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泼皮 第429章

作者:很废很小白

  “伯野兄!”

  谢鼎面色一变,正要阻拦,却还是慢了一步。

  只见孙傅说罢,猛地一头撞向大殿的柱子。

  但听咚的一声闷响,两眼一翻,直挺挺的倒下。

  谢鼎迈步上前,伸手在他鼻下探了探,见还有呼吸,不由松了口气。

  韩桢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一幕,好整以暇道:“还有谁要殉国的,也莫要撞柱子了,知会一声,我麾下的将士可以代劳!”

  哐当!

  话音刚落,随他入殿的亲卫纷纷抽出腰间钢刀,满是杀意的眼睛,不断打量着一众赵宋朝臣。

  大殿内鸦雀无声,一个个面色惊恐,

  片刻后,何栗硬着头皮站了出来,叹息道:“韩县长,还请少造些杀孽。”

  韩桢反问道:“我韩桢在诸位眼中,就是嗜杀之人么?”

  “自然不是。”

  何栗答道:“当下京城人心惶惶,百姓久困多日,缺煤少粮,不少百姓被活活饿死。韩县长该安抚民心,赈灾济贫才是。”

  韩桢微微一笑,语气中透着不容置疑之意:“既如此,你便暂代开封府尹一职。”

  “这……”

  何栗正要拒绝,却见吴敏等人朝他使了个眼色。

  见状,何栗只得无奈的应道:“臣领命。”

  他自然知晓吴敏等人的意思,朝堂之上虽奸佞横行,但还是有一些清流。

  若是被一股脑杀了,那就太可惜了。

  更何况何栗在韩桢麾下任职,也能保全一番后宫的一众皇后妃子,免受凌辱。

  他们毕竟是赵宋臣子,哪怕两位皇帝不靠谱,也总得给赵宋留些颜面。

  如此,也不枉君臣一场。

  韩桢问道:“你可有官员举荐?”

  “吏部侍郎李若水,门下侍郎吴敏,原给中事许翰、太学生陈东……”

  何栗沉吟一番后,洋洋洒洒说了十几个人。

  谢鼎朝韩桢微微点了点头,表示这些人可用。

  目前,在场的只有李若水和吴敏,剩余的人要么是辞退在家,要么是级别不够,无法进宫。

  韩桢吩咐道:“劳烦何府尹将其他人带进宫。”

  “臣这就去。”

  何栗应道。

  韩桢又安排了一队亲卫护送,否则他孤身一人,绝对会被皇城外的青州军抓起来。

  待何栗离去后,韩桢朗声道:“我非是嗜杀之人。”

  呼!

  此话一出,大殿内的群臣不由松了口气。

  然而,韩桢接下来的话,却让众人放下的心,又再次悬起:“所有人暂且扣押在皇城内,接受盘查,贪污腐败、鱼肉百姓者,重则斩首示众,轻则抄没家产,发配南京道!”

  大殿中的朝臣,都是正五品以上,大多数屁股上都沾着屎。

  一听说要抄没家产,简直比死了亲爹还难受。

  吴敏等人却是恨不得拍手称快。

  如李邦彦、蔡攸、白时中、张邦昌……这群奸佞,他们早就想杀了。

第385章 【下官工钱还没结呢】

  第385章 0381【下官工钱还没结呢】

  赵宋的旧臣,韩桢不打算大肆任用。

  实在是赵宋官场如同粪坑,屎里淘金太困难,也太恶心了,韩桢懒得干。

  要知道,整个东京城大大小小的官员足有数千之众,然而何栗方才却只推荐了十二个人。

  这就已经足以说明问题了。

  有谢鼎帮忙筛查,从中挑几个有能力、品性好的,暂时先用着。

  观察一段时日,能用则留下,不能用罢免。

  况且,他的基本盘乃是胥吏。

  只要胥吏在手,这东京城就乱不了,纵然没有官员,也照样能平稳运转。

  三省六部以及各寺院,上万名胥吏,只需提拔一些人,保准一个个感恩戴德,干劲十足。

  这不比官员好用?

  韩桢吩咐道:“将一众官员押解到文德殿看管。”

  不多时,一众赵宋官员被押解走,只剩下吴敏和李若水两人。

  韩桢唤道:“李若水。”

  李若水犹豫了片刻,躬身道:“臣在。”

  韩桢下令道:“通知各省部寺院高级胥吏,入大殿议事。”

  “臣领命。”

  李若水应道,而后在一队亲卫的陪伴下,匆匆出了大厅。

  韩桢继续下令道:“吴敏,谢鼎,你二人负责审问盘查一应高官与皇亲勋贵。”

  “臣领命。”

  两人齐齐应道。

  出了大殿,吴敏犹豫了片刻,忍不住问道:“守器兄,抄没的家产是充入内帑还是国库?”

  谢鼎理所当然道:“自然是国库。这些贪官污吏的家产,俱都是搜刮的民脂民膏,取之于民,自当用之于民。”

  “大善!”

  吴敏拍手叫好,面上也露出笑容。

  谢鼎安抚道:“你且宽心,陛下性格虽强硬了些,但却一直心怀百姓。去岁向赵宋索要的赔款,大多都用在了安置流民与逃户上。”

  接着,谢鼎又将摊丁入亩等一系列惠民政策简单讲了一遍。

  吴敏沉默片刻,面色感慨道:“如此倒也有明君之气象。”

  凡事就怕对比,把赵佶父子两往那一放,韩桢在吴敏心中的形象瞬间拔高了好几个台阶。

  ……

  大殿内。

  韩桢又将目光放在史文辉身上:“即刻起,东京城进入军管状态,设五城兵马司,史文辉暂任指挥使一职,居中调度。”

  东京城刚刚打下来,军管是必然的。

  只有如此,才能以最快速度稳定下来。

  当然,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如赵匡胤那般,全盘任用赵宋旧臣,一应皇亲国戚与勋贵照样醉生梦死。

  “臣领命。”

  史文辉作为录事参军,先后负责军管过寿光与济南府,这方面经验很足。

  就在这时,老九与刘锡联袂而至。

  老九禀报道:“启禀陛下,皇城禁军已全部拿下。”

  闻言,韩桢忽地想起了甚么,问道:“皇城中的带御器械何在?”

  带御器械,乃是赵宋皇帝的贴身保镖,每一个都是万中挑一,甚至百万中挑一的精锐,可在大内禁中佩戴兵刃,武艺高强,战力强横。

  这些人若在宫中,始终是个隐患。

  刘锡答道:“赵佶南下时,都给带走了。”

  得知被赵佶带走了,韩桢便不再多言。

  说话间,赵霆与姚平仲也来了。

  赵霆躬身道:“启禀陛下,内城一应王公勋贵与高官府邸,尽数被控制,等候发落。”

  韩桢点点头:“审问盘查官员勋贵一职,我已交予谢鼎和吴敏去办,姚平仲你暂归五城兵马司,在史文辉麾下听候调遣。”

  ……

  另一边,何栗出了延福殿后,在一队亲卫的护送下,骑上马,直奔外城而去。

  他举荐的这些人,都是穷鬼。

  一个个官位低下,又不贪不腐,仅靠俸禄哪里能住得起内城。

  就算住在外城,生活也拮据的很。

  若家境殷实些的,还稍微好一点,家境贫寒的就惨喽,一文钱都得掰成两半花。

  顺着御街一路出了朱雀门,何栗朝东往国子监而去。

  太学原本就在国子监内,后来生员逐渐变多,前后经过两次扩建,宋徽宗崇宁年间,学生共计三千八百名,太学规模只得再次扩充,在朱雀门东边营建了新校舍,为屋千八百七十二楹,名曰:辟雍,专门用来安置太学外舍生。

  太学生分为外舍、内舍、上舍,相当于后世的大学预科、本科与研究生。

  太学生想要晋升,需要足够的学分。

  没错,就是学分制!

  若外舍生三年未能升舍、内舍生六年未能升舍,将被勒令退学,遣回籍贯地。

  同时,这些太学生在京的一切食宿,都由朝廷负责。

  不得不说,赵宋在文教这一方面,确实做的非常出色。

  这也是为何,在奸佞横行的北宋末期,总能出现一批又一批力挽狂澜的忠臣义士。

  量变引发质变,读书人多了,总会出几个妖孽。

  一路来到国子监,一众太学生立刻围了上来。

  “何中丞来了!”

  “何中丞,眼下城中如何了?”

  “何中丞,国子监已断粮两日,何时才有饭吃?”

  面对一众太学生七嘴八舌的问题,何栗双手虚压。

  等待众人安静下来后,他这才说道:“伱等且安心在太学待着,不用担心安危,晚些本官会命人送些米粮来。”

  得知性命无忧,晚些还有饭吃,一众太学生不由松了口气,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趁此机会,何栗问道:“陈东何在?”

  “陈师兄在公斋。”

  闻言,立即有太学生答道。

  陈东在太学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数次上书针砭时弊、请诛六贼,率领诸太学生伏阙请愿。

  性情刚正不阿,嫉恶如仇。

  在一众太学生的带领下,何栗在公斋中找到陈东。

  此时,陈东正在奋笔疾书。

  何栗凑上前去看了一眼,发现写的竟是请愿表,让韩桢善待城中百姓等等。

  何栗唤了一声:“陈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