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336章

作者:三月啦

  而现在……

  始皇帝似乎是真的在尝试让自己和他站在同一个角度来思考?

  这恐怕才是真正的,属于皇室才能够学习到的东西吧?

  我就说,君臣之间的亲近是有极限的。

  “愣着作甚?继续念奏。”始皇帝摆了摆手。

  赵泗闻声挠了挠头看着始皇帝批阅的动作麻溜的捧起玉玺盖印,尔后拿起来新的奏折一字一句念来。

  赵泗念的时候,始皇帝就眯着眼睛听着思索着。

  待赵泗念完以后,始皇帝就提笔批阅,赵泗盖上印玺。

  期间赵泗还要负责研墨等繁琐细微的事情。

  而始皇帝偶尔也会询问赵泗的处理意见,如果赵泗说的有不对的地方,始皇帝也会予以纠正,如果赵泗有不了解的地方,始皇帝也会给赵泗解释分析。

  甚至偶尔还会让赵泗自己去尝试着批阅。

  倘若赵泗说的对了,始皇帝干脆也就一字不改的批阅回去。

  而对于赵泗来说,他的参与感大大提升,也收获了全新的处政体验。

  如果有字幕的话,这个时候赵泗的脑袋上应该飞速飘过经验+1+1+1的字幕。

  而另一边……

  李斯和王翦已经相继回到了处理政务的地方。

  “冯大夫呢?”

  李斯入内,却没看到冯去疾的人影,略显奇怪的问道。

  “御史大夫并未返回啊……”屋子里的侍者脸上带着诧异开口说道。

  冯去疾压根就没回来。

  李斯因此诧异,冯去疾前面加快脚步,他才得以和王翦私下谈及赵泗之事,后面就一直没看到冯去疾人影。

  李斯还以为冯去疾早都到地方了来着……

  “初得喜讯,御史大夫恐怕是忙着回去报喜呢……”王翦老神自在的坐下悠然自得的开口说道。

  李斯闻声脑子一下就转过来了,跟着坐下来脸上带上几分揶揄。

  “也是,反正他也无甚么事务要处理,得知这样的大事,恐怕是忙着通知那位在野的右相了。”

  扶苏立储都拖了多久了……

  上一次说扶苏要继位为储君都已经是上一次了。

  年年都得闹腾这么一趟。

  这次扶苏归咸阳以后声势最大,毕竟扶苏是带着陇西的战功回来的,结果储君之位还是没定下来。

  现在嘛……

  天下安有四十年长公子?恐怕扶苏的支持者早就迫不及待了。

  再不立储,那位在野的右相恐怕身子也要顶不住了。

第一百一十二章 我看长公子立储时机已到!

  李斯确实没说错……

  冯去疾已经赶在前往在野右相王绾的家中。

  王绾老神自在的令家中使女奉上茶水,请冯去疾落座缓声开口道:“这是近来新出的饮品,入口微苦,回味却甘甜,和酪浆酒水比起来别有一番风味,颇和清净淡雅之意,冯大夫可以一试。”

  冯去疾闻声定睛一看,却看见是茶叶,摆了摆手道:“这种饮品我家中也有,不过我更喜欢辅以香料牛乳,这种吃法却是吃不惯。”

  随着赵泗不遗余力的推广,始皇帝已经逐渐喜欢上了喝茶。

  这玩意确实有提神的功效,况且这个时代饮品本就不多,始皇帝又不好重味,身体又不宜过多饮酒,因此茶水很快进入了始皇帝的日常生活。

  也正因为如此,三公九卿逐渐得知这种事情。

  权贵之家自然也有跟风之人,随着李斯王绾等人凭借私人关系向赵泗讨要茶水尝试并且逐渐习以为常以后,权贵阶层也迎来了新的潮流。

  饮茶……

  当然,就目前而言也仅仅在咸阳的高级权贵阶层流行。

  这玩意是赵泗准备用来打通世界贸易的东西,现在还没有卯足力气推广,种植炒制等等都还没有正式开始普及,因此大部分人连接触的渠道都没有。

  在这种时候能够拿出来茶叶,无疑也是身份的象征。

  “那说明冯大夫的心还不够静,不过也是,冯大夫如今尚居三公,我却已经赋闲归家,到底是不能相比。”王绾笑着揶揄了两句。

  然而冯去疾并没有和王绾打趣的想法,因此沉声开口道:“茶水怎么个吃法且先放在一边,我来是有大事要告诉右相的。”

  “右相是李斯,可不是我……”王绾摇了摇头。

  “行了,都什么时候了……”冯去疾脸上露出不耐。

  王绾闻声,脸上的表情严肃起来,看向周围的使女沉声开口:“都退下吧!”

  说罢,左右屏退,已空无一人,王绾看向冯去疾开口道:“老夫倒是奇怪,究竟是什么样的大事,让冯大夫不顾渎职,都能迫不及待的从宫里跑出来,特意来通知我这个赋闲在家的老家伙。”

  “说来话长……我还是长话短说吧。”冯去疾揉了揉额头。

  “上卿赵泗,是长公子扶苏遗失于野的孩子,是陛下的长孙!”

  冯去疾说的确实有够简短,这个消息也确实有够劲爆,本还在老神自在饮茶的王绾一时之间被茶水呛了愣是咳不出来,一手连忙扶住案几,另一只手猛锤胸口,冯去疾见状赶忙上前猛拍王绾的后背。

  王绾终究是老了,憋了好大一会才鼓出来力气咳了个通透,眼睛因此满是血丝,脸上也涨得通红,直至重新坐定,脸上还带着几分心有余悸。

  冯去疾见王绾终究是无了大碍一边似是后怕似是调侃的开口说道:“现在看来,右相哪怕是赋闲在家,心也不够静啊。”

  “非我心不静,而是此等事情,乍听太过于荒谬了一些……这到底是怎么……咳……回事?”王绾揉了揉自己咳的生疼的胸口。

  “具体陛下并没有说,不过我看陛下并没有隐瞒的意思,打算借三公之口晓谕百官,用不了多久就要主持赵泗认祖归宗,叩祭先祖,恐怕也是为了让百官有个准备。”冯去疾开口说道。

  “这样啊……”王绾点了点头陷入了沉思。

  冯去疾见状也没有出声打扰,静静等待着王绾分析出来个局势。

  可是愣是等了好半天,王绾还是没有说话,冯去疾终究是忍不住了,沉吟许久开口问道:“王相,值此之际,长公子立储之事……”

  本来按照大家潜移默化的约定,扶苏这次携带击退匈奴的功劳归国,就是他们上书立储的时候。

  结果没想到的是,他们还没有准备好,扶苏就因为胡亥被贬谪的事情入宫,并且因此触怒了始皇帝。

  从扶苏被勒令前往陇西到扶苏归咸阳,他们等了多久?本来是一出龙王归来的戏码,结果扶苏给拉了个大的。

  因此也导致计划了好久的立储之事被迫中断。

  没办法,在扶苏触怒始皇帝的关键节点,上书请求始皇帝立储,那不是为扶苏争取储君之位,那是打算让扶苏再去一趟陇西……

  要说这其中,最难受的莫过于王绾。

  他甚至为了扶苏立储之事放弃了三公之首的位置主动请辞。

  结果因为扶苏,三公之首的位置没了,立储的事情还被迫中断。

  虽然王绾的右相有名无实,他基本上是坐在那个位置上养老,可名义上的百官之首,也是百官之首啊!

  因此王绾决心杀胡亥之时,除了为了避免扶苏再因为胡亥出什么幺蛾子以外,也不免有泄愤之举。

  嗯……虽然蠢事是扶苏干的。

  此事过后,王绾和冯去疾商议以后决定暂且蛰伏,等风头过去再提立储之事,毕竟始皇帝生气归生气,并不是一个蠢人,始皇帝虽然有十八个孩子,但是排除错误选项以后,能够选择的余地实在不多。

  而现在,蛰伏这么久了,再蛰伏下去人都快死了……

  初闻喜讯的冯去疾,自然是坐不住了。

  “立储之事……”王绾皱了皱眉头陷入了沉思。

  “依你之见,赵泗身世大白于世以后,陛下态度如何?”王绾开口问道。

  “今日陛下召见三公之时,赵泗侍于王前,于陛下同坐一案,而且,赵泗现在日常起居的地方,是陛下昔日旧邸。

  由此可见,陛下甚爱赵泗也!右相只说等待时机,而如今,右相认为时机如何?”冯去疾开口问道。

  “时机已到也!”王绾闻听始皇帝对赵泗的态度,脸上终于露出了拨开云雾见光明的笑容。

  “那右相认为我们接下来应该如何去做?”冯去疾开口问道。

  “三公之内,李斯必然不喜长公子,而太尉久不经事,极善明哲保身,因此这种事情他也不会干涉,最后恐怕只有你有资格有声望牵头把这件事情做成,如今你既然找到我这里,恐怕是心中已经有了定计,打算让我来支持你吧?”王绾看向冯去疾。

  “右相虽然赋闲,但还是洞若观火啊!”冯去疾闻声脸上露出感慨。

  “既然如此,何必事事皆问于我?长公子立储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于你于我,都有好处,不必如此。”王绾开口道。

  冯去疾之所以同为三公却依旧对王绾保持尊重,归根结底还在于王绾的能量和地位比他更高更大。

  右相可是百官之首!

  能在这个位置经营那么多年,就算现在已经赋闲在家,其政治影响力也不会低了去。

  “只恐会错圣意也……”冯去疾闻声叹了一口气。

  扶苏立储这事尝试了那么多次都没成,说实话冯去疾也有点ptsd了。

  “虽然我心中已经大概明了,但是还需右相共我印证一番,否则,我心实在难安。”

  冯去疾比王绾小了好几岁,但大家都六十开外了,自然也谈不上年轻,这点年龄差距,也可以忽略不计了。

  “其实在我看来,不必患得患失,陛下既然让公子泗居于旧邸,留宿宫中,朝务陪侍于侧,本就是一种态度。

  储君不立,国难安定,这样的道理陛下又怎么会不明白?”王绾开口说道。

  “右相的意思是,陛下恐怕也有立储之心了?”冯去疾开口问道。

  “有没有老夫不知道,不过你我于朝中共事多年,陛下不想做的事情,难道真的能有臣子能够让陛下回心转意么?”王绾开口问道。

  冯去疾闻声沉默片刻点了点头。

  在极有主见的君王之下做事最难的就是这一点,很有可能,在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他就已经把一切东西都想明白了,接下来不论如何,谁都不能扭转他的意志。

  而在这种君王麾下做事情,最重要的,恐怕也就是揣摩上意了。

  “现在看来,陛下应该是有立储之心,但我总觉得,不会那么简单……”王绾沉吟着思索。

  “不过值此之际,也已并没有其他办法了,时机难得,最好借此机会将立储之事敲定,其他事情,待以后再说。”

  冯去疾闻声点了点头开口道:“我也是作如此想,我打算先去通知老氏族,看看他们的意思,等到公子泗认祖归宗叩祭先祖以后,就向陛下上奏,再提立储之事,到时候,也需要王相配合……”

  其实为没啥好谋划的……

  无非就是大家联合起来一块上书。

  总不能兵谏吧……

  最后究竟立不立储,还是得看始皇帝的,只是冯去疾觉得这会时机合适了……

  “好在……公子泗是长公子之子,而非帝子也!”冯去疾说完自己的想法没来由的感慨一下。

  毕竟,始皇帝对赵泗的宠爱也太超标了一些。

  昔日始皇帝只是在扶苏被贬谪陇西以后多带着胡亥打了几次猎,都给他们急得人都快裂开了,一个个如临大敌……

  乃至于后来扶苏触怒始皇帝,胡亥被始皇帝钦点陪同着一块大巡天下的时候他们差点都忍不住要出手了。

  好在……

  胡亥会自己出手,在大巡天下的途中自己干掉了自己,否则就算胡亥不犯蠢,等到始皇帝的车架回到咸阳,针对胡亥的动作也不会少。

  那还仅仅是不同于其他帝子的些许亲近罢了。

  无非就是跟着打了几次猎,吃过几次饭罢了。

  赵泗都直接住在始皇帝小时候住的宫殿了,始皇帝就差没对所有人说这就是我的好大孙了……

  “倘若公子泗是帝子,你我也无需争了,转投他处即可。”王绾闻声笑了一下。

  也就得亏赵泗不是儿子是孙子,这要是儿子,恐怕今天身世大白,明天就是认祖归宗,第三天直接就立为储君了。

  他们恐怕出手的机会都没有。

  还争夺储君之位?争个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