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祖龙假死,我截胡后宫美人 第54章

作者:黑寂灭

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理由拒绝,因为所有人面对这样的邀请都不会拒绝。

始皇赶忙转移话题:“你只是十二公子手下的人,能决定的了什么人做官吗?好像只有陛下才能任命官员吧。”

闻言,董仲舒一顿。

原来他如此犹豫,是担心我不能任命他啊。

于是耐心解释道:

“我自然是不能直接任命你的,不过我是当今中丞相,主持改革一时,自然有推荐人才的权利,而且老先生是真的有才能,十二公子定能看到的。”

“只要老先生先委屈一下做个县吏,不需要一年,十二公子登基后,我在推荐你到朝堂上来。”

“十二公子必定会赏识你,他日绝不会止步于此。”

“不知先生考虑的如何?”

嬴政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答了。

想不到他还有这样的一天,被一个儒生看中了才能让他做官。

正想着如何拒绝。

朕还有要事要办,哪里有闲工夫做个县吏?朕要的是被那个逆子夺走的江山。

“多谢董相抬爱,老夫心领了,并不是老夫真心要拒绝,而是我还有事要办,实在是没有时间啊,真是辜负中丞相好意了。”

董仲舒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竟然直接拒绝了?

当了官那就是前途无量了,怎会有人拒绝?

难道说老先生嫌弃县吏的官职太小了?

绝对不行,遇到一个如此有才能之人决不能轻易放过。

一定要留下他。

“老先生,您不要嫌弃官职太低了,只需半年就会将您提拔上来的,我自然想让您可以在我身边的。”

“这样,先不着急,等你处理了自己的事情,再好好考虑一下,等考虑好了,就可到咸阳城来找我,等到那时我一定给你找一个更高的官职,甚至是六部的官职都可以。”

“我给你写封信,到时候你做任何决定都好,可否?”

看到董仲舒依旧不死心,始皇正要直接拒绝,脑海中却想到了一个更好玩的决定。

于是正色道:“我的确有要事要处理,可能再看到董相时要到八月了。”

听到这里,董仲舒更兴奋了。

果然,老先生就是觉得县吏的官职太小了。

他肯定是想到六部任职,不然一定会直接拒绝我的。

也怨不得董仲舒如此心急,实在是他身边可用之人不多。

改革思想正是初期,而天下读书人依旧是腐朽顽固之态。他想做一些事,都要亲自去做。

眼前这位老人虽说推崇法家思想,对儒家思想并不是太赞同,不过看待问题却是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

想必跟着自己以后,一定能成为他最得力的帮手。

想必老先生也会改变自己的想法,重新认识儒家学说和法家学说。

董仲舒大手一挥,让年轻掌柜拿出最精细的纸来。

“老先生,我写下几个字,你暂且收好,等你处理好事情,就拿着此信来咸阳找我。到时候再说给你官职的事。”

说着董仲舒那些笔,在那张纸上写下三个字:董仲舒。

等墨迹干了,将纸折好放入一个信封中,教给了始皇。

始皇笑着接过了那封信,心里却冷笑一声。

“董丞相是吧,我一定会记得你的话的,八月份定会来找你。”

“好。”

董仲舒大笑。

“那我就在咸阳城等待老先生的来临了,若是没有按照约定给老先生满意的官职,老先生可向十二公子说明,让十二公子降罪与我。”

“好,君子之言。”

“老夫定会在八月份来找中丞相。”

嬴政笑容的背后藏着刀子。

哼,就让你在得意一会。

等到八月份见了,你若是诚信认错喊我爷爷,说不定朕还能给你留个全尸。

始皇并没有打离开,因为他还有很多事情要问。

于是接着说道:“董相,现在可否解释一下十二公子如何推行这新思想吗?”

董仲舒得到了嬴政的保证,心里美滋滋的,于是更兴奋的说道:

“若是之前,仲舒是不能告诉您的,毕竟涉及到大秦机密,若是让旁人知道了说不定会危害我大秦,不过老先生不是这样的人,这一点仲舒是相信的。”

“其实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仲舒就挑选一些重要的给先生说吧,正好您也可作为参考,以后定会接触到的。”

第82章 以天下为棋盘

嬴政自然是能听一点就听一点,越多越好。

好不容易遇到了一个对那个逆子来说是个重要的手下,而且还不认识自己,他这一路上还害怕会有人认出自己来。

不然,他也不能继续装下去了。

嬴政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理解。

于是董仲舒缓缓开口道:“十二公子曾说过,百姓是大的根基,必须根据百姓的心意进行改革,以百姓为本,这样才能让大秦更好的发展。”

“以百姓为本?”嬴政皱了皱眉头:“很多百姓只会种地,他们如何让大秦更高的发展?”

“若是这样说的话,那些读书人听到了会作何感想?”

“若是只靠百姓,那么这大秦就不需要读书人了?”

董仲舒摇了摇头:“自然需要读书人啊!只是这读书人比较少,普通百姓比较多,老先生有没有想过。”

“若是这些百姓也能成为读书人呢?”

让百姓也成为读书人?

始皇认为这只是异想天开,他们大部分人能种地吃饱就不错了,每天面朝土地背朝天,哪里有时间去学习,哪里有多余的钱去学习?

若是遇到灾荒之年,百姓们或许要卖儿卖女才能勉强维持生活。

能读书学习大部分是王公贵族才有机会做的事,他们可以请当地有名的读书人做私塾先生。

就算普通百姓想让自己的孩子读书也没有这个机会。

不管是请私塾先生,笔墨纸砚还是买书来看,都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读书可是贵族人才能做得起的事!

“普通百姓连余粮都不多,哪里有钱供养孩童读书?他们大多数认为读书并不能填饱肚子,只有在天地里劳作才是最要紧的事。”

始皇摇了摇头,让天下人都读书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老先生不必着急,我大秦国力在十二公子的带领下日渐强盛,百姓们不仅吃饱还能囤下余粮,这样大秦子民也会越来越多。”

“朝堂也会建立学宫,每个县郡还有咸阳城都会有,从孩童到少年,甚至弱冠之年都有机会读书。”

“再多选一些有能力的先生,让愿意进入学宫的孩童们都有机会读书。”

“在每县城中,一位先生同时给十多个孩子解惑,这样以来学费到每个孩子身上也不多,百姓们都能承担的起的费用。”

“在郡城中设立中学,从孩童中挑选更优秀,或者有能力继续承担学费的孩子入学,学习的东西自然也会更高深一些。”

“咸阳城的学宫则入学门槛会高一些,按照这样一直发展下去,百姓们就会发现那些读书多的孩子们,眼界更高,学识渊博可以到咸阳城做官。”

“你说他们会不会将孩童们送去学宫读书呢?并且,十二公子为曾说过,只要百姓们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就算全家人挨饿也会将孩子送去学宫的。”

“读书改变命运,不只是皇亲贵族才能做官,普通百姓只要有学识也能做官,这样他们就看到了以后的希望,努力摆脱现在的阶级,摆脱穷苦的日子。”

“这些人祖祖辈辈都是普通百姓,他们清楚这样的生活有多苦,就算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和代价,也会让孩子有机会读书。”

“这就是十二公子想出的应对之策,改革也是减轻了百姓赋税和苛政,若是一直压迫百姓,他们早晚有一天会造反的。”

“因为现在他们没有改变命运的机会,一直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必定会引起百姓的不满从而引发暴乱,就算我大秦儿郎们英勇无畏,他们能将长戈对着自己的家人吗?”

“不会,他们甚至也会跟着造反。”

这……

始皇整个人都愣住了。

这大秦竟如此波涛汹涌吗?

百姓们正在被逼的造反吗?

朕一直以为只有六国余孽才会有反秦之心,没想到百姓的力量才是最大的。

想到这里,始皇不知何时额头已经冒出了冷汗。

要是小十二没有想出这样的对策,若是朕真的驾崩了,大秦会变成什么样?

他根本不敢想象。

他又想着董仲舒说建立学宫的事情。

孩童,少年,弱冠之年,学宫?希望?

百姓们真的会为了打破现在的阶级什么都会做吗?

他生来就是皇子,哪里体验过百姓们的生活?更不明白这阶级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整个大秦都是自己的,他又何曾接触过底层阶级人的压迫?

始皇刚刚惊醒过来。

原来百姓们想打破阶级才是最重要的。

谁甘愿成为大秦最底层的人呢?谁不愿成为大秦官员一生荣华富贵呢?

按照大秦旧律法,想要建立功勋封爵,就只能看战场上斩杀敌人的头颅。

然而大秦十多年未曾有战事,唯一向上的路被堵死了。

长期被上层阶级的人压迫,他们就会想到推翻贵族的统治,自己成为上层之人,

只要给他们一点希望,他们就不会用暴力手段解决了,动力也就更足了。

这动力绝对比拿着鞭子监督工匠们建阿房宫,修长城更快。

此时,始皇总算是想明白了。

只要给百姓们希望,他们就会卯着劲干!

同时他也想到了一件事,百姓们生活富裕,每个孩子都能读书,那大秦将会变成什么样?

嬴政一惊:“要真有那么一天,大秦必定处处都是有学识有眼界之人,必定将大秦带领到一个空前繁华的阶段。”

“这学费的事情解决了,那读书人必需的笔墨纸砚也需要不少的银两啊!”

闻言,董仲舒并没有过多的解释,只是指了指他们身边的这些东西。

很明显,这是在告诉嬴政,这些东西他已经准备好了。

始皇顿时一惊。

原来是这样!

怪不得那个年轻抄书官说这新纸能承载我大秦文化。

始皇仿佛从层层迷雾一种看到了一束光照进来。

原来这新纸也承载了百姓的希望,

原来这一切都是在为大秦的发展做准备。

仿佛注定失败的一盘棋摆在嬴政的面前,不同的是这棋盘就是大秦,而百姓,文武百官皆是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