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豪的万界之旅 第181章

作者:汝当谛听

可是韩侂胄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已然等不了了,此篇缴一出,那是不打也得打了。

打就打吧,但还没等动军,这消息已经传得天下皆闻了,金国此时也定然接到消息,整军备战了,本来就敌我悬殊,奇袭也用不了了,还怎么打?

辛翁叹了一口气,随即振奋精神看着王学斌说道:

“观澜,经此一事,老夫也要为北伐奔波,无暇再顾及其他,不知观澜是何打算,老夫也好安排一番!”

王学斌拱手坚定的说道:

“辛公,晚辈一身武艺还算过得去,特地前来投效的!”

辛翁稀罕的看了看王学斌。

“哦?没想到观澜竟然还是武林高手?”

王学斌笑了笑说道:

“高手不敢当,但晚辈不弱与人!”

辛翁盯着王学斌,笑着说道:

“好!有志气!不知观澜是何打算,是想要领军作战还是坐镇中军?老夫在军中还是有些关系的!”

王学斌坦然说道:

“晚辈不通军务,领军恐怕力有不逮,但一身武艺在,做个斥候还是可以的!”

辛翁紧紧盯着王学斌问道:

“你可知斥候的危险?一场战役,斥候十不存一,而且身为斥候,所有功劳都与你无关,斩首,破阵,斩将、夺旗全都没有斥候的发挥余地!”

王学斌诚恳的点点头。

“晚辈此行不为高官厚禄,只为一腔热血罢了,还望辛公代为引荐一番!”

辛翁看了王学斌良久,默默地点点头,来到书房,写了一封信,扣上印鉴,递给王学斌,说道:

“此信你可交予江州都统制王大节,一切听从主将安排,切忌顶撞上官!”

王学斌收下书信,点了点头示意明白,辛翁见此,拉着王学斌彻夜交流一番,次日一早,便送王学斌离开了。

府衙门口辛翁看着王学斌离去的身影,感叹了一声。

一旁的管家见此问道:

“老爷何故叹气?”

辛翁说道:

“也不知此行安排是对是错!”

管家宽慰道:

“老爷安排,自然是合适的!”

辛翁摇摇头没有再说什么,扭头回府了。

涉及军国大事,他怎么会相信一个持书而来的子侄辈?

所谓独领一军或者坐镇中军都是试探罢了,一个能写出男儿到死心如铁的人,岂会为私情而影响到北伐大业?

王学斌看出了辛翁的疑虑,辛翁也看出了王学斌看出了自己的疑虑。

王学斌心照不宣的选择了离军情最远的职位,辛翁也心照不宣的给他安排了侧面的战场,二人就在心照不宣中完成了交流。

留下的只是一个老人的愧疚。

第一百章 主簿(4/5求首订)

江州都统制王大节此时并不在江州,而是已经起兵蔡州了,王学斌到达时,他们已经整军备战了。

王大节不是人出身,没有什么弯弯道道。

“王观澜?你来晚了,斥候已经出发了,你也没有合军整训,我不能让你随军行动!”

王学斌有些惊讶:

“怎么这么急?”

王学斌这回可是骑着辛翁送的马来的,快马加鞭十天就赶来了,而他出发的时候刚刚传来动军的消息,现在竟然已经开始进攻了?

要知道古代可不是现代,一个电话全军就集结了,在这里涉及到动员率的问题。

出兵三十万,很可能一万五是周边驻军,一万五火速到达战场,七万兵马还在赶路,十万军马在等粮草,还有十万军马压根不知道要打仗。

所以像这种仅仅十天就已经准备开战的情况极为不合理!

“将军,自朝廷下令至今不过月余,贵军自江州赶至此处,可有休整时间?粮秣可充足,敌我态势可曾分明?”

王大节摇摇头,说道:

“你是辛公的子侄,我不骗你,一切都没有,朝廷催得急,我也是三日前到达此处的,只有两万驻军,其余还在路上,你若是无事,自行归去吧!”

王学斌听完傻了,没见过这么玩的,他深呼一口气,说道:

“将军,不知可有什么能帮上忙的?”

王大节想了想说道:

“你是辛公子侄,不知可通术数之道?”

王学斌点点头说道:

“在下于术数之道还是有些心得的!”

王大节放下心来:

“既如此,你就当我麾下的主簿吧,负责统计粮草!”

王学斌一听皱了皱眉:

“将军,晚生初来乍到,将粮草交由我管理,是不是儿戏了些?”

王大节哈哈大笑:

“贤侄,主簿只为记录,至于粮草管理发放,有转运使负责,你只需记录即可!”

王学斌明白自己误会了,点点头表示明白,随即领了军令,前往赴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