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29章

作者:三月啦

  “嘿嘿……嗝……”王离晕乎乎的靠在赵泗身上,也不说话,就是脸上还带着傻笑。

第四十八章 阴阳家好啊!

  赵泗自己也头晕,王离半拉人都挂在自己身上,任由赵泗天生力大也走的飘忽不定。

  不过好歹看在王离的一声兄的份上,赵泗没给王离撂地上。

  能够感觉到出来,王离这货真的很兴奋,其实赵泗也有点兴奋,和始皇帝一块吃火锅一块喝酒,上辈子只在小说里看过这个剧情,自己竟然活生生活成了主角的模样。

  尽管对于这个时代的融入感谈不上太多,但是!

  那可是始皇帝哎!

  至于王离这个大孝子,一看就是被父亲压迫过甚了……

  而另一边,驾撵之中的始皇帝,半躺着身子,挺着肚子,一手搭在肚子上。

  吃撑了!

  平日里吃的虽是山珍海味,但是寡淡无味,最近又食欲不佳。

  骤然有了食欲,再加上新鲜美味的佐料,没有节制的情况下很容易吃多。

  始皇帝心情很不错,和赵泗的交流也比较愉快。

  虽然赵泗主打的就是一个政治小白,但是赵泗讲话绘声绘色,还挺有意思,当故事听挺不错的,算是难得的消遣。

  始皇帝对赵泗的印象颇为不错。

  政治小白可以培养,毕竟赵泗还是孩童的时候就随船出海,如今刚刚回归大秦。

  难得的是赵泗居然能够在自己面前放的开。

  虽然可能有喝了一点酒的原因,但是始皇帝能够感觉到赵泗骨子里的不拘小节和写意,赵泗对自己的态度并非不够恭敬,而像是……

  嗯……面对长辈?总之不是下级面对上级的态度。

  最关键的是,始皇帝能够感受到赵泗和自己拥有一颗躁动不安的心,以及埋在骨子里不惧风险的冒险因子。

  只不过赵泗的冒险精神体现在自然之上,始皇帝的冒险精神体现在政治之上。

  总之,赵泗给始皇帝留下的印象就是一个不卑不亢,说话有意思,给自己带来了很多好消息,看起来也比较亲近,和自己拥有相同冒险精神的年轻小伙子。

  一个,嗯……很不错的小伙子,少有的,能够在这个年纪就让始皇帝眼前一亮打起兴趣的孩子。

  当然,这只是始皇帝自己的总结。

  实际上这些总结究竟多少要归功于个人多少要归功于璞玉光环就未尝可知了。

  最起码以始皇帝的性格,是很难在短暂的相处中对一个人打上印象不错的标签的。

  印象不错,令人亲近!

  这些标签对于始皇帝来说都是极难给予某个人的。

  相反,那些能臣干吏之类的标签,始皇帝反倒是不知道批发了多少出去。

  驾撵缓慢行进,始皇帝略显慵懒,虽然没什么笑容,加起来没笑两下,但是这次来到蓝田,始皇帝心情好转了许多。

  看到了红薯玉米土豆长势不错,还有了胃口,吃到了美味的火锅烤肉……

  回至宫中,赵高将王贲总结的竹简一撂一撂的搬下来。

  始皇帝的个人秘书蒙毅则负责辅导始皇帝进行汇总总结。

  “妙啊!”蒙毅边看边带着笑容,发出感慨。

  “陛下,这晒盐之法,可一解各地产盐不足的困境!”蒙毅开口说道。

  除了齐地等临海地区,天下其余各地产盐都算不上太多。

  包括蜀盐,和产盐大头齐地相比,也不足一提。

  如果认真来说,现在整个大秦的盐产量加起来是不够全天下人使用的,食盐在这个时代真的是一种稀缺资源。

  包括盐产大户齐地的百姓,也得省着吃盐。

  齐地产盐虽多,用的却是煮盐之法,煮盐法需要大量柴薪,生产工艺就决定了盐价居高不下,哪怕是在盐产地源头齐地,价格也依旧不菲。

  硬用柴火把盐从海水里煮出来,得煮多少柴火才能煮出来一斤盐?这些柴火的成本价是无法豁免的。

  至于其余地区更不用说了,可食用的天然盐矿极少。井盐产量更低。从齐地乃至于蜀地运盐周转天下更是消耗颇甚。

  就目前大秦的盐产量,该怎么形容呢?

  成本高,不够吃。

  就这么说吧,哪怕把如今大秦的盐产量提高五倍,也一样能内部完全消化掉。

  至于现在没那么多怎么办?凑合着活呗。

  穷人有穷人的活法,跟着畜牲去舔盐石头,吃醋布,甚至直接吃有毒的卤盐,吃不死命硬,吃死算逑。

  当然,穷苦百姓还有更多补充盐分的小技巧,总归不够吃是不够吃,但能活着就行。

  要是以现代人一日三餐炒菜放盐的份量为标准,恐怕所有封建王朝的盐产量都不够霍霍。

  “按照其中所述,成本不过卤盐开采,人力筛水,铸造盐池,盐池可以用荒地打,成本恐怕比齐地煮盐之法都还低。”蒙毅兴奋的说道。

  中原地区产盐的成本直接降到沿海地区的制盐成本,这是何等巨大的进步。

  至于卤盐矿,那中原地区可真不在少数。

  “而若用此法用于齐地,恐怕成本更为低廉!”蒙毅脸上带着振奋。

  因为赵泗说了,沿海地区不需要开盐矿了,直接引海水制盐田晒盐即可。

  步骤也是大同小异!

  直接略过了开采搬运卤盐的成本!

  齐地制盐可以再创新低!

  最关键的是摆脱了煮盐烧柴的困扰。

  柴火他首先得是木头不是……齐地产盐量上不来有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不是你想投入多少柴火烧盐就能投入多少的,不然以天底下盐都不够吃的困境,齐国早就直接经济碾压六国了。

  首先你齐国得有那么多树给你烧不是?

  故齐盐之富能成齐国霸业,却不足以拉开不可逾越的差距。

  说白了,齐国盐产的多,不仅能满足自己,还能出口创收,但是也没有多到直接操控其余六国盐业的份量。

  “可惜!终究是要看天气!”蒙毅叹了一口气道。

  始皇帝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点了点头。

  “欲行晒盐之法,恐还要有观星之处,以保天气无虑,若有风浪,盐出之前,皆有前功尽弃之险。”蒙毅开口到。

  始皇帝当然知道这个道理,蒙毅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晒盐也是有局限的,因为要靠天吃饭,虽然晒盐法比煮盐法强,但一年到头好天气也就那么些天,出盐会比煮盐法多很多,成本也会低很多,但是不至于此法一出,大秦的盐就真的可以肆意无度的挥霍了。

  在没有进入工业化之前,晒盐法最多最多也就能够做到自给自足的情况下有限的进行外销。

  “先于琅琊之地开制盐田试行……由你负责。”始皇帝敲了敲案几皱眉开口。

  “既如此,陛下得留些阴阳家弟子于臣。”蒙毅笑着开口。

  他是为数不多能够和始皇帝如此亲近之人,毕竟是始皇帝的贴身秘书。

  阴阳家弟子好啊!

  这年头,各家各派基本上都会一手观星,但是阴阳家无疑是其中造诣更高的。蒙毅自己是学的是墨家,不太吃阴阳家那一套,但是过来看天气挺好的。

  这种看天气吃饭的活,少不了阴阳家。

第四十九章 蒙毅对赵泗的小好奇

  “嗯……”始皇帝允许了蒙毅的请求。

  盐,从来都是国之重器,晒盐法将制盐成本进一步压缩,制盐效率进一步提高,但是缺点也变得显而易见。

  在晒盐的过程中,只要天气不好,前面的所有工作都会变成无用功。

  古代没有卫星,也没有天气预报,但基本上诸子百家皆对天气有一定的研究,而阴阳家则是其中造诣最为深厚者。

  蒙毅点了点头继续汇报。

  “制一犁,辕曲,耕种之时,事半功倍!”

  “制一尺,使之精效准确!”

  蒙毅念着念着自己反而有些好奇起来了。

  蒙毅的好奇并非毫无根源,而因为蒙毅治墨。

  他本就是一位墨者。

  一个合格的墨者必定是知道一定的工具制作的相关道理的。

  因为这玩意在墨家经典上是绕不过去的,只不过有的擅长有的不擅长罢了。

  当然,墨子千古以后,墨家迄今为止已经一分为三,匠巧制作完全不学,只钻研经义理论的墨者也不是没有。

  蒙毅算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墨者。

  他的匠巧技术属于这个时代墨者的平均水准,对大部分技巧以及原理都有所学习。

  故而在看到赵泗弄出来的一些颇为实用的小发明之后,蒙毅倒是来了一些兴趣。

  曲辕犁放在历史长河之中是农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但是放在当前这个时代只能算是一个不错的小发明。

  实在是这个时代较为原始,百姓普遍没什么积蓄,天下普遍还在使用较为原始的耕种方式,除了关中之地耕种模式受大秦国制影响普遍比较成熟普遍开始使用耕牛套犁以外,其余地区一言难尽。

  总之意义在这个时代确实没那么大,想要曲辕犁普及天下,前提是大多数个体农耕户能配置的起耕牛曲辕犁。

  不过短曲辕犁人力也能拉动,制作成本也就没那么高,比起来耒耜这种较为原始的耕种方式,人力拉动短曲辕犁耕种,也并非不能推广普及,耕种效率肯定会有所提升。

  赵泗压根没考虑过以人为畜这件事,一方面是因为现代人的思想有所影响,另一方面也源于他对这个时代缺乏认知。

  难道使用耒耜就不算以人为畜了?

  蒙毅不同,他看到王贲汇总的具体经过,以及大小曲辕犁的表现,第一时间就敏锐的捕捉到,小曲辕犁虽然效率低相对来说,但是有可能人力代替畜力。

  牛这玩意忒贵,不是以人为畜不为畜的事,是实在用不起耕牛时的一种补充。

  不过因为王贲并非专业人士的原因,记载数据也以询问军匠为主,故而其中一些关键地方还需要蒙毅去亲自考证才能确定自己想法是否正确。

  因为王贲只记载了先弄出来了小曲辕犁,后弄出来了大曲辕犁。

  而赵泗也压根没提小曲辕犁是否具备可以以人力代替畜力属性。

  至于其余的游标卡尺锉子刨子等小工具,却先被蒙毅放在了一旁。

  “怎么?”始皇帝见蒙毅话语之间有所思考,开口问道。

  “这曲辕犁臣倒是有些想法。”蒙毅皱眉开口。

  “如何?”始皇帝示意蒙毅发炎。

  “此曲辕犁先制出的是小犁,尔后和直犁对比以后,效率不及大犁,又制出曲辕大犁。”

  “只是大犁沉重,不以畜力难以耕种,小犁轻巧,却不知人力能否拉动。”蒙毅开口道。

  始皇帝拿过竹简看了一遍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若这小曲辕犁能够以人力使用那就真的可以推广开来了,小犁造价成本虽然也不会低,但是不会高到像大犁一般令人难以接受,可以用人力,也可以用畜力,还能提高耕种效率,百姓没有道理不使用。

  “若此犁能用,需得计算出来,各地核考也要重改。”始皇帝开口道。

  眼下的大秦各地官员都是有考察制度的,作为耕战体系的国家,地方产粮的多少对官员的业绩考核影响很大。

  基本上上到官员,下到黎民,大秦都有一个成体系的奖惩系统。

  作为一个自耕农,假如你耕种得力,缴纳的赋税比旁人多,种地产量比别人高,是可以获得实打实的爵位奖励的。

  是真金白银直接落实到个人的。

  作为一个官员,假如当地的粮食过低,而说不出什么所以然的情况下,是会直接判罚判责的。

  秦国的税收很重,处罚很严,但是同样奖励也很到位,哪怕是饲养的耕牛每年都有耕牛选美大赛,照顾的最好,最健壮的耕牛,都能够获得一定的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