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之路2010 第259章

作者:万里不独行

“可惜我的文学素养一般,没办法准备地描述出心里的那种感受。”

“后来鲍凡——这事儿你们早晚会知道的说出来也无妨——他是这次交易的财务顾问和中间人,他在休会的时候开玩笑地说了一句话,我却认为形容得非常恰如其分。”

“BAT就像天上的神仙,看着人间在打架。”

第472章 这不科学

2015年的1月份,整个科技行业可谓是热闹纷呈。

其中跟林一关系最大的一件事,也是他花了大量精力试图去阻止,最终却还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发生的,自然是嘟嘟打车跟快嘟打车官宣合并。

对林一来说,如果有什么地方能够证明他的出现对这件事情造成了影响的,可能是这次双方没有选择在情人节宣布合并,而是提前到了1月下旬。

从这个时间来看,他们应该是谈完条件之后立刻就公布了,没有为这次合并挑一个日期做成营销事件。

林一不知道嘟嘟跟快嘟的合并条件谈成了什么样,但从这个过程持续了至少三周来看,即使有着两位马老板的谕旨,恐怕这场谈判也绝对谈不上顺利。

至于自己给吕传卫的那些条件,最多不过是在跟嘟嘟的谈判桌上拿出来被当作筹码,反正万里出行从来没能坐上那张桌子。

那天林一跟刘简妮离开之前,吕传卫还跟他感慨了一句“如果当初是快嘟打车收购了大黄峰,不知道结果会不会不一样”。

这话听起来特别像是项羽乌江自刎的时候说“天要亡我,非战之罪”,属于是强行挽尊。

林一很想说声“不会”,但还是没干这么无聊的事情。

虽然这件事情发生得很突然、很意外,导致吕传卫都变得意兴阑珊,但是林一还没有丧失斗志。

他还在为此而努力。

想到那一句“BAT是天上的神仙”,林一能够拿出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回京去熊厂找李罗宾求助了。

公允地说,到目前为止熊厂和李罗宾本人对于万里出行都是非常支持的,但他这次没有爽快地答应。

“林一啊,虽然这件事情我是很想帮你,但是我也没办法插手A厂跟鹅厂的事情啊,你希望我怎么做呢?”

“我想要一个当面向马杰克提出万里出行对快嘟打车的合并方案的机会,我保证一定会比嘟嘟的更好。”

李罗宾既没有过问他的合并方案,也没有质疑他如何保证,只是一脸为难地表示:

“林一,以我的身份怎么跟马杰克去说这件事呢?这件事恐怕没有你想的那么容易。”

“万里出行现在遇到的这个问题确实很棘手,但是我想嘟嘟打车之前一整年几乎都屈居于万里出行之下,但也没有怎么掉队,这件事情是不是还有别的解决方式呢?”

林一知道李罗宾的性格比较委婉,他这么说其实已经是态度鲜明地拒绝了林一的请求了。

虽然很遗憾,也在意料之中。

熊厂对万里出行和对林一的支持当然也不是无限度的,何况在李罗宾看来即使他插手也不会有什么改变。

如果能有一个面陈马杰克的机会,那么林一就算是自取其辱他也会愿意去的,但是李罗宾显然不这么想。

林一心里面吐槽李罗宾的性格太温吞吞了,不够豁得出去。

也就是他出生得早,在互联网行业里面卡位的时机恰到好处,换成现在创业的话早就死八百回了。

不管怎么着,李罗宾毕竟是他的金主而不是他的手下,林一没办法强迫他做事,而万里出行又拿不出别的办法来阻止,所以那个不想见到的结果还是发生了。

这还不算完。

1月份行业还发生了别的大事,而且雪上加霜的是,对于万里出行来说依然不算是好消息。

上个月刚刚露了一把大脸的Uber又搞出了新闻,宣布通过可转换债券向高盛集团融资16亿美元。

16亿!

林一忍不住吐槽:“柳清还在高盛的时候曾经过来忽悠我们,说高盛愿意在打车行业上投入20亿美元用于培育市场。”

“原来她也不是信口开河,高盛还真的准备了这笔钱,可惜他妈的不是给我们准备的。”

万里出行的几个合伙人都感受到,林一最近的粗口越来越多了,这可能是他的精神状况的一种体现。

“Uber去年12月融资18亿美元,今年1月份又融资16亿美元,也就是说两个月内他们的现金储备已经增加了34亿美元。”

“钱他是不愁了,接下来怎么花呢?”

“除了在这个巨大的市场上进行投入,卡兰尼克不可能会有更好的故事讲给投资人听了。”

考虑到这件事情的紧迫程度,林一的话都称不上是预言了。

Uber虽然有钱但是摊子也大,其实让他极为紧张的还有,嘟嘟跟快嘟上一轮融资分别是7亿跟6亿。

虽然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但是此前三家都没有打大仗,也就是说这笔钱的大头现在到了程惟手上,已经明显超过了万里出行的8亿美元。

想到这里他简直夜不能寐,最近几乎每天都在跟刘简妮商量下一轮融资的事情,拼命设想出每一种情形变化之下万里出行应该采取的应对方案。

不过林一并不是唯一失意的人。

创业圈里面的形式变化得太快,林一的朋友——每团王星也在这个月宣布了7亿美元的D轮融资。

按理来说应该是个好消息,但事儿要结合起来看。

几乎同期,林一当年做随便外卖网的老对手,现在仍然顽强地与每团对抗的张旭濠宣布了饿了吗完成金额为3.5亿美元的E轮融资。

听起来好像只有每团的一半,那岂不是优势很大?

账不是这么算的,因为每团的对手可不是只有饿了吗一家,它最主要的业务是团购啊。

双方上一轮的融资金额可以作为一个参照,那时候每团的融资是3亿美元,而饿了吗只有8000万。

果然,团购双雄中的另外一家,点评就出现在了饿了吗这一轮的融资名单里,其他几家分别是鹅厂、狗厂、红山资本等。

稍微了解江湖恩怨的一眼就能看出来,全是鹅厂系的主力。

也就是说,饿了吗这一轮融资的实质是,鹅厂系精锐尽出,大笔支援外卖市场围剿A厂系的每团。

林一对于王星倒是没有多少同情,他唯一觉得特别不爽的一点是:

明明鹅厂跟A厂都已经互相不对付成这样了,为什么他们偏偏还能在嘟嘟跟快嘟合并的事情达成一致!

这不科学!

难道柳千金的能量真的那么深不可测,可以让几乎是水火不容的两位马老板都要捏着鼻子握手言和,亲自给她抬轿吗?

第473章 黑暗森林

“你太偏激了。”

王星一副过来人的样子指点起来,“做决策最重要的就是时时刻刻保持冷静,不要让情绪影响你的判断。”

林一现在是在每团的办公室里面,因为最近万里出行跟每团的情况似乎都不太妙,所以他过来串串门。

而且已经快到年底了,本来就是联络感情的事情,自从上次“坦诚相见”之后他们俩倒是熟悉了很多。

“你说的轻巧,那你说说为什么鹅厂跟A厂在你这里还打生打死,到我那里却又能冰释前嫌了?”

王星并没有推辞,他不是单纯在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帮林一总结教训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对照自己的做法。

“在合并快嘟这件事情上,你说犯了两个错误。”

“第一点是没有找对人,你认为吕传卫是最好的突破口所以在他身上动脑筋,但是却忽略了高层路线,不认识马杰克并不是借口,因为事在人为。”

“第二点是失去了最好的时机,如果吕传卫能够早一点对快嘟死心的话说不定你还有机会的。”

“但是他实际上是对A厂死心才决定放弃,然而A厂同时也对他死心了,那个时候马杰克应该就想好了。”

“这些分析都不算错,既然你能想明白这两点,那你怎么会不明白鹅厂跟A厂为什么能合作呢?”

林一拱了拱手:“请多指教。”

“其一,在补贴大战之前程惟的嘟嘟打车一直是行业的领头羊,不过在这次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意外中屈居于万里出行之下,鹅厂岂能没有想法?”

“其二,A厂对于快嘟打车长期不见起色已经失去了耐心,我认为之前那轮融资就是转向合并的信号。”

“你认为A厂出6亿美元撑快嘟打车是为了面子,其实人家已经准备好要拿这个数当作谈判的筹码了,可惜那个时候你的心思都在吕传卫身上。”

“这两点是他们各自的内因,外因就是Uber历史性的融资成果太吓人了,两个月34亿美元啊,所有人都意识到只有合作才有出路。”

“有了这些条件,接下来才是程惟和柳清的来回奔走,程惟是A厂老部下,柳清的家世和前高盛银行家的身份,也许都是有用的条件,但肯定不是充分条件。”

王星是个聪明人,但不是说这些道理林一自己就想不到。

不过他承认,快嘟被嘟嘟合并这件事情让他觉得很有挫败感,所以短暂地出现了心态失衡。

林一本来想着借合并快嘟的东风彻底甩开嘟嘟打车,这样的话后面的路只要按照上辈子的经验往下走就可以了。

现在,他终于进入了未知的黑暗森林,不得不面对无穷变数。

“打车行业真的是邪门,最开始的时候是嘟嘟、快嘟跟大黄峰三家争锋,我合并大黄峰之后媒体称之为三国杀2.0。”

“后来Uber从美国来横插一脚,还没怎么大打出手,嘟嘟把快嘟给合并掉了,又剩下了三家,现在已经有人称行业进入了3.0时代。”

“然而好像什么都没变。”

林一无情吐槽,可不是什么都没变化么,自己一下子又重新沦为了三家里面最穷的那个。

王星看他这个样子就知道林一已经调整过来了,于是也不再开导,而是感兴趣地问道:

“那这个3.0时代你有什么新的准备?说实话打车行业的竞争方式太粗糙了,如果是一味用补贴来拼消耗的话,那你现在的财力是很危险的。”

林一自然有一些想法,他今天来找王星并不是单纯闲聊的,就是自己下一阶段计划的一环。

这个人很重要。

他对于算计王星并没有什么心理负担,因为他也没打算坑蒙拐骗,有些事情是本来就要发生的。

现在时机未到,所以他没有多说,只是反问道:

“补贴是很粗暴,但是大家都烧钱的情况下是避免不了的。我知道你一向觉得每团不是靠钱多杀出来的,但如果每团真能免俗的话,你融7亿美元要这么多钱干什么?”

要知道当初高岭资本的张雷塞给东哥一笔钱,让他在全国各地兴建物流基础设施,用配送效率确立了狗厂独一无二的护城河,这个代价是多少呢?

才3亿美元。

其实IT行业越来越高的融资金额并不代表科技进步或者商业模式领先,纯粹就是在市场繁荣热钱不断的情况下给这些资金找了个去路。

听起来高级,原理跟炒房没区别。

企业获得了资金成为独角兽,创业者吹高了估值实现财富自由,风投机构靠着账面上的浮盈心安理得地收取高额管理费,还可以继续出去忽悠有钱的冤大头。

赢,多赢,大赢特赢!

王星并没有反驳林一的话,而是强调:“每团跟万里出行的情况有很大不同,认为每团这轮融资失败的明显是外行。”

“因为每团还牢牢保持了市场份额领先的优势,在估值上也一直远远超越点评和饿了吗,如果每团需要的话随时都可以拿到更多融资。”

“换句话说,点评和饿了吗之所以能拿到那么多钱是因为他们只值那么多钱,而每团只拿了那么多钱是因为我们只要了那么多钱。”

“在业务上每团的优势是无法撼动的,就说每团是一家公司,而点评和饿了吗是两家公司,协同效应就是比不了的。”

这话听着有点装逼,不过林一知道不算假话,他觉得有点好笑的是:

“熊厂你是绝口不提啊。”

李罗宾拿下糯米之后又在林一的建议下推出了熊厂外卖,现在几乎是跟每团全面对线了。

王星随口评价道:“BAT当然是庞然大物,但大公司病也很明显,我不认为熊厂直接下场会有太大的竞争力。”

这家伙的语气还挺轻松的。

不过林一也无心帮自己的金主正名,他非常突然地问道:“我听说每团曾经跟熊厂讨论过合并的事情?”

王星没觉得意外,他以为林一是从熊厂那边听到的消息。

“是有这回事,但是李罗宾瞻前顾后一会儿计较各自的估值,一会儿又舍不得控制权,这事儿就算是吹了,而且据我所知熊厂跟点评也谈过。”

“现在随着熊厂自己运营自己投入,显然是不打算走这个路子了,短期之内的行业格局会跟打车软件一样,三足鼎立。”

“好,很好。”

林一又抛出了一个问题:“那你跟点评讨论过吗?”

第474章 你不了解我

林一这个春节过得跟去年很不一样。

去年的时候,因为补贴大战正在紧张的时候,所以他回家的时间特别短,基本都没有感受这个年节的氛围。

今年呢,他在家的时间更加充裕了,但是心里的压力却有增无减,因为去年形势紧但万里出行占了优势,今年反而是落后于人了。

当然了,尽管林一在公司内部一再地强调紧张,但其实也没有到一夜之间天翻地覆的程度,工作也得慢慢做。

1月份嘟嘟除了合并快嘟这个爆炸性新闻之外,还推出了一项新业务,叫作嘟嘟打车企业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