冠军拿到了1300万人次——大陆人口相当于韩国的27倍。

  增长速度世界最快,今年的荧幕数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5%。当前市场并不饱和,这代表同样质量的片子,哪怕什么事情都不去做,今年拿来放映会比去年多出15%的票房。

  《情书》就吃到了这种红利嘛。

  至少华夏影视的二王是这么给投资人讲的。“不要担心,比不过《大地震》——市场上的头部电影永远是华夏影视出品。”

  懂行的投资人问:“《大地震》的制作成本,和《情书》也不能放到一个擂台上吧?”

  “他们都是中国电影,怎么不能比。”

  “那么全球票房呢?大陆市场上《情书》确实被压了一头,算上日韩的呢,还有东南亚?是不是反超了?”

  “我们只算中国大陆的票房……《大地震》仍然存在优势。”

  “《通天帝国》呢?自从《情书》上映之后就开始腰斩……不不,那能叫腰斩吗,单日两千多万降到900来万——日韩市场直接被赶尽杀绝了。”

  二王只能说,“我们有《大地震》。”

  《通天帝国》是《情书》同档期的最大敌人,一开始的噱头就是亚洲全地区上映,和方沂的片子一模一样。

  还有一部《精武陈真》,那一部片子烂的不值一提。陈真的武力值能和美国队长互称一时瑜亮。

  华夏影视的摊子铺得很大,原本打算全方位封锁《情书》,任何一个地方都不能漏头。

  现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被戳成了筛子。

  华夏影视的通稿说,“《通天帝国》在韩国10月1上映后旋即成为周票房亚军,预计将吸引10万+观影人次……导演徐老怪,主演华仔都是韩国观众熟悉的阵容,在韩网上引起热烈讨论,片中通天浮屠、鬼市、无极观等魔幻场景令韩国观众大为喜爱……”

  这通稿没告诉的是什么呢,韩国人不过中国国庆节,这一周是韩国电影市场的淡季,没有大片上映。

  更不会告诉别人,就连韩国的票房冠军也是《情书》。

第303章 《情书》最佳镜头争霸大赛】

  随着电影热度的进一步提高,观众们自发的在网络上宣传《情书》,把自己的观影体验写成长文,三天内一共14万人次打分,发帖数七千余次。

  如果你在这时候上电影论坛,会以为所有人全是自来水。

  他们几乎为每一个主要角色都写了介绍小传,将《情书》电影容易被人忽略掉的隐线挖出来。

  首先是老尹。

  “老尹显然是在小尹还在京城打官司的时候,就从袁之华那里知道了这件事情。他刻意在儿子面前提起袁之华,刻意引导儿子去骑自行车……一辆很多年没有用的自行车,一个几乎丧失劳动能力勉强自理的老人,他竟然还保留了一瓶崭新的机油……”

  “大佬牛逼!”

  “膜拜大佬!”

  “——如果说,以上存在过度解读的可能的话,那么方导演故意在机油那里留了半秒钟镜头,他拿起机油后,李雪建老师也露出笑容,那就完全对得上了——方导二十岁这么细节,太细了。”

  “李雪建老师生涯塑造了很多代表性的角色,今后老尹也会成为他的丰碑之一……脊椎摔伤了的老尹,他竟然颤颤巍巍的站起来,对着大尹含泪的微笑,也难怪大尹崩溃掉了……我说不出当时看到的那种震撼、酸楚,我只觉得,足以和《焦》那部电影火车站回头匹敌……能载入中国影史的一个镜头。”

  关于这一点很多人并不赞成,《情书》值得记住的镜头很多,但载入影史的the chosen one(天选之子)只能有一个。

  影迷们势必要保住自己心目中的最佳。

  点赞数1450的一个评论认为:

  “重新穿上连衣裙的袁律绝对是最佳……不论你变成什么样,不论你要做什么,我仍然对你像以前一样……尹川在出租屋里边儿见到了委托人袁律,她的脸微红,脖子有紧张的汗,不自在的捏自己裙子,她好像很久没有穿裙子了,一开始并不敢和尹川对视……我保证这个人生只若初见的镜头,是同类型电影的天花板,因为是刘一菲和方沂。”

  “等等,为什么刘一菲的演技会这么好,简直不需要任何上下联系,就知道她是来见心爱的人……神仙姐姐终于也坠入凡尘了吗?她以前喊了几百声过儿,我没觉得她真喜欢黄小明哪怕一秒!”

  “——不不,你还忘了一个细节,她当时头发像学生时代一样弄成了马尾辫……我特地去看了第二遍才确认。十年前袁之华打算找尹川告白,她就是那个发型,而且角度,在门前等待的时间都一模一样……等片源放出来了,我要剪辑个人cp向电影,少女袁之华跨越十年的告白,她终于走进了尹川的家。”

  方沂的捍卫者同样不少。

  “在座的都是垃圾,我觉得方沂摘眼镜才是永远的神,而且不要上下文,不需要知道剧情,两三秒钟,邻家理工男变超级大帅哥——我直接苦等十年啊!二十年我都愿意!从今天起,要为方沂做白月光!”

  “方沂在镜子前痛哭也很好看呢,就喜欢这种疯批律师!把我拷进他家里去,千万不要判轻了!”

  “最震撼的不是骑自行车去往回忆吗!陈恺戈发了很长的一段文章吹捧这个镜头,说明业界内是认可的。”

  “不要提陈恺戈,太扫兴了。”

  “把周捷轮的《回到过去》和尹川骑自行车配一起吧,能做一个微电影了,周捷轮能不能和方沂合作啊,我好喜欢他们两个。”

  楼型渐渐变歪。充斥着对方沂和刘天仙的外表吹捧。

  豆办煞有其事的搞了一个《情书》最佳镜头大赛,吸引了一批还没来得及看电影的用户前来,影迷们精心挑选了总计三十六个镜头,随机打散,按照世界杯的淘汰制选出最佳。

  没有复活赛。

  方沂骑自行车回到过去那一幕兼具了视效、光线和颜值,他背上还有一个乖乖倚靠的大美妞,袁律这个角色的人设简直完美无缺,因而该镜头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荣获第一届也是最后一届大赛的第一名。

  此前最佳自行车情感镜头当属于《甜蜜蜜》,天王黎眀载着张曼钰穿行在市井间,那一段镜头被《第十放映室》选进了节目片头,百次千次的播放,默认为影史的代表作之一。

  但新一代的观众认为,《情书》以“瑰奇的想象,恰到好处的配乐,演员旖旎的化学反应,开创性的画幅变化”,足以取代《甜蜜蜜》的生态位。

  今后当爱情片里有骑自行车的镜头时,所有人会条件反射一样的想到《情书》,致敬《情书》,恐怕永远不能超过它——不论你是亚洲人还是外星人,你都会本能的感受到美。

  镜头配词:“如果你在自行车后座和宝马之间,选择了宝马,那骑车的人一定不是方沂。”

  ——这场网络活动引来了主流媒体的关注。《中国电影报道》在《情书》总票房单周拿到3亿后破天荒的再加一期节目,使得方沂成为罕见的连上两期六公主的电影导演。

  节目文稿经过删减后,发到了各类喉舌的文艺板块上,报纸杂志上到处都是方沂骑自行车的照片,他成了一种群体现象投射。

  “青春片力压商业大作的观影狂欢绝不是偶然”,“也许我们正需要《情书》一样的电影,它真实反应了这个时代年轻人对生活的迷茫,对爱情的渴望,对坚守本心的推崇——电影像是投入海里爆炸的深水炸弹,在岸边似乎只有沉闷轻响,而实际上它已卷起滔天巨浪,即将掀翻这一片海滩,你看到浪花的时候,你已经来不逃到高出避难……”

  六公主的画风还是和正台不太一样的,这段评论稍显中二。对应的应该是《情书》反超《通天帝国》之后,再无敌手,对所有片子都造成了虹吸效应。

  “节目最后,还要陈述一段陈恺戈导演和姜纹导演的寄语。不是给方沂的,是给自己的。”

  “那就是不忘初心。”

  方沂一时半会儿还没时间看这些吹捧的文稿。他跑完了京城所有代表性的院线,飞抵魔都某家中影旗下的豪华院线,这儿有一场300000000元的破冰狂欢。

第304章 演一点,会一点】

  砸冰!

  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活动,现在已经很难考证。

  有人认为这种情绪总要抒发出去,砸铁砸不动,砸玻璃怕伤人,砸砖不好收拾。

  最后只能选择冰块了——这是一种制冰机做出来的冰块儿。几乎没有气泡,很长时间也不会化,透光度极高。

  砸碎之后,不用去收拾,第二天就化成水气蒸发掉。

  此时《情书》的现场代表只有方沂一个人。

  刘天仙跑去参加《影视风云榜》,离方沂不远。她自从和《风云榜》的主持人柳言认识后,两人一见如故,发展成了半个闺蜜。

  刘天仙在社交上比较有分寸,她的一些朋友是圈外人,于是很少介绍她们和方沂认识(主要是读者不认识),柳言是难得的两人同时认识的人。

  其实还有一个,京城大妞蜜蜜嘛。

  中影的地位比较高,现场来了很多当地的影视公司代表捧场。这些代表被媒体围住,疯狂问怎么看待《情书》电影,搞得气氛很尴尬。

  能怎么看待呢?

  能捧场就不错啦。又不是自己产的片子,现在被吊起来打,杀人还要诛心吗?

  大家的参与度不是很高,没有节目效果。

  方沂和中影当地的院线经理一齐站在台面上,那经理退了好几步,把小锤子拿给他:“方导演,请。”

  见他没动手,经理给急出汗,“你才能砸。”

  3亿的冰雕很长,方沂觉得自己一个人在那砸显得太狂了,不是做人的道理。让那经理把台下的代表都请上来。

  经理一下子没明白到,紧张兮兮:“方导,你是嫌他们不热情,要批评他们吗?”

  “我是鼓励他们。”

  “用什么借口呢?”

  “你先请上来再说。”

  经理老老实实的把那些人挨个儿交上来,方沂见人齐了,这时候才说,“《情书》电影的成功,有赖于各位前辈以前开拓的市场,虽然现在风光的是我,但我其实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

  “3亿元,对《情书》是一个大事,对2010年就一般了,对中国电影更只是某个阶段的小成就,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大家都是电影人,都在这条路上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应该享受这一刻,今后让市场越来越好。它不仅仅是属于我一个人。”

  这些代表惊异的看着方沂,不敢想这是二十岁的人说出来的话。

  尤其还是一个年少成名的导演。

  这些家伙被给到了台阶,马上就热情起来了。台下负责摄影的师傅感觉现在气氛很合适,建议“可以砸冰”。

  这时候方沂可不会装模作样的让了,当先猛的一锤,砸碎了一个零。随后把锤子递交给院线经理,让他发给其他人。

  知趣的代表们立刻发出欢呼声,在记者的照片里,现场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

  这种场合也是有采访的,媒体对方沂的“3亿”解读很多,“方导,是不是因为档期的因素,《情书》几乎独占了国庆档档期,其他电影或多说少都提前上映了……所以你在排场上占了很大便宜。”

  又道,“如果没那么多排场,《情书》就不会有那么多票房。”

  这不废话吗,没有爸哪有儿?

  “这话谁说的?”

  “王忠磊。”

  还真是不害臊啊,话术太典了。

  中心思想大概是:

  方沂秒杀对手但难掩颓势。

  方沂这会儿没法和媒体聊档期是他开发的,其他人当时不敢冒这个险。只能回答说,“王总应该反问自己,如果《情书》和《通天》各自对换公映时间,结果真的会不一样吗。”

  记者又问:“《情书》几乎把国庆七天占全了,七号那一天的排场率飙升到了近50,怎么会有这么好的排场?而且调整的很快,因为第一天的排场才10多一天。”

  方沂叹了声,“这就是点映的作用啊。院线经理心里已经有了高预期,所以一旦正式公映后符合那个预期,就会不客气的增加排片。如果不采用点映,就算第一天成绩好,他们也会怕宣发给打了肾上腺素,要再观察一两天……但是很多片子等不起这两天。”

  他在记者茫然的眼神中调整了一下自己的语言,试图讲得更白,“相当于把‘观察调整’这个环节提前了。这种方式对于院线来说是好事,对国产电影的总票房也是好事,优化了资源嘛,本来屏幕就很少,还存在资源错配。”

  做完这采访,方沂开着车去接刘天仙吃饭。

  糖人的蔡益农携带旗下艺人约方沂聊聊事儿,可能也有蹭他热度的意思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