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178章

作者:三月啦

  始皇帝也并没有在意,只是抬起酒樽一饮而尽,然后正色看向赵泗。

  “何故失态?”

  赵泗坐在那低着脑袋一副要关机的模样,听到始皇帝的询问,还是勉强抬起脑袋开口:“开心呗……嘿!”

  说完,脑袋垂了下来,仔细一看,却是已经关机了。

  始皇帝嘴唇微动,本来是想找这小子喝两口消解一下内心的烦闷,没想到这小子自己先趴了……

  “带他下去洗漱歇息罢……”始皇帝起身,看向张苍摆了摆手。

  赵泗王离郦食其一行人被张苍陈平二人带着收拾走。

  白白胖胖的张苍算是为这个草台班子操碎了心,又是呼唤使女为之洗漱,又是派遣隶臣为之守候,一地狼籍也尽数清理……

  接下来的日子里,冒顿以匈奴王子的身份向大秦递交了降表。

  蒙恬得到了始皇帝的命令以后在陇西代替始皇帝册封冒顿为匈奴的新单于,同时匈奴正式对大秦俯首称臣,冒顿自称侄子,对始皇帝以叔父相称,大秦和匈奴成为叔侄之国。

  尔后冒顿在蒙恬的帮助下重返草原。

  匈奴确确实实元气大伤了,月氏和东胡痛打落水狗,迫不及待的吸收匈奴的人口,侵吞匈奴的土地。

  原本繁华的匈奴一战折损了大半的主力,哪怕是冒顿这样的雄主也无能为力。

  不过好在,现在的匈奴虽然元气大伤,但是认了一个新爹。

  大秦!

  “我知道有道路可以直抵东胡腹地!”

  回去继位没多久冒顿就去向大秦借兵了,请求大秦的帮助了。

  不借兵不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匈奴目前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有很多部落直接脱离了匈奴,冒顿威望不够,王族又损失惨重,压根打不过。

  冒顿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当了带路党,一边喊着太君里边请,一边仔细观察秦国的装备武器。

  这个时候他才发现马上三件套这等精妙的物品。

  他本就是马背之上出身,如何看不出来马蹬马鞍马蹄铁的巧妙之处?事实上马蹬马鞍马蹄铁也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看一眼就能仿制,这玩意只要用了就藏不住,这也是蒙恬憋了这么久的原因。

  “此战,败不在于父王,而亡于工事!”

  匈奴不行,可是大秦行!

  有匈奴当带路党,把手往东南伸的东胡和月氏被蒙恬带领三万多骑兵狠狠地剁掉了爪子,东胡月氏因此而勒兵,不敢再继续侵吞匈奴。

  冒顿顺理成章的请求秦国可以开放河套一带的草场给他们放牧以休养生息,然后被扶苏义正言辞的拒绝。

  并且扶苏表示,要求蒙恬将匈奴为数不多的矿场全部拿下,垄断匈奴所有的矿产经营权。

  冒顿的小心思没有奏效,并且狠狠地吃了一个大亏,匈奴境内有记录的矿产被秦国全部抢走,能留下来的只有一些产量不高的杂矿。

  可是没办法,形势比人强……

  马蹬马鞍马蹄铁固然仿造起来很简单,可是倘若没有中原的情况下……以草原游牧民族的生产力和草原的矿产分布,打个箭头都是难事。

  矿产,只不过是第一步钳制手段罢了。

  接下来还有盐!

  粮食!

  各种各样的生产物资!

  “扶桑那边据说有两处金银大矿,如今已经被大秦占领,听说载满金银的大船络绎不绝?”扶苏看向蒙恬开口问道。

  “嗯,这两处大矿乃是赵侍郎亲手标注。”蒙恬点了点头。

  “又是赵泗?”扶苏笑了一下,他人还在陇西,已经不止一次听到了关于赵泗的关系。

  父皇身边的亲近大臣,甚至蒙毅都只能自愧不如,赵高在旁边都说不上话。

  而且难得的是有这么大的恩宠,却并不是一个佞臣,在朝臣之中有着君子之称。

  眼下扶苏已经接到了始皇帝准许自己回咸阳的消息,心情大好,只不过陇西这边长城和直道已经进入尾声,而针对钳制匈奴的策略才刚刚开始,扶苏打算做好善后工作。

  然后,回到咸阳,回到自己的家,去看一看那些曾经的风景,和新的人。

  他是真想见一见,能够让自己父皇如此看重的人才,是个什么模样。

  “既然如此,日后国库应该不缺金银,我去上书父皇,让父皇从琅琊给我调一些金银过来,采买匈奴的牛羊马匹。”扶苏笑了一下。

  金银是硬通货,拿铜钱买东西可能有人不收,但是拿金银买东西没人会不收。

  匈奴也是如此!

  扶苏打算控制匈奴盐铁粮食的同时,用金银交易来安抚匈奴。

  既要保留匈奴的凶性,又不能太过于苛待。

  实际上什么经济控制等乱七八糟的,都是老祖宗已经玩过的东西。

  秦人正儿八经是灭西戎起家,这些都是秦国公室的必修课。

  反正扶桑那边运回来那么多金银,摆着也是摆着,不如花出去,等到匈奴需要购买粮食盐铁的时候,这些金银无非就是绕一圈回到大秦的手中罢了。

  匈奴在东胡和月氏的夹击之下,只能在大秦的跨下瑟瑟发抖。

  而时间,也悄无声息的流逝……

  伴随着驾撵继续行进,天气越来越冷,大雪如期而至。

  雪很大,大到始皇帝的驾撵因此而停泊于善阳不得寸进。

  没有人会料到这一场大雪来的如此之早,也没有人会料的天气会突然变得如此寒冷。

  天气预报都有不准的时候,观星师也不是万能的。

  善阳,旧赵国之地,是赵国曾经抵御匈奴的前线之一。

  这是一处荒僻之地,人口不多,也没有什么繁华的商业可言。

  辖内总人口也就五万多人,因此始皇帝的驾撵因为大雪停留善阳,对于善阳来说,是一种堪称毁灭性的灾难。

  无他,人口太少,经济太差。

  就是供应木炭都供应不起了……

  始皇帝的驾撵随行人员一万有余,压根不是边陲之地能够承受的。

  而且不仅如此,百姓也没有预料到大寒来的如此之早,故而本地百姓自己都还得应付寒冬……

  周边都是边陲之地,大家都是自顾不暇,只能听任朝廷调度。

  雪灾嘛……

  似这般边陲之地,因为雪灾兵灾死个几千人都是正常,没办法,资源不足,扛灾害能力太过有限。

  本来就荒僻,耕地又不够,哪来的那么多柴火给你烧?每年不冻死几个那才是见鬼。

  陈胜吴广表示不在乎,张苍陈平表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好在赵泗在这里发现了一处露天的煤炭富矿。

  算算地理位置,这里在后世是山西一带。

  那地方盛产煤老板,有了煤炭富矿,这场雪灾,也就没那么难以应对了。

  不仅如此,还能顺便把蜂窝煤搓出来。

第六十二章 赵泗第一次发怒

  “那么,煤矿在哪里呢?”赵泗笑了一下。

  要弄清楚煤矿在哪里,就要弄清楚这个时代煤炭叫什么。

  赵泗回顾自己看过的书籍,好像并不涉及这种奇闻杂物,只能开口向自己的门客讨教。

  “黑色的,可以燃烧的石头?”张苍皱了皱眉头沉吟片刻。

  “相传舜帝曾用黑石烧陶,想来就是主公所说的东西吧?”张苍想了一下。

  陈胜吴广一问三不知,陈平也不清楚,倒是郦食其想了一会从怀里掏出一个黑色的配饰。

  “主公所说的应该是石涅。”

  赵泗接过郦食其送来的配饰定睛一看,正是煤矿石打造的配件。

  “正是此物,正是此物!”赵泗大喜。

  “主公想要靠烧石涅过冬?可是石涅味道刺鼻,烟雾也很大,而且还有火毒,有很多人没有柴火过冬就是烧石涅的,可是往往就会因此中了火毒而死,久而久之,用石涅的人也就越来越少。”郦食其开口为赵泗讲解石涅使用的历史。

  “那是石涅燃烧挥发产生的有毒气体,注意空气流通即可!”赵泗笑了一下。

  “石涅价作几何?”

  “不值钱,这东西卖不上来价。”郦食其开口道。

  这个时代,高端一点的家庭就是用木炭,普通家庭用的是薪柴,再次一点的就是各种野草杂草朽木等等……

  至于石涅,因为质量良萎不齐,燃烧不充分,烟雾浓烈,味道刺鼻,且这个时代并不了解石涅的致命原理,种种因素结合之下,导致石涅虽然已经被应用,但是迟迟没有推广。

  赵泗闻言大喜。

  接下来几天,赵泗在和始皇帝打过报告以后,就穿着自己一身骚包的金甲带着一百士卒于善阳进行实地考察。

  赵泗发现,善阳之地用石涅的人还真不在少数。

  没办法,大量的薪柴都用来供应始皇帝的车队,除了真正的大富之家,不用石涅压根过不去这个冬天了。

  不仅如此,赵泗还发现,善阳之地的百姓使用的石涅燃烧起来较为通透,而且烟雾并不是很大,这说明煤炭纯净度比较高,这是一件好事。

  赵泗来回走访,每到一处就会召集当地乡老里正,让他们告知村民,使用石涅的时候一定要开窗通风,没有窗户的破落户就开门通风,总之一定要注意空气流动,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可惜……

  收效甚微……

  他们固执的认为那是火毒,就像南越地区肆虐的瘴气,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不喝白开水导致的。

  现代人习以为常的事情,认为合情合理且一点都不麻烦的事情,依旧有很多人不愿意去做,更何况古代。

  “看样子,如果石涅广泛使用,必须要制定相应的律法,严格规定一定要开窗通风,而南越之地,更应该制定律法,一律不准喝生水,必须饮用白开水。”赵泗沉思到。

  真以为这些良好习惯都是扎根于诸夏历史之中呢?

  其实大部分都是由那位伟人强制推行的。

  如果任由历史缓慢发展,在生命安全的威胁之下,过个几百年上千年自然也会形成相应的习惯,可是太慢了,赵泗将这些记下来,光是石涅燃烧开窗通风和南越瘴气林集之地禁喝生水,都能够让大秦少死很多人。

  反正秦律条例繁杂,涉及民生规范的律令不止一处,多这两条也没有任何问题。

  在接下来的走访过程当中,赵泗顺利的找到了善阳的煤矿。

  不能说是煤矿了,只能说是一座煤山。

  要不说山西之地盛产煤老板?

  这地方煤炭富矿是真的多,因为各种原因来山西做生意的商人最后的归宿只有一个,那就是成为朴实无华的煤老板。

  赵泗离得远远眺望,只见此地有很多百姓背着背篓零星而来。

  没办法,大雪来的太早,又碰巧始皇帝的驾撵停在了这里,善阳县令为了满足始皇帝车队的薪柴供应,只能颁布禁伐令,不准民间私下砍伐,优先供应始皇帝随行车队使用。

  始皇帝随行车队上万人,百姓别说砍伐薪柴了,自己家门口有棵树官府都得砍了供应给始皇帝。

  很显然,一万多人的队伍给善阳带来了极大的供应压力。

  虽然李斯已经在协调解决,尽力不扰乱善阳当地民生,但是大雪封路,物资供应调转很显然没那么快。

  百姓只能捡石涅来过冬取暖。

  赵泗放眼看去,有的百姓甚至衣衫褴褛,有的还穿着单衣,有的甚至打着赤脚,秦朝沉重的徭役和赋税让百姓家无余财,他能够感受到百姓的艰辛。

  “嗯……富户也要来捡石涅过冬么?”赵泗敏锐的注意到此处煤山富矿之地,不仅有百姓,还有一行十几个骑着战马的骑士。

  没有携带兵刃,但是手里拿着木杖在此间来回穿梭,每每经过,百姓都要于之交谈。

  赵泗一行人的阵仗还是很大的,赵泗再看他们的同时,十几个骑士也发现了赵泗,再看到这边上百全副武装的骑兵以及为首的一名金甲大将,下意识的就往隐蔽之处去,远远的就要避开,赵泗眉头一皱意识到问题立刻下令。

  “将他们尽数擒来,若有反抗,就地诛杀!”

  “另外,你去请几个捡石涅的百姓来,注意,是请,不准动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