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通吃
没那个金刚钻的本事别揽瓷器活啊!
彼得认怂了,赶紧结束了自己的片子,狼狈逃走。接到孙洛基发来的电报,他赶忙把‘烂片’的原班人马召集起来,租了水上飞机赶往‘欲望号’。
剧组其他人员也大多是类似经历。
搞服装的设计不出有现代感的服装;搞道具的弄不出超前意识的场景;就算是画个妆,也没可能凭空想出个惊世的妆容。
虽说邮轮上拍片有点特别,但彼得等剧组人员上了船见到‘钱德斯’,立马觉着心安——领导者的魅力就在于此,能让大家觉着有奔头,有希望。
上船见面,彼得就看到自家老大靠在船甲板的栏杆边,怀里搂着个在哭啼啼的女人,正轻声安慰。
“啊……这是谁?”彼得没敢随便靠近,只远远打个招呼。
孙洛基在旁边撇嘴答了句,“是费雯·丽。她郁躁症发作了,跟丈夫连续吵了一夜,到甲板上吹吹风。我们老大过去跟她打个招呼,结果她扑上来就哭。”
唉……费雯·丽是个复杂的女人。
演《乱世佳人》时可谓惊艳全美,可很快就成了个疯女人。她老公说她有性瘾,一天要做两三次,榨汁机似的。此外她还终身受肺结核困扰,时愈时犯。
彼得不敢乱做评价,只问了句:“费雯·丽的丈夫奥利弗先生呢?”
“在餐厅喝闷酒呢?”孙洛基说道。
费雯·丽的郁躁症是没治的。她狂躁的时候骂天骂地,抑郁的时候恨不能自杀。谁碰到这么个妻子都是倒霉。
“奥利弗先生也不管?”彼得指了指在船甲板上吹风的自家老大。
就那么一会的功夫,费雯·丽好像睡着了,被周青峰轻轻的拦腰抱起,缓缓的放到一张躺椅上。
只是一改变姿势,费雯·丽就醒,接着继续哭。周大爷只好抱着她睡。
孙洛基一耸肩,“奥利弗先生已经精疲力尽了。他甚至为夫人的打扰道歉,表示钱德斯若是能让他妻子安静会,他感激不尽。”
彼得一翻白眼,不再乱问。他可是知道自家老大……风流倜傥。这大美人看来是羊入虎口,这不被日才怪。
这可是费雯·丽啊!
不要小看这个疯女人。
《乱世佳人》在美国的影响力绝非寻常,是深入人心的。每个美国佬心目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斯嘉丽’,这是他们贫乏文化中的亮点。
就连彼得自己……看到老大搂着心中女神入睡,他也是满心酸楚,只能希望老大能待女神好点,日的时候温柔些,不要太用力。
离开船甲板,孙洛基跟彼得讲述昨晚跟周青峰讨论的剧情,顺带把两个编剧喊来,尽快弄出个剧本。毕竟就二十来天,时间挺紧的。
谈到演员……
“啊……英格丽·褒曼也在?”彼得觉着钱德斯好过分,暗想:“老大怎么专门挑我心中的女神?不,褒曼不仅仅是我的女神,还是全美男人心中的女神。”
要说安慰有精神问题的费雯·丽也就算了,英格丽·褒曼又没精神病,不需要安慰。
孙洛基耸耸肩,“是褒曼自己要加入的,她大概是被老大的才华吸引。昨晚讨论剧情时,她主动表示愿意当个女配角。”
啊……女配?
“褒曼居然是女配?”彼得寻思褒曼好歹也得是个女主啊,“谁是女主角?难道是费雯·丽?”
彼得急匆匆赶来,只知道‘钱德斯’老大要在邮轮上拍片,具体情况一头雾水。但如果女主角是费雯·丽,他觉着可以接受。
孙洛基摇摇头,“不,女主角是个新人。”
又是新人?
彼得想起了伊丽莎白·泰勒和格蕾丝·凯利,他必须承认负责选人的孙洛基眼光独到,找来的新人都有成女神的潜质。
可这样搞下去,以后媒体采访‘钱德斯’老大跟某某某女神合作的感受。估计他除了公式化的赞美外,心里都会加一句‘这个我日过’。
“这次新人什么类型?”彼得知道老大的性癖喜好,笑问一句:“胸大吗?”
呃……孙洛基挠挠头,“恰恰相反,平胸。”
“难道屁股翘?”彼得又问道。
“瘪屁股。”
没胸没屁股,日个鬼啊!
难道老大转性了不成?
“这个新人有什么独特之处?”彼得太清楚自家老大的心性了,能获得其青睐的一定有特点。
孙洛基正走到餐厅,这里被临时改成剧组落脚地。他喊了声:“奥黛丽,来一下。见见我们的彼得导演。”
于是清纯无敌的奥黛丽·赫本穿了套公主装出现了。
见面的刹那,彼得的心仿佛被重击,整个人呆在原地。直到女孩向他伸出手,他都没能反应过来——该死的钱德斯,他该下地狱。
如此美丽的姑娘难道都不能逃脱魔掌?
这女孩确实没胸没屁股,但这张美丽的脸蛋说是天使降临也不为过。她太灵动,太可爱,太纯洁了。
亵渎她分毫都是犯罪。
彼得立刻将奥黛丽·赫本列入绝对女神的行列,是女神中的女神。但不知为啥,他心中却满是悲伤,脑子里不由自主的想到一些事。
比如在华盛顿拍戏的某个下雨天。
彼得路过剧组的更衣室,听到专属格蕾丝·凯利的房间内传来呻吟和浪语——仿佛某个美丽端庄的姑娘正在遭受鞭挞,痛不欲生。
可事后如王妃般高贵的凯利却带着慵懒和满足的神情走出更衣室。她仿佛找到了感觉,事后拍的一些情色镜头都极为出色,时刻挑逗人心。
又比如在某个外景场合的小树林。
彼得看到伊丽莎白·泰勒跪在树丛下,脑袋前后活动,呜呜难语——犹如忠心的女仆正在伺候主人,讨个欢愉。
泰勒有双紫色的妖冶眼睛,看似玉女,实则欲女。她总是能在不经意间魅力四射,尤其是在小树林事件之后,她一举一动都变得极为撩人。
而眼前的奥黛丽·赫本……
不敢想,不敢想。
如此纯洁的女孩子,她应该要幸福一生。
可越说不想,心情越糟——毕竟好白菜都被猪拱了。
见过赫本,彼得转而熟悉整艘‘欲望号’邮轮,同时和船长在内的服务人员以及乘客聊天,思考如何将周青峰的想法拍出来。
这位科班出身的导演补助了周青峰拍电影的短板——后者只有创新的念头和主意,但不知道具体该怎么拍。
剧组都是熟人,早已磨合的不错,懂得各司其职。
而在邮轮贵宾区的船甲板上,在海风吹拂下睡了大半天的费雯·丽总算清醒。她奇怪的抬起头,诧异的发现自己在碧海蓝天的环绕之下,却躺在个陌生男人怀里。
男人正无聊的盯着远处飞翔的海鸥,百无聊赖。
之前发生了什么,费雯·丽完全忘记了,只觉着自己睡了个好觉,昏沉沉的头脑难得恢复清明和理智。
她从男人怀里坐起,盯着对方的脸,冷冰冰的问道:“你是谁?”
周青峰连续几个小时保持同一姿势,绕是他身强体壮也胳膊麻木。费雯·丽一动,他手臂的血流恢复正常,带来的却是阵阵酸麻和刺痛。
对于女人的疑问,周大爷没好气的说道:“我……一个给你当人肉理疗器的男人。”
费雯·丽实在想不起自己为什么会被陌生男人抱在怀里。听到男人的调侃,她板着脸骂了声:“下流。”
第101章 快速工业化
香港王晶是怎么拍电影的?
随便有个主意,拉个剧组就开拍,剧本现写,剧情乱飞,屎尿屁起上。反正拍片成本低,拍砸了也无所谓,下次继续。
周青峰在‘欲望号’上也有点这个意思,但他有足够多的后世影片做参考,还有互联网上各种段子做支撑。把剧情主线支线确定,导演和编剧同样是边写边拍。
对这一切,远在帝都的萧金浪并不知情。他只知道周青峰正在去朝鲜的路上,鬼晓得那艘‘欲望号’上在孕育什么?
老萧正参加一系列外交会议,主要是中方准备跟美方接触,需要将现有状况向苏联通报。说好听点叫‘尊重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导地位,并寻求斯大林同志的意见’。
为了这次会议,苏联外交部长维辛斯基专门从莫斯科飞来,代表斯大林同志听取中方情况,同时他还要向中方表示祝贺。
之所以如此友善,一来是PLA在朝鲜战场抗住了美军的全力进攻,不但没输反而占了不少便宜。二来是对中方的某些坦诚表示感谢。
斯大林也发现中国这个‘小弟’不但能打,各方面能力还是挺不错的。
不仅仅是中美接触问题对苏通报,更让斯大林欣喜的是中方从美国搞了个大骗局。弄回来一批尖端科学家不说,还弄到巨量的科研文献和仪器设备。
这其中有不少是只提供给亲密盟国的共享技术,还有是花钱都没处买的研究数据,更有大量基础科学多年积累的成果。
比如海洋科考数据是全球帝国才有资格去收集的,其关系到核潜艇能否在海底自由航行。
其中洋流、温差、盐度等等情况的变化往往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为周期,需要大量数据积累才能发现。
此外还有美国在材料方面多年积累的数据就让苏联方面欣喜若狂。虽然不是什么最先进的前沿领域,但填补了诸多研究空白。
毕竟美国是真有钱,二战期间国土又没遭到破坏,为战争不惜工本做的基础研究领域非常全面,这是别国难以比拟的。
这些在军方属于绝密级的资料,在高校科研圈子相对容易弄到,被识货的中国科学家们掏钱复制了许多。
苏联科学院像发现宝藏般,派了上千人来‘帮’中国整理这批文献资料。因为中方表示自己科研人员不足,技术实力薄弱,愿意和苏联共享这些宝藏。
条件是希望老大哥再多给点贷款,多派些技术人员来支援中国建设。比如援建几所大学几座工厂,招收更多的中国留学生。
此外这批资料也向东德和捷克开放一部分,同样是换取对方给与更多的贷款和支持。总之社会主义大家庭嘛,有福同享的。
享福之后,小弟现在这么穷,各位总不好站在旁边看吧——小弟目前受美国核讹诈,手里急需拥有对等的核攻击能力,老大哥是不是也给点帮助呢?
比如给个核反应堆之类的,外加把P(R)-2导弹技术送过来。
如此大的便宜,所有资料加起来以万吨计算,想瞒也瞒不住。再则国内目前真没有足够的科研队伍进行消化,与其烂在手里,不如共享换点实际好处。
也免得苏联内务部心里惦记,坏了兄弟感情。
最重要的还是目前中美即将接触乃至后续建交。这不单单要苏联方面予以谅解,更需要老大哥在关键时刻撑撑腰。
否则中国这点单薄家底,说话实在不硬气。
目前PLA的战争机器不再是过去单纯的轻步兵,重装备暴增后对油料的需求也持续上升。此外从美国来的工业设备也需要靠油料维持运作。
东德军事顾问就反复强调确保油料供应的重要性,毕竟二战德国为此吃过大亏。此外苏联解体后,朝鲜农业因为缺油料而崩溃,这都是活生生的反例。
为维持国家工业机器的运转,每年至少需要上百万吨燃料。从国民党转手弄到的几万吨只能说锦上添花,大头还是靠苏联低价供应。
农业国不要啥事都想着靠自己发展,从已经工业化的老大哥手里随便弄点工厂就比自己埋头种地强。
所以嘛,当小弟的不要那么小气,有好处想着点老大哥。老大哥也大方点,哄住了斯大林同志,一切都好说的。
萧金浪跟念经似的,在帝都反反复复向中央灌输这个观念。考虑到朝鲜战场的战果和工业设备带来的巨大效应,这经念的还是有点用。
开完通报会,维辛斯基被引导参观帝都第一燃煤发电厂。有大量苏联技师参与了这座发电厂建设,确保两套三十万千瓦机组在半年时间内建成且并网发电。
这速度快的原因在于当年苏联也从美国引进过同样的发电设备。此外毛子对快速建厂非常有经验——卫国战争时期长干这事。
这个建在市郊的发电厂投入使用后,立马给帝都的政府机构、科研院校、厂矿机关注入极大活力。各项工作效率可谓大大提升。
同样的发电厂正在全国范围内大量建设,配套的煤矿和电网也在规划当中。
东德援华人员预计,到53年底,新中国的发电装机容量将从不足两百万千瓦猛增到一千万千瓦,发电量从不到五十亿度蹿升到五百亿度。
毕竟燃煤发电机组的安装调试比较简单,无非就是锅炉烧水推动蒸汽轮机。届时反而要想如何消耗掉凭空出现的发电能力——钢铁行业正等着呢。
维辛斯基到电厂参观倒不是看稀奇,他只是来现场证实斯大林同志的一个疑问——中国人真的从美国弄到几十套类似的发电机组?
现实是——没错,中国确实找到了渠道从美国弄到了大批二手工业设备。
有些是从大型船舶上拆的,有的是从城市更新中拆的,还有是一战时期的国防储备,被拿出来低价销售。
东西都不先进啦,就跟步进式电话交换机一样,苏联都看不上了。但它能实实在在解决问题,数量还特别多。
量变引发质变啊!
根据苏联驻帝都大使馆方面的统计,新中国在51年的工业建设总投资将超过十亿美元。这其中一半是苏联和东德贷款,另一半以低价二手货的形式实现的。
就目前这个建设速度,新中国在52年的工业产值能提升两三倍,如此高的增速还能持续至少两年。
因为有大量工业设备正在海上漂,会在51年初陆续运抵。有数百名从美国高价雇佣来的技术专家已经抵达帝都,专门为建设提供助力。
为了实现这次工业突破,新中国把近年毕业的高中生集中起来接受工业培训。高中生数量不足,还动员了不少优秀退伍军人和干部进行学习。
“中共显然在美国有一套非常强大而高效的行动机构。它源源不断的提供大量美元外汇,还能弄到急需的二手设备。”
这还是能招聘到的国外技工数量不足,限制了国内工业的扩张能力。
但目前这种增长速度实在太过惊人了,任何一个国家的工业化都从未发生过。在苏联的原本预估中,这应该是十年后中国才能拥有的能力。
此外有萧金浪和东德专家的规划,中共向社会主义阵营提出了两百多个工业建设项目的需求。这其中有的是花钱引进,有的是需要贷款,还有的是希望援建。
项目从农田水利,矿业能源、化工钢铁、电子电力、机械制造、国防军工、民生轻工,几乎无所不包。
这是新的‘156项目’,预计要在十五年内让中国初步工业化。它更全面更科学更强大,还更省钱。
上一篇:天灾领主:开局成为恶魔大公
下一篇:诸天末世之开局解锁轮回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