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逍尘子
“如意啊,你说,官家还是官家吗?”
“啊!”侍女如意顿时愣住了,不知道娘娘为何有此一问,喃喃道,
“官家就是官家,还会是什么?”
“是啊,还能是什么?”
王皇后再次轻叹一声,却是没有再说下去。自得官家继位以来,不但将从前那些恶习尽都抛却,专心治理国事,更是对自己关怀备至,仿佛换了个人似的。
官家对自己很好,恩宠无限,便是曾经宠爱的郑贵妃和王贵妃也远比不上。只是,不知怎的,心中却总感觉有些不真实,仿佛做梦一般。
“有件事情,婢子不知当讲不当讲。”却在此时,如意似是想到了什么,忽然开口道。
“你是本宫最信任的人,有什么事便直说。”
“多谢娘娘。”顿了一下,如意方才接着道,
“官家一直不纳新人,又对娘娘甚为恩宠,自然引得其他人妒忌。奴婢听闻,郑妃娘娘打算将身边服侍的两位侍女送与官家。”
“竟有此事?”
王皇后秀眉微蹙,郑贵妃身边确实有不少美貌侍女,不过,尽都是出身自贫寒之家,实非合适的人选。
当然,若是官家喜欢,倒也未尝不可,只做填充罢了。只是郑贵妃此举怕是并非那般简单,是想要通过此事达到固宠的目的吧。
“你从哪里打听的这些消息?”
“奴婢昨日路过刘娘娘得寝宫,恰好听到其内的宫人悄声议论此事,这才得知。”
“刘氏,是她!”
听到这里,王皇后顿时心中一凛,隐隐有种不好的感觉。
第五百九十四章 改变规则
“近段时间,后宫中可有什么闲言碎语?”
出了坤宁宫,赵佶一边散步,一边向着身旁的张延问了一句。对方在他的大力提拔之下,已经成为后宫内官之首。而且,又经过他刻意点拨,不断培植耳目。
“是有的。”张延恭敬行礼,随即解释道,
“数日前,郑妃娘娘见得韦氏和乔氏二女容颜淑丽,便私下询问其可否愿意侍奉陛下。二人自是没有意见,选择了同意。只是,此事不知怎的,被刘娘娘得知,便逐渐议论开了。”
“皇嫂,怎么和她扯上了关系?”赵佶眉头一皱,这女人可不是省油的灯,难不成在搞什么幺蛾子?
“小的不敢非议刘娘娘,不过,此事确实是从其身边的宫人口中传开的。”顿了顿,张延似是又有些犹豫,试探着问道,
“还有一事,小的不知该不该禀告陛下?”
“朕提拔你为内官之首,更是不断增加你手中的权力,目的便是为了彻底掌控后宫。这一点,你心中应该要有数。”
“小的糊涂了,不该心有顾忌,罪该万死。”张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战战兢兢的回道。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你也是第一次执掌高位,有所疏忽可以理解。不过,下不为例,先起来吧。”赵佶斥责了对方一句,并没有做出处置。
“谢陛下。”
听得此话,张延心中顿时松了口气,再次大礼参拜,这才缓缓站起身来。
“说说吧,什么事情让你如此顾忌?”
“也是关于刘娘娘。”这一次,张延没有丝毫犹豫,一五一十的回道,
“小的在宫中广布耳目,打探到一些情况。刘娘娘虽然被尊封为元符皇后,但是,却对于元佑皇后同样起复之事极为不满,时常在宫中出言咒骂。除此之外,近段时间,其身边的一名宫人更是多次出宫办差,小的派人跟随得知,其竟是在与一名陌生人暗通书信。”
“真是不省心啊!”赵佶眼中寒光闪烁,接着问道,
“那陌生人是什么身份,可有查到?”
“是翰林院蔡学士府中的一名家丁。”
“哦!”
听到此话? 赵佶不禁有些讶然? 这位蔡学士不是别人? 正是后世大名鼎鼎的蔡京。
他继位之后,为了权力过度平稳,没有对朝中官员做什么大得改动,故而,对这位也没怎么理会? 却没想到? 其竟然按耐不住? 主动跳出来了。
“可知道信中的内容?”
“官家恕罪,此事牵扯重大,小的不敢打草惊蛇? 故而并没有继续追查下去。”
赵佶微微沉吟,这张延的性格倒是谨慎,拥有了节制内官的权力,没有他的命令? 对于外廷仍然不敢贸然插手。
不过? 这样也好? 内外分明,免得权力过大,最终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刘氏那里依旧派人盯着,一举一动都要记录下来。至于外廷官员们,朕自有考量,你便不用管了。”
“奴婢遵旨。”
缓慢前行,赵佶心中却在思量蔡京之事。对方为什么会与刘氏有联系?想来不外乎是为了权力,而这又不免牵扯到新旧党争。
他继位之后对于向太后极为尊敬,又复起了元佑皇后孟氏,定然会释放出某种信号,无论是旧党,还是新党尽都难免会蠢蠢欲动。
只是,刘氏虽然被他尊奉为元符皇后,也不过是竖个牌子罢了。蔡京老奸巨猾,应该不会看不到其中的利弊。
赵佶心中狐疑,隐隐有些猜测,这蔡京跳出来,可能还有其他的原因。
却在此时,一位宫人匆匆而来,禀告道:
“陛下,宫外来报,四位王爷求见。”
“哦,这么快就回京了?”赵佶被打断了思绪,却是并没有丝毫生气,反而像是早有预料一般笑着道,
“宣他们进来吧,朕便在这里等着。”
“遵旨。”那宫人不敢迟疑,立刻转身离去。这时,赵佶忽然神色一正,看向张延道,
“朕要与诸位皇兄皇弟商谈要事,你去安排一下,待会不要让任何人打扰到我们。”
“奴婢领旨。”
后苑,某处屋檐之下。
赵佶端坐在桌前,神色平静的打量着眼前并排站立的四道身影。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四位皇兄皇弟。
继位之后,按照朝中宰相以及各位执政商议的结果,这四人都重新册封,九皇兄赵佖由原来的申王进封陈王,赵俣由莘王进封卫王,赵似改封蔡王,赵偲进封定王。
对此,赵佶并没有反对,或者说,当下的形势,便是反对了也没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