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运竞斗:我每抽必中历史名将 第21章

作者:无声听惊雷

武田信玄青筋暴起:

“你们,究竟是什么人?”

系统的介绍适时响起:

【徐达】

武力:90,

智力:85,

统率:93,

魅力:83,

生平简介:

1332年-1385年,字天德,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淮西二十四将之首。

徐达出身农家,元朝末年,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

1363年领兵大败陈友谅;1367年消灭张士诚。

同年,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常遇春一同挥师北伐,一举推翻了元朝的统治。

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灭亡元朝。以后,连年率军清扫元朝残余势力,将元人彻底赶回北漠。

官至太傅、封魏国公。

徐达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被称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

……

【常遇春】

武力:94,

智力:76,

统率:86,

魅力:83,

生平简介:

1330年-1369年,

常遇春出身于贫苦农民之家。因不甘心于老死田间而习练武术,体貌奇伟,身高臂长,力大过人,精于骑射。

1355投奔朱元璋的义军,每每亲自冲锋陷阵,勇冠三军,人称【常十万】,

与徐达堪称黄金搭档,两人共同助朱元璋荡平中原,攻入元大都,北逐元廷。

常被后人追颂为明朝的张飞、万人敌,与徐达并称【军锋冠】;

朱元璋曾赞常遇春:当百万之众勇敢先登,摧锋陷阵,所向披靡,莫如将军遇春。

……

徐达、常遇春共有特性:

【军锋冠】

当两人同时在战役模式出征时,武力上升15%,统率上升10%,部队士气上升20%

这一大段介绍播报,再加上战场上徐、常二人枪挑武田骑兵如砍瓜切菜的勇武,让脚盆国国民们下巴全掉到了地上:

“有没有搞错,华国明朝哪来这么强的武将?”

“两个人的武力都比武田信玄大人还高,这合理么?”

“而且还有【共有特性】,加上之后武力直接突破100,这怎么玩?”

“这不是明朝版本的关羽和张飞么?!想不到三国之后的华国依然猛将如云!”

这时有很多华国的观众提问:“谁是关羽、张飞?”

“额,如果你们以后能恢复到三国时代的历史记忆,就知道了。”

第22章 武田覆灭,朱元璋的算盘

主干道的中点,三千【武田赤备队】轻甲骑兵如跌落的樱花,片片凋零。

【军锋冠】的一万大明重骑碾过之处,尽成肉泥。

面对眼前无法挽回的颓势,武田信玄崩溃了:

“不可能!

我手下这支熟习【风火山林】之道的【武田赤备队】,纵横战国十年未逢敌手,怎么可能就这样溃败掉,我不服!”

常遇春一边冲杀一边嘲笑道:

“不服也没用,你们就这个水平,我徐老弟简简单单一招疑兵之计,就把你们骗得调了头,露出了屁股,哈哈~”

徐达倒是很认真地回答武田信玄:

“要我说,你的败因在于你只学到了孙子兵法里关于“风林火山”的前四句,

却不知道它的后两句比前两句更为精髓:

【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意思是——

运筹帷幄变化间,像阴云遮蔽日月星辰一样,使敌人难以琢磨;

一旦行动起来,便犹如万钧雷霆、迅猛势不可挡。

当你探到两条小道上升起烟尘时,只想到我们是不是会绕后突袭,

却没想到这就是一出引诱你回头救援的假象,

反之我与常将军则充分贯彻了【难知如阴,动如雷震】的要点,既隐秘又迅猛地出城,扑咬住你的队尾,

事到如今,你再作什么调整,都已经没有意义了。”

武田信玄的表情顿时木然:

“【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我看的【孙子兵法】版本,怎么没有这两句?

无良书商坑人不浅!回去我就把全甲斐国的书商砍了!

欸?

好像有点不对,现在的状况,我还能回得去么?”

正当武田信玄万念俱灰之时,后方传来了德川家康的声音:

“武田大人,别放弃,我来帮忙了!”

德川家的十字弓兵队终于姗姗来援。

武田信玄不知是欲哭无泪还是热泪盈眶:

“家康老弟啊,你总算来了啊,我的骑兵队都快全军覆没了。”

“信玄大人,你再挡一会儿,

反正你的赤备队都已经成了残军了,不如留在中间帮我的弓兵队阻挡一下明军,

我这就组织一波齐射,帮你的部下们报仇!”

“真的?”

武田信玄将信将疑,不过也别无选择,只得愤然让所剩不多的【武田赤备队】继续当一会人肉盾牌。

“德川十字弓,齐射!”

随着德川家康一声令下,天空中划过一波密集的箭雨,冰雹般砸向明军骑兵的头顶。

“举盾!”

徐达反应迅速,立即鸣鼓号令军士们顶起马背上的圆盾,减少弓箭损伤。

盾牌上很快插满了箭,得益于及时的反应及出色的防护,明军骑兵损失寥寥。

武田信玄眼看明军攻击稍微迟滞,大喜过望:

“压制得好!家康老弟!

再来几轮掩护齐射,或许我们就有机会趁机撤退回大本营了!”

然而满心希望等待下一轮掩护的武田信玄,一直等到自己的最后一队手下落马,也没再见到一根德川家的箭矢。

【甲斐之虎】武田信玄愤恨地捶胸顿足:

“槽泥赖赖的德川家康,竟然把我当挡箭牌,自己先跑了?!

我即使下到九泉地狱,也不会放过你!”

两杆锋利的长枪,从他胸膛透体而出,

【甲斐之虎】,卒。

徐达和常遇春这对【大明双璧】齐齐收枪:

“你国人心不齐,各怀心思,如此军队,怎可得胜?”

……

与此同时,北平城头。

正在脚盆军队一片大乱的时候,

姜子凡所在的我方大本营【北平城】,正在唱着空城计,

硕大的紫禁城,空无一支守军,仅有两个看门的佝偻老兵在风中吐槽:

“怎么搞的,城内一点驻兵都不留,万一敌军来了怎么办?”

“就是啊,老朽看大门这么多年,如此胆大妄为的用兵还是第一次见。”

姜子凡翘着二郎腿坐在城头刷着短视频,丝毫不慌,

一旁的【义军首领】朱元璋更是淡定,凑在姜子凡旁边,偷看一些明代后续的历史,看到后来脸色越来越不好看:“擦,这脚盆国以后居然祸害如此之大?看来得斩草除根!”

其中一位老兵实在忍不住问:“朱首领,天选者,我想问个问题,徐达和常遇春那两员副将,虽然的确看得出是猛将之资,

不过,第一回合战斗就把手头全部一万兵力交给他们,会不会稍微有点冒险了?”

姜子凡知道看门老兵的意思,

只是他们还不知道,旁边的【义军首领】朱元璋有多么胆略过人,也还没知道徐达和常遇春二将的重量级。

朱元璋抬头看了眼战场的方向:“我朱重八向来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要不然怎么镇得住诸多名将。办大事要么不出拳,只要一出,就要出得够狠,

这是历代成功君王和统帅的必备素质,天选者,你说呢?”

姜子凡笑着补充道:

“就放一百个心吧,

武田信玄和德川家康在脚盆国历史上本来就积怨极深,

德川家康甚至被武田信玄吓尿过裤子,

加上脚盆国人本性就喜欢互捅刀子,你说这两人怎么可能勠力同心地应战我们,

只要借机抓住其中一人的尾巴猛打,

不是武田信玄卖掉德川家康,就是德川家康送掉武田信玄,

脚盆军这一回合,必定会被我们断掉一边手臂,不信等着看吧。”

老兵还是将信将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