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118章

作者:三月啦

  赵泗愣了一下。

  “这……臣在出海之时,遭遇风浪,已然已经记不清楚籍贯。”赵泗赶忙开口。

  “无妨,只是你记不得了……”始皇帝笑了一下。

  赵泗闻言心中大惊!

  脑子里没来由的蹦出来了一个上辈子看过的新闻。

  网贷公司为了催收给孤儿小伙找到了亲生父母……

  赵泗其实心中有预感,他是魂穿,他在这方世界肯定是有来历在的。

  只不过彼时人在海外,有没有身份对于赵泗来说无关紧要,赵泗又全然没有继承前身的记忆,甚至最开始连话都不会说,学了许久才知道自己名字叫泗,恰好身上有个刻着赵字的木牌,也就自称赵泗,糊弄了过去。

  至于寻找自己的身世……说实话对于赵泗来说有点扯淡。

  他实在是没有代入感啊,而且最关键的是一点记忆都没有,不知道自己是哪里人,甚至不敢肯定自己的名字,就连口语都是在船上现学的。茫茫人海,从何寻找?

  除了偶尔意淫一下自己有没有可能是始皇帝遗落民间的私生子,赵泗对于找寻自己身世确实兴致缺缺。

  他都已经爵至右庶长,官至侍郎,随侍王前了……

  可是现在听闻始皇帝的言语,赵泗意识到始皇帝可能已经查明自己的身世了。

  不过仔细想想倒也正常,自己出则随其后,入则侍其内,始皇帝调查自己的底细是正常的,赵泗没想到的是自己这个正主都没有任何线索的身世还真就给始皇帝查出来了。

  “陛下可是得了臣的身世?”赵泗开口发问。

  虽然对于身世兴致缺缺,可是没办法,古代讲究这个,始皇帝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赵泗不能不问。

  而且说实话赵泗心里也有点好奇。

  “可千万别倒霉催的给我安排个事逼亲戚……”赵泗心中暗暗祈祷。

  他对于身世是无所谓的。

  除了始皇帝的私生子,没有什么身世能够对赵泗起到诱惑。

  可是没办法,古代看重这个,血缘至亲大过天,赵泗不可能不闻不问,赵泗只希望原身的家人是明事理的,事不多的……

  最好三棍子憋不出来一个屁,否则摊上倒霉催的,赵泗本来就没有这方面的情感需求,还要为之奔走……

  “不急……”

  始皇帝摇了摇头。

  尔后忽然脑子没来由的一转,始皇帝忽然想起来自己安排大巡天下随行人员的时候忘了谁了。

  原来是没把赵泗这小子给算上。

  也难怪那会总觉得忘了一个关键人物。

  “这……陛下……”赵泗犹豫开口。

  “朕会安排你寻家认亲。”始皇帝只以为赵泗认亲心切,难得的开口安慰了一句。

  不过仔细想想也是,赵泗一个大小伙,归秦以后举目无亲,居无定所,甚至没有立锥之地。

  就连家中的府邸都是王家相送,田地也是自己赏赐,如今都已经二十多岁,却还没有长辈为他操办婚事。

  始皇帝忽然意识到,自己的贴身郎官甚至都已经二十多岁了但是还没有成婚,没有成家立业。

  不过,赵泗是幼年漂泊海外,本身不懂这些,中途又失去了记忆,不知道亲人长辈所在,孤身一人,又哪来的人来为他操持这些?

  “放心,朕不会夺情于你。”

  念及于此,始皇帝心中一软,复又温言,语气之中难得的带上了一些和蔼。

  “臣!叩谢陛下!”赵泗躬身稽首。

  就算赵泗无所谓,但是在这种事情上也不能表现的无所谓。

  家啊……古代人很看重的。

  可是赵泗知道,自己的家,并不在这里,这里从来都不是自己的家。

  “去为朕准备车架吧。”始皇帝摆了摆手。

  赵泗闻声知道始皇帝要出宫,赶忙前去准备。

  除了始皇帝的贴身秘书以外,赵泗现在还是始皇帝的御用司机。

  就连宫中舆马如今都是赵泗亲自挑选准备,中车府令赵高的活干的越来越少,基本上赵泗能干且有空干的事情,始皇帝都不会在使唤赵高。

  赵高现在可以说是清闲的紧,当然,赵高肯定不会喜欢这种清闲。

  赵泗起身,直朝中车府而去。

  而始皇帝,则缓缓卷起竹简,目光直勾勾的盯着赵泗渐行渐远的背影。

  沉吟许久,始皇帝复才起身走出宫殿,召来赵高。

  “去传顿弱!”

第一百六十八章 最高级别保护,人形祥瑞!

  不消片刻,顿弱便已经站在了始皇帝的面前。

  “参见陛下!”

  躬身行礼以后,顿弱站定,安静的等待着始皇帝的指示。

  “将赵泗未曾出海之时,彻林里的历年赋税情况找出来。”

  “唯!”

  ……

  顿弱的办事效率很高,又过了半个多时辰,彻林里往年的赋税情况就摆在了始皇帝的案几之前。

  得益于大秦详细的行政制度和公文备份,哪怕是十几年前的公文,都封录存档,不至于无据可考。

  始皇帝仔细翻阅彻林里具体的赋税情况。

  季常一家的赋税,在这几年缴纳的确实相比较于寻常人家更多,根据记录,季家还因为连年超额缴纳赋税被赐予一级爵位。

  是的,在大秦,好好种地,赋税交的多,也是可以授爵的。

  这个缴的多是按比例而不是按数量。

  同样的田地,同样缴纳五成,你的地种的更好,粮食收的更多,缴纳的赋税自然也就更多,就会得到相应的奖励。

  本质上这是生产激励措施,为了鼓励百姓精耕细作,仔细伺弄庄稼,评定标准是根据平均亩产缴税,而不是根据缴纳赋税总额。

  不光季家……始皇帝注意到,彻林里还有几家粮食产量明显异常的。

  亩产大约是两百多斤,高是足够高,但是还没高到一个十分夸张的地步。

  “两百斤……”

  “三百斤……”

  “直到赵泗应征出海,亩产已经将近四百斤……”

  通过缴纳赋税计算出来具体亩产是一件十分轻松的事情,在赵泗出海的那一年,季家的粮食亩产都已经将近四百斤了。

  “应该是因为赵泗年龄渐长,逐渐开始跟随家中操持农务。”始皇帝暗暗想到。

  始皇帝不是何不食肉糜的君王,虽然他视天下臣民为达成目标的工具,但是始皇帝对于百姓的生活现状无比清楚。

  倘若不是足够清楚,始皇帝也玩不出来极限操作,压榨出大秦每一分能够动用的国力。

  黔首出生的孩子的童年,大概就是田间地头,他们生长于此,往往五六岁就要开始操持一些力所能及的农务。

  彻林里的赋税异常不光限于季常一家,始皇帝注意到还有好几家的亩产明显增高。

  这才正常,农家的孩子田间地头玩耍,不可能只顾着自家地头。

  “黔首耕种,往往都是自备粮种。”

  始皇帝看向赵泗出海以后季家的粮食生产情况。

  “五年……五年之后粮食亩产居然就已经降低到了两百斤。”始皇帝眉头微皱。

  彻林里的相关公文还记录了,因为亩产的严重下降,季家被认为是没有用心操持农务,因此被罚一甲之税。

  始皇帝继续看下去,发现现在季家目前的亩产已经和大多数人相同。

  自从赵泗出海以后,前三年亩产勉强维持不变,从第三年到第五年粮食亩产开始急剧衰退,从第五年到第十年,又开始缓慢衰退到正常粮食的亩产情况。

  “这些种子……最多只够耕种十代,就会退回原型。”

  始皇帝敲了敲案几……眉目之间满是沉思。

  赵泗所说的东西,都得到了验证,赵泗这小子确确实实没有说谎,不需要再去询问船员了,赵泗在出海之前就具备让农作物粮种增产的功能。

  不仅不需要问船员了,基本上还可以肯定,赵泗身上的异常,和出海寻仙是无关的。

  目前摆在始皇帝面前的问题就是,赵泗略显扯淡的说法,居然他妈的是真的。

  他还真就站在粮食地里就能让粮食增产,甚至还能让粮种也具备高产功能,持续三年,之后不断衰退。

  什么他妈的行走的人形祥瑞?

  有些东西是没有办法解释的,始皇帝想起来很久以前的一个神异之事。

  始皇帝二十六年,大秦兴兵灭齐,彻彻底底的终结了战国,天下归一,大秦一统。

  始皇帝大喜,令天下大庆。同时诏令各地官吏,广征神异祥瑞之事,上奏朝廷。

  也就是这年秋天,河内郡上奏,该郡温城县令许望之妻赵氏生一女,手握玉块,玉上有文王八卦图隐约可见。此女出生仅百日,即能言,实属神异。始皇闻讯,亦以为吉瑞之兆,令赐许望黄金百镒,以善养其女。

  许望为了感念始皇帝的恩重,故而给自己的女儿取名为许莫负,意为莫负圣上的隆恩。

  始皇帝亲眼见过这个孩子,这个孩子的神异并非是装出来的虚假故事,否则始皇帝也不会再彼时天下各地都在争相上报祥瑞的时候独独重赏许望之女。

  算算时间……这个时候的许莫负,也有十来岁了……

  有些人的神异,是天生就有且无法以常理解释的。

  很显然,赵泗就可以归类于此。

  而且相比较于许莫负……赵泗的神异更甚。

  因为赵泗神异是能够影响到农作物生长和粮食亩产的。

  秦,以耕战立国啊!

  耕乃一国之本!

  赵泗能硬生生让粮食种子的亩产翻倍,这是何等概念?

  天底下要是有这种祥瑞,客观来说,始皇帝是要带着文武百官,祷告天地的!

  得亏赵泗是个人,否则始皇帝说不定都得拜拜赵泗。

  赵泗带回来红薯土豆玉米三种新粮也就罢了……还能够改善粮食种子。

  什么他妈的行走的人形祥瑞?

  客观来说,如果赵泗算是祥瑞的话,一切异象祥瑞在赵泗面前都要黯然失色。

  如果非要衡量赵泗的价值,半个大秦,可能都比不过一个赵泗。

  这放在战国时代,就是那种割让几十座城池都值得的宝物。

  “日后赵泗的任何行动,由你负责,若安危有失,先斩后奏,便宜行事。”始皇帝目光沉凝的看着顿弱。

  顿弱愣了一下……

  “任何人!赵泗死,皆死!”始皇帝目光沉重的可怕。

  在短短瞬间,始皇帝就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

  赵泗!是堪比半个大秦的国宝。

  为什么是半个?因为赵泗并不能让粮食种子永久性的发生改善,赵泗带来的改善是衰退性的。

  伴随着赵泗出海,一去十数年,季家,乃至于整个彻林里的粮食亩产都恢复了正常。

  对于始皇帝而言,这多少也是一种遗憾。

  可是恰恰如此,赵泗的安危才显得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