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乡下
然后,大灰狼骗开了外婆家的门,吃了外婆,又用计吃了小红帽……
这让人非常容易的就联想到了,几天之前在魔都发生的那一起新闻事件。
很明显,李寒的这篇《小红帽》,是专门为那一起新闻事件而写的。
发现了这一点之后,凡是细看了《小红帽》的家长们,无不感到极为的惊喜。
这个故事来得真是太是时候了!他们现在非常需要这么一个故事。
魔都的那一起新闻事件,让他们全都吓了一大跳。
自那之后,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嘱咐自己的孩子,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千万不要给任何人开门。也不要听信任何陌生人的话。
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不能听信。
而效果,让他们十分无奈,他们感觉效果似乎并不怎么大,这不禁让他们始终不能太安心。
现在,有了李寒的这篇《小红帽》,应该能够让他们安心多了。
因为,孩子们都是喜欢听故事的,当他们把《小红帽》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了之后,孩子们就会明白小红帽轻信大灰狼,外婆轻易给大灰狼开门,会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通过故事让孩子们明白其中的道理,显然要比他们苦口婆心的一遍一遍叮嘱更好。
家长们欣喜不已,同时又对李寒充满感激。
李寒特意为那起事件写一篇《小红帽》,真的是有心了。
全国的家长和孩子们,都应该感谢李寒。
然后,他们又迫不及待的在网络上分享,想让更多年轻的家长们,能够看到这篇故事。
“最新一期的《少儿趣味》大家都买了没?这一期强烈推荐大家购买。因为,在这一期杂志上,李寒专门为几天前在魔都发生的那一起新闻事件,写了一篇故事,叫做《小红帽》。这个故事一定要讲给孩子听。”
“《小红帽》是李寒写的?我刚刚翻阅的时候看到了,却没注意到是李寒的作品。我擦!我这就去重新看。”
“专门为那一起新闻事件写的?那必须要看看,我这就去买。”
“……”
李寒专门为那一起新闻事件,写了一篇叫做《小红帽》的故事的消息,在网络上传开之后,越来越多的人都去买了一本最新一期的《少儿趣味》。
其中不乏专门冲着《小红帽》去的人。
除了年轻的家长们,还有不少没有孩子的年轻人,又尤其是魔都本地的年轻人。
两天前的晚上,发生在庙会上的关于李寒的故事,依然还在被人津津乐道,现在李寒又专门为那一起新闻事件写了一篇故事。
这样的一篇故事,那是一定要去看看的,哪怕它只是一篇少儿故事。
看完之后,无数人感叹,李寒真的是有心了。
如此有心的一篇故事,自然引起了一些媒体的关注。
一时之间,全国各地都有媒体进行了报道,推荐所有的家长朋友们,都可以将《小红帽》的故事讲给自己的孩子听。
有纸质媒体,也有网络媒体,甚至还有电视媒体。
一众儿童文学作家们看到之后,无一不是羡慕又感慨。
一篇作品,被全国各地的纸质、网络、电视媒体,同时报道和推荐,这尼玛实在是太让人羡慕了。
同时又十分的遗憾和后悔。
魔都的那一起新闻事件,在全国各地都闹得沸沸扬扬,他们也都是知道的,甚至还在群里专门讨论过。
他们怎么就没有想到,要去为这起事件专门写一篇故事呢?
为什么人家李寒就偏偏能够想到?
难道,这就是全方位的差距?
当然,即便是他想到了,也去写了,也不一定能够有现在《小红帽》这样大的影响力。
因为,《小红帽》现在之所以影响力这么大,除了是专门为那一起事件写的故事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这篇作品的质量非常高。
即便是没有魔都那一起事件,《小红帽》能够达到的知名度,也一定不会低。
说到底还是人家的质量本就很高。
一众儿童文学作家们,并没有把握能够写出《小红帽》这样高质量的作品。
所以,这事情他们更多的,也只能是无奈感慨。
少儿趣味杂志社。
何婵兴奋对郝剑锋说道:“主编,果然如我们之前所料的一样,《小红帽》发表之后,我们《少儿趣味》的口碑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全国各地的家长们,感激的人虽然是李寒。但《少儿趣味》作为《小红帽》的载体,大家连带着对《少儿趣味》也同样是有些感激的。
自然而然,《少儿趣味》的口碑,就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
郝剑锋的心情也是极好,说道:“不仅如此,这一期的销量还必将再创新高。而且,恐怕还会达到一个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数字。”
何婵又道:“主编,这一切都源于我们上一次请李寒大大吃饭。”
郝剑锋感叹道:“是啊!我们不过请李寒吃了一顿饭,他却带给了我们这样巨大的好处。”
两人心里均是感慨万千!
第190章 打谷子与租地
缘溪村。
网络上关于《小红帽》的各种评价和议论,李寒也大致了解了一下。
看到家长们对于这篇故事,都表示极为的欣喜,李寒也十分高兴。
这样,也就不枉他特意推出这一篇作品了。
其实,前世还有一篇作品《小兔子乖乖》,也适合这一次推出。
这篇作品不仅是一篇故事,还专门编写成了儿歌,同样非常优秀。
但这篇作品表述出来的东西,稍微单一了一些,主要就是让小兔子们不要给大灰狼开门。
一番比较之后,李寒选择了《小红帽》。
至于《小兔子乖乖》,如果以后有合适契机的话,也可以推出。
两天之后,村里开始有人打谷子了。
整个村子瞬间给人一种,进入到忙碌状态的感觉。
既有辛苦劳作时的劳累,也有收获的喜悦。
现在村里打谷子,都是使用打谷机打了。不过,基本上都是使用人力打谷机,通过脚踩踏板,人力驱动。
虽然是人力驱动,但也比以前没有打谷机的时候轻松多了。
以前没有打谷机,全靠人力手打,村子里称为“手拌桶”,那才是真的累人。
且速度很慢。
现在有了打谷机,相对而言还是要轻松多了,速度也快多了。
一块稻田里,几个人分工协作,正在忙碌。
两个人割水稻,两个人“递禾把子”,也就是割下来之后放在一起的水稻,两个人脚踩打谷机踏板打水稻。
一群熊孩子则在田里已经打过水稻的地方,玩耍、嬉闹。
对大人们来说,打谷子是最辛苦、最累的时候之一,而对熊孩子们来说,则是最好玩的时候之一。
在水里摸稻花鱼、摸龙虾等等,玩得不亦乐乎。
又过了两天,饭店所有的装修工作、收尾工作全部完成,工期正式宣布完工。
更多的人开始打谷子,村里更加的忙碌。
然后,李寒家里也开始的打谷子了。
清晨,请的四个帮忙的人,早早的到了家里,吃过早饭之后,抗上打谷机、半桶、罗兜等工具出发。
老妈没有去,留在家里做午饭,中午要请帮忙的人吃饭。
然后还要在家里翻晒谷子。
谷子用罗兜挑回来之后,大多都是湿漉漉的,需要及时在太阳底下晒干。
太阳大的话,晒个两、三天差不多就可以收了。
来到第一块稻田,李寒、老爸和四个帮忙的人同时下田。
打谷子这玩意儿李寒已经轻车熟路,前世的时候,几乎每年都会回家打谷子。
用一句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网络上的话说,李寒打谷子那是凶得批爆!
开始干活!
割水稻,码成一堆一堆,下半桶,架打谷机、拉围子,一气呵成!
李寒和一个帮忙的人一左一右,分别用一只脚踩上打谷机踏板。
打谷机立马呼呼的转动起来。
然后,有节奏的持续踩动踏板。
接过旁边递过来的水稻,将稻穗一端有技巧的放到打谷机转轮上。
稻穗上的谷粒,一粒一粒不停的落进半桶里。
六个人分工协作,速度颇快。没用太长的时间,第一块田的水稻全部打完。
将半桶拖回田坎边,再将里面的谷子装进罗兜,两个人负责挑回去,剩下的人则继续去干下一块田。
干完两块田之后,回家休息,等着吃午饭。
院子里已经晒满了谷子,今天的太阳很大,短短的时间之内,谷子已经全都干了水汽。
中午的饭菜和丰富,李寒和老爸两人,陪着帮忙的四人喝了一杯。
吃过饭后,休息。
在水井里浸了一上午的西瓜,自然是少不了的。
下午等到太阳小了一些之后,继续去干第三块田……
等到全部打完收工的时候,天色还很早。
回到家里,将之前晒的谷子全部收了,新挑回来的谷子则摊开到院子里晾水汽。
晚上依旧请帮忙的四人吃晚饭。
饭后,李寒给四人开工钱,还每人送了一条池塘里的鱼,都是草鱼,五、六斤的样子。
除了工钱,还有鱼,四人全都非常的欣喜,不停的连声道谢。
之后才提着鱼喜滋滋的走了。
谷子终于打完了,接下来只需要再花个两三天时间,将谷子彻底的晒干之后,就真正的大功告成了。
第二天,李寒在院子里晒谷子,村子里则依旧四处都是打谷子的忙碌身影。
又连续持续了好几天之后,谷子才基本上全部打完。
走在村子里,原本黄灿灿的稻田,已经全部不见。只剩下一簇簇割剩下的,还呈绿色的稻杆,表明着稻谷刚刚被收割。
给人的感觉略微有一点点萧瑟。
来到村长家里,找村长具体商量租地的事情。谷子基本上已经打了,也该办这件事情了。
村民们都愿意将地租给李寒,所以对于李寒来说,只需要考虑要租哪些地就可以了。
不用每考虑一块地,都要先去询问一下主人家愿不愿意租?
这样一来,倒是方便了。
这一次李寒不打算租太多,租个十来亩就够了。
一部分拿来种植各种蔬菜,一部分则用来开发成开心农场。
既然都要扩大种植面积了,开心农场也就顺便一起弄了。
王昌、黄坚、杜如淳他们对此已经期待已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