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402章

作者:三月啦

  赵泗翻开资料进行阅读。

  该说不说,经过赵泗的调教以后,匠作局这一点是最值得赵泗自豪的。

  每一件造物,都有完善的对比实验,详细的实验数据记录,理论推导,以及规模化成本预估和性能分析。

  就像是高炉炼铁,就因此分析出来了一些赵泗没说过的理论。

  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简单来说,一份报告在手,领导者一下子就能看到他的意义。

  譬如钢铁,因为对标的是青铜器。

  所以从农具,武器,铠甲,硬度,韧性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形状对比分析。

  同时从炉子搭建的成本,人力投入,资本投入,都有一个明确的对比资料。

  综合来看……

  从成本上来看,目前建炉子,人力投入其实大差不差。

  性能上来说还是比堪称黑科技的大秦青铜器略低一筹。

  但,仅仅只是一点罢了……是极限性能测试下差了一些,已经完全满足了取代青铜器的前置需求。

  而最关键的一点是……铁器,还有上升空间。

  而青铜器,到顶了……

  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大秦铁矿的储量远远高于铜矿的储量!

  是多的多的多!

  也就是说,未来只要基础工业跟得上,武器,铠甲,大秦再也不会缺了,农具天下人也能够人人都用的上了。

  毕竟客观来说,就目前大秦军队的武备全都是青铜器,融化了以后铸钱,那可是实实在在的购买力。

  不用担心通货膨胀……

  对于古代的货币紧缺,不需要有一丝一毫的怀疑。

  哪怕是铁器已经取代了青铜器的汉唐时期,钱荒还屡见不鲜呢……

  钱荒,是中原每一个封建朝代都要面临的问题。

  当然,现在大秦一个炼铁的炉子还没有……哦不对,匠作局有一个。

  所以生产线,得从零开始了。

  “以前冶炼青铜的炉子能改成炼铁炉么?工匠还能用么?”赵泗开口问道。

  “官府的炉子是能改的,地方上的司炉就说不定了,至于工匠倒是不妨碍,其实区别不是太大,无非是流程稍作更改。”拙愣了好一会见没人回答开口回答道。

  “这样就好……这样一来,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和金钱!”说罢,赵泗深吸了一口气,看向围在自己身边的众人。

  “恭喜你们!”赵泗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孤曾经答应过你们,匠作局迟早有一天会如五谷园一般独立开来。”

  周围的墨家弟子都不由自主的屏住了呼吸。

  将匠作局塞进航贸军府是无奈之举,毕竟匠作局拿得出手的东西还不是特别多,没有那个资格支撑起来一个完全独立的部门,偏偏匠作局的科研经费需求还不是一个小数目。

  你要整个大猫小猫两三只,一个月支出几百贯的独立部门肯定没人管,但是匠作局光人手都足足有两百多人,俸禄加上科研经费,开销不是一笔小数目,没有体现出来价值之前,只能挂靠在航贸军府之下。

  实际上迄今为止匠作局的所有支出都是走的航贸军府的府库。

  只不过航贸军府有海外的金山银山,又直接隶属于赵泗,独立于三公九卿,因此才没那么多破事。

  而现在!

  “现在,就是孤兑现承诺的时候,匠作局日后独立开来,直接对孤负责,所有经费支出,人事任命,科研立项,由孤一应审批。”

  可以媲美青铜器的钢铁冶炼技术,已经足够堵住满朝文武的悠悠之口了。

  匠作局都是一些技术宅,对于权力略微淡薄一些,但得到赵泗的肯定依旧振奋无比。

  独立开来,部门升级了,那部门里的人事岂不是都要升级?

  就像大专学校凭努力升级成本科学校一样……

  这是人人有份的大好事!

  独立开以后,匠作局从此名义上的领导只有赵泗一个了!

  如今,匠作局将会自成体系,再不受任何部门的制约。

  “好了,不要急着开心!”赵泗摆了摆手压制住众人的喜悦。

  “除了匠作局独立开来以外,你们的一应赏赐还要另算,参与研究的报告单独给孤一份,孤会禀报陛下,论功行赏!”赵泗脸上露出笑容。

  一时之间,匠作局欢呼更甚!

  这才哪到哪呢?还远远不够!

  赵泗还打算给他们涨薪水呢!

  匠作局是赵泗严防死守不能和朝堂有沾染的地方,因此提升他们的主观能动力只能从俸禄和荣誉下手。

  提升现在匠作局的科研人员的荣誉感只是其次,赵泗更在意的是吸引更多的人来参与到科研的学习和国家的建设当中!

第一百七十章 三个月,《科学与自然》

  好耶!

  匠作局全体人员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虽然,匠作局的科研人员总体来说比较淡泊名利,但是并不代表对这些东西完全不感冒。

  “另外我还要说一些,铁器生产虽然已经完成了科研攻坚,但是质量上提升的空间还很大,你们要继续钻研,另外燃料方面,你们可以考虑一下用煤炭代替木炭。

  这方面我所了解的不多,只是大概记得,煤炭经过特殊的处理以后燃烧温度会比焦炭更高,目前大秦煤炭的产量很高,价格低廉,如果可以以煤炭代替木炭,那生产成本能够更进一步的降低。

  不过需要注意一点,相对于木炭而言,煤炭燃烧产生的杂质会更多,主要是因为煤炭属于矿产,其中还蕴含其他金属元素,可能会降低铁器的质量,想办法去除杂质,也是重中之重。”赵泗开口说着,一旁的拙默默地将赵泗说的记在小本本之上。

  赵泗在这群科研大佬心里的地位还是很重的。

  毕竟有很多知识都是赵泗传授和建立,甚至于辩证思维科学思想也是因为赵泗而诞生的。

  因此虽然赵泗也说不出来什么理由和流程,但是所有人也都笃定,赵泗给出方向一定是正确的研究方向,这是通过一次次碰壁证明的,没有人会质疑。

  不过虽然没有质疑,但疑问到底还是有的。

  “殿下这些东西都是从哪里学来的?”

  肯定不是自己研究出来的,这一点基本上已经可以公认了。

  一来因为赵泗从未遮掩或者大言不惭的将这些东西据为己有。

  另一方面,赵泗很多时候都只是给一个方向,思路流程都不完善,却直接知道正确答案怎么写,没见过能越过流程直接写答案的。

  除非,看过答案……

  “不可说……不可说……”赵泗闻声笑着摇了摇头。

  “我了解的东西不算太多,仅有的一些知识也基本上全部告诉你们了,你们目前重要的任务就是将这些知识成系统的整理成册,建立一个从无到有的全新的知识体系。

  另外,你们准备一下,汇总出来一些容易理解的知识和比较容易复刻的实验以及原理,单独整理一册出来,嗯……十万字左右吧。一定要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内容。”赵泗开口说道。

  “殿下这是何意?”有人开口问道。

  “我打算刊印出来,供给百官以及学习们看看,算是给一些启蒙吧,顺带也是宣传一下匠作局吧,世上诸子百家皆有,却唯独缺了一家一门心思以究天地万物之理的学说,不管信奉哪一家,只要是愿意究天地万物之理,愿意参与其中的,谁也不知道一个人才对时代的推动有多大!”赵泗开口说道。

  “殿下要刊印?”

  话音落下,周遭瞬间炸锅了。

  一时之间,众人面面相觑……

  过了许久,才有人带着不敢置信的神情开口说道:“那这……岂不是著书立说兴建新学了?”

  “什么兴新学,你们不是诸子百家的任何一家,重于行而不于思,至于著书立说……姑且算是吧,你们若是想的话,参与编撰的都可以署名,刊印量不会少,我也会帮助推广,或许能读到的人很多?”赵泗笑着说道。

  他也不难怪众人这么惊讶……

  不过在这个知识传播甚至需要口口相授,对外严防死守,著书立说还要手写抄录传于天下的时代来说。

  赵泗直接以印刷术刊印成册发行天下这种方式稍微显得有些超前了……

  知识太昂贵了,流通速度太慢,获取渠道也太难。

  从这方面来说,造纸术印刷术提前了这么长时间出现,直接让大秦跨过了几百年乃至于千年的历史进程。

  是的……这只是一个开始。

  印刷科学宣传小书籍只是赵泗一个微不足道的尝试罢了。

  除了这些,他还会尝试刊印一些其他书籍以廉价的价格让他们在社会上流通起来。

  在这个一卷竹简都能被奉为传家宝的时代,赵泗丝毫不怀疑他们能够畅销天下。

  是的,仅仅是刻着字的竹简,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奢侈品了。

  不仅仅在于造价高昂,还在于获取渠道太过于困难。

  首先,抄录的前提是识字……

  嗯……鲶鱼效应……

  等到大量的书籍流通问世,到时候那群捧着自家珍学甚至于口口相授的人可就有的头疼咯。

  儒家和墨家就是两个典型,在这个诸子百家并起的时代,儒墨之所以成为显学,就是因为他们接地气。

  至于为什么初期选择刊印匠作局的科普小文章?

  那当然是凭借个人的权利给科学的萌芽走走后门……

  毕竟,这是一个封建迷信的时代……

  甭管他内容是啥,价格只要便宜,只要是书,就不缺人购买。

  买了就要看,视为歪理邪说也好,视为旁门左道也罢,只要知道的人够多,认识的人够多,就能够轻易聚拢一批拥趸,拥趸多了,就不会再那么被轻易摧毁了。

  嗯……经典的流量打法,只要流量够,脑残粉就不会缺。

  再次好耶!

  虽然算不上著书立说,只是做一篇十万字的趣味实验科普小读物,可这是要刊印出来面相天下的。

  背靠的还是太孙赵泗这个大推手!

  以赵泗的能量,哪怕是推一本下三滥的书都能有数不清的人买单,他可是太孙,代表的是大秦啊!

  一个国家继承人为一本书站台。

  哪怕,只是科普小读物,但对于这群科研大佬来说,也是令人心神激荡的事情。

  “敢问殿下,此书……如何命名?”有人小心翼翼心神紧张的开口问道。

  “嗯……就叫科学于自然吧……”

  赵泗想了一下,露出了一抹带着怀念的笑容。

  “科学?于自然?”有人小声复述。

  “妙啊!”

  “简简单单的五个字,尽显本质,淳朴自现……”

  是啊,科学本来就不需要华丽的词藻和什么高深的思想。

  科学,是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知识系统,是已经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是通过不断实验和验证来探索和发现事物的本质,是尝试通过理性方法解释和理解物质世界的人类活动。

  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相信鬼神的存在,并不是科学……

  “嗯……所以有时候也错怪那些网文作者了不是?”赵泗挠了挠头。

  穿越者凭什么不能讲科学?就算有三清上帝同时存在,也不妨碍讲科学才对。

  赵泗决定将这段话加在《科学于自然》的开头。

  “好了好了,不用拍马屁了……本来就不是什么高深的文章,是面相普罗大众看的东西,自然要通俗易懂,你们编撰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一点,越易于理解越好。”