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238章

作者:三月啦

  从摊贩的态度都能够看出来,秦半两甚至已经具有收藏价值了。

  “钱太值钱了也不是一件好事!”赵泗看向李斯开口说道。

  “问题是铜不够了……”李斯叹了一口气。

  “每年开采出来的铜矿,又要铸造铠甲武器,又要铸造礼器,扔下去就要被藏了去,现在就算是加上扶桑一带运回来的铜也是杯水车薪,我倒是想过弄铁钱,可是铁价太贱,弄出来也没人用。”李斯沉吟道。

  赵泗闻声摸了摸下巴。

  真的没有解决的办法么?

  思路展开一下,首先,铁肯定是能够取代铜的金属需求的,只要把钢铁冶炼的科技树点起来,现有的铜全部用来铸钱,几百年之内都不用担心钱荒了。

  其次,金银铸钱也并非不可取。

  有扶桑这边海量出产金银,如果再不赋予金银货币流通属性那实在太过于浪费了。

  外面有个大金山,几百年都够用了,贵族们喜欢屯钱,有时候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当然,这种事情赵泗就不打算提前说出来了。

  他还指望着用钱荒这件事为由让始皇帝支持自己点开钢铁冶炼的科技树呢。

  “另外,关于目前的商业政策和限制,也必须做出来一些更改,经济交流行动太少也太单一,贫瘠的商业环境也不利于货币的流通,当然,也必须有所限制。”

  赵泗可不打算让大秦变成大宋的繁华。

  一路参观下来,李相有没有看出来点什么不得而知,赵泗心里头确确实实冒出来了一堆想法。

第一百三十一章 赵泗可信么

  “钱!”

  始皇帝坐在驾撵之内听着赵泗滔滔不绝。

  “秦半两很值钱,但是将秦半两放在地库里,秦半两就不值钱了。”赵泗摊开手说道。

  “现在国家的铜已经不够用了,必须要想办法。”赵泗认真的说道。

  “那赵中郎就说说有什么办法?”李斯笑眯眯的开口。

  实际上对于大秦的钱荒李斯早就有所预料,屯钱是贵族们亘古不变的生存真理,李斯能够做到左相,自然不会对这种事情没有察觉。

  但是李斯也没什么好办法。

  解决钱荒的办法还真不多。

  现实条件在那里摆着,以目前的开采技术,大秦境内能够开采的铜矿就那么一点。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除非想办法把钱从贵族们的地窖里面搜刮出来。

  狠一点无非找个借口抄家,和平一些就是鼓励商业活动让钱财重新进入市场流通。

  或许还有一个办法,以后大秦铸钱的时候可以偷工减料一些?

  譬如半两钱实际上只有四分之一的用料?

  李斯想过这个问题,这样确实能够在短时间之内给大秦带来巨大的现金流,但是李斯也清楚这样做的隐患不小,故而只能作罢。

  但是不着急,神奇的赵中郎总是会有他的办法。

  “无非就是开源节流嘛……”赵泗想了一下顺手端起来一杯酪浆。

  “如今大秦对商业管控太过于严厉,导致民间商业活动极为匮乏,商业活动匮乏,商品自然就少了,商品少了这钱自然也就无法流通,因此适当的放开一些商业限制是必须的,但是有一个前提,商业不得侵犯耕战之国本,这其中的度量就需要李相来把握了。”

  “想方设法把贵族们藏在地窖的秦半两给弄出来,让其参与商业活动,不管是通过什么办法,这就是节流。但很显然,仅仅是节流是不够的,陛下想要将秦半两用于天下,但实际上现在大秦发行的秦半两数量远不足够天下使用,货币还是太少了一些,这是因为目前能够开采的铜矿太少太少,却又要负责制造甲胄武器……”

  “故而节流的同时也要开源,以前金银稀缺,不能承担货币属性,难以参与市场流通,但是扶桑两大金银矿山都已经投入开采,短时间之内金银只会源源不断的流入大秦,可以适当的根据金银铜的价值来铸造相应的货币,建立更加完善的货币体系。”

  “这倒也是个办法。”李斯点了点头。

  眼下距离扶桑两处矿山开采已经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除了一开始留在扶桑的海船以外,蓬莱等地陆陆续续又新造了一些船只投入使用。

  扶桑从那边运过来金银矿产,再从中原拉过去一些劳役开矿,形成了良性循环。

  现在大秦囤积的优质金银已经多的不可计数,而扶桑这个现金奶牛还在源源不断的产奶,如果按照这个速度的话,未来大秦的金银储备会达到一个相当可观的程度,那金银这种优质贵金属用来打造货币,完善大秦的货币体系,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钱不够用就多造点嘛,典型的对症下药,能缓一时之急。

  反正金银的稀缺属性在这里摆着,哪怕是放到现代一样很值钱,毕竟金这玩意只有超新星爆炸才会产生,不像是钻石这玩意还能够人工手搓,整个地球的金子储量就在那里摆着呢,再变也变不多。

  黄金白银,这玩意永远都不会烂大街。

  最起码在人类能够手搓之前是不会烂大街的。

  扶桑的两处金银矿很大,但那是对于古代的社会环境来说很大,大归大,但绝不至于让金银变成烂大街的东西,更不会因此而对物价造成太大的冲击,更不可能因此引发什么经济危机。

  贵族喜欢屯钱就屯呗,反正就目前而言也不用担心扶桑的两处金银矿挖空,就以目前的开采条件,石见银山和佐渡金岛最起码还能够开采个几百年。

  屯没了再铸就完事了,问题不大。

  “还有呢?”始皇帝敲了敲案几看向赵泗,他已经习惯了赵泗的说话方式,这小子习惯于将最重点的事情放到最后说,而现在很显然这小子的话还没说完。

  “金银货币再多,但是也解决不了底层货币的匮乏。”

  假设铜钱是一元面值,银币是十元面值,金币是一百元的面值。

  那理论上来说,增发十元和一百元面值的货币只能够缓解货币不足,但是货币底层的一元面值不够的问题其实依旧没有解决。

  散钱太少了啊,这对于市场交流也不是什么好事,统一货币这种事情,最终还是要落在秦半两身上。

  “眼下铜矿的用处太多了,倘若是把现有的铜矿用来铸钱,就能够很大程度的缓解这种情况。”赵泗开口说道。

  “铜都用来铸钱,那兵甲何以为继?”李斯摇了摇头。

  “用铁!”赵泗斩钉截铁的说道。

  “铁?”李斯皱眉看向赵泗,铁这玩意李斯怎么可能不清楚。

  “赵中郎没见过铁器?”

  “自然见过,我也知道李相担心的事情是什么。”

  “现有的铁器比起来铜器差的太多太多,目前的铁器只能农耕以用,用来作铠甲武器差了许多,莫说作铠甲武器,就是作大型礼器都少有人用。”赵泗思索了片刻。

  “大秦的铜器冠绝天下,可并不该因此而故步自封,以前大家用金不足,天下铜矿倒也够用,可是时至今日,铜矿已经严重不足,货币增发都难以为继,以后的铠甲武器会不会也难以为继?”赵泗认真的问道。

  “铜器虽好,但既已有危机,就不该故步自封,而应该去尝试其他东西来代替铜器,我认为铁器就有这样的潜力。”赵泗道。

  “铁太脆……”李斯摇了摇头。

  “铜最开始还太软呢,难道现在大秦的刀兵是从几百年前就这么锋利的么?”

  “你能弄出来堪比青铜的铁器?”李斯再问。

  “不能!”赵泗认真的摇了摇头。

  “但我知道一定能弄出来!”

  始皇帝若有所思的蹙着眉头。

  产业升级可不是一件小事,尤其是赵泗还拿不出来跨时代的技术一切都直接从头摸索的情况下。

  不过赵泗说,一定能。

  明知道是正确的前路,那就简单许多了。

  接下来无非就是投钱投人,而用天下之工。

  问题就是这只是赵泗的一家之言……

  怕就怕浪费了大量的钱财和人力物力,最后却是镜花水月。

  那么问题来了……

  赵泗可信么?

  认真思索,其实倘若铁能够代替铜,甚至性能不用完全比拟,哪怕是比青铜差一些也能够接受。

  毕竟铁矿的储量可比铜矿的储量要丰富太多太多了。

第一百三十二章 赵泗可为上卿!

  当然,这个富裕也只能单指古代。

  钢铁冶金这玩意什么时候都是刚需,哪怕到了现代,钢铁产能一样是评价一个国家的重要国力指标。

  好金属没有哪个国家会嫌多……钢铁丛林诞生之前,所谓的富裕也只是相较于当下勉强够用。

  始皇帝若有所思的沉吟片刻,兹事体大,他倒是愿意放赵泗去折腾一番。

  “待归咸阳以后再议!”始皇帝开口,结束了今天的议题。

  现在驾撵已经准备回转,接下来就是策马奔腾直奔咸阳,中间不需要停留只是赶路的话,其实回去还是挺快的。

  迁贵令实施,李斯是冲锋在第一线的人,赵泗年纪太小又不能服众,始皇帝也不想赵泗初出茅庐就树敌太多。

  迁贵令肯定不可能让赵泗顶上,但是回了咸阳以后也不可能让赵泗继续像现在一样无所事事。

  总不能真把赵泗割了丢进宫里当中车府令来用。

  至于赵泗,也没指望现在就开始点钢铁冶炼的科技树,没办法,还没回城呢。

  就算是始皇帝准了也得等着回到咸阳才开始。

  现在说这些只是为了给始皇帝心里打个底罢了,不过就目前而言,看始皇帝的态度一切还是大有可为。

  还是那句话,始皇帝这人能处,听劝。

  赵泗说完了自己要说的问题,识趣的退出了驾辇。

  李斯自然而然开始向始皇帝总结目前大巡天下发现的问题。

  总而言之还是那几样,政策落不到实处。

  因素很多,也很复杂,有地方势力作祟,也有人心一时半会难以更改,还有守旧思想的潜移默化,以及条件不足的硬伤。

  这些都需要时间来去解决,好在始皇帝现在也没那么急切了,最起码他现在的身体身强力壮,努努力再在位个二三十年始皇帝感觉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十年做不成的事情那就用二十年三十年去做,身体没有问题,始皇帝也不缺耐心。

  李斯所叙述的问题是未来的重中之重,但绝不是一时半会能够解决的。

  李斯认真汇报,始皇帝认真听取并且自己做出分析,排出来一个轻重缓急。

  君臣二人都是时代顶尖,没有什么废话,也就半个时辰的功夫就捋顺捋通。

  李斯汇报完自己的工作,按照惯例就准备起身行礼告退。

  不告退不成,始皇帝现在也不留他吃饭了,目前唯有赵泗能享受与始皇帝同食的崇高待遇……

  李斯严重怀疑,之所以前一段时间始皇帝吃饭也带他就是因为那会始皇帝还处于减肥健体阶段,赵泗做的减肥餐又太难吃,始皇帝纯粹就是想多拉一个人下水。

  正欲起身,却又被始皇帝叫住。

  李斯只得正了正身形坐定。

  “以你观之,赵泗可为卿否?”始皇帝开口道。

  李斯知道始皇帝让自己坐下来还有事,但没想到是这么大的事。

  卿这玩意有两个含义。

  一曰爵,二曰官。

  赵泗的爵位是驷车庶长,已经属于卿阶级的爵位了。

  那么问题也显而易见,始皇帝嘴里的卿也就只有官位了。

  这个时代一切都方兴未艾,官爵体系还没有完全分开,目前有点秩石制和官爵制并行的意思。

  始皇帝的嘴里的卿很显然指的是官而非爵。

  什么是卿?

  正所谓,三公九卿!

  九卿的话事人非上卿不可担任。

  蒙毅是上卿,顿弱也是上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