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福运 第163章

作者:我叫排云掌

  说完,看向贾琮笑道:“不想你小子竟有如此口才,把堂堂江南王的主事人说动,也不怕甄应嘉当场翻脸!”

  “大不了提前翻脸而已,这点子信心我还是有的!”

  贾琮笑道:“甄应嘉是个明白人,想要保全家族的话,向当今低头是唯一出路!”

  说着,嘿嘿笑了笑,悠然道:“只是当今这手段……”

  摇了摇头一脸不屑,嘿声道:“我就不信,当今不知道海运一事,结果还的我怂恿甄应嘉提醒,也真够迟钝的!”

  “小心祸从口出!”

  林如海脸色微变,有些不满的瞪了贾琮一眼。

  他毕竟是传统士大夫,就算心中对当今再不满意,依旧对皇权抱有极大尊重,已经刻入骨子里难以改变了。

  “嘿嘿,也就是在姑父跟前我才如此放肆!”

  贾琮不在意道:“有甄应嘉开头,这时候当今的目光都放在海运上,只要能够成功,顺利的将分派的漕粮运输任务完成,姑父身上的担子就轻松不少!”

  “是啊!”

  林如海点头笑了,不过转眼又变成了严肃脸,沉声道:“怕是某些家伙会不甘心捣乱!”

  甄应嘉的行为,毕竟触犯了江南实力派的整体利益。

  还有漕帮的利益,以及依靠大运河吸血的一干势力的利益。

  这些家伙,干出什么事情都可以想象。

  眼下,由贾琮亲自策划,并亲自鼓捣出来的‘祸水东引’之计,绝对不能在这时候出了问题。

  不然,心生绝望的甄应嘉,还真有可能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举动,到时候就该林如海和链二倒霉了。

  很显然,林如海这个新任淮扬巡抚的威慑力,还远远不够。

  就连甄应嘉这个江南王,都不一定镇得住那些世家豪强,林如海显然差了不止一点火候。

  旁的不说,扬州的那帮子盐商,就不怎么对林如海服气。

  就在这时,跟着来到姑苏的两个史家小侯爷之一的史泽,兴匆匆进来喜道:“林世叔,还有老大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爹已经成为了新任的长江水师统领,不日就要离京赴任!”

  林如海和贾琮闻言互视一眼,不由露出会心微笑。

  还真是,瞌睡就有人送枕头!

  他们,或者说甄家船队需要的水上护卫力量,这不就出现了么?

  至于水师官兵干海运的活,会不会有什么不适应?

  不适那是肯定的,可贾琮和林如海需要的就是他们的水上作战能力,有一定的威慑力就成。

  起码,要能唬住寻常的海盗势力,让他们不敢轻易触犯。

  等甄应嘉将海运彻底稳固,成为漕粮的有力补充之后,朝廷自然会考虑运输安全方面的因素。

  眼下,他们只要帮助甄应嘉的船队,度过先期的难关就成,这时候有长江水师官兵护卫,某些人和势力想要动手,就的好好掂量掂量了。

  史泽被两人的笑容弄得莫名其妙,有这么开心么?

  “你父亲已经离京了么?”

  贾琮也不客气,直接问道:“什么时候能够上任?”

  不等对方回答,紧接着又道:“眼下有一桩事,需要用到长江水师的虎皮,就是不知道你父亲会不会帮忙?”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接着,将甄应嘉的海船船队的事情述说一遍,笑道:“可能有些麻烦,若是有长江水师的名头震慑的话,能够省去许多的不必要纠纷!”

  “我当是什么事呢,放心吧老大,我爹那边绝对没问题!”

  史泽此时已经代入了长江水师统领家衙内的角色,拍着胸膛大包大揽道:“别说只是借个虎皮,就是抽调水师官兵帮忙,估计都不成问题!”

  这小子,明显飘了啊……

  贾琮好笑道:“还是算了吧,这次甄应嘉的船队出海运输漕粮,我打算亲自前往坐镇,你小子有没有胆量跟上?”

  林如海闻言脸色微变,之前商量的计划可不是如此。

  史泽倒是一脸跃跃欲试,连忙点头道:“我自然是乐意的,正好见识见识外海的风光,若是能遇到不开眼的家伙,那就更好了……”

第二百六十四章 杀鸡骇猴

  

  碧海蓝天,微波起伏……

  贾琮站在最前头的海船甲板上,看着数里开外迅速沉没在漩涡中的船只,漠然无语。

  “公,公子,咱们,咱们要不要前去救人?”

  船老大脸色发白,哆哆嗦嗦开口询问,眼神闪烁一副受惊过度的架势。

  “他们,不是海盗么?”

  贾琮神色平静,好像根本就没看到数里外,挣扎在海水里的落水者一样。

  “可是……”

  也不知道为何,船老大还想争取一下。

  淡淡扫了这厮一眼,若非知晓这厮一直都是跑东洋一带,真的很叫人怀疑这厮的用心啊。

  “等漩涡平复后,再派小船过去吧!”

  看着连连点头离开的船老大,贾琮目光平静心中波澜不兴。

  这次他跟随甄家海船船队一同北上,果然来对了。

  这才出了淮扬近海没多久,就遭遇了海盗……

  尽管这帮海盗倒霉到了极点,突然遭遇了大规模的漩涡群,三艘规模在五百料和一千料之间的海盗船,直接被卷入漩涡沉没,却也掩盖不了某些势力的疯狂。

  半个时辰后,一连十艘装满了漕粮的千料海船,缓缓驶过突然起了漩涡的海面,继续向北方行驶。

  不久后,放下去的数条小船追上来,总共救下不足三十的幸存海盗。

  “刘指挥,接下来就看你的了!”

  贾琮目光平静,看向特意请来的长江水师刘姓指挥,悠然道:“问清楚他们的底细,不老实的直接打断手脚扔海里去!”

  刘指挥心头一凛,急忙点头应道:“放心就是,不会叫三少爷失望的!”

  心中却是暗暗惊讶于贾琮的狠辣,三十来条人命,好像根本就没放在心上一般。

  他又哪里知晓,贾琮根本就没把海盗,和正常的百姓混作一谈,那是对百姓的不公平。

  这时代的海盗,呵呵……

  真有血性和本事的话,不管是在东洋还是在南洋,有的是大显身手的机会,抢那些西夷的财货以及海船,再狠再疯狂贾琮都不会多说一个字。

  可只会窝里横,在大庆沿海欺负本朝商人和渔民,那就没什么好说的,遇到一次那就叫他们倒霉一次。

  很快,海船另一头的甲板,传来凄厉不似人声的惨叫哀嚎。

  就是已经把自己彻底带入长江水师统领家衙内的史泽,都忍不住一脸苍白哆嗦道:“老,老大,是不是太狠了点?”

  “狠吗?”

  贾琮笑得风轻云淡,招呼来神色平常的船老大,一指史泽道:“给他解说一下,沿海的这些海盗,到底是些什么货色!”

  说完,慢悠悠返回船舱,可以预计这次的行程绝对不会出意外,他现在考虑的是,要不要回京看看?

  之前环三写信透露了一个消息:探春定亲了!

  对象,则是族学某位考上童生的附学学生,家里是个小地主,提亲的时候相当有诚意。

  因为不是家里老大的缘故,对方的父母在提亲的时候说的很明白,一旦成年或者考上秀才就分家,不会住在一起。

  至于对方分家时,能够分到的家产不多,环三根本就不在意,关键是这小子颇有上进心,本身的读书天赋也还可以。

  当然,环三之所以同意这门亲事,主要还是他能够压制得住这厮,想要通过族学一干同窗进入官场,甚至获得有品级的官位,没有环三点头根本就没可能。

  眼下,贾氏族学进入官场的学生,清一色贾琮的小弟。

  环三因为赵姨娘的缘故,已经失去了科举的可能,不过他的身份摆在那,成了这一系官员最好的中间联络人。

  对方提亲,肯定考虑了这方面的因素,而且肯定还是最重要的方面,不过环三不在乎。

  这次的定亲,环三在信中表示,主动询问了探春的意见,得到了她的同意才答应下来的。

  话说,探春的年级也不小了,贾琮眼下都已过十六,只比他小几个月的探春,也到了十六。

  显然,探春还是有些不甘心……

  受到亲母赵姨娘的牵连,她是没办法嫁入高门大户,那就只能选择一个有上进心,读书天赋不错的成亲对象。

  好在贾氏族学也算是打出了名气,愿意努力上进的学生越来越多,就连已经清醒过来的凤凰蛋都不例外。

  如此一来,借着环三的便利,探春能够选择的成亲对象,还是有一些的。

  综合考量之后,选择了眼下这位。

  环三在信中可没少念叨,希望他能回京参加探春的定亲宴。

  好像时间,就在他抵达津门后不久吧?

  另一方面,宁府的贾蓉和秦可卿夫妇,也完成了守孝。

  怎么说呢……

  也不知道是枕头风吹得好,还是真的这么认为,贾蓉算是抱定了贾琮的大腿。

  这厮几乎每隔一个半月,就会给贾琮写一封信。

  信中的内容,除了拍马屁之外,就是询问贾琮对各种事情的意见和看法。

  贾琮看的出来,眼下的贾蓉虽说已经成为了京城贾氏一族族长,可威望以及能力并没有得到族人认可。

  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若京城贾氏一族的核心,只有宁府一家的话,以秦可卿的精明能干,以及灵活手腕慢慢也能收拢宗族权柄。

  毕竟宁府是名副其实的族长一脉,拥有最为重要的大义名分,这是不可磨灭的事实。

  可关键是,荣府的老太太,对于京城贾氏一族的族权,很有想法的说。

  怎么说呢,老太太养尊处优众星拱月惯了,自然而然希望京城贾氏一族和府里一样,围绕着她为核心打转转。

  她的辈分高威望大,想要拿捏贾蓉这个青年族长实在太过容易,不时喊到荣庆堂教训指点一通,时间一长加上流言帮衬,族人们自然对贾蓉这么个没主见的族长,没啥敬畏之心。

  贾蓉为此,在信中倒了不少苦水……

  就是他死去的老子,一向以纨绔著称的珍大老爷,在老太太跟前都得老实赔笑听侯吩咐,他一个曾孙更是不敢炸刺。

  不然一个不敬老人的帽子扣下来,他也吃不消啊。

  幸好秦可卿的县主尊位还是有些效果的,加上她行事八面玲珑手腕高超,老太太也不敢做的太过。

  可就是如此,贾蓉在信中也是叫苦不迭。

  甚至,都有想法回金陵暂居一段时间,躲开老太太的压制,以及京城的纷纷扰扰。

  漕运总督被突然拿下,在朝堂上引起轩然大波,之后的漕运总督之位的争夺相当激烈,已经影响到了京城有一定实力的权贵家族。

  不管是勋贵集团还是文官集团,好似都对漕运总督一职势在必得。

  作为京城勋贵集团的核心成员之一,宁府自然得做出应有的表现。

  可贾蓉,哪经历过这等事情,若非秦可卿能力不俗,又有宫里来的嬷嬷和女官指点,还能时不时参加会友书社的讨论会,请教一干书社成员,甚至向楚王世子求指点,怕是早就扛不住压力倒下了。

  话说,会友书社就是贾琮手下小弟,还有一系官员的聚会之所。每隔一段时间定期聚会,交流感情的同时也是商讨某些情况的应对之法。

  已经混成了五城兵马司六品指挥的柳湘莲,逐渐脱颖而出,成为了会友书社的临时主持人。

  只能说,幸好林如海和链二都被当今派去江南,眼下倒是躲过了参与激烈朝争的麻烦。

  宁府那边感受到了不小压力,可荣府却是风平浪静,好像外头的纷纷扰扰,与他们没有丝毫关系一样。

  政二老爷这个从四品的鸿胪寺卿,被他生生做成了闲职,勋贵集团可没把他当做战力,也不知道该是高兴还是郁闷。

  总之,京城那边的情况还算可以,宁荣二府也没出什么幺蛾子,当然糟心事也是不少。

  好在他此时已经离京,不管宁荣二府闹什么事端,他不想参合的话,谁也拿他没辙。

  “三少爷,已经拷问出来了!”

  就在贾琮琢磨的时候,随船的长江水师刘指挥,满脸恭敬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