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很废很小白
韩方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响头。
他已三十有四,接下这个差事,就是为了能让孩子有个好的出路。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有了韩方做榜样,立刻又有六名匠人开口,接下差事。
剩余的七人,依旧在犹豫。
待到一盏茶喝完,韩桢开口道:“时间到了,你等思虑的怎样了?”
一名匠人磕磕巴巴地说道:“县长,俺……俺家孩子还小……”
“无事。”
韩桢摆摆手,再次说道:“我说了,接不接全在你等自己,不需顾虑我。”
最终,十四名匠人,十一人接了差事,三人忍痛推掉了差事。
他发现推掉差事的三个匠人,年岁都比较小,只有二十五六岁。
这般年纪,除非是那种性子清冷的人,否则让他们过上与世隔绝的生活,确实是一种折磨。
让那三名匠人先回去后,韩桢朝着剩下的匠人吩咐道:“这几日你等在家中好好陪陪妻儿老母,五日后辰时于军营报到,谁若没来,以军法处置!”
“俺晓得了。”
韩方等人纷纷拱手应下。
韩桢摆摆手:“且回去罢。”
见天色已晚,韩桢也起身出了书房。
薄厅中,依旧有不少胥吏在忙碌。
“你等也莫要太晚,注意身子。”
韩桢的这番话,让胥吏们面露感动之色,纷纷行礼应下。
踩着夕阳的余晖,韩桢迈步回到家中。
二院客厅里,韩张氏端坐在桌前,小手噼里啪啦打着算盘。
虽搬到了县里,但她却并未拉下学业。
听到脚步声,韩张氏抬头看了一眼。
见到是他回来,眼中顿时荡起一抹笑意,问道:“二郎回来啦,可用过饭了?”
“不曾!”
韩桢摇摇头。
韩张氏起身道:“二郎且坐一会儿,奴去唤厨娘给你热一热菜。”
韩桢现在军营、衙门两头跑,若是赶上饭点了,便在军营或常知县那里凑合对付一口。
起初韩张氏还坚持等他回来一起用饭,后来在韩桢的劝说下,才自己一个人用饭。
待到吃完饭,天色已经彻底变黑。
两人洗漱一番后,便进了房。
……
“呼呼呼……”
漆黑的房间中,响起韩张氏粗重的喘息声。
韩桢抹黑从桌上端来一壶凉茶,自己灌下一大口后,将韩张氏扶起来,体贴的喂她喝水:“闰娘,来喝些茶。”
韩张氏很享受这亲昵的一幕。
待到一壶凉茶被喝完,两人又重新黏在一起。
把玩着一对坚挺浑圆的硕果,韩桢脑中思索着火器的事情。
韩张氏伏在他的胸膛上,聆听他那强有力的心跳。
忽地,韩张氏开口道:“二郎,俺们在一起一个多月了,可奴家的肚子却还是没个动静。”
“急什么。”
韩桢哑然失笑,安慰道:“这种事纯属看运气,运气好一次就中,运气不好……”
韩张氏心头一惊,忙问道:“运气不好怎地了?”
“运气不好就多来几次!”
韩桢说罢,猛地一个翻身,将韩张氏扑在身下。
“叔叔呀!”
软糯的腻声,在黑夜中响起。
第151章 【发兵平叛】感谢暖阳1314大佬
第151章 0148【发兵平叛】感谢暖阳1314大佬送上的白银盟!!!
清晨。
朝阳初升。
随着县城大门打开,沉睡了一夜的临淄县,渐渐苏醒,变得繁闹起来。
东西两市,伙计们打着哈欠,打开铺子的大门。
大街小巷上,早就摆起了一个个早餐摊子。
烟火气息,弥漫在县城每一个角落。
田老三缓缓睁开眼睛,从客栈的大通铺上坐起身子,伸了个懒腰后,起身来到院子井边洗漱。
他是博兴县下辖的新镇人,在镇中一家大户的盐铺当伙计。
新镇靠海,所以私盐泛滥,官府对私盐贩子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没法子,管不了啊。
靠着海边,是个人都能自己制盐,难不成把百姓全给抓了?
况且,那些个官儿都被私盐贩子喂饱了肚子,抓私盐,岂不是自绝财路?
田老三的主家,便是新镇上最大的私盐贩子。
主家有盐引,却从不在朝廷买一粒盐,铺子里卖的,全是自己制造的私盐。
上个月,主家谈妥了一笔大买卖。
每隔十天,便要往临淄县运送数万斤粗盐。
因为人机灵,资历又比较深,田老三自然领到一份运送粗盐的差事。
老实说,如今这世道兵荒马乱,山匪流寇就不说了,起事的反贼更是一波接一波。
田老三本不想领这个差事,无奈主家工钱给的足。
跑一趟,便能得五百文钱呢。
此次,已是他跑的第三趟了。
洗漱一番,他迈着悠闲的步伐出了客栈,环顾一圈后,迈步来到一个巷子口的早餐摊前。
刚坐下,摊上掌勺的小贩便笑着打了声招呼:“小郎君早,吃些甚么?”
“嗯。”
田老三点了点头,吩咐道:“来碗豆花,两个油饼。”
“好勒!”
小贩吆喝一声,立刻舀了满满一碗豆花,抓了些葱末和切碎的小咸菜放进碗里,最后又从陶罐里,舀一小勺卤汤浇在上头。
豆花起于唐时,到了宋时,才演变成家喻户晓的吃食。
不过这会儿,基本都是咸豆花。
甜豆花很少见,因为糖太贵了,哪怕沙糖也要三五十文钱一两,普通百姓吃不起。
“小郎君慢用,油饼稍后便好。”
田老三拿起勺子,将碗中豆花与调料拌匀了,这才慢悠悠地吃了起来。
就在这时,两名税吏迎面走来。
见状,不需衙役开口,小贩主动取出五文钱递过去。
收了钱,一名衙役取出一个小本子,提笔写了几行字,接着撕下一张纸递过去。
接过纸,老板小心翼翼地吹干,而后放进抽屉中。
目视着两名衙役离去的背影,田老三低声骂了一句:“直娘贼!”
闻言,那小贩呵呵一笑:“小郎君看着面生,不是本县人罢?”
“嗯。”
田老三愤愤不平地点了点头。
小贩解释道:“小郎君可错怪他们了,方才那五文钱乃是摊费,出摊便要交。”
田老三怒其不争道:“出摊便要交五文钱,这是哪门子的道理?你竟还帮着这群鸟厮说话?”
这帮腌臜打脊的泼才是个什么德行,他哪能不清楚。
“这是县长定下的规矩,只要交了五文钱的摊费,便不会再有人来收税。喏,瞧见没,这张纸条条便是凭证。再有胥吏来问,只需把此凭证与他们看一眼就行。”小贩说着,从抽屉里取出票据晃了晃。
田老三皱眉道:“可若是一整天没生意,岂不是还得倒贴五文钱?”
“不会。”
小贩摆摆手,笑道:“如今县里景气,南来北往的商队多得很,俺们这些小贩也跟着沾了些光,不说发财,养活一家老小却没甚问题。”
“倒是个好官儿!”
田老三不晓得县长是个什么职务的官儿,但在他看来,能整治好胥吏,那就是青天大老爷。
小贩语气感慨道:“谁说不是呢,以往县长没来时,这帮胥吏一天能收三四回的税,有时候一整天忙活下来,还得倒贴钱。如今好了,县长整顿过后,这帮胥吏就跟换了个人似得,别提多老实了。”
前阵子清完账目后,韩桢顺势对临淄县的税收做了调整。
在与常知县以及一帮税吏们讨论过后,决定将商税提升到一成税。
至于没有店面的小摊,则改为收取摊位费。
因为不同于有店铺的商家,商铺会记账,所以收税比较方便。
像这种街边摆摊的小贩,收税就很麻烦了,而且不容易统计。
毕竟后世那样的信息时代,偷税漏税都无法根除,更别提现在了。
所以,为了方便,也为了防止胥吏对小贩上下其手,干脆改收摊位费,一个摊位五文钱,以凭据为证。
至于县里有铺子的商户,以及南来北往的行脚商,就得交一成商税了。
一成商税,明面上比以往高了一倍,可胥吏整顿之后,商家交的税反而少了数倍。
商户又不是傻子,自然愿意。
“小郎君,油饼好了。”
小贩将一个小盘端上矮桌。
盘子里,两个金黄的油饼散发着阵阵热气,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
田老三夹起一块,吹了几口凉气后,咬了一小口。
煎过的油饼外皮酥脆,配上韭菜馅,格外香甜。
忽地,街道上奔来一行人,有男有女,一个个争先恐后地朝着县衙方向跑去。
田老三好奇道:“这是在干甚?”
小贩已经见怪不怪了,推测道:“估摸着县衙又在招工了。”
“稀奇,征召徭役竟这般积极?”田老三面露疑惑。
上一篇:大秦:让你当太子,你去挖地道?
下一篇: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