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福运 第25章

作者:我叫排云掌

  这时候,另一位公子哥脑洞大开,迫不及待道:“我倒是想到一种可能,袁逢一家子遭难,除了自身缘故之外,怕是也少不了其余世家大族的手笔。尤其是弘农杨氏,同样是汉末顶级世家,又怎么可能叫袁家一家独大?”

  “有这个可能,弘农杨氏可比袁氏低调得多,黄巾之乱同样少不了杨家的推波助澜,只是他们家走的不是争霸天下的路子,却也不会叫袁家独美于前!”

  “……”

  几位以往流连花丛的公子哥,此时却是对隐藏在三国故事背后的事情更感兴趣,一个个满脸振奋唾横飞,神采飞扬指点江山好不畅快,这可比流连花丛有意思多了。

  整个京城,受到三国评论的影响,到处都是议论纷纷的场面,热闹喧嚣之极……

第四十八章 结果良好

  

  三国热借助三国评论更上一层楼!

  三国评论,也借助三国热迅速传播,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

  隐藏在群雄争霸,金戈铁马之下的皇权和世家之争,还有世家的强大力量,无不触目惊心叫人胆寒。

  不仅市井坊间,甚至豪门大户也都大肆传播。

  据闻,就是皇宫大内,当今休息的时候,也让身边内侍模仿说书先生,说一说《三国演义》,听一听三国评论。

  三国的一些内容和情节,真的很有说道啊。

  荣国府不是真的与世隔绝,慢慢的也受到了影响。

  大老爷最近频繁接到八公家族的邀请,受到了相当热情的招待,这是他失去荣国府家主位置后,相当难得的体验。

  毕竟不是真的傻子,大老爷可是接受过荣国府完整的继承人教育,很快就弄明白了事情的根源。

  很明显啊,凡是邀请他的勋贵,三句不离三国,话里话外对《三国演义》的作者‘琮三少’相当推崇。

  显然,随着进一步揭露三国幕后故事的评论出现,京城顶级勋贵圈子没有继续沉默,给予了同为勋贵子弟的‘琮三少’足够的重视。

  就是大老爷本身,在听过几回三国评书后,也是对于三国故事相当感兴趣的。

  没其他原因,金戈铁马征战沙场,本就是男儿梦想。

  勋贵家族几乎全是武将出身,自然对颂扬武将的三国故事,有特别的好感。

  等大老爷听完了三国故事,又听了一耳朵三国评论后,再也坐不住,直接将贾琮喊来问话。

  见礼之后,大老爷也没客气,直接问道:“三国评论,真的是你小子写出来的?”

  问这话时,大老爷仔细打量眼前庶子。

  高,壮,结实!

  已经差不多九岁过半的贾琮,给大老爷的感觉相当惊讶。

  书友福利看书即可得现金or点币,还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可领!

  不知不觉,贾琮此时身高已经过了一米六,比之寻常成年汉子都不差了,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长的。

  之前贾琮一直在大房晃荡,大老爷也没怎么在意,不想转眼这家伙已经长得这么高壮结实了。

  身体强壮,加上又没染上乱七八糟的怀毛病,身上自然而然有一股子‘勃勃英气’,大老爷似乎从中,看到了贾琮写三国故事和三国评论的根源。

  要说此时,大老爷对贾琮这个庶子,确实有些刮目相看。

  能写出三国故事已经很不错了,起码证明贾琮对沙场征战,还有阴谋权术方面有些见解,这对于资源不缺的荣国府而言,其实算不得什么。

  当然,大老爷刻意遗忘了自身,还有眼下荣国府主人们的状态,只觉得这是理所当然。

  也不看看,被当做荣国府下一代家主培养的凤凰蛋贾宝玉,是个什么货色。

  若只是如此的话,大老爷虽然会高看贾琮这个庶子一眼,却也不会太过放在心上。

  可贾琮这个庶子,继续写出了剖析三国故事背后隐藏的内幕,这就很了不得啦。

  就是大老爷本身,听三国故事时也只是听个乐子,根本就没想过三国故事背后隐藏的内幕。

  听过一些后,大老爷也是忍不住大开眼界心头发寒。

  其中正治斗争的冷酷无情,还有疯狂恐怖,都叫他感觉浑身冰冷,心头直冒寒气。

  大老爷可没经历过这些,也缺少这方面的见识和阅历。

  荣国府最风光的时候,大老爷可是号称京城第一纨绔,就是当初的太子,以及当今皇帝都不敢轻掠其锋。

  只要不是犯上作乱,有上一代荣国公庇护,大老爷的日子过得不要太滋润。

  等上一代荣国公去世,荣国府的声势大不如前,大老爷立即缩回了府里当宅男,根本就不理会外头的纷纷扰扰。

  别看他挂着一个一等将军头衔,可是没资格参合朝堂事务的,自然而然朝堂纷争也与荣国府越来越远。

  所以,大老爷到现在依旧是个纨绔性子,对于朝堂纷争的残酷以及本质,理解相当肤浅甚至可笑。

  头一次听闻三国评论,将大汉时期的朝堂纷争,分析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种震撼和惊讶可想而知。

  这时候,又有一干顶级勋贵推波助澜,大老爷想不重视贾琮这个庶子都不可能,谁叫写出三国故事和三国评论的‘琮三少’,就是这小子。

  单以对朝堂纷争的理解,以及某些事情的本质看法,大老爷心中清楚,他是不如眼前自家庶子的。

  心情自然相当复杂,却也说不上对青出于蓝的忌惮。

  他甚至琢磨,以后若是遇到了事情,倒是可以把这小子喊来问一问,指不定能有更好的判断和处理方式。

  毕竟外头对‘琮三少’的推崇可不是说着玩的,起码听过三国评论的存在,都不会认为‘琮三少’是个正治白痴。

  受到舆论环境影响,大老爷又不是什么聪明人,自然而然就起了看中贾琮的想法,很正常的事情。

  贾琮不知自己当初鼓捣这些的目的,基本已经达成。

  “回老爷的话,孩儿是根据众多史料,加上一些猜测写出来的,有错漏的地方还请老爷见谅!”

  不管如何,先承认自己的问题总不会有错。

  见大老爷的态度还算不错,他也就坦然开口。

  “怎么就想着写这玩意呢?”

  大老爷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总不能问你小子的心思够复杂够深沉的啊,这么隐蔽的内幕都能揪出来。

  他还想弄清楚,贾琮这小子到底是怎么想的。

  “呵呵,主要还是想澄清一下某些事情,不让某些人借机生事,把污水泼在武人身上!”

  贾琮眼下也反应过来了,应该是外头的舆论,已经影响到了大老爷的判断,心中微喜的同时,回答的时候自然更加自信:“比如温侯温侯吕布,这位三国第一猛将的为人,确实有些不堪,但他也算得上皇权与世家斗争的牺牲品!”

  “怎么说?”

  大老爷来了兴趣,温侯吕布不仅是武人,还是三国时期天下第一武将,作为勋贵出身的大老爷对其有天生好感……

第四十九章 妖言惑众

  

  “温侯吕布在并州期间,可是得到了一个‘飞将’的称号!”

  难得的,贾琮在大老爷跟前也有了座位,将还没有来得及刊印的评论道了出来:“上一个有这等称号的大汉将军是谁?”

  “飞将军李广!”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金/点币等你拿!

  大老爷下意识接话,忍不住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正是如此!”

  贾琮正色道:“纵观大汉四百年,能够获得‘飞将军’称号的边地将领,也就是李广和温侯吕布而已!”

  说到这儿,他摇头轻叹道:“若是大汉朝堂稳固,以吕布在并州边地的威望和战功,封侯是迟早的事情,又何必参合后面那些狗屁倒灶的破事?”

  “可他杀了义父丁原!”

  “老爷,丁原被杀后,并州狼骑没有一个替他出面抱不平的,可见这位并州刺史的人缘之差!”

  贾琮不屑道:“再看看他是怎么对待吕布这个义子的,吕布一直都是军中主薄的身份!”

  见大老爷脸上满是迷惑,显然没有搞明白,他不由轻笑开口:“按大汉的官制,吕布的主薄官职只是并州刺史的属官,也就是咱们所知的幕僚一类,是不受朝廷认可的!”

  “确实有些不妥!”

  大老爷的脑子有些迷糊,却还知晓基本常识。

  “何止是不妥啊!”

  贾琮冷笑道:“吕布既然只是丁原的幕僚,那他在并州边塞的战功……”

  大老爷猛然睁大眼睛,惊讶道:“你小子的意思是,丁原将吕布的所有战功,全都私吞了?”

  说到这里,再想到之前贾琮所言,不由摇头冷笑:“还真是,不说不知晓,一说吓一跳啊!”

  “至于所谓的‘三姓家奴’,不过就是文人,下意识对武将的污蔑罢了!”

  贾琮冷笑,他可以拿脑袋保证,自己写的‘三国演义’中,绝对没有称呼吕布‘三姓家奴’。

  可不知为何,三国故事越传越广的当下,吕布就给冠上‘三姓家奴’的称号,而且还有那么点子盖棺定论的架势。

  “怎么说?”

  大老爷听的三国故事,很显然吕布已经被冠上‘三姓家奴’的称号,之前倒没觉得怎么样,这样的称呼确实有些解气。

  “吕布要是被称为三姓家奴的话,隋唐那帮子所谓的英雄,一个个都是几姓家奴,秦琼和魏征更是可以被说成五姓家奴,可老爷听过这样的说法么?”

  这……

  大老爷有些反应不过来,可只是想想的话,隋唐一干所谓英雄全都是几姓家奴的存在。

  “那些读书人啊,魏征这样的同类不断跳槽就是‘良禽择木而栖’,轮到武将就是几姓家奴的怒斥,什么玩意!”

  “说得好!”

  大老爷拍手附和,荣国府乃是标准的武勋家族,天然立场就是与武将站在一边。

  显然,大老爷没有犯迷糊,屁股也没坐歪。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脚步声,守在大门口的小厮汇报:“老爷,二老爷来了,指名道姓要见三少爷!”

  “哦,老二竟然会到将军府,还真是稀奇啊!”

  大老爷先是一愣,而后冷笑道:“放他过来吧,我倒是要看看他有什么来意?”

  贾琮心中一动,脸上不动声色,政二老爷怕是来者不善啊。

  果然,随着脚步声响,贾政一脸怒容进屋,见到贾琮厉声怒斥:“你这孽障,还不赶紧停下妖言惑众,要给府里带来灾祸才满意么?”

  贾琮脸上露出惊讶之色,急忙上前见礼,好奇反问:“不知二叔这话何意?”

  大老爷这时候也不阴不阳说起怪话:“老二你好大威风,这里是大房将军府,就算老三做了什么错事,也轮不到你来教训吧,我要个解释!”

  贾政显然心慌意乱,连连跺脚指着贾琮怒道:“大哥你不知,外头已经有人不满琮哥儿写的三国评论,说那是妖言惑众,甚至要请御史弹劾!”

  “什么?”

  大老爷吃了一惊,脸色也跟着变得慌乱,不知所措道:“怎么就到了这一步……”

  慌乱间,看向贾琮的眼神变得相当不善。

  啧!

  就这么点胆子,难怪荣国府越混越不成,还不如干脆搬回金陵祖籍算了。

  心中腹诽归腹诽,贾琮可不想让大老爷和政二老爷继续担忧下去,不然之前所有的努力全都付诸流水不说,还可能出现相当不妙的情势。

  大老爷和政二老爷可不是有担当的人,他们为了平息外头不满,会如何对待他这个始作俑者?

  不敢想,也不好想啊……

  “二叔先别急,这话是哪位大人传出来的?”

  贾琮一点都没客气,直接问道:“又或者,是哪位直接给二叔施加了压力?”

  原本心慌意乱的贾政闻言,先是一愣才接着道:“是工部的同僚,私下里和我说的,有大人物对琮哥儿写的三国评论很不满意,说这是妖言惑众!”

  “二叔,您可听过侄儿的三国幕后故事评论?”

  贾琮不给两位思考时间,继续问道:“里头的内容,可都是三国时代的事情,怎么就牵连到了现在,还弄出了个‘妖言惑众’的罪名?”

  贾政摇了摇头,表示没听过。

  心中了然,贾琮回头看向大老爷,轻声道:“大老爷,孩儿写的三国评论内容,绝对没有影射的情节!”

  大老爷下意识点了点头,这个他倒是可以作证。

  “那所谓的大人物这么大反应,还通过二叔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