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 第39章

作者:猫猫缺大德

  剩下的分别是新一团和独立团,这两个团属于基干团。

  新一团有李云龙留下来的老底子,再加上现任团长丁伟也是个活络的人。

  他跟自己的老战友一样擅长搞副业,接手新一团以后整体战斗力并没有变弱,还在逐渐扩编中。

  目前除了人数少于主力团外,其整体战斗力并没有逊色太多。

  但是孔捷带领的独立团就不一样了,准确的说他们才是基干团正常的样子。

  原本战斗力就最弱的独立团,跟坂田联队正面遭遇后可谓是元气大伤。

  如果不是孔捷在团内很有威信,这个基干团很有可能就一蹶不振了。

  随着黄河的到来,部队的日子越过越好,后勤部的供给能力越来越强,旅长总会下意识的将武器装备优先分配给独立团。

  孔捷也是个早年就参加战斗的老同志了,作为一个四方面军出来的老指战员,旅长给予了他充分的信任。

  他相信独立团会在孔捷的带领下越来越好。

  已经有数月没见到自己老战友的李云龙立马上前打招呼,他知道上次撤退时孔捷也出了力。

  在知道对方还没吃午饭后,作为东道主的他立马安排同志们一起去炊事班吃饭。

  在去吃饭的路上,李大厂长不忘吹嘘自己的丰功伟绩。作为一个班出来的人,孔捷虽然有些羡慕,但自然而然的会替自己的老战友高兴。

  当然,李云龙知道孔捷优先得到新装备时,也是露出了向往的神情,他甚至还有些怨念的看向黄河。

  被一双牛蛋似得眼睛盯上,黄河有些遭不住小媳妇作态的大老粗。

  “这事不能怪我啊,我是答应优先给你装备,但你的团八字还没一撇呢。”

  “你别用那么恶心的眼神看着我,怪渗人的。有事你去找旅长,找师长去。”

  听到旅长和师长的名字,李云龙一下子就怂了。即使相隔甚远他都能想到对方的脸,他可没有胆子去质问人家。

  吃完饭后,三人一起去了军工区的仓库提枪。

  面对一排排摆放整齐的武器箱,孔捷随机打开了一个。

  箱子里是五把崭新出厂的MAS-36,这是孔捷第一次接触新式步枪,他小心的拎出一把拿在手上细细抚摸每一处枪身。

  随后拉开枪栓,用枪瞄准了一下仓库深处的墙壁,清脆的声音回荡在仓库里。

  因为孔捷用过Mle 1886 m93步枪,所以对于新武器没有保险这件事情并不感到意外。

  他熟门熟路的从枪管下端抽出长针型重剑刺刀,插好四棱锥后他摆出了一个突刺的动作。

  简单熟悉了一下新式武器后,孔捷将这把步枪放回了箱子里。

  如果要问他对于这把枪的评价,那肯定是满意的不得了,想到这武器以后能装备全团他就兴奋极了。

  不过在他看来,这武器唯一的缺点就是有点短,拼刺刀的时候有点吃亏。

  很多人觉得,刺刀的制作没有什么难度,应该是有个铁匠炉就能生产的。可实际上,对于工业能力非常落后的根据地,刺刀生产真心不容易。

  这玩意要想在近战中发挥威力,必须要和步枪紧密相连,套筒、卡榫等小零件和刀身的标准化非常重要。

  如果做的不合身,刺刀装在枪身上就会松松垮垮,白刃战时候随时都会掉落。

  而且这东西属于消耗品,因为刺刀刀身狭长,在战斗中很容易就被折断,所以实际的损耗非常大。

  原先部队里很缺优质的刺刀,只能用传统的大刀、梭镖、红缨枪代替。

  自从有了黄河提供的设备后,后勤部的军工区已经有能力生产优质的刺刀了。

  用惯传统刺刀的战士们,对于高卢鸡的四棱锥有些抗拒。

  但是如果要换成片型刺刀,需要对原有的枪械结构进行一定的修改,这事有些吃力不讨好。

  而且现在子弹的产量也上来了,后勤部军工区的同志们就暂时放弃了这个想法。

  孔捷先让运输队把武器搬上骡车,随后他有些忧心忡忡对李黄二人说道:

  “我看这枪也就一米左右,足足比鬼子的三八大盖短了二十多厘米,这要是拼刺刀会吃大亏的。”

  黄河还没来得及说话,李云龙就率先开口回答道:

  “我说你孔二愣子脑子怎么不会转弯呢,你看看后勤部给这枪配了多少子弹。你再去军工厂看看每天能生产出多少子弹。”

  “什么年代了还在玩传统刺刀,子弹虽然算不上管够,但比以前的情况好太多了。”

  “能不白刃战就不白刃战,每一个战士都是爹生娘养的,我们作为指挥官要尽量让他们活下去。”

  孔捷看了看运输队正在搬运的子弹箱,他仿佛透过了厚重的箱体看到了里面黄橙橙的子弹,随后他露出了一个发自内心的笑容。

  “老黄老李,我走了!团里还有好多事情需要处理呢,这次要不是有新武器我也不会亲自来。”

  二人将孔捷和运输队送到了后勤部的门口,看着即将要率队离开的独立团一行人,黄河有些犹豫的说道:

  “老孔,山本特工队的事我希望你不要掉以轻心,鬼子不会轻易放弃报复的。”

  听到如梦魇一样的词后,孔捷猛地一回头,他对着黄河说道:

  “我们独立团从一开始就很重视这伙鬼子,练兵这么久也是为了对付他们,现在有了新式武器更没有理由输给鬼子。”

  “好!保重!”

  看着远去的独立团运输队,李云龙长叹了一口气,他等得有些着急了。

  “他娘的,我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带兵打仗啊,愁死我了!”

第69章 我看看他们怎么活

  在晋西北铁三角中,孔捷最贴近我军指战员的形象,不自傲且不失傲骨。

  作为一名基干团的团长,他吃苦耐劳,善于学习,政Z素养高。

  他虽然不擅长出奇制胜,但拥有着强大的执行力,时刻保持着高度的服从性,贯彻执行上级命令。

  换成通俗易懂的话来说,他就像稳健的上单或者三号位选手,吃的资源最少但坚如磐石。

  虽然上限不如丁伟和李云龙,但是下限绝对够高。突出的就是一个稳健,上级交给他的任务绝对不打折扣地去做。

  能打胜仗,也能在承受败仗后把部队拉起来,这样的军人才是部队的中流砥柱,是决定部队战斗力的指战员。

  应对山本特工队的事情,孔捷深知独立团拱卫总部的重要性。

  即使其他兄弟部队已经恢复正常的警戒程度,他们独立团依旧没有掉以轻心。

  虽然不知道具体时间,但他做出了合理的部署,丝毫没有因为敌人人数少就看不起敌人。

  而且他深知,对手的目标是位于大夏湾的八路军总部,知道这点事情就好办多了。

  要去总部,就一定要处理他们独立团所在的杨村。

  这伙精锐鬼子肯定不愿意跟他们团接触,毕竟在人家眼里他们不值这个价,动手了就会打草惊蛇暴露目标。

  那接下来他们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是绕一个大圈避开杨村,但这点可行不通。

  总部的参谋们又不是傻子,选址的时候当然考虑过这点。绕是不可能绕开的,除非他们以伞兵的方式空降,要不然这个想法就不切实际。

  那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走悬崖,这是孔捷最期待的方式。

  在他看来,敌人就算再精锐也只有八十多人,走悬崖完全就是放弃了自己的优势。

  而且设伏的要点之一就是知道敌人的必经之路在哪。

  他在做推演的时候做了很多套应对方案,甚至为了验证自己想法是否可行,孔捷还拜托师部特务营的同志们配合演练。

  首先他在悬崖前方六百米的位置上布置了守军阵地,这个位置的选择很有说法。

  山本特工队肯定是晚上来袭,毕竟没人大白天执行暗杀任务,晚上人的视野肯定比白天差得多。

  这个位置只要在构建阵地的时候注意隐蔽措施,就算是用望远镜也费劲可以在晚上看到独立团的守军。

  而且山本一木全员攀上悬崖后肯定会觉得自己选的路很正确很安全,以他那么蔑视一切心高气傲的样子,大概率猜不到独立团会在前方设伏。

  其次黄河给的情报中提到了,这个所谓的精锐鬼子部队只装备了冲锋枪和掷弹筒。

  八路军目前没有遇见过鬼子使用自己生产的冲锋枪,这伙鬼子又是在三德子的慕尼黑军校学习过,那大概率会装备三德子的冲锋枪。

  孔捷特地去旅部请教了一番,三德子目前大范围装备的冲锋枪型号是MP38。这枪射速高,火力猛,冲起来的确很凶。

  可是这武器的射程只有二百米,而且使用的9×19毫米派拉贝鲁姆手枪弹威力有限。

  至于他们可能携带的掷弹筒,八九式掷弹筒虽然最大射程有七百米,但鬼子们通常习惯在四百米这个位置使用它。

  阵地设置在六百米,独立团步枪轻重机枪的射程够的着,山本特工队的冲锋枪和掷弹筒射程还不够。

  长手打短手,一个团打八十人,他山本一木怕不是要在交战的一瞬间就傻了。

  而且孔捷这人,突出一个稳字,在悬崖前面一百米的地方布置了一片雷区。

  等鬼子踩到了地雷后,原本布置好的战士们会第一时间去悬崖下面埋伏起来。

  到时候山本一木要是退,就要面临轻重机枪迫击炮的追击,他要是敢把后背露出来就是死路一条。

  即使付出代价侥幸退到悬崖下,那里早就有独立团的战士们等着他们。

  他们要是不退反进,那孔捷会带着同志们热烈欢迎鬼子的。

  考虑到这次是夜间作战,独立团还准备了一些照明弹。

  由于八路军经常在夜里活动,趁着夜色的掩护去打碉堡炸炮楼。

  面对这种情况鬼子巴不得把黑夜照成白天,除了探照灯外他们也会使用照明弹。

  这东西部队虽然缴获的不多,但是凑一凑还是有的。拜访了多个兄弟部队后,孔捷勉强凑出了几十个。

  万事俱备,口袋已经布好了,就等山本一木钻进来。

  带着运输队从后勤部回来后,孔捷第一时间将排长以上的干部集合到了团部开会。

  现在上级还没有给独立团配政委,很多时候他这个当团长的得身兼数职配合着指导员开展给战士们做思想工作。

  他将新带回来的武器箱全部摆在团部大院的外面,箱子打开后崭新的武器勾得一众基层军官心痒痒,毕竟当兵的人就没有对枪不感兴趣的。

  看着兴奋的同志们,孔捷杀气腾腾像一把出窍的利刃。

  “同志们!我今天去后勤部的时候,遇到了黄署长!他亲口告诉我要小心那个山本一木!”

  “什么狗屁山本特工队!什么狗屁精锐鬼子!我们独立团的人不是孬种!”

  短短两句话!团部的气氛被孔捷鼓动到了极点,所有人摩拳擦掌恨不得亲手劈了这些鬼子。

  孔捷一一扫过基层军官们的脸,在看到一个圆脸光头的时停了下来。

  “周勋!你的帽子呢?”

  被他点到的人是独立团一营的一位连长,在团里以轻机枪打得准著称。

  周勋还是个新兵的时候,带他的班长告诉他,上战场之前最好剃个光头。万一头部受伤,能够更好处理伤口。

  从第一次战斗起到现在,他一直有着留光头的习惯。再加上没有带帽子,此时在人群里无比显眼。

  被团长点到名字以后,周勋并没有惊慌,他出列后站得笔直冲着孔捷回答道:

  “报告团长!我们连最近新入伍的战士不少,帽子不够了!我把自己的给了一名枪法不错的小伙子。”

  这个回答有些出乎意料,孔捷走向这位连长把自己的帽子摘下来扣在了他的光头上。

  “你一个光头,又是用机枪的,没有帽子在战场上不是找死吗?”

  “看到这些新机枪了嘛,他们都是你的了!你们连从一营抽调出来,以后你就是团属机枪连的连长!”

  虽然周勋的职位依旧是连长没变,但其实是升了官的,而且还新添了十几挺性能更好的机枪。

  他兴奋地朝着自家团长敬了一个军礼说道:“报告团长!我会在机枪连连长的位置上死出个样的!”

  孔捷朝着周勋摆了摆手示意他归队,随后他按需分配好了带回来的武器!

第70章 五星天蝗:山本!食我406舰炮!

  1940年7月2日,凌晨十二点半。

  俗话说七下八上,一般晋省进入雨季的时间就是七月份,最近几乎天天有雨。而且是以暴雨为主,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占了大多数。

  距离杨村还有五公里的位置,穿着烧包的山本示意自己的特战队员停止前进,在他身旁的第一作战小组组长立马拿着地图上前。

  二人确定方向无误后,准备在附近找个地方原地休息。

  雨后闷热的天气让山本皱了皱眉头,为了突袭八路军的总部,他们经过计算后尽可能的多带了些弹药。

  虽然他们身上的衣服透气性很不错,但是架不住身上还穿着防弹衣。为了保证每一个特战队员的生存性,他们穿上了厚重的防弹衣。

上一篇:大宋泼皮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