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福运 第146章

作者:我叫排云掌

  笑着指了指贾琮,司定悠然道:“当今可是雄心勃勃,结果却被来了这么一下子,许多计划都没办法进行下去了,要是不出气怎么可能?”

  “嘿嘿,实话实说了吧,你是什么想法?”

  扫了楚王世子一眼,贾琮笑着问道:“对于当今强力压制勋贵集团的事情?”

  “能有什么想法?”

  司定摇头道:“看着呗,以后我估计也会在宗人府任职,对于朝堂之事没啥兴趣!”

  啧啧……

  请你丫说这话时,不要露出那么明显的失落好不好。

  “当你是朋友,我就是说了吧,当今这是胡来!”

  撇撇嘴,贾琮不屑道:“一旦朝堂一家势力独大,怕是当今连睡觉都睡不安稳!”

  “胆子不小啊,就不怕我告密么?”

  “你出了这个门,我是一概都不认的,到时候别怪我倒打一耙,就说你对当今心存怨恨故意如此……”

  “好啊,你小子真够毒的!”

  司定虽然脸上笑嘻嘻,心中却是一片凛然。

  显然,贾琮这个朋友的心狠手辣,他还是不够了解啊。

  贾琮但笑不语,跟皇家人打交道,就要有厚脸皮还有‘舍得一身剐能把皇帝拉下马’的痞气,不然就等着吃瘪吧。

  “那你说说,当今强力打压勋贵,扶持文官集团一家独大,怎么就是胡来了?”

  司定也没计较的意思,当即把话题转了回来,好奇道“相对于掌握军权的勋贵,文官集团更好对付!”

  说着,忍不住笑道:“不是有句话说的好么,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那就和宋朝差不多了!”

  贾琮满脸不屑,悠然道:“可朝廷的收入,比得上宋朝当年的三分之一么?”

  这……

  一句话,就叫司定哑口无言。

  说白了,想要彻底压制勋贵集团,扶持文官集团一家独大,就得有耗费大量银子的觉悟。

  大庆比宋朝好的是,没有燕云十六州的糟心事,疆域广阔没有强力的外族威胁。

  “再有,文官治军弊端太多了,宋朝还有几大将门勉强支撑,起码每每在关键时刻都有拿得出手的将领可用!”

  贾琮笑嘻嘻道:“大庆呢?”

  “可大庆没有宋朝那么严重的边患啊!”

  司定忍不住开口反驳:“眼下正是大庆国力蒸蒸日上,四海升平的好时候,用不着那么多的强军……”

  啧啧……

  连皇家人都这么想,可想而知当今的心思。

  “若是国家军力不盛,之前不起眼的小小边患,也将越积越大最后成为难以忽视的大患!”

  贾琮摇头道:“失去了平衡,文官集团完全可以为所欲为,就算边塞或者整个天下都乱了也没事!”

  说到这里顿了顿,悠然道:“反正不管什么人当皇帝,都需要文臣治理国家!”

  司定骇然色变,看向贾琮的目光犹如锋利刀枪。

  “用不着惊讶,实话实说罢了!”

  贾琮摇头道:“反正不管你怎么说,我这屁股都坐在勋贵这边,以后自然会见分晓的!”

  目送楚王世子匆匆离去的背影,贾琮嘴角含笑并没有太过放在心上。

  这次的交流,有些不欢而散的意思。

  可这又如何?

  立场不同,想要他彻底倒向皇室那边,怎么可能?

  也就是这个世界没有明朝,而是陈友谅建立的陈汉王朝,取代了明朝的地位。

  只是陈友谅的治国能力,比起朱重八还是有点差距的。

  陈汉王朝一直都不稳定,内部叛乱频繁,各地藩镇割据严重,最后陈汉王朝勉强维持了两百多年轰然倒塌。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没有出现明朝那帮子文官独霸朝堂的局面,大庆皇室不明白其中的害处。

  当然,理念不同归理念不同,贾琮和司定的交情,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

  若是以后有机会的话,倒是可以以明朝为原型写一写文官集团一家独大后,到底会有多么猖狂的小说。

  ……

  就连楚王世子,这个与‘琮三少’关系密切的宗室子弟都劝说失败,一时间京城内外的佛寺和庵堂主持也没辙了。

  领红包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领取!

  而‘琮三少’的新小说,依旧不紧不慢稳定更新,掀起了更大的浪潮。

  小说故事里的时间线,已经到了北周和南陈对峙阶段,静斋一如既往扮演白道领袖角色,为了维持南北两国的江湖秩序,确实付出了不少心血和努力。

  只是,仔细琢磨的话,很容易察觉静斋弟子每每出手,都带有十分明确的目的性,最后的目的都是为了佛门的利益。

  不少书迷纷纷在会友书店半月刊,以及类似评论刊物上发表书评,早早就道出了其中的内情。

  所以,别看故事中的静斋声势越发浩大,可书迷们却都不怎么喜欢。

  一个主要为胡人政权维持统治,处处以佛门利益为先的尼姑庵,实在引不起书迷们的喜欢。

  更有甚者,书迷们对于静斋弟子一个个貌美如花气质出尘很有些怀疑。

  某个叫做‘爱吃地瓜(的群众)’的书迷就特别嘴毒,发表在某不知名评论刊物上的书评,对此就提出过疑惑。

  “一帮尼姑不削发老实修行,竟然还在江湖上混出了‘仙子’的名声,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更绝的是,她们不仅没有自我反省,反而看起来还相当陶醉和得意,每每和新出江湖的青年高手同游天下,啧啧,不知道的还以为静斋与某个江湖世家联姻呢!”

  “说实话,每每看到这里的时候,都让我有一种感觉,静斋的修炼之法本就脱胎于魔门的《天魔策》,魔门有一门魅惑手段,这静斋弟子是不是也带着那么点子魅惑气息,只是表现出来的样子就是圣洁不可方物!”

  这一版书评,在书迷群体中引起了极大轰动,顺着笔者的话往下想,还真有那么点子可能。

  这位‘爱吃地瓜’的书友,可不仅仅只有一篇毒辣书评,另外还有:“有时候真是怀疑,静斋收了那么多美若天仙的弟子,难道她们真的全都回山潜修了么,就没有与世家豪门,甚至皇室联姻的么?”

  靠着辛辣毒舌的书评,这位书迷倒是一时间成为了书迷群体中的风云人物,每次纂写的毒辣书评,都成为其余书坊争相抢夺的资源。

  总之,若非小说故事确实精彩,单论静斋一干弟子的话,其实并不如何讨喜,甚至叫部分书迷感觉厌恶。

  尤其,当北周武帝再次灭佛,静斋当代弟子又一次跳出来,往这位历史上难得明君头上扣屎盆子的时候,真的没多少书迷对静斋弟子有多少好感。

  只要听过小说的,基本都能听得出来,那就是正值壮年的北周武帝死的不明不白,其中有佛门的影子。

  至于作为佛门代表的静斋参没参与进去,根本就没必要多提,反正脱不了关系。

  后面的情节,就是小说最大的一处高朝,拥有明显佛门背景的杨坚篡位,而静斋一干弟子却是在这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长袖善舞分化拉拢的手段,真真叫人叹为观止。

  不仅如此,当杨坚身边突然多了数位佛门高手护卫,众多佛门势力在静斋的指挥下迅速运转,显露出了恐怖的实力时,所有书迷都被此时静斋这等拥有定皇位的气势惊住了……

第二百四十二章 未来规划

  

  小说的故事情节发展到了这一步,可以说‘琮三少’的这本新小说,依靠引人入胜的情节,已经席卷整个京城,无论官民全都热议的话题。

  就连顺天府衙开展的清查京城内外寺院,道观以及庵堂的行动,都没能引发京城百姓大的关注。

  如此一来,倒是叫负责此事的链二,还有接受检查的寺院,道观和庵堂主持方丈暗暗松了口气。

  所谓雁过留声人过留痕,谁也不知道这些方外之地所做的一些隐秘事情,究竟有没有外人知晓,又知晓多少?

  一旦爆出来,可不是说着玩的……

  眼下不受重视的状况,倒是颇叫方外之地的主持们轻松不少,当然真正轻松的只是道观而已。

  谁叫‘琮三少’的新小说直指佛门的某些古老黑料,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就是他们自己听了都感觉跟真的似的,导致京城地域佛门声誉受了极大影响。

  可也没办法,此时不管是京城佛门还是‘琮三少’都处于风口浪尖,不管是佛门的反应动作过激,还是‘琮三少’出了任何意外,都是了不得的大事。

  事已至此,通过人脉关系施压已经完全失效,京城佛门又不敢玩什么盘外招,干脆就装起了鸵鸟,纯粹当做外头的风言风语不存在,‘琮三少’写的真是一本热门小说罢了。

  只是,之前的故事一连提到两次‘灭佛’,结果开启‘灭佛’的皇帝都没啥好下场,瓜田李下叫人不得不心升疑惑,是否历史真的是这样发展的?

  天地良心,京城佛门一干主持方丈感觉无比冤枉,他们哪知道这些是真是假?

  就是他们自己突然听闻这样的情节,表面镇定内心也是波澜起伏,很有一种对佛门先辈的敬仰:原来在南北朝末期,佛门先辈竟是如此牛叉!

  其实,京城佛门高层,之所以判断不出真假,还是因为他们真的觉得,南北朝时期的佛门先辈能够做到这些。

  不要忘了,红楼世界可以能够施展‘法术’的世界!

  道门修士能够施展道法,佛门修士自然也能释放佛法了。

  但凡修炼达到一定层次,能够以精神干扰现实,就能够做到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

  更何况,有些高僧大德的精神修为异常强悍,甚至在小范围区域,以一人之力影响百人规模的精神,也就是陷入幻境不在话下。

  而在南北朝时期,佛门身上的外‘胡’气息浓郁。

  也就是说,当时的佛门修士,拥有不少来自佛国天竺的修炼秘法和手段,谁知道究竟能够做到哪一步?

  所以,虽然‘琮三少’的小说看似夸张得很,实际上在京城佛门高层心中,还真不一定是虚言。

  只是,‘琮三少’所写小说没有最劲爆,只有更劲爆。

  不说佛门投资杨坚成功,在开皇年间获得了丰厚之极的回报,结果却在太子杨勇身上栽了跟头,被魔门暗中支持的晋王杨广翻盘成为最后赢家,顺利登基为帝。

  这一情节,很叫书迷们有种扬眉吐气的爽快,不想一向成功的静斋和佛门在这时候栽了跟头。

  一波表达欣喜之意的书评立马上线,尽管也有一些书迷表示,历史上真实的杨广也是崇佛之君,却根本引不起书迷们的兴趣。

  按某位叫做‘许你一世承诺’的书迷在评论版所言:“俺们看的是故事又不是真实历史,没必要深究!”

  故事在这里,花费了一点笔墨描述杨广这位皇帝的所作所为,平南陈,兴科举,开运河,以及三征高句丽的事情。

  怎么看,这厮都是英明神武的明君,只是做事太过急躁,也对底层百姓的生存状态没多少了解,最重要的是与世家决裂,最后导致隋二世而亡。

  ‘琮三少’胆子很肥的在小说中评价了句: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这一次,又引发了书迷群体的大讨论,甚至就连许多看不上所谓小说的儒家门生,都参合进来了。

  毕竟是评点帝王么,借着一本小说叽歪叽歪,想来就是当今不爽也不会太过在意。

  事实也确实如此……

  毕竟,小说故事里明显暗示,后来所谓的‘千古一帝’李二,除了军功和体恤民生这点之外,其余国策几乎照搬杨广当初的政策,很有讨论的价值和必要么。

  正统儒生自然对这种说法不屑一顾,堂堂千古一帝怎么能和史上有名昏君混为一谈?

  书迷们不乐意了,纷纷发表书评狂喷,一时间坊间议论纷纷好不热闹,就是寻常的贩夫走卒,也跟随潮流各抒己见。

  “你小子真是越来越胆大了,什么话都敢放在小说里!”

  这日,楚王世子司定又巴巴跑来,见到贾琮忍不住哈哈大笑道:“你小子肯定不知道,当今和上皇在见面时,竟然因为你小子写的小说争论起来!”

  “不会吧,当今这么闲?”

  贾琮好笑道:“有什么好争论的,当做纯粹的小说故事逗个乐子就成!”

  “你小子真是口不择言!”

  司定白眼一翻,没好气道:“事关身后名,当皇帝的怎么可能一点都不关心?”

  “是非对错,自有后人评价!”

  贾琮不以为意道:“人过留痕,做了什么事情后人看的清楚,自然会有公论!”

  大家好,我们公众.号每天都会发现金、点币红包,只要关注就可以领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请大家抓住机会。公众号[书友大本营]

  司定闻言愣了愣,点头没有继续这个话题,笑道:“你小子写小说的目的达到了么?”

  “还差一点!”

  “还差一点,你这是想把京城佛门得罪死啊!”

  “总比被当今惦记,日子要好过轻松一些!”

  “好了,我不跟你争论这些,有没有在科举上更进一步的想法?”

  “看看再说,眼下真不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