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二:恁祖宗来了 第45章

作者:林家龙女

  别说五百年,再给他两百年,整个世界可就要匍匐在他的脚下了。

  论含金量,他可比叶二高的太多。

  “你还想多活几年?你能少活两年,就是对大唐最大的贡献了!”李清嫌弃地看了一眼李隆基,“你知道后人怎么评价你的吗?”

  李隆基风车似的摇摇头。

  “李隆基是个好皇帝——”李清拉长声音,随后话锋一变,“可惜死得太晚了。”

  “这这……怎能如此说我!”李隆基一下子就破防了。

  在他看来,自己无非就是心狠一点,可常言说得好,不够心狠手辣,怎配江山如画?

  “因为你干的那些昏庸祸国的破事,都是在五十岁以后。”李清怜悯地说道,“如果你五十岁就死了,未必不能捞一个特别好的庙号。”

  是啊,五十岁的时候就干了一个废后,还没来得及一日杀三子,风评能好很多。

  “我,我老年时就那么不堪?”李隆基怀疑人生地在地上蛄蛹着,好像一条被撒了盐的毛毛虫。

  李清给他松开绑着的绳子,看着他说道:“这事儿别问我,等你亲眼见到之后,不由得你不信。”

  “你去准备一下吧,三日后我们出发前天宝十四年,让你见识见识后世的你究竟能给你开多么大的眼。”

  “好的太叔祖!”李隆基狗腿子极了,他现在把一切都抛诸脑后了,什么东西都不如太叔祖手里的延寿丹香。

  他决定了,以后就做太叔祖的走狗,太叔祖让他撵狗他绝对不撵鸡!

  “那三郎现在就下令特赦太平公主,让她回府。”李隆基十分殷勤地说道,“能保下姑母的命,三郎也是极为开心的。”

  李清轻笑着点点头,对于李隆基的上道,他满意极了。

  “那我们先去太平公主府等你,有事的话到公主府上找我们就好。”

第98章 上架后的加更规则

  打赏加更,盟主加更两章,白银盟日万一个月,黄金就不敢肖想了……

  韩信带净化,周二中午十二点上架,希望好哥哥们捧场。

第99章 身不由己

  当李隆基在宫中妖怪般的杀戮传到太平公主耳中之时,她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十几年的经营竟然毁于一旦。

  应该说,她并没有想到这一天会来的这样快。

  她本以为大侄子李成器会为了皇位,和李隆基斗得你死我活。可是她不理解,为何李成器忽然之间就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太子之位,转而将这个令无数人疯狂的位置让给李隆基。

  李成器的豁达让太平公主想到了她不争不抢的哥哥李旦,她也不会想到,李隆基虽然生性凉薄,姑姑儿子皆可杀,可心中的兄弟情却从未忘记。

  在武则天执政末期,李隆基与兄弟们脱离圈禁的那一天,兄弟几个在院子里喝得酩酊大醉,相约永远不要反目成仇。

  这个约定,他们每一个人都牢牢地记在了心中。

  在多年以后,李隆基和兄弟们聚会时,一如小时候那样嬉笑玩乐,喝醉了就横七竖八地躺在彼此的腿上。依旧是在那个小院,那里没有什么天子和亲王,只有兄弟。

  太平很不理解,哪怕当初兄长让出皇位,可母亲对他的猜忌也从未减少。于是在李成器掌管禁军的时候,她三番五次地去挑拨他与李隆基之间的关系,却毫无进展,甚至无法在禁军中塞进自己的人。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她找了几个术士,以天象之名向李旦进谗言,说天象不吉利,主太子入紫薇,登临大宝。

  最让她不能够理解的事情来了,如果按照她母亲武则天的性子,太子李显早就被千刀万剐,拖出去喂狗了。

  可面前的这位兄长却一拍大腿,激动之色溢于言表地告诉她一言为定,双喜临门,我早就想念这个咒语了!高高兴兴地就把皇位禅让了。

  禅让了,让了,了……

  太平知道,从这一刻起,谁都靠不住,她只能靠自己,于是她决定发动政变,成立新和联胜!

  只是她没有想明白,明明是飞龙骑脸,优势在我的局面,帝国最高权力唾手可得,怎么就突然被一朝打回原形?

  她已经没有时间思考了,残酷的现实打碎了她的所有梦想,从天堂到地狱,只需要短短一瞬间。

  这一刻的她,已经不再是那个朝中半为公主门下走狗的镇国太平公主,而是一个失去所有的落魄妇人,只能带着几名亲随,仓皇逃亡终南山。

  前几年政变失败逃亡终南山的,叫李重俊。

  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一路之上并没有任何阻拦,仿佛就是李隆基故意让她逃出长安城一样。

  太平公主太了解这个侄子了,他太冷酷了,以至于杀人还要诛心。能够让她老老实实逃亡,无非就是看在太上皇的面子上,给她一个体面。

  就在她准备回到长安,体面上路的时候,内侍传来消息,太上皇正在公主府中等候。

  太平公主不禁释然一笑,能够在兄长的送别之下上路,本宫也不孤单。

  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兄长竟然站在门口,等候着她的到来。

  千言万语,到了嘴边,只是化作一声招呼。

  “进屋吧,都等着你呢。”李旦只是温和地笑笑,并没有过多责备妹妹。

  太平公主只当李旦所说的“等着她”是鸩酒或是白绫,等到她走进屋中时,抬眼一瞧,见到的却是一张令她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

  “阿……”她叫了一半,却又止住。

  她回头看向李旦,柔柔地笑道:“阿兄费心了,竟能找到和阿耶如此相似之人。”

  “他就是阿耶。”李旦立刻说道。

  太平公主当然不会相信,李旦费了半天的劲,才让她接受面前的人真的是李治。

  看着面前这个比自己小了十多岁的父亲与二哥,太平公主哽了半天,什么也没说出来。

  多年来积攒的情绪,哪里是一下子就能说出口的。这些年的遭遇,让她学会了把情绪藏在心里,她想倾诉些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李治好言安抚着这个素未谋面的小女儿,哪怕是未曾见过,可那种血浓于水的感觉却不是骗人的。李治哽咽着不能自已,他无法想象这些年小女儿究竟受了多少苦,才会变成这副模样。

  久违的父爱与亲情,似乎唤醒了她那如一潭死水的心。四十八岁的太平公主站在那里,深情的目光望去,满眼都是自己十六岁时穿着戎装,向父皇求取驸马的样子。

  她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自己穿着一身戎装,满心满目都是昂扬与骄傲,来到宫廷之中舞剑。

  她还记得那一刻的自己,有着阿耶的溺爱,想要的就一定能得到。

  失神之际,一道熟悉的声音,将她从回忆之中拽回。

  “你……便是未来的我吗?”

  太平公主抬头,恍惚间看见了青春年少的自己,眉宇之间是怎么也隐藏不住的幸福。

  两行清泪不禁潸然而下,自从薛郎在狱中饿死以后,她便再也没有露出过真正的笑容。哪怕是武则天半是出于亏心半是出于利用赏赐的无数恩宠,也不能让她真正快乐分毫。

  好在,在她的曲意奉承之下,在母后无情的魔爪中,保全了和薛郎的两个孩子。而在与侄子相争的过程之中,她也一直在刻意疏远那两个孩子,不让他们参与分毫。

  而历史之中,李隆基对太平公主一党连根拔起,斩尽杀绝,却没有动薛崇简兄弟分毫,只是简单被贬出京城,得了善终。

  “嗯。”

  太平公主重重点头,她并不后悔走到今天这一步。

  “伱怎么哭了?”少女太平伸出一双柔嫩的手,为她擦拭着眼泪。

  是了,这就是当年的自己,天真烂漫,不谙世事。

  太平公主哽咽不能言,万语千言化作泪水如雨倾盆。

  少女太平见她这幅样子,不由得慌了神,她下意识地回头喊道:“薛郎,薛郎?”

  怎知道太平公主听到这声呼唤,立刻以袖掩面,转身匆匆就走。

  “哎,你怎么走了?”少女太平跺着脚问道。

  太平公主没有回答,她现在想的就是尽快离开这里。

  她不想让此生唯一爱过的男人,看见她这副狼狈的模样。

第100章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

  曲

  太平公主终究是没有见薛绍,直到少女太平失望地离开,她才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最终太平公主决定跟着李治去永徽朝生活,兴许是与李世民一脉相传的女儿奴心理作祟,李治依旧加封太平公主为永徽朝的镇国太平公主,并且在他不在的时候,由太平公主监国。

  太平公主的政治手腕,还有能力都是有目共睹的,相比于李显还有以后那些个虫豸,太平公主在能力上绝对是佼佼者。

  李治:啊哈!可以放心大胆和父皇打人去了!

  很难不让人脑补,李治是出于做甩手掌柜的目的才让女儿继续镇国的。

  在李隆基处理完朝政之后,便改元开元,将监国重任交给了宋王李成器,自己则跟着李清一行人,准备前往天宝十四年。

  ……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

  大明宫中,灯火通明如白昼。四十二年的太平天子李隆基坐在上首,目不转睛地欣赏着《霓裳羽衣曲》。

  这是他的得意之作,据他自己所说,是根据梦中所听的仙乐谱写而成的。

  在他身边的,正是当朝贵妃杨玉环。李隆基心不在焉地享受着杨玉环喂的水果,全神贯注地欣赏着歌舞。

  李隆基自诩多才多艺,对于音律一道十分精通,也正是因此,这歌舞才能够胜过身边温婉绝色的杨玉环,吸引到他的注意力。

  这些年他一直贪图享乐,也不是没有朝臣进谏过,只不过李隆基表示“朕勤政这么多年,还不能享受享受吗”,并不采纳任何谏言。

  不远处,鸿翎急使手里擎着八百里加急文书,飞速向舞池中赶来。

  看到满头大汗的鸿翎急使,杨玉环掩口轻笑。

  “许是岭南的荔枝到了。”李隆基欣慰地笑着,“前岁朕令何履光培育冬月结果的荔枝,看样子今天是有结果了。”

  一旁侍立的高力士连忙走下去,直觉告诉他,可能有什么大的要来了。

  他接过鸿翎急使手中的文书,挥挥手示意身边的程元振把脱力的信使带下去休养。

  往下那么一看,他的心里便仿佛如同被重锤敲打一般,咯噔一下子。

  高力士不敢怠慢,快速迈动着腿,端着文书便往上走。

  “怎么了,这是。”李隆基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看着高力士那惶恐的模样,不禁调笑道:“将军,何故如此?”

  高力士深吸一口气,恭恭敬敬地将文书双手举过头顶,十分正式地说道:“渔阳八百里急报,请陛下御览。”

  李隆基接过那份文书,拆开火漆后只是稍稍看上两眼,脸色瞬间大变。他愤怒地将文书掷在地上,骂道:“此妄言也,必是有人厌恶胡儿,故作此言以离间君臣,其心可诛!”

  “陛下,可种种迹象表明……”

  高力士忧心忡忡地还在劝着,可李隆基根本不听,抄起身边的玉碗摔在地上,戟指高力士怒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胡儿是朕娘子之义子,怎会犯上作乱!定是有人嫉妒他得宠,妄言构陷于他!”

  李隆基的声音很大,大到一旁的乐工都停下歌舞。

  “陛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高力士仍不死心,期待李隆基能够回心转意,相信安禄山的确造反。

  可李隆基根本不为所动,或许说出于面子,根本不愿意去相信安禄山会谋反。

  “退下!”

  “陛下!”

  高力士跪伏在地上,声音哀恸,想要唤醒那个曾经励精图治的李隆基。

  但很可惜,人是会变的。

  “来人!把高力士给朕拉下去!”

  李隆基袍袖一挥,立刻有人上来拽着高力士退下。

  “不关你们的事,”李隆基见高力士被拉了下去,伸手指着惊慌失措的乐工们,换上一副和煦的面孔:“接着奏乐,接着舞!”

  就这样,一直沉浸在歌舞升平之中的李隆基,直到六天后被残酷的事实甩在脸上,才终于接受了安禄山已经反叛的事实。

  然而在这耽搁之下,急切之中精锐的边军无法及时赶回。好在此时的北庭都护封常清在京,自请前出洛阳募兵,征讨安禄山叛军。

  李隆基大喜过望,立刻加封封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命他募兵征讨安禄山。接着任命六子荣王李琬为元帅、以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东征叛军。

  当日,封常清骑马赶到东京洛阳招兵,没几天就招到了六万余人。但很可惜,这六万人都是市井之徒,从未接受过正规军训练。于是他决定斩断河阳桥,于洛阳城固守。

  十二月十一日,安禄山率主力强渡,攻陷陈留,一时之间气焰滔天。

  封常清虽骁勇善战,可毕竟手下的兵都是临时招募的,他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根本没法和训练有素的叛军主力交战。无可奈何之下,他只能放弃洛阳,西奔至陕郡去投奔老上司高仙芝。

  见到老上司的封常清结合自身与叛军作战的经验,从实际情况出发,建议高仙芝退守潼关;高仙芝深思过后,决定接受封常清的建议。

  一来是潼关空虚,一旦叛军抢下潼关,长安便危如累卵;二来是以逸待劳,等待边军精锐勤王,再里应外合合击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