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泼皮 第507章

作者:很废很小白

  千贯以下,流放。

  六十五人,哪怕贪污千贯的只有一半,按照诛三族来算,杀了也得有千余人。

  一时间,不少官员心有戚戚。

  各部院汇报结束后,韩桢做了一番总结,旋即是关于明年的展望与安排。

  韩桢端坐于龙椅上,朗声道:“圣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朝绝不能如伪宋那般,寅吃卯粮,因此朕打算设立预算制度。自今岁起,各部院监寺、地方州府郡县,在都需在年初时,为本部门计算好合理的预算,交由户部与督察院审查。”

  “往后,各地州府夏秋赋税以及商税,自行扣留预算,余者再上交国库。”

  赵宋的政策,是重中央而轻地方。

  常说北宋是举一国之力供养一城,到底是怎么个供养法,许多人并不知晓。

  赵宋各地方赋税,统统上交国库,粮食、钱财、布帛等物资也全部运送到东京城,官吏俸禄等开支,由中枢一应拨款下发。

  也就是说,地方政府是没钱的。

  这么做的好处,是加强中央集权。

  但坏处也很明显。

  比如修个桥、铺个路这等惠及民生的好事,只能让官员自己想办法。

  官员哪来的钱?

  最后还不是只能求到当地门阀士绅,地主富商的头上,这就导致门阀士绅渐渐与官员产生利益纠葛。

  官员想升官,博个好名声,就得求助于这些地头蛇。

  再比如某地灾荒,当地政府没钱,只能上奏折到中央。

  奏折送到京师,再经中书门下、皇帝审批,然后户部拨款放粮,运送到受灾当地,这一来一去最起码也要一个月的时间。

  一个月,得饿死多少百姓?

  若当地官员处理不当,甚至还会引发暴动起义。

  这也是为何,北宋一百余年,起义如此频繁的原因之一。

  韩桢这个做法,确实整改了一系列弊病,可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当地政府有了钱,难保不会有官吏铤而走险,上下其手。

  所以,他才会让督察处介入,配合户部审查。

  一旦发现呈交户部的数目,与当地府库账目对不上,那就有乐子了。

  “臣领命!”

  一众文武官员齐声应道。

  韩桢点点头,而后问道:“诸位还有何奏言?”

  正月初一的大朝会,文武官员不论品级,皆可启奏发言。

  这是低级官员们一次露脸的机会。

  若是把握住了,被陛下与朝中大佬们记住,往后仕途不说平步青云,起码能少走好几年弯路。

  话音刚落,人群中便站起一人:“臣有奏!”

  此人韩桢没甚印象,看他官服上的鸂鶒纹饰,显然只是个七品官儿。

  一旁的刘昌,用微不可闻的声音提醒道:“陛下,此人姓苏名迪,苏轼之孙,苏过之子,任进奏院编辑部郎中。”

  “哦。”

  韩桢微微点头。

  苏迪朗声道:“陛下心忧天下、胸怀万民,微臣提议,当重启登闻鼓!”

  吴敏赞道:“此举大善!”

  赵鼎却反对道:“不可,登闻鼓直达天听,而百姓愚昧,陛下日理万机,岂能把光阴耗费在家长里短之中?”

  有人赞同,也有人反对。

  一时间,朝堂吵成一片。

  登闻鼓!

  据说,此鼓自尧舜禹之时就已设立,乃敢谏之鼓,凡欲直言谏诤或申诉冤枉者均可挝鼓上言。

  历朝历代,皆有设立。

  不过其他朝代的登闻鼓,基本就是个摆设,流于形式,有些朝代甚至对其严防死守,生怕老百姓拿这玩意搞事情。

  比如明朝,一度将登闻鼓高悬于常人够不着的位置,还派遣一大堆锦衣卫排成人墙以阻止人们靠近。清朝更是规定甭管鼓敲得有理没理,先打三十板子,看谁还敢来扯淡?

  唯独在北宋,登闻鼓就设在宣德门外,不但可以随便敲,而且谁都能敲。

  该说不说,赵宋这一点做的比较好。

  比如京师有个百姓丢了头猪找不着,就干脆擂响登闻鼓把宋太宗赵炅给敲出来了。

  对于此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十四·淳化四年》中有记载。

  【京畿民牟晖击登闻鼓,诉家奴失豭豚一,诏令赐千钱偿其直,因语宰相曰:‘似此细事悉诉于朕,亦为听决,大可笑也。然推此心以临天下,可以无寃民矣。】

  起初还好,没几个百姓敢去敲登闻鼓。可到了宋仁宗赵祯继位后,一切都变了,京师百姓但凡有个家长里短、邻里纠纷也不去开封府了,直接来宣德门外敲登闻鼓,再发几句牢骚解解气。

  久而久之,赵祯被敲的不厌其烦,干脆把登闻鼓给撤了。

  这就是为何要赵鼎反对。

  真要放任百姓去敲登闻鼓,那官家一天十二个时辰,甚么事儿都办不成了,光处理百姓那些鸡毛蒜皮的事了。

第456章 【朝堂是人情世故】

  第456章 0452【朝堂是人情世故】

  设登闻鼓的确是好事一件,能让深居皇宫的皇帝,知晓百姓冤屈。

  可也有坏处,老百姓心里没数。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比如太宗年间,那个丢了猪的百姓。

  站在皇帝大臣的角度来看,一头猪丢了,也值得敲登闻鼓?

  但站在百姓的视角,一头猪可能就是全部家当,全家人就指着这头猪卖了换钱买粮食,猪丢了,那自然就是天大的事儿了。

  一番争论后,刘宓给出了一个折中的法子:“陛下,臣觉得登闻鼓可继续设,但额外增设一个部门,用以审核前来敲鼓百姓之事,若非有冤屈或谏言,不予理会!”

  吴敏皱眉道:“若有奸佞买通审核官吏,又该如何?”

  这时,赵鼎灵机一动,提议道:“不如让督察院的官吏兼任,几日一换。督察院俱都是刚正不阿,公正廉明的忠臣义士,如此一来,便可杜绝收买一事。”

  “善!”

  “赵尚书言之有理。”

  “臣附议!”

  文武官员难得团结一次。

  之所以如此,主要就是借着这个由头,狠狠恶心一下督察院。

  东京城和旁的地方百姓不同,胆子那是泼天的大,只要登闻鼓一设,不管有事没事都会来敲两锤子。

  京城中可是有一百八十余万百姓啊!

  到时候,整天面对市井坊间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没病也能烦出病,够督察院的人喝一壶了。

  督察院毕竟是陛下手中的利剑,太过分的事情,这帮朝臣不敢干。

  可趁机恶心一下督察院的胆子,他们还是有的。

  他们的小心思自然瞒不过韩桢,不过让他们出口气也好,否则一直憋着,容易出事。

  念及此处,韩桢看向陈东:“陈卿意下如何?”

  陈东起身道:“微臣并无异议。”

  “既如此,即日起便增设闻鼓司,负责审查敲鼓百姓,人手轮换方面,陈卿自行安排。”

  韩桢吩咐一句后,又问道:“可还有爱卿有奏?”

  “臣有本要奏。”

  何栗站起身,面色肃然。

  “何事?”

  何栗正色道:“陛下几个月前,颁布的禁止人口买卖,乃利国利民之策。但微臣实施起来,却发现困难重重。”

  闻言,韩桢微微皱起眉头:“有人胆敢阻挠?”

  “并非如此。”

  何栗摇摇头,解释道:“在法令颁布之前,已有不少人口买卖之实,这些奴隶又该作何处置?”

  陈东当即说道:“自然是勒令买方释放,焚毁契书,送归回家。”

  何栗反驳道:“陈侍郎此言差矣,被贩卖之人,皆是可怜人,有些父母双亡,家中连个亲眷都没有,有些自幼患有隐疾,种不得田,做不得工。在主家端茶递水,好歹还有口饭吃,若是放归家乡,只怕用不了多久便会饿死。”

  陈东面色一滞,没想到其中还有这么多门道。

  他乃一介书生,为官全凭一腔热血,与胸中理想,但这个世界就是如此,凡事都有两面。

  是的,若非实在活不下去,谁会把孩子卖为奴隶呢?

  韩桢也意识到一刀切确实不是办法,于是朗声道:“诸位爱卿可有对策?”

  见陛下问策,殿中一众官员大脑飞转,苦思冥想解决之法。

  片刻后,谢鼎起身道:“臣倒是有一策,或许可以一试。”

  “哦?”

  韩桢双眼一亮,嘴角含笑道:“谢卿快且说说。”

  谢鼎沉声道:“伪宋天圣年间,皇太后刘娥专权,曾命范仲淹、欧阳修等人主持编纂了一部《天圣令》,其中对于贩卖奴隶一事,给出了一个解决之法。奴隶任满十年,则无须主家允许和任何手续,便可自动获得自由身。”

  “不过因监管不严,加之胥吏腐败,导致这项政令成了摆设。而今陛下治下,补官清明,勤恳勉力,定会与伪宋不同。”

  史文辉问道:“十年之后,纵然获得自由身,可还是没有生计,如何活下去?”

  赵鼎出谋划策道:“可改买为雇,勒令买方如雇佣一般,支付工钱。期满后,若主仆相处愉快,还可续签雇佣契约,若不满主家,则一拍两散,十年工钱积攒下来,回乡也足以过活。”

  赵霆提议道:“十年太长,变数太多,或可改为五年。”

  一众文官你一言我一语,群策群力,很快将这项政策的漏洞一一补上。

  最后,韩桢拍板决定,将这项政策纳入大齐律之中,命内阁拟旨,昭告天下。

  议事结束,接下来就到了官员们最期待,也最喜欢的环节了。

  发红包!

  刘昌率领太府寺的内侍们,手中捧着厚厚一迭红包,挨个发放。

  山东一系的官员都已经见怪不怪了,谢鼎等人接过红包,笑着道了声谢,便塞入袖兜之中。

  赵鼎却有些懵了,拿着红包,满脸茫然之色。

  红包上,用漂亮的梅花小楷写着孟郊登科之时的得意之作。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右下角还有自己的名字。

  左右看了看,他压低声音道:“刘尚书,这是何意?”

  刘宓笑呵呵地解释道:“呵呵,这是陛下给我等谋的福利。”

  “福利?”

  赵鼎挑了挑眉。

  刘宓点点头:“不错。今岁官员多了,分到手的兴许会少一些,按照赵尚书的官位品阶,本官估摸着能有三万余贯。不过海贸即将展开,明岁的福利想来应是能翻上一番。”

  三万余贯?

  赵鼎手一抖,颤声道:“竟这般多!”

  他这个尚书的俸禄,其实并不高,满打满算,一年下来也就五六千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