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 第134章

作者:猫猫缺大德

  有段日子没出场的李云龙,他的外形发生不小的改变。

  最直观的就是大腿,就连冬季军装的棉裤都掩盖不住充满爆发力的腿部肌肉,仿佛一脚能踹死一头牛似得。

  他身后的战士们也非比寻常,一看就知道是百战精锐。

  按照副总指挥的要求,调到陆战第一团的基层干部大多都实行了高职低配。

  很多排级干部变成了班长,原本的班长当了战士,部分战士还立过三等功。

  入选第一团的条件也很苛刻,一是要身体素质过关,二是要打仗勇敢不怕牺牲,三是要拥有一定的文化基础。

  其中身体要求最严格,要反复检查,最终合格者才能留下,不合格的将会被退回原部队去。

  在三大根据地开绿灯的情况下,这一过程来来回回折腾了一个月。这使得全团的战士超过八成参加过大型战役,其中七成更是D员。

  这样的人员配置堪称豪华,特别是在没有精兵简政且全军都在缓慢扩编的当下。

  如此折腾是因为伞降部队往往是在敌后战斗,只有精英们才能有效判断时局,制定相应的策略,可机动、快速、有效的完成作战任务。

  等队伍集合完毕,李云龙、赵刚和邢志国带着全团的战士们来到了空中火车的停机坪。

  老李的目光扫过一张张兴奋的脸,他深吸一口气大喊道:

  “以前打仗的时候我经常说一句话,精锐?老子打的就是精锐!”

  “但现在!我们是精锐中的精锐!是从全军里千挑万选出来的战士!对于咱们陆战第一团,我只有一个要求!”

  “那就是撕碎所有敢于挑衅我们的敌人!让他们听到陆战第一团的名字就闻风而逃!”

  等部队的士气达到顶端后,李云龙开始仔细检查第一批登机战士的装备,这一幕让旅长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

  “所有人不要紧张!出发!”

  “好!”

  ...

  在众人的注视下,第一批的二十八人走进了C47空中火车的机腹。

  做好所有安全措施后,李云龙示意飞行员可以起飞。运输机开始慢慢加速,最终在离跑道尽头一百米的位置拉起升空。

  虽然这不是战士们第一次上飞机,但翱翔于空中可是头一遭。

  好在平日里的训练起到了作用,同志们大多都还算轻松。他们对飞机里的各种设备十分好奇,就连一个电灯泡也要仔细观察。

  小部分比较紧张的战士也在自我调节,他身边的战友和李云龙也会尽可能的提供帮助。

  当飞机飞到800米高空时,舱门突然打开。忽地一阵风吹过来,刮得人眼睁不开。

  突如其来的状况吓了李大团长一跳,他一边带上伞兵护目镜一边在心里嘟囔:“他娘的,咋不提前说一声,差点在战士们面前出丑。”

  空中火车又飞了半分钟左右,即将进入降落点区域。此时飞机打铃,第一声提醒众人做好准备,第二声示意跳伞开始。

  预备铃响后,战士们最后一次检查装备,主要是看挂钩是否挂好、装备是否齐全。

  一切都没有问题就可以准备好姿势,跟随第一跳的人依序移到门口。

  此时李云龙站在舱门边上,他的手紧紧抓住一旁的握把。

  “铃声一响就开始跳!别忘了落地的姿势!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腿部!千万不要紧张!”

  话音刚落,铃声响起,战士们一个紧跟着一个跃出机舱。

  这次跳伞采用的是挂钩式,将强制开伞绳一端的弹簧钩,扣在飞机内部顶端的钢丝绳上。

  当战士们跳出机门后,拉伞绳会把降落伞的伞包强制拉开,引导降落伞弹出将主伞衣和伞绳拉直。

  这些伞具都是系统生产的高级货,材质为亚麻,体积大,撑开后有七十平方米。

  第一个跳出舱门的是魏大勇,他成为了八路军跳伞第一人。

  和尚原本还想大喊一声助助兴,可风呼呼的往他嘴里灌,硬生生一句话都没吼出来。

  跳出机舱三秒后,伞就张开了。一朵朵白色的大伞开始慢慢在空中飘荡,这个过程经历了3分多钟。

  当倒数第二个人出舱以后,李云龙也紧跟着自己的士兵。他控制着伞具的下降方向,盯着一个个落地的士兵,生怕有人出事。

  很快便轮到他自己了,在快降落时老李只觉得地面向自己扑面迎来。

  不过这点小场面可不会让人惊慌,在落地的刹那李云龙直接一个前倾着地。

  强大的冲击力从地面传到双脚,健硕的腿部肌肉,配合上伞兵军靴和护膝工具让他没受一点伤。

  调整了半秒后,他很快就站了起来。

  这次一共有二十八个人参加训练,除了一位战士脚踝扭伤之外,其余所有人都平安无事的完成了伞降。

  受伤的战士很快便被一旁等候的卫生员抬走,而李云龙则是来到了四位首长身边。他调整了一下自己的钢盔,摘下护目镜敬礼说道:

  “报告首长!八路军空军陆战第一团完成训练任务!请指示!”

第204章 拔炮楼

  观摩完陆战第一团的伞降训练后,旅长、师长、副总参谋和副总指挥直接坐车回到了总部。

  自从多田骏和筱冢义男双双下台后,换了司令官的华北方面军和第一军变得十分邪门,整个晋省的鬼子像是换了一批人似得。

  敌人白天强行征召老百姓,大肆修建炮楼和碉堡。晚上则是严防死守,所有部队都龟缩防御工事内。

  虽然还是老路数,执行的依旧是囚笼政策。但第一军在岩松义雄的指挥下,硬生生变得更加稳健了些。

  四人刚刚回到总部,恰巧迎面遇上了一位来自旅部的通讯员。看到老总们以后,这位同志立刻下马敬礼说道:

  “首长好!旅长,陈涛同志那边传回情报了。而且他这次用的是加急路线,鬼子那边一定是有什么大事发生。”

  自从战争全面爆发以来,旅长便很少直接参与特工和情报方面的工作。

  但作为曾经叱咤风云的特工头子,他还是随手提拔了一些优秀的人才。

  刚刚提到的陈涛便是其中一员,这位同志已经成为了一方伪军司令,甚至可以随意出入鬼子师团的参谋部。

  有了这层关系后,太岳军区向敌占区输送了不少情报人员。

  从此以后大量日伪军的情报,便通过这条线源源不断地送到了三八六旅,为晋东南根据地减少了损失。

  听到陈涛二字后,旅长收起了笑容接过绝密情报,开始认真阅读。半分钟后,他表情奇怪看起来像是憋着笑。

  “好消息,岩松义雄跟存在主义大师谈崩了,双方差点在酒桌上大打出手。”

  “果然有卧龙的地方就会有凤雏,这新一任的第一军司令官和参谋长,可真是位人才啊。”

  话音刚落,师长、副总参谋、副总指挥立马围了上来。他们三人开始传阅情报,整个过程都啧啧称奇。

  从37年以后,鬼子就试图诱降鸡蛋舞者,这个任务也是历任第一军司令官的使命。

  相比于筱冢义男,冈村宁次对岩松义雄寄予了更大的希望。

  这主要是因为对方是一名“中国通”,早年曾追随过小日子第二代情报头子,在北P从事过一段时间的对华情报工作。

  这老鬼子前脚刚到太原,后脚就给鸡蛋舞者写了一份邀请信。

  信中言辞极尽吹捧,还回忆起了二人的往事,希望能够给日后的诱降铺路。

  不过第一军参谋长可不这么想,作为日军内部有名的有勇无谋之人,他完美发挥了自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特性。

  在会谈期间,这位花谷正少将盛气凌人,根本不把鸡蛋舞者放在眼里。

  原本应该是地位平等的和谈,结果连最基本的尊重都没有。气的鸡蛋舞者彻底坚定了自己的新战略方向,导致诱降图谋流产。

  「阎老西被第一军的装腔作势激怒了。」

  看完整份情报以后,副总参谋长长舒一口气。

  “二月份的好消息真是接连不断啊,先是在南边的事情化险为夷,紧接着鬼子又损失了一名海军大将。”

  “现在就连晋省最后一个隐患也彻底消除了,局面一片大好啊!”

  此话一出,众人皆是连连点头。副总指挥更是来到作战地图前,他盯着敌我态势图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啊,部队休息的差不多了。咱们应该趁着现在这股精神头,做出点成绩来给下一阶段的大战役做铺垫。”

  “鬼子第一军在修建公路,增加炮楼,甚至不断派出间谍往根据地里钻。咱们八路军可不能什么都不做,要不然开春肯定又得反扫荡。”

  “新装备到手后还没有经过实战的磨合,是时候发动一次小规模的进攻了。”

  副总指挥的观点得到了在场所有人的认可,一旁的副总参谋更是用笔不断地记录,随后便撕下来交给通讯员。

  “通知各级部队,做好战前动员,在防区附近选择目标侦查敌情。两天以后!立马行动!”

  “好!”

  ...

  二月二十号凌晨,晋东南。

  孔捷靠着一颗大树,用手中的望远镜仔细地看着远方的炮楼。虽然黄河早就回到了边区,但他留下了足够的支援装备。

  像是望远镜这东西,后勤部还有着不少存货,每个团都可以分到一批。

  “团长,这个炮楼我派人盯了好几天。敌人的人数不超过三十人,重机枪有一挺,轻机枪有三挺歪把子。”

  “你看咱们是用老办法打,还是直接上新武器。”

  这次总部的目的很简单,一是为了让部队尽快熟悉新武器,二是清理晋省境内鬼子的防御性工事。

  虽然部队已经有了一批75小姐,甚至还新组建了两个炮兵团。

  但运载问题暂时还没解决,一旦出动很可能会被鬼子盯上追着猛打。处理不好就成运输大队长了,这就导致炮楼还没清理干净。

  现在有了新式武器,刚好可以用实战训练,顺便处理一下违章建筑。

  毕竟不管是40火,还是50毫米迫击炮,都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确保命中率。

  听到一营长的问题后,孔捷并没有直接回答。他掏出一根烟嗅了嗅提神,随后便开始布置今晚的战术。

  “电话线没剪吧?咱还要靠着这个炮楼钓鱼呢。”

  “我刚刚看了一眼地图,离这里最近的鬼子有三个中队。战斗打响以后,估计半个多小时就能赶到现场增援。”

  “战斗开始以后,一营负责佯攻,别打的太狠。二营负责打援,争取四十五分钟结束战斗。三营当预备队,留着应对突发状况。”

  接到命令,一营长立马开始执行任务。仅仅五分钟,几十名战士便猫着腰向炮楼靠近。

  在距离炮楼六百米的位置,一名连长示意众人切换到匍匐状态。

  这里周围一公里内被鬼子清理的寸草不生,配合上楼顶的探照灯,再直挺挺地往进闯很有可能会被敌人发现。

  借助着月色,大家已经可以看到炮楼的全貌。

  它占地一百多平方米,旁边还有围墙和营房。建筑群的外围还有深两米,宽三米多的壕沟,并且还布置了铁丝网和地雷。

  再加上居高临下的选址,可以算是易守难攻。这种级别的防御工事,没有直射武器的部队很难处理。

  这就是为什么部队基本都是晚上处理炮楼的原因,白天对进攻方太不利了。

  在匍匐前进的过程中,那名连长对着身旁火箭筒兵吩咐道:

  “战斗开始以后,你们两个就自己找位置。到时候先打一发试试威力,如果太猛就先停手,等我的命令再开火。”

  靠近到二百米的位置后,老兵们开始微微抬起自己手中的步枪。他们对准楼顶的探照灯,随时准备进攻。

  “打!”

  十几声枪响后,两个探照灯碎了一地,周遭又陷入了短暂的黑暗。

  在1941年这个时间点,鬼子的单兵能力还没有下滑。听到突如其来的枪声,他们迅速行动冲着自己的战斗岗位奔去。

  不到十秒,一发照明弹升空,双方的战斗一开始就陷入白热化。

  炮楼的各个射击口射出子弹,火舌在黑夜中无比显眼。小日子试图用汹涌的弹幕压制住来犯的敌人,给同伴争取更多的时间。

  在战友们的掩护下,两个带着40火的战士和弹药手从不同的角度接近到了150米的位置。

  这个距离卡在火箭筒有效射程的极限,还好炮楼的目标大,只要不是运气特别差有很大的几率打中。

  四位战士分工明确,按照平日里的训练开始准备工作。

  炮手刚一立起折叠式机械瞄具,弹药手便拿出炮弹从前端装入。随后便猫着腰转移到了安全的位置,以防被误伤。

  战士们打开扳机保险后,立马调整姿势完成瞄准直接扣动扳机。

  随着火箭筒的尾部冒出火光,两发火箭弹从不同的位置射向炮楼。

  轰×2!

  一发破甲弹直接命中远处的炮楼,这意外的攻击直接扯断了鬼子的火力网。

上一篇:大宋泼皮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