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福运 第611章

作者:我叫排云掌

  “飞狐道人李恪,目前妹妹的事情一点风声都没有传出来,还是相当可信的!”

  杨戬愣了下,还是老实回答。

  玉帝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瞬间明了李恪的心思,倒也没有觉得如何生气。

  只是,对于飞狐真人李恪,多了几分重视。

  他自然还记得李恪,当初参加蟠桃会时的小透明,玉帝一眼就看穿了这厮的来历。

  身上有人间皇室血脉,还能修炼到天仙层次哦不,现在已经是金仙层次了,自然不会叫玉帝多喜欢。

  这样的存在,很有可能成为人王,这对玉帝的三界之主地位,有那么点子威胁。

  虽然威胁并不大,看那李恪的模样,也不是头铁的存在,可玉帝依旧对其没什么好感。

  只是没想到,这厮竟然把人情送到了杨戬这里。

  说老实话,杨戬能够主动跑来告知三圣母的事情,玉帝虽然面上没有什么表示,可心中还是相当开怀的。

  对于杨戬这个亲外甥,玉帝自然十分重视。

  只是以往因为种种缘故,关系相当冷淡,叫他也感觉无可奈何罢了。

  眼下三圣母遇到了事情,杨戬没什么办法的情况下,主动来找他这个亲舅舅,玉帝怎么可能不开心?

  至于三圣母的事情,玉帝其实并不是很在意。

  对于三圣母这个不争气的外甥女,心中也没多少亲近之意。

  实力太差了,就算他想要亲近,都不知道如何交流。

  眼下还出了这样的纰漏,也就是提前知晓了事情,不然突然被幕后黑手捅出来的话,玉帝又得‘表演’一番了。

  “你之前,就没问过飞狐真人的意见么?”

  玉帝好奇问道:“要知道,这厮出身人间王朝皇族,对于这样的事情,肯定见得多了!”

  杨戬又是一愣,苦笑着摇头道:“当时我脑子一片混乱,真没想到这点!”

  当然,他现在也反应过来了。李恪就算有什么主意,当时也不好多说啊,交浅言深的道理大家都懂。

  心中很有些懊悔,以李恪对此事的分析来看,显然告知自己之前,已经有过通盘考虑。

  再看这厮当初在车迟国的表现,显然对于这样的事情,应该能够有很好的主意处理吧?

  他有些不确定道:“要不,我再去问问?”

  “这样也好!”

  玉帝点头,沉声道:“不过这次事情处理妥当后,你就得把三圣母给看好了!”

  说着,伸指凌空一点,跟前立即出现了一面玄光镜。

  镜中显露的画面,正是中土大唐地界,华山上的三圣母庙内情景。

  只是,玉帝和杨戬看到的,乃是三圣母和一个落魄书生争论的场面。

  “夫君,咱们必须要尽快离开中土大唐地界了!”

  “为什么要走,我不想离开大唐地界,我还要参加科举呢,娘子你不是神仙么,难道还不能留下来?”

  “之前那位的修为极高,已经警告过了要我们离开,不然就要出手驱逐了,到时候可就没这么轻松了!”

  “娘子不要吓我,你可是天庭神仙,难道就没有帮手么,怎么会担心那么一位存在的威胁?”

  “咱们的事情,不能暴露的,现在必须离开了!”

  “娘子你可是身怀有孕,这时候离开不好吧,还是继续留在大唐地界的好!”

  “我不是不想留下来,可是不行啊!”

  “哎这世道,就连神仙都不自由啊!”

  “……”

  看到玄光镜里的场景,听到里头的对话,玉帝的表情丝毫波澜都没有,杨戬却是瞬间黑了脸。

  虽然之前飞狐道人李恪说妹妹三圣母看上的男人,是个不折不扣的废物点心,当时他心中还是有些不痛快的。

  可现在看来,李恪说的一点都没错。

  通过玄光镜的画面和声音,他算是看出来了,妹妹三圣母应该被李恪要求离开中土地界,这事李恪也说过,杨戬也不好多说什么。

  毕竟妹妹这事做的有些不地道,明显没有考虑事情暴露后,可能影响中土大唐地界的安宁。

  可在玄光镜的画面里,那落魄书生明显不想离开大唐。

  至于说什么参加科举,杨戬根本就不相信。

  他虽然对大唐的情况不甚了解,却也知晓读书人的分量。

  真要有本事的话,想要找份体面的工作相当简单,不说大富大贵,起码活得滋润却是不难。

  可看看玄光镜里,刘彦昌的穿着的气质,杨戬实在看不上眼,也不知道妹妹究竟看重了这厮哪里?

  还想借着妹妹神灵的身份,强行留在大唐地界,想什么好事呢?

  他可是听李恪说过,眼下刘彦昌这厮,可是就住在三圣母庙里,几乎吃穿用度都是三圣母提供,这软饭吃的……

  还有脸跟三圣母要求这要求那的,杨戬看着都感觉气愤。

  至于妹妹已经怀孕的事情,他早就做好了心里建设,虽然依旧不爽却也没有太过愤怒,一切等把事情解决了再说。

  玉帝断了玄光镜法术,直接道:“你先去问问那位飞狐道人,若是他没有什么主意的话,再来寻我!”

  杨戬只能点头应是,他听出来了舅舅玉帝有办法,只是暂时没有说出口罢了。

  其实他不过就是关心则乱了而已,真要是想主意还是能想得出来的,只是担心出了纰漏伤害到了妹妹三圣母而已。

  所以,当李恪再次见到杨戬的时候,对于这厮的询问丝毫都不觉得奇怪,只是笑道:“这事其实相当简单!”

  “哦,怎么说?”

  杨戬精神一震,没想到自己认为棘手的事情,在李恪口中竟然相当简单,要是真这样的话就好了。

  “那幕后之辈,设计三圣母不就是因为她乃是天庭神灵,一旦暴露天庭就要维护天条,不然玉帝的尊严将受损!”

  李恪好笑道:“若是三圣母不是天庭神灵了,那幕后之辈也不好继续纠缠不放!”

  杨戬猛然反应过来,正是这个理!

  妹妹三圣母眼下的状况,乃是因为其是天庭在编人员。若他是散修的话,谁管她和凡人结合啊?

  只是……

  转念,杨戬又觉得有些为难,苦笑道:“三圣母这尊神位……”

  怎么说都是天庭正神,虽然比不得雷部火部之类的重要正神,而且香火也只能说可有可无,但怎么说都能得到天庭的部分气运眷顾。

  本来三圣母的修炼进度已经很慢了,眼下更是已经怀有身孕,怕是以后基本没可能更进一步。

  这时候,要是身上的天庭神职也没了,想想杨戬都感觉不落忍,那毕竟是他亲妹妹啊。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李恪却是不以为意,淡然道:“再说了,三圣母有你这个亲兄长在,凡是知晓这层关系的又这么可能刻意为难?”

  再说了,玉帝的脸也不是那么好打的……

  杨戬并没有及时作出决断,毕竟事关妹妹以后的生活,他决定还是回去和舅舅玉帝好好商量一番。

  李恪倒也没有失落的赶脚,这本就是人之常情。

  反正这次,二郎神算是欠了一个大人情,这就足够了。

  目送二郎神离开的身影,李恪也打算离开车迟国了,他留下来也没什么事情可做,更不可能主动参合车迟国道门修士和外来佛门修士的争斗。

  毕竟,他的修为达到了金仙巅峰,谁知道他出手的话,佛门会不会排出金仙级别的菩萨过来找茬?

  真要那样的话,性质就完全不同了。

  车迟国和中底层佛门修士之间的纷争,变成了佛道两家修士的纷争,可不是那么好处理的。

  眼下正是佛门大兴,势头正猛的时候,显然道门高层不会在这时候,和佛门开启大规模纷争,除非车迟国能够达到地上神国的层次,显然短时间内根本就不可能……

第八百六十一章 看热闹不嫌事大

  

  返回中土大唐的路上,李恪在两界山偏向西牛贺洲的方向,看到了一座崭新的三圣母庙。

  同时,也感应到了三圣母的气息,还有在庙门口小广场上晾晒衣物的落魄书生刘彦昌。

  话说,刘彦昌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尼玛,身上的衣裳都算是质量很不错的,没有补丁也没有污垢,可这厮给人的感觉依旧是落魄不堪。

  显然,刘谚昌的精气神,并没有因为得到三圣母的帮助,就有多大改善。

  就这厮表露出来的气质,能够科举考中就见鬼了。

  他并没有停下来,见一见三圣母的意思。

  既然这位和刘彦昌一同离开中土大唐地界,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以后如何,得看杨戬的操作……

  不然,若是按照宝莲灯剧情的发展,以后有得热闹可瞧了。

  返回了中土大唐地界,回到终南山重阳宫,继续自己的逍遥神仙生活。

  也是在和上洞八仙的日常交流过程中,李恪才知晓。

  就在他返回中土地界不久,天庭就悄然开除了三圣母的神籍,也就是所谓的神仙编制。

  从此,三圣母哦不,应该叫做杨婵成为了三界的一名散修。

  这事,并没有在天庭引起多大波澜,三圣母的神位明显乃是女性神职。在绝大部分天庭神灵乃是男性的情况下,自然不会有多少神灵感兴趣。

  只是听闻,杨戬有段时间,基本上从天庭消失了一样。

  李恪猜测,杨戬很有可能,就待在妹妹杨婵跟前,毕竟杨婵已经怀有身孕了么。

  刘彦昌的表现,只要脑子正常的人,都不会太信任的。

  而且,虽然将杨婵的神位剥夺了,也不知道幕后黑手会不会继续拿她折腾,杨戬自然不可能袖手旁观。

  对此,李恪只是稍稍关注了一下,就没有太过放在心上了。

  反倒是长安这边,发生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

  听取了重阳宫管事道人的汇报后,他知晓了一个十分好笑的消息。

  就在他离开中土地界,前往车迟国和杨戬会面的时候,废太子李承乾在域外另立基业的事情,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竟然传扬出去了,瞬间引发整个长安的轰动。

  毕竟是废太子么,当初先皇李世民如何看重,凡是有点年纪的长安官民,哪个心中没数?

  之前还以为废太子已经悄无声息挂掉,可怎么也没想到,这厮竟然跑去外域另立基业了。

  这时候,一些有些能量的存在,突然想起了先皇李世民晚年,一些叫人感觉莫名其妙的事情。

  比如,那些受到废太子之事牵连的落魄家族,在那段时间纷纷举家搬迁,以后都没怎么听闻他们的消息。

  还有一部西北边军人马,突然间就从唐军序列消失不见。

  另外,就是先皇李世民晚年的那段时间,凡是犯有重罪的囚犯,基本上都被塞去了西北垦荒。

  也就是先皇时期,大唐的人口数量也不是很充裕,不然怕是会有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一些当时的高官其实已经看出了某些端倪,只是感觉莫名其妙。

  可是现在,他们彻底明白了,原来先皇李世民这是在默默支持废太子,在外域另立基业啊。

  这样的事情,一旦传扬开了,自然就会成为长安官民最关心的话题。

  听闻,当今唐皇对此一直保持沉默,好像没有这样的事情一般。

  这样的举动,更加证实了传言的可信度。

  当然了,长安城的官民其实也能够理解当今唐皇的心思,毕竟当初先皇开了一个不好的头。

  若是太过大意,一个处理不好的话,很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皇位争夺,这对大唐并非什么好事。

  所以,当今唐皇选择了沉默应对,是相当正常的现象。

  只是,如此一来造成的结果,就是大唐核心区域的关中地域,和西北边境之间的联系,陡然变得频繁起来。

  特别是那些世家门阀,显然很想在废太子所建立的基业中,也参合一脚。

  毕竟在大唐境内,世家门阀势力虽然强大,可在位的唐皇无时不刻,都在打压削弱他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