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泼皮 第447章

作者:很废很小白

  ……

  翌日。

  一大早,将作监的监丞余伯庄与黄裳一同来到垂拱殿。

  赵宋有四寺六监,对应韩桢治下的四部五院。

  其中将作监,对标的就是工科院,主管宫室、城郭、桥梁、船车修造等,凡土木工程建造等事都管。

  本来军械研发,也在将作监职权范围之内,元丰改制后,将其剥离了出来,独立设置了军器监。

  届时,韩桢也会对朝廷架构进行调整。

  “见过陛下。”

  两人齐齐躬身行礼。

  韩桢也不废话,开门见山道:“朕打算将城东的难民迁到西北角的军营,原先的难民区,改建成蹴鞠场。”

  余伯庄脑中回忆了一番城东难民区的规模,问道:“陛下想修多大的蹴鞠场?”

  韩桢说道:“能修多大修多大,最好能容纳万人同时观看蹴鞠比赛,可否做到?”

  万人?

  余伯庄沉吟了片刻,点头道:“应当没问题。”

  “好!”

  韩桢吩咐道:“尽快安排大匠实地勘测绘制图纸。”

  余伯庄又问:“不知陛下对安置难民的居所,有何要求?”

  闻言,韩桢沉吟道:“最好修成筒子楼,十楼为一区,十区为一街,如此以后也方便管理,朕只是提个意见,具体还需伱等安排规划。我只有一个要求,尽快动工。这件差事办好了,朕不吝赏赐。”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对自己不懂的事情,韩桢从不指手画脚。

  他往往只是提一个大概的建议,具体操作,交给专业的人落实。

  “微臣领命!”

  余伯庄应下后,匆匆离去。

  待他离去后,韩桢将目光落在黄裳身上。

  此时的黄裳,已年过七旬,但眼神却明亮清澈,面容清癯,长须飘飘,颇有些仙风道骨的气质。

  这让韩桢忍不住问道:“黄卿可习过武?”

  这个问题让黄裳微微一愣,回过神后,他如实答道:“回陛下,微臣不曾习过武。”

  韩桢又问:“先前寺庙道观,由你负责统管?”

  “是。”

  黄裳点点头。

  “往后取消在京寺务司及提点所,改为宗教事务所,统治下一切宗教,你暂代所长一职。”

  韩桢顿了顿,继续说道:“在我治下,不论佛道还是地方神祇,又或是西域的摩尼教,一律不准放印子钱,违者斩!此外,香火钱需缴纳八成税务,寺庙道观等一切宗教组织,不允许拥有田产。”

  黄裳一惊:“这……陛下,如此一来,会导致大批僧人道士逃往南方。”

  “逃就逃了,但在逃之前,需将从建隆元年欠下的税收全部补上,追讨京畿之地的道观寺庙税款,就交由你去办,城外守军会配合你,胆敢阻挠拖欠者,杀无赦!”

  韩桢话中透着的森森寒意,让黄裳不由哆嗦了一下。

第401章 【组建密谍司】

  第401章 0397【组建密谍司】

  “微臣领命。”

  黄裳只得躬身应下。

  韩桢冷笑道:“这些年,赵宋皇帝对佛道等宗教太过友好了。这些僧道不事生产,只需念念经修修道,就能坐拥大量财富和田地,你觉得对辛苦劳作的百姓来说,公平么?”

  黄裳深以为然地附和道:“不公平!”

  韩桢继续说道:“既是方外之人,就该清心寡欲。此外,近三年内,不许发放任何度牒与建庙观许可。”

  黄裳点头道:“微臣明白了。”

  “回去写一份详细章程呈上来,去罢。”韩桢摆摆手。

  黄裳离去后,韩桢又招来殿外的老九问道:“夫人与百官们到哪了?”

  老九答道:“已到东平府,最多三五日便可抵达汴京。”

  “嗯。”

  韩桢点点头。

  老九禀报道:“陛下,昨夜末将已将樊楼提供的几名皇城司主事控制起来,共计六人,该如何处置?”

  韩桢问道:“现在何处?”

  老九答道:“末将将他们暂时羁押在李邦彦的府邸之中。”

  皇城司这个机构,天然就是与官员、军队处于对立面,比之督察院还要极端。

  赵匡胤最初建立的孩儿军与皇城司,主要就是为了探查军中情状,预防阴谋扰乱。

  他自己就是通过兵变上位,所以对此事格外忌惮。

  而监察朝中文官,只是附带的而已。

  韩桢吩咐道:“带进宫来,莫要张扬。”

  “是!”

  老九转身离去。

  小半个时辰后。

  六个年龄与职业各异的人,被带入垂拱殿之中。

  “小民拜见陛下!”

  六人神色忐忑,躬身一拜。

  韩桢懒得废话,开门见山地问道:“汝等麾下皇城司探子各有多少?”

  “这……”

  六人心头惊骇,对视一眼后,一名小贩打扮的中年人战战兢兢的答道:“回陛下,如今只剩下一百八十四人。”

  一百八十四人?

  这也太少了。

  韩桢微微皱起眉头:“平日里职责是何?”

  中年人如实答道:“我等隶属于冰井务,平日负责伺察京师民心,坊间谣言等。”

  “冰井务?”

  韩桢一愣。

  见状,其中一名青年赶忙解释道:“陛下,赵宋皇城司分为两院,一院为探事司,主要对外,负责刺探他国情报。另一院则是冰井务,对外称掌皇宫采冰、藏冰之事,实则还兼任监察各地百姓与文武百官。”

  这厮倒也机灵。

  韩桢似笑非笑道:“你对皇城司很熟悉?”

  青年恭敬的答道:“不敢隐瞒陛下,小民祖上五代都是皇城司探子。”

  韩桢吩咐道:“详细说说。”

  “皇城司起初很受重视,到了神宗年间便开始渐渐式微,赵佶继位后,大肆任用宦官内侍为主官,导致皇城司彻底糜烂。那些个内侍太监,不通密探之事,只知捞钱,一边遣散探子,一边又对上谎报扩招密探,明目张胆的吃空饷。”

  青年顿了顿,继续说道:“而今,探事司只有不到三百人,冰井务更是只剩下汴京樊楼还在正常运转,若非田妈妈有些手段,让那主事太监不敢太过放肆,只怕樊楼的探子也活不下去了。”

  闻言,韩桢问道:“你等的上官是谁?”

  青年答道:“马校,此人据说是大太监李彦的干儿子。”

  “他现在何处?”

  “原先在樊楼,而今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韩桢又问:“平日里,伱等如何办差?”

  青年苦笑一声:“陛下有所不知,我等已快有三年没有领到俸禄了,每日养家糊口都艰难的很,哪还有精力办差。”

  其他五人也纷纷点头附和,一个个面色凄苦。

  好么,连他娘的主事都活不下去了,麾下的基层探子就更别提了。

  韩桢笑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青年心头一喜,赶忙答道:“小民名叫陶郢。”

  韩桢吩咐道:“给你个机会,暂任百户一职,从麾下皇城司挑选百人,操练规训,等候我的命令。你们五人,也归在他麾下任职。”

  “卑下领命!”

  陶郢神色激动,跪地叩首。

  “用心办差,决计不会亏待你等。”

  韩桢摆摆手:“去罢。”

  六人离去后,韩桢陷入了沉思。

  朝廷初建,需要改制的地方有很多,首当其冲就是麾下探子。

  先前,麾下探子都是小虫在管,利用卓楼开设的分店,探听情报,配合斥候营使用,虽不混乱,但过于草莽了。

  他打算效仿锦衣卫,成立密谍司,设都指挥使,下辖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和镇抚使。

  镇抚使之下,设千户、百户和总旗。

  密谍司只负责刺探收集情报,其他一概不用管。

  其实底层密探好找,难的是中层人员。

  这些中层人员,需要极强的信息分类与提炼能力,如此才能够从一堆堆情报中,抽丝剥茧,找出重要的信息。

  这也是为何,韩桢任用陶郢等人的原因。

  就在他沉思之际,老九匆匆迈入大殿:“陛下,吴玠传来急报。”

  接过急报,韩桢看完后,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吩咐道:“传我口谕,命吴玠放行。”

  赵宋终于沉不住气,派遣了使节团。

  ……

  商人都是敏感的,自打前两日韩桢在樊楼宴请一众官员后,他们便察觉到一个信号。

  尤其是,这两日樊楼大门敞开,照常做生意,更加坚信了他们的想法。

  樊楼都没事,他们还怕甚么?

  于是,不少酒楼与商铺也纷纷打开门做生意。

  小商小贩见了,也跟着效仿。

  毕竟这些小商小贩就靠做点小生意养家糊口,一日不出摊,就一日没收入。

  东京城总算恢复了几分往日的繁华,不过想要彻底恢复,还需要一段时间。

  余伯庄的动作很快,那日出宫后,立即寻来麾下大匠实地考察,按照韩桢的要求日夜赶工。

  短短三日时间,便绘制出了图纸。

  垂拱殿内。

  韩桢看着堂案上展开的图纸,面露满意之色。

  到底是将作监的大匠,不是地方上的官营作坊能比的。

  整个蹴鞠场,如一个倒扣的巨碗,不过这个巨碗没有底部。

  韩桢也不问对方能不能建成,既然将作监敢绘制,那就一定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