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130章

作者:三月啦

  针对始皇帝的刺杀很多很多,但是名扬天下的只有他张良。

  因为只有他张良惊动了秦王的驾撵,并且还活了下来。

  大多数刺杀,甚至根本见不到始皇帝的驾撵,不,大部分连始皇帝的车队还没见到就已经半道崩殂。

  魏虔不说,张良知道问了也没有用。

  该劝的,张良已经劝了,接下来东郡肯定会有一番大动荡,张良本就处于被通缉状态,继续留在这里大概率会出问题,不如趁早离去。

  总之……武器铠甲弓弩已经送到,张良只希望自己的朋友,不要像自己一样,误中副车,失之交臂。

  魏虔起身相送,直至张良的步伐即将踏过门扉。

  “子房……”魏虔忽然开口,张良停在门扉,并未转身。

  “真的能等到么?”

  张良知道魏虔问的是什么。

  张良本来是想回答能的。

  只要秦律不改,秦法不止,天下早晚天怒人怨,张良看的太清楚了,天底下已经积压了太多太多怨气。

  魏虔,只是其中的一个折影,这股怨气,有王室,有贵族,有豪强,有黔首,他们铺天盖地。

  不出意外的情况下,秦国早晚会因为自己倚重的秦法而骤然崩塌。

  这是张良得出的定论。

  哪怕是始皇帝……也无法阻止吧?

  可是……这是在不出意外的情况下。

  张良现在居然回答不出来那个能字。

  因为……意外,早就已经出现。

  从什么时候出现的?

  三种亩产爆炸的新粮被推广地方,虽然暂时黔首种不上,短时间内难以普及,可是三年五年,总有一天天底下所有人都能吃上亩产千斤的新粮。

  居高不低的盐价,也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莫名其妙的降低了,甚至于比私盐价格都低。

  哪怕是卯着劲做赔本买卖来保全自己的市场,可是在大秦官方的推动下,大量以盐为基业的贵族都遭受到了惨痛的损失。

  最要命的是,始皇帝好像换了一个人一样,三种亩产千斤的新粮啊。

  就不加徭役?不加赋税了?

  疲民弱民辱民那一套不用了?

  现在更要命的来了,亩产五石三斗的稷也来了,还恰好卡在帝星飘摇,荧惑守心,这样的时间节点之上。

  虽然什么都没说,但是好像什么都说了。

  甚至于张良自己都有些怀疑,是不是真的天命在秦。

  然而这些种种神粮并不足以让张良感到恐惧,怒火的根源再于秦法和秦君。

  这不是多了几样粮食就能解决的问题。

  让张良感到恐惧的是,秦国莫名其妙的没有动静,不管是李斯还是始皇帝,迄今为止没有听到增派徭役提高赋税的相关话题。

  这对天下黔首来说是一件好事,可是对于张良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第九章 一张白纸出咸阳!

  最令人惶恐的事情,无异于在悄无声息之中,秦王嬴政好像变了一个人,秦国也好像变了一个国家。

  红薯,土豆,玉米,稷,下一个又是什么?

  天命当真就这么眷顾秦王嬴政?

  难不成五谷丰登?

  最要命的是,倘若真的五谷丰登……秦国甚至不需要做什么。

  “苍天……何其不公。”

  张良抬首,看向幽幽苍天。

  张良,最终没有回答魏虔的问题。

  “畏首畏尾,欲成大事而惜身……”张良看了看魏虔府邸的门扉,微微摇了摇头。

  他说的,不是魏虔。

  而是策划这一切的幕后主使。

  算出来帝星飘摇,荧惑守心的具体时间,找到始皇帝沉江的玉壁。

  又弄来异石……

  现在,更是让魏虔不惜以身犯险冒死刺杀。

  还能够联络沧海君提供武器铠甲……对方谋划长远,行事缜密,甚至神秘感重重。

  “嗤……”张良嗤笑了一下。

  对方是一个人么?很显然并不是,对方是一个宽泛的潜藏于暗中的一个群体,他可以是每一个嘴里喊着覆秦亡秦复国的人。

  可惜……在张良看来,神秘感并不能让张良产生敬畏。

  相反,这是懦弱的表现,这些手段看似谋划长远,实则,对秦国来说造成不了太大的影响。

  就像层出不穷的刺杀一样……

  除了能够证明他们不惜身死的勇气,又能够带来什么?

  “太软弱了……和他们一道,又谈何复国?”

  张良清楚,自己的朋友魏虔,不过是继自己以后又被利用的一个对象。

  六国贵族倘若真的能够如嘴里喊的苦大仇深同仇敌忾,秦国早就亡了,还需要等着秦始皇驾崩?

  张良清楚,现在最重要的不是刺杀与否,现在最缺少的是一个时机,一个真正意义上将六国旧贵统一阵线的时机。

  然而……这个时机……似乎越来越远了。

  “总不能,真的五谷丰登吧……”张良嘟囔了一句,神情备显疲惫。

  而屋子之内,在张良离去以后,魏虔正指着舆图认真布置。

  “异石阻路,嬴政必然不会选择绕开,但是此处路径狭小,秦王车队必然拉长,两侧高悬,适合设伏,我会于此假设弩箭落石……”魏虔开口道。

  舆图之上,一条狭长的直线,赫然就是始皇帝出关直至东郡的必经之路。

  东郡,魏国旧地也!

  从关中过东郡必须要走一段狭长的小路。

  天降异石,也正是落在了这条狭长道路最狭小之处,以至于道路堵塞,不能通行。

  而此处,两侧高悬,道路陡峭,任你人数再多,也只能容纳一架马车通过,正是设伏的好地方。

  “父亲,我去吧。”面前的少年摇了摇头。

  任魏虔说的再怎么理想,可是秦始皇不是傻子,秦始皇车队里面的人也不是傻子,你都能看出来此处道路狭长适合设伏,秦始皇看不出来?秦始皇车队上万人没一个人能看出来?

  客观来说,正因为此处是险地,适合设伏,才是最不可能成功的地方。

  秦始皇大巡天下驾撵的前哨会一次一次仔细勘验,严加防备。

  所以,这是一步死棋。

  父子二人,争相赴死……

  “魏氿!”魏虔瞪了自己儿子一眼。

  “父亲!”魏氿横着脖颈不肯屈服。

  “你难道忘了亡国灭族之恨了么?”魏虔直勾勾的看着自己的儿子。

  魏氿没有说话,魏虔看了许久叹了一口气。

  “有什么好争的呢?”

  “左右不过个先后罢了……”

  说罢,魏虔摇了摇头指着舆图。

  “这里……是飞瀑和天然水洼……飞瀑之下,凿有岩洞,此时恰逢汛期,能遮掩岩洞,但岩洞容纳不了太多人,我们必须要分开行事。”

  “秦王驾撵要移石过路,还要应付刺杀,二者相合,会耽误不少时间。

  过了此处,必然会于水洼处饮马停歇。

  你趁此时机,飞索而处。切忌,不要恋战,直奔秦王驾撵所在!”魏虔认真的看着自己的儿子。

  实事求是的说,父子俩,都是死棋。

  父亲魏虔,为儿子拖延时间,使始皇帝放松警惕。

  儿子魏氿,虽有地利,可是此处乃是幽谷,比起来狭长的山路略显开阔,秦王的人手和车架能够散开。

  所以对于魏氿而言,也是一步死棋。

  他只有一次出手机会,尔后不论成功与否,魏氿都会死。

  “秦王多疑,常以副车掩之……你要仔细分辨。秦王在抵达驿站行宫之前,多半不会下车。

  这是赵高和蒙毅的常服和朝服……赵高乃是中车府令,得王亲近,王前随侍,倘若看到这种衣服,那多半其所在的驾撵就是始皇帝驾撵。

  蒙毅是秦王的心腹大臣,大巡天下一应事务皆由蒙毅负责,常出其左右。”

  实事求是的说,魏虔也没见过蒙毅和赵高长啥样,画像不是弄不来,可是画像容易失真,那么远的距离,怎么可能通过画像看清楚谁是谁?

  所着衣物反倒是容易分辨一些……爵位不同,头上的板冠不同,官职不同,身上的衣服有一定的的差距,二者相互结合,反倒是容易确定身份。

  始皇帝以多辆六驾马车掩人耳目,在绝对安全之前,肯定不会轻易下车自废武功。

  魏虔手下,三百死士……

  其中大部分都要跟随他一同为自己的儿子魏氿制造刺杀空间。

  只有二十三个全甲双锤力士,会跟随魏氿藏匿于飞瀑之后的涯洞,等待时机。

  魏氿这里的二十三个大力士,才是真正的精锐。

  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力士,被贵族恩养的那种。

  魏虔算是众筹刺杀,眼下他刺杀的成本,大部分都来源于资助,只有廖廖几个死士是家臣。

  哦,最重要的,飞瀑之下开凿的岩洞,是魏虔秘密为之。

  尽管如此,成功几率依旧渺茫。

  魏虔的朋友是张良,有过博浪沙刺杀的经验,魏虔也知道那次刺杀的全貌。

  内外勾结,张良才能藏匿于斯。

  博浪沙刺杀看似刺客只有十数人,可是为了这次刺杀调动的人脉获取的情报不计可数,这才能够提前得知始皇帝经过的准确时间和准确路线,并且提前埋伏躲避查探。

  始皇帝他……太谨慎了啊。

  光是疑车都足足九辆……始皇帝坐哪一辆车,没有任何规律可言。

  也就是说,费尽千辛万苦,魏氿也只有九分之一的机会找准准确目标,刺王杀驾!

  九分之一的机会仅仅是找对目标,秦王肯定不缺护卫士卒,也就是说,最后落在实处的成功率,已经寥寥无几。

  ……

  而另一边,咸阳,郎中令下属研究机构。

  称之为机构不太合适,眼下这群匠人和墨家弟子是挂在了郎中令下,但是他们的任职档案并不在郎中令,属于同事部门借调。

  不过待遇很好,比在将作少府的待遇好多了。

  以拙等人为首的墨家弟子,弄出来了大量的新鲜事物。

  水车,板车,独轮车……还有改良磨盘。

  毕竟赵泗明言许诺,发明创造奖励直接挂钩爵位黄金,而且出手极度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